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李叔同说佛
394700000013

第13章 1 “不及僧家半日闲”是个误会

第一篇第三章 愿得智慧真明了——常见问题释疑

1 “不及僧家半日闲”是个误会

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广大庄严、清净幽美的寺院如人间仙境引人向往,主角往往会因为俗世的忧愁而遁入空门,选择洒脱无牵挂的生活。遁入空门后,主角口称佛号衣袂飘飘地行走于暮野山岚之间,风度恬淡,姿容庄严,整日什么事也不用做,俨然一个仙家。

这是世俗人眼中的出家生活。人们并不了解僧众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口口相传,以讹传讹,便以为出家人每天过的都很悠闲。古代的文人骚客更是用诗歌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羡慕,如“日高三丈犹未起”“不及僧家半日闲”之类的诗句,就是此种谬说。

真正出家人的生活,是严谨而艰苦的。

出家人居于寺庙,有施主来供养,无须做工,但并不是在坐享清福。出家人要研习佛法、勇猛精进,非常辛劳,“初夜后夜,精勤佛道”。

佛子追求的是对生命本质的透视与解脱,这个过程之艰难无异于一场严酷的战争。修行者面对的对手极为难缠,因为这个敌人就是“自我”。人降生于世上,在红尘里辗转多年,在与无数生命的交集中沾染上了很多不好的习惯。而我们知道,人一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出家修行的第一步就是与自己短兵相接、开始真刀真枪的战斗。

出家人一般凌晨三点多起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要课颂,雷打不动。寺庙中还会给僧侣分派很多工作,此外还要学习经教,禅修,晚上不能早睡,要参与大众共修,其忙碌不是在俗的人所能想象的。

弘一法师作为一代高僧,修业有成,依然非常忙碌,日日要做阅读、讲律和朗诵等常课,绝不浪费时间。傍晚时,法师还会受持念珠念诵佛号,经行散步。律中规定,穿不过三衣,食不逾午时,法师都严守不越,为的是戒除贪奢之妄念。

弘一法师为弘扬南山律宗,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同时还花费大量时间校点律学著作。法师点校过《南山钞记》、《东瀛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通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等多部著作,极为辛苦紧张,曾经每日标点研习经书达六七个小时。此外他还根据讲课需要及手头相关资料,编撰了许多律学讲义及稿本。这种辛苦,恐怕让在俗中人听来乍舌。

出家人除了修行,还肩负着教化的重任,要不辞辛苦四处游化,宣扬佛陀教化众生的真理。一些不了解佛教的人认为僧侣是单纯的消费者,没有为社会出过力。街边的小摊贩用双手和面、拌馅,能生产出香喷喷的饼;农民春天耕种、夏天打理田地,秋天能收获火红的高粱、金黄的谷子,他们都能生产出实实在在的产品,僧侣能为社会提供什么呢?

弘一法师解答说,“不知人不一定要从事农、工、商的工作,当教员,新闻记者,以及其他自由职业,也能说是消费者吗?出家人不是没有事做,过着清苦生活而且勇猛精进,所做的事,除自利而外,导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信众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能修行了生死,使人生世界得到大利益,怎能说是不做事的寄生者呢?出家人是宗教师,可说是广义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所以不懂佛法的人说,出家人清闲,或说出家人寄生消费,都不对。”

社会上认为出家人享受信众的供养而不做事,弘一法师感叹道:“这大概是出家者多,能尽出家人责任者少,所以社会有此误会吧!”

滴水佛音

1、七宝 七宝又称七珍,指七种珍宝。不同的经书记载的七宝不同,《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

2、《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略称《行事钞》,共三卷,为唐代高僧道宣撰写,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册。道宣为律学南山宗的创始人,这本书钞集比丘依律行事的教典根据,主要以《四分律》为基础,以三藏文字、圣贤撰述、古师章疏为补充,分三十篇说明律藏所摄的自修摄僧的各种事相行法。《行事钞》与道宣所著的《四分律比丘戒本疏》和《四分律羯磨疏》同称为南山三大部,为律宗的权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