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宜的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人为的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待人处世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权利,只有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因此,人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大河里生活的鱼,不会因遇到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而小溪里的鱼就不同了,感觉到有点异常动静,立刻四处逃窜。人也是这样的。胸襟坦荡宽广的人不是这样,他们不为犹如芝麻般的小事而忙得团团转,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他们是做事稳重、态度从容不迫的人。
我们应当做这样的人:目光始终注视着生活的远大目标,不为眼前的小利所诱惑,但又能做到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与生活的远大目标有关联的事。这样的人,几乎不凭感情办事,而十分注意用理智约束自己,即使有时怒发冲冠,但也能很快平静下来。
4.以德报怨
在世人看来,做了好事不声张,行了善举不留名,“自家好处掩藏几分”,这是品质高尚、有道德修养的表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见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却要替他掩藏几分,这似乎就与人们惯常的待人处世原则相抵牾了。而明人吕坤还认为这样的浑厚地待人,可以使自己胸怀宽阔。他这样说很有道理。
古代南宋有一个叫沈道虔的人,家有菜园,种有萝卜。这天,沈道虔从外面回家,发现有一个人正在偷他家的萝卜,他赶紧回避开,等那人偷够了走后他才出来。又有一次,有人拔他屋后的竹笋,沈道虔便让人去对拔竹笋的人说:“这笋留着,可以长成竹林。你不用拔它,我会送你更好的。”他让人买了大笋去送给那人,那人羞惭地没有接受。沈道虔就让人把大笋直接送到了那人家里。沈道虔家贫,常带着家中小孩去田里拾麦穗。偶尔遇上其他拾麦穗的人相互争抢麦穗,他就把自己拾到的全部给争抢的人,争抢的人非常惭愧。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素以仁厚着称乡里。一次,邻居家的猪跑丢了,而此猪与曹节家里的猪长得一样。邻居就找到曹家,说那是他家的猪。曹节也不与他争,就把猪给了邻居。后来邻居家的猪找到了,知道搞错了,就把曹节家的猪送回来了,连连道歉,曹节也只笑笑,并不责怪邻居。
这两则故事里的古人,都为“别人不好处”掩藏了几分。沈道虔“纵容”小偷偷他家萝卜,曹节也不点破邻居的错误,表面看来,无是无非,甚至显得窝囊懦弱。但实际上,却显出了他们宽大厚道的为人。偷萝卜拔笋争麦穗,是不好的行为,但也是人穷家贫的无奈,何必深责?替他掩藏几分,反倒能使他自惭改过。邻居错认猪,尽管有自私一面,但失猪对一般人家也毕竟是大损失,情急之下错认,也可以理解。古人一心为他人着想,宁可自己吃亏,正是胸襟宽阔、与人为善的体现。
需要明确的是,吕坤所说的“掩藏别人不好处”,是掩藏“别人”——我们的邻居、同事、朋友的一般过错,特别是针对我们自己所犯的过错,是“人民内部矛盾”。而决不是对那些贪污腐败分子、刑事犯罪分子、黑社会恶势力姑息放纵。对这一类坏人坏事,我们不但不能掩藏——那是包庇犯罪,我们还要与之坚决斗争。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对同志的一般“不好处”不采取粗鲁方法来公开揭穿打击,而是厚道待人,是要让其自己惭愧反省,否则,就有可能伤害同志的自尊心,甚至使事情恶化。这方面是有教训的。“文革”中,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对许多同志的一般过错,有些甚至根本就不是什么过错,无限上纲,深揭狠批,结果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想起来令人痛心。“文革”摧残了人的美德,至今还留下后遗症,又纠集着市场经济社会的一些弊病,使许多人变得冷漠、自私、尖刻不容人,相互间缺少了信任和友善,只剩下利益关系。《北京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就很能说明问题。
十年前,文章作者还在一所大学里。临毕业时,班里发生了一件事。一位同学放在大衣兜里的500元钱不翼而飞。这可是关系到优秀班级、毕业分配的大事。作者是班长,便决定自己查清“案子”,揪出小偷。班里的重点嫌疑人查了个遍,没有头绪,怀疑面进一步扩大,人人自危……事情最后不了了之,全班同学都带着对他人的猜忌离开了学校。只是在后来,丢钱人写给作者的-一封信才使真相大白。原来他的钱并没有丢,他当时没找到,就报了案;后来虽找到了,但案子已查得惊天动地,他不敢站出来说没丢……作者写道:“我万万没想到是这种情况,十年过去了,我总在想,我们错在哪里呢?”
