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5到国外去做地主如何
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一方面靠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即18亿亩耕地红线不容突破,一方面靠提高生产能力。目前的条件下,靠更新生产能力提高单产已经很难了,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保护伞。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这是我国的土地国情,且短期内难以改变。
但世界上并不是没有耕地,美国有3000万公顷的耕地,欧洲也有,俄罗斯有4000万公顷土地,巴西还有2亿公顷土地现在是闲置的。如果都开发起来,粮食马上就供应上了。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上,提出了中国到国外去种地如何,我们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制度,对经营土地有着丰富的经验。这虽然有娱乐的成分,但给我们提供了思考。
而实际很多国家已经在其他国家租地、买地经营农业了,日本的国外农业用地是国内农业用地的六倍,韩国国外农业用地是国内农业用地的三分之一。而沙特已经走出去了。
受国内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沙特本地农业发展落后,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米约100万吨,其中从印度进口最多,达41万吨,美国次之,为11.5万吨,巴基斯坦第三,约9万吨,其后是泰国、澳大利亚、越南和埃及等国。
沙特农业部官员贾比尔表示,农业部将全力支持沙特私营资本的对外粮食投资,并对其加以引导和保护,确保投资者机会均等。他还透露,对外投资的粮食品种主要是大米、小麦、大麦和玉米,政府正积极同相关国家政府接触,探讨吸引沙特粮食投资的方式。
在沙特农业部的支持和鼓励下,一批沙特投资者正积极在巴基斯坦等国寻找合适的农场,准备在当地投资农业生产以解决沙特的粮食安全问题。有不少投资者目前正与巴基斯坦农场主探讨合作种植大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收获的粮食返销沙特后有望大幅降低市场上的粮食价格。
鼓励对外粮食投资是沙特政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有农业发展条件的国家建立互补合作关系和确保战略性农产品持续稳定供应的科学决策。沙特的国外粮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经验。扶持农业企业走出去“租地种粮”甚至“买地种粮”,是加强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新疆的一家上市公司——新天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在古巴投资5万美元,播种了150公顷水稻。由于运用了良种、先进的栽培技术,每公顷水稻单产高达4.8吨,比古巴国内经营最好的农场平均单产高出2吨多,创古巴历史单产最高纪录。随后,新天集团1998年在墨西哥购置1050公顷土地,累计投资320万美元,收获水稻四季,平均单产每公顷5吨,较墨西哥当地农户平均每公顷3.5吨的单产高出近42%,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重庆市政府2004年3月与老挝签订了“中国重庆(老挝)农业综合园区项目”合作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济光介绍,农业园区规划面积5000公顷,总投资498万美元,包括种植业、水产业、加工业等7个具体项目,由政府提供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巴西巴拉州建设11万公顷油棕、大豆、玉米种植及加工一体化项目。第一期投资4290万美元,租用5万公顷土地,种植棕榈树苗,可产棕榈鲜果125万吨、棕榈油1.5万吨。
据山东省农业厅统计,截至2009年4月底,全省累计境外涉农投资项目192个,协议投资2.4亿美元,业务范围包括森林采伐与加工、远洋捕捞及海产品养殖、蔬菜种植、大豆及天然橡胶种植、农产品加工等,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境外投资、合作的农业龙头企业有40多家,投资金额达153亿元,投资地区涉及亚洲、非洲、北美、欧洲、大洋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有不少尚未开始海外投资的农业企业也表达了“走出去”的意愿。
我国农地属于稀缺资源,而农业劳动力则有一定程度的富余,巴西目前已耕种的土地仅占五分之一左右,非洲可开发的耕地面积达8亿多公顷,实际利用的也只有四分之一。如果到这些国家租地,并派出一定数量的国内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通过全球资源合理配置可以更好地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应尽快制定境外农业资源开发与合作的战略规划,开发与合作的重点应放在资源性产品如大豆、棉花和天然橡胶的种植,以及优势农业技术输出等方面。在合作范围上,在进一步扩大与东南亚、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和突破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此外,应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在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业合作示范区,以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企业进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