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识人三经:人物志
3966700000018

第18章 效难第十一

效难第十一人材精微,实自难知,

知为难审,效荐之难。

【原文】

盖知人之效有二难。有难知之难,尤奇游杂,是以难知。有知之而无由得效之难①。己虽知之,无由得荐。何谓难知之难。人物精微,智无形状,奇逸精妙。能神而明,欲入其神,而明其智。其道甚难,固难知之难也。知人则哲,惟帝难之,况常人乎。是以众人之察不能尽备。各守其一方而己。故各自立度,以相观采。以己所能,历观众才。或相其形容,以貌状取人。或候其动作,以进趋取人,或揆其终始,以发正取人。或揆其儗象②,以旨意取人。或推其细微,以情理取人。或恐其过误,以简恕取人。或循其所言,以辞旨取人。或稽其得事。③以功效取人。八者游杂,④各以意之所可为准,是以杂而无纪。故其得者少,所失者多,但取其同于己,而失其异于己,己不必兼,故失者多。是故必有草创信形之误⑤,或色貌取人而行违。又有居止变化之谬。或身在江海,心存魏阙。故其接遇观人也,随行信名,失其中情。是以圣人听言观行,如有所誉,必有所试。故浅美扬露⑥,则以为有异。智浅易见,状似异美。深明沉漠⑦,则以为空虚。智深内明,状似无实。分别妙理,则以为离娄⑧。研精至理,状似离娄。口传甲乙⑨,则以为义理。强指物类,状似有理。好说是非,则以为臧否。妄说是非,似明善否。讲目成名,则以为人物。强议贤愚似明人物平道政事,则以为国体。妄论时事,似识国体。犹听有声之类,名随其音。七者不能明,特皆随行而为之名,犹听猫音而谓之猫,听雀音而谓之雀,不知二虫竟谓何名也。世之疑惑,皆此类[HT5”K〗也。是以鲁国儒服者,众人皆谓之儒,立而问之,一人而己。夫名非实,用之不效。南箕不可以簸扬,北斗不可挹酒浆。故曰,名犹口进,而实从事退。众睹形而名之,故用而不验也。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真智在中,众不能见,故无外名而有内实。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效立则名章。此草创之常失也。浅智无终,深智无始,故众人之察物,常失之于初。故必待居止,然后识之。视其所止,观其所居,而焉不知。故居,视其所安。安其旧者,敦于仁。达,视其所举。举刚直者,厚于义。富,视其所与。与严壮者,明于礼。穷,视其所为。为经术者,勤于智。贫,视其所取。取其分者存于信。然后乃能知贤否。行此者贤,反此者否。此又已试,非始相也。试而知之,岂相也哉。所以知质,未足以知其略。略在变通,不可常准。且天下之人,不可得皆与游处。故视其外状,可以得一,未足尽知。或志趣变易,随物而化,是以世祖失之庞萌,曹公失之董卓。或未至而悬欲,或已至而易顾,李轶始专心于光武,终改顾于圣公。或穷约而力行,或得志而从欲。王莽初则布衣折节,卒则穷奢极侈。此又居止之所失也。情变如此,谁能定之。由是论之,能两得其要,是难知之难。既知其情,又察其变,故非常人之所审。

