书城励志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3967400000019

第19章 仪态礼仪(4)

第三,搭乘轿车。欲进车内时,一定要先侧身坐于车座上,而后将双腿、脚同时挪入车门,再将身体调整好,安坐待行。下车时,应将双腿先行移出,再将身体移至车外。错误而且极不雅的姿势莫过于先低头钻进车内,弯腰翘臀,然后双脚轮流跨入,如同爬行;下车时先探头后挪身体。

上述不正确的动作姿态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文化修养。总之,对个人来说,保持良好的体态姿势将受益终身。

(5)个人举止行为的禁忌

这里所说的禁忌行为,是被常人称之为“小节”的动作举止。“小节”虽小,但它们不仅是影响人整体形象的主要因素,而且是构成个人公德观念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不可将这些视为毫末小事,而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①在众人之中,应力求避免从身体内发出各种异常声音,如: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这些动作均应侧身掩面而为之。

②在公共场合不得用手抓挠身体的任何部位。特别是不要当众抓耳挠腮、挖鼻孔、揉眼、搓泥垢,也不可随意剔牙、修剪指甲、梳理头发。若身体不适非做不可,则应去洗手间完成。

③出入公共场合前,须把衣裤整理好,尤其是出洗手间时,样子最好与进去时保持一致;边走边扣扣子、边拉拉链、擦手甩水都是失礼的行为。

④参加正式活动前,不宜吃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葱、蒜、韭菜、洋葱等),以免因口腔异味使对方产生不悦或反感。

⑥在公共场所,高声谈笑、大呼小叫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应避免。在人群集中的地方,交谈者要放低音量,低声细语,声音的大小以不引起他人注意为宜。

⑥不要盯着陌生人评头论足;当他人谈论私人话题时,不要靠近;他人向你求助时,要尽力而为;见别人遭遇不幸时,不可有嘲笑、起哄之举动;自己的行动妨碍了他人应及时道歉;得到别人的帮助应立即道谢。

⑦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最好不要吃东西,更不要出于好意强迫在场的人品尝你的食物;爱吃零食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收敛。

⑧感冒或其他传染病患者应避免参加各种公开性活动,以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影响他人的身体健康。

⑨对一切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则都应无条件地遵守与服从,这是最起码的公德观念。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烟头及其他废物。非吐非扔不可时,应将其投入垃圾箱。

⑩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趴、坐在桌上,也不要在他人面前躺在沙发上;走路脚步要轻,不要发出咯咯的响声;遇到急事时,不要急不择路,慌张奔跑。

这些不利自己又有碍他人的行为举止,除令人望而生厌外,还从根本上违背了个人礼仪要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应等闲视之。

11、整体形象礼仪

出门前一定要审视一下自己的整体形象是否符合礼仪规范,不要等出门以后才发现,该带的东西没带齐、丝袜破了、扣子掉了、鞋子穿的不搭配……这是十分令人懊恼的。出门前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这样可以增加自信,同时对突发事情也可以从容应付。不至于在他人面前自毁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身整体形象,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才能完善整体形象呢?不妨参照以下几种方法:

(1)查看皮包

为了保持良好的外在形象,出门前必须检查皮包内的东西是否齐全。女士皮包中一般装有简便的化妆品、面纸、小笔记本、笔、证件、钱;物品确定齐全后,还要看一看皮包是否有磨损或开线的地方,如有最好换另一个。

(2)检查牙齿

出门之前,还需查看一下牙齿,看一看齿缝里是否有残渣,是否有口气,如有需要的话,要重新刷牙或使用其他方法做进一步处理。

(3)检查手部卫生

手是人的第二张“面孔”,它长时间露在空气当中,是外在形象的一个方面。所以在出门时,要仔细检查一下手部卫生。指甲会不会太长、有没有肉刺,指甲里有没有污垢等,为了美观还可以涂上与服装相配的指甲油。

(4)仔细梳理头发

在人际交往中,头发同样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齐、大方的头型,可以给人轻松的感受。蓬乱的头发让人看了心生厌恶。所以,出门前还应检查头发是否已梳理整齐,是不是该清洗了,发型是否与服装搭配,如有必要还应做进一步的调整。

(5)面部整洁很重要

脸是整体形象的关键部位,评价一个人整体形象的好坏也是从面容开始的,为了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不能忽视了脸。出门前,必须检查妆是不是均匀、得体,颜色和服装是否协调。仔细看有没有浮油,如果有,立刻予以处理。

(6)衣服要整齐

在整体形象中,服装占有一定的比例。出门前要检查内衣有没有穿牢、扣子够不够结实、外装够不够整齐。内衣、裤有没有露在外面。

(7)鞋子要搭配

鞋子的选择与服装的色调、款式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烘托整体形象,与人交往时才能更有自信。鞋子的颜色、款型,在选择衣服时就应该确定,为了防止不搭配、不协调,出门前应仔细斟酌一番,如需调换,应及时更改。

人的外在形象在社交过程中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整体形象对提升品位、气质有很大的帮助。

12、戴手套的礼仪

三四十年代,女士很喜欢用手套装饰自己,现在,手套的使用范围小了许多,一般情况下只有穿正式礼服时才会戴。由此,戴手套便有了礼仪要求。

手套是一种显示个人情调的装饰,与得体的礼服搭配起来,才能显示出其作用,一件设计高雅的礼服,再恰当地配上一双手套,才能将人的气质显现出来。

由于时代的变迁,衣服的布料逐渐向轻便型转变,而手套的材料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原先以笨重的羔羊皮为材料的手套变成了布料手套,而且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手套材料的改变,颜色、款式也逐渐增多,所以在佩戴时,不得不将礼仪因素考虑在内。

(1)女士手套搭配礼仪

正式的晚宴中,如果选择无袖礼服,应佩戴过肘部的长手套。如果选择着短袖礼服,戴长手套就有些不搭配了。与人握手时,如果戴着手套,男士应脱下手套后再与对方握手,而女士则应依情况而定,与身份、地位、年龄比自己高的人握手时,应脱掉手套,而与年龄、地位、身份与自己平等或低于自己的人握手时,则不必脱手套。在娱乐、进食时,最好先脱掉手套。

(2)男士手套搭配礼仪

一般情况下,男士在室内是不戴手套的,因为,有时需要为女士服务,如果男士戴着手套为女士服务,女士会认为该男士对她不够尊重。在婚宴的会场内,新郎一般不戴手套,以方便照顾新娘。当然,这并不是说新郎可把手套丢到一旁,而是应该拿在手上。手套的正确拿法应该是:把手套左右对齐,手指部分放前,左手轻轻握住中间部分。用哪只手拿手套并没有特殊规定,也有人用右手拿手套,这取决于男士用哪一只手来为女士服务。

(3)手套与婚戒的搭配礼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在戴手套的同时,还戴着手镯、戒指,认为这种装饰十分时尚、流行。其实,这违背了国际礼仪规范。在戴订婚戒指和结婚戒指时再这样戴就有些失礼了。先脱下手套,然后再将戒指戴在手指上,才是正确的佩戴方法。有些时候,新娘所选择的是无袖或袖子非常短的婚纱,这种婚纱的手套一般与袖口连接,脱起来非常麻烦。因此,在选择婚纱前,新娘应考虑到佩戴婚戒的礼仪,最好选择左手无名指可以伸出来的“结婚专用手套”。

虽说手套是一种装饰品,但佩戴是否合乎礼仪规范将决定着装饰效果。如果不懂得戴手套的礼仪,即使所戴手套非常漂亮也无法发挥其修饰作用。

13、戴帽子的礼仪

对女士来说,合理地佩戴帽子,可使女人散发出无限魅力,自内而外透露出一股神秘的气息,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对男士来说,合理地佩戴帽子,可将成熟稳重的男人味展现得一览无余。由此可见,帽子在整体形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要求人们,在戴帽子时,要注意礼仪,使其点睛之效彻底地发挥出来,完善个人整体形象。

英国的王妃黛安娜,被称为世界衣帽潮流的导航者,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黛安娜确实是一个很懂得穿戴的人,她可以使帽子与衣着相得益彰,展现出个人的品味与魅力,表现出英国皇族独特的气质。

选择帽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与服装协调统一

一个会戴帽子的人,在选择帽子时讲究与服装搭配,无论是款式还是颜色都要与服装协调统一,使服装与帽子达到上下相应的效果。

(2)身材高矮决定帽子的选择

选择帽子时,还要看个子的高矮,要和身材相搭配。身材娇小的东方女性,不适合戴高帽子或圆冠帽;身材高大的西方女性,要避免选择帽檐太小的帽子。

(3)按照季节选帽子

帽子的季节性比较强,要按照季节的更换选择不同类型的帽子。春、夏以戴草、麻、尼龙等材料制成的帽子为主,此种类型的帽子可起到遮阳的作用;冬天最好选择毛、呢绒、毡等材料制成的帽子,这种类型的帽子除了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倘若夏天戴毛、呢绒材料的帽子,会给人以不搭配、不协调的感觉。

(4)根据脸形选帽子

圆脸型人适合各种造型不同的帽子;瓜子脸形的人要选择微露头发的帽子,这样可以使整体感觉比较均衡;脸型稍长的人,要选择矮圆形帽子,这样可以使脸形看起来圆一些。

戴帽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