【注释】

①效:效验。这里指举荐任用。

②儗象:即拟象,凭想象拟就的形象。

③得事:即成功之事。

④游杂:混杂而无序。

⑤草创:刚开始做事。这里指对人初步接触。

⑥浅美:浅薄的优点或才能。

⑦深明沉漠:深沉聪明,沉默寡言。

⑧离娄:远古传说中的人,“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⑨甲乙:这里指等级次序。

义理:经义名理之学。这里比喻高深的学问。

讲目成名:空口讲评第目而使之成名。

名犹口进:名声随着人们的口头传颂而更加提高。

中情之人:即内心有真实学问的人。

章:通“彰”。

始相:最初的相看。

悬欲:悬念。这里指犹豫不决。

易顾:改变自己的向往。

从欲:即纵欲。从,通:“纵”。

【译文】

要验证对人才的识别是否正确有两个困难,既有难以识别的困难,又有识别后无法加以验证的困难。什么叫难以识别的困难?关于人才道理精妙隐微,惟具有神奇一般的能力,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是一门非常困难的学问,这就是难以识别的困难。因此,一般人观察识别各种人物的能力,还不能达到综合完备的境界,所以,各自按照自己建立的观察人才的标准去观察。有的观察人的形体容貌,有的观察人的举止行为,有的考察人的经历,有的凭借自己的想象,有的观察人的生活细节,有的留意人的过错,有的以言辞为根据,有的以成功之事为根据。以上八种各有各的标准,杂乱而没有体统,所以看准了的少,失误的多。这其中既有接触之初以形貌取人的失误。又有因忽略了地位环境的变化而引起了失误,他们交接观察人物,总是相信对方的行为与名声,而不去分析其内在的性情。一旦浅薄的美德张扬显露出来,他们就据此认为是奇异之材;内在聪明沉默不语的人,他们则认为是没有实标本领的空虚之人;能够区别微妙的道理,他们就以为有离娄之明;口传等级次序,他们就认为懂得义理;爱好论说是非,他们就视为善于分别是非善恶的臧否之材;评论品目名分,他们就认为能识别人物;爱好评说议论政事,他们就认为是国体之材。这就好比听到了类似某种鸟的叫声,就认为一定是某种鸟。凡有名无实,加以任用,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效验。所以说,名声可以随着人们的口头传颂而提高,实效则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减退。内心有真实学问的人,虽然没有获得与较高学问相符的名声,然而一经任用,就会获得好的效果。所以这就叫做,名声因众人不识而被埋没,实际的本领则随着事业的成功得到了显扬。这是人们初次接触时常有的失误。所以必须等到看清观察对象安于什么止于什么时,才能真正加以识别。观察人的起居生活,要看他安于什么;通达得志之时,要看他举荐什么人;富裕的时候,要看他给予别人什么;处于困境时,要看他做些什么;物质贫乏的时候,要看他怎样索取。观察了以上这些,才能区别人的贤能与否。这又是从具体的实验中来识别人,而不是从最初接触时的外形上看出来的。所以说,了解了一个人的品质,还不足以据此了解一个人的权略。况且,面对天下的人,不可能与每个人都进行实际的交往。有的人的志趣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有的人的志愿还没有实现而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有的人的志趣已经有了对象,后来又发生了变易,有的人穷困时简约而努力,有的人得志时放纵自己的欲望。这又是在正常生活状态下观察不到的。由此说来,要把正常生活状态下与变化生活状态下这两方面观察人的要领都掌握住,这是难以识别的困难。

【原文】

何谓无由得效之难。上材己莫知,己难识知。或所识者在幼贱之中,未达而丧。未及进达,其人已丧。或所识者未拔而先没。未及拔举,已先没世。或曲高和寡,唱不见赞。公叔座荐商鞅,而魏王不能用或身卑力微,言不见亮。①禽息举百里奚,首足皆碎。或器非时好,不见信贵②。窦后方好黄老,儒者何由见进。或不在其位,无由得拔。卞和非因匠,所以抱璞泣。或在其位以有所屈迫③。何武举公孙录,而为王氏所推。是以良材识真,万不一遇也。才能虽良,当遇知己。知己虽遇,当值明王。二者之遭,万不一会。须识真在位,识百不一有也。虽识己真,或不在位以位势值可荐致之④,宜十不一合也⑤。识己须在位,智达复须宜。或明足识真,有所妨夺,不欲贡荐⑥。虽识辨贤愚而屈于妨夺,故有不欲。或好贡荐,而不能识真。在位之人,虽心好贤善,而明不能识。是故知与不知,相与分乱于总猥之中⑦。或好贤而不识,或知贤而心妒,故用与不用,同于众总,纷然淆乱。实知者,患于不得达效。身无位次,无由效达。不知者,亦自以为未识。身虽在位,而未能识。所谓无由得效之难也。故曰知人之效。有二难。是以人主常当运其聪智,广其视听,明扬侧陋,旁求俊,举能不避仇雠,拔贤不弃幽隐,然后国家可得而治,功业可得而济也。

【注释】

①亮:声音响。这里指没有人听到声音。

②信贵:信任,珍视。

③屈迫:委屈压迫。

④位势值:地位和势力相当。

⑤宜:大概,也许。

⑥妨夺:妨碍和强夺。

⑦猥:繁杂琐碎。

【译文】

什么是没有办法得以验证的困难?具有上等才能的人难以识别,或者你所鉴识的人才尚处于幼年或者地位低下的时候,没来得及起用就死去了。或者你认识的人才还没有提拔重用就死去了。或者是你曲高和寡,推荐得不到大家的支持。或者你的地位卑下,力量微小,举荐不能引起上层的重视。或者你所举荐的人,其才能不合时尚,因而不被世人当做可资珍贵的人才予以信赖。或者发现了人才,而自己没有足够高的地位,无法予以提拔。或者有一定的地位,但推荐却受到了别人的压制。因此,良材遇上真正识材的人,一万个良材也难得有一个这样的机会。能够认识良材的人同时又是具有一定地位、有能力举荐良材的人,一百个被认识的良材也难得有一个这样的机会。有相当的地位和权势,能够直接推荐并获得成功的,推荐十个也难得有一个成功。有的人具有识别真材的能力,由于多种因素的妨碍,便不想再举荐了。有的人爱好举荐人材,但却不具有识别真材的能力,因此,具有识别能力的与不具有识别能力的,共同存在于复杂的现实生活之中。能够识别并发现人材的,担忧的是如何予以举荐并取得成效。没有能力识别发现人材的,也自以为没有发现人材。以上讲的就是使人材得以验证的困难。所以说要验证对人材的识别是否正确有两个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