是呀,错在哪里呢?我们甚至还没有见到“别人不好处”,只是无根据的怀疑,就摆出了一副“坚决斗争”的姿态,谁也不放过,这样做,正是说明我们缺乏对他人的最基本的信任和缺乏仁爱浑厚与人为善的宽大胸怀。
生活在日本明治时代下半叶的日本禅师白隐一向受到人们的称颂,说他是位生活纯洁的圣者。有一对夫妇是他的邻居,开着一家食品店。这天,夫妇俩突然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大了起来。夫妇俩大为震怒,追问女儿男方是谁?女儿在一再苦逼之下,说出了“白隐”二字。
夫妇俩怒冲冲地找白隐算账,但白隐只有一句答话:“是这样?”
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了白隐,白隐虽已名誉扫地,但他并不介意,只是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非常细心地照料孩子。
一年之后,那位没结婚的年轻妈妈终于吐露真情,孩子的亲生父亲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她的父母将她带到白隐那里,赔礼道歉,并要把孩子带回去。
白隐在交回孩子时只轻声说了一句:“是这样吗?”
我们看到,有高度修养的禅师,他心地坦荡,不在乎别人的误解,为了孩子他可以忍受诽谤。他不点破年轻的孩子妈妈的秘密,对其“掩藏几分”,是为了保护这姑娘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在事情清楚以后,他也没有对自己的善举表示丝毫自得,“是这样吗?”自家好处轻轻地就掩过去了。这才是“涵蓄以养深……浑厚以养大”。我们在与同事相处、与街邻相处、与同学相处、与亲朋相处时,应该有白隐的这种宽厚之心。
这里是一个生活小品,幽默而亲切,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品味做人的美好:
在一家餐馆里,一位老太太买了一碗汤,在餐桌前坐下,突然想起忘了取面包。她取了面包,重又返回餐桌,却发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一个黑人,正在喝自己那碗汤。“他无权喝我的汤。”老太太寻思,“可是,他或许太穷了。算了。不过,不能让他一个人把汤全喝了。”于是,老太太拿了汤匙,与黑人面对面坐下,不声不响开始喝汤。
就这样,一碗汤被两个人共喝着,两个人都默默无语。
黑人突然站起身,端来一盘面条,放在老太太面前,面条里插着两把叉子。
两个人继续吃着。吃完了,各自起身,准备离去。
“再见!”老太太说。
“再见!”黑人说。他显得很愉快,因为他做了件好事。
黑人走后,老太太才发现旁边一张餐桌上,摆着——碗汤,一碗显然被人忘了喝的汤……
5.用心感激别人
在待人处世过程中,用真诚的心去感激别人,就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内心所想的东西,即使不用嘴说出来,不用笔写出来,他也能凭“心领神会”被对方觉察体会出来,这是“心理暗示”或“心电感应”的作用,心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
如果你对对方有厌恶之情,尽管你没有说出来,但是由于你这种心理的支配,你多少会露出一点“蛛丝马迹”,被对方捕捉住,或被对方体察出来,不久,他也会对你产生坏印象的,这同照镜子是同一个道理,你对它皱眉头它也对你皱眉头,你对他露出笑脸,它也还你一张同样的笑脸。同样,如果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激对方,对方也会同样从内心感激你,用心回报你。
着名心理学家美国人威廉·詹姆斯,在着书期间生病住院。
那个时候,有位朋友送给他一束花和写着感谢的卡片,詹姆斯博士在回函中写道:
“从你给我的礼物中,使我想起我在书中忘了写的事。”詹姆斯博士想要说的是,他在书中忘了写上:
“人性最深处——渴望被人感谢。”
你向对方道谢,对方就会觉得被人所爱着被人所期待着,自己很必要地存在着且认为自己很重要。
试着看看就业调查报告,你就会发现对工作不满的原因中,感激不足比其他的原因占更大的比率。
如果再看看婚姻检查报告的话,同样我们可以看到,不幸的婚姻最大的原因在于——无法表达感激的心情。
人们若不能得到其他人的尊敬,终究不能成为幸福的人,如果想和周围的人相处融洽,就必须牢记这一点。
某天晚上,一位太太向他丈夫说:
“喂!亲爱的,如果我死了,你一定会花很多钱买花给我吧?”
“那当然了,亲爱的,你为什么要问这种问题呢?”
“到那时候,即便买两美元花给我送葬,对我来说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不是吗?但如果在我还活着的时候,偶尔送我一束小花,那不是对我很有意义的事吗?”
妻子的这句话不就能充分表现出,你身旁的许多人心中渴望的心情吗?
“偶尔送一束小花”,不正可以给活着的人们喜悦和无限的希望吗?
那我们又何必等到心跳已停止,眼睛已看不见,鼻子已闻不到花香时才做呢?
在日常待人处世时,如果有这种心情,这种想法,那么满足了他人的某种情感,他人肯定也不会拒绝你的请求。
6.攻破戒备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只有克服这一障碍,才能为建立良好关系打下基础。无论是大学毕业还是其他任何刚来到新工作环境的人,在工作的初始阶段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同事对自己存有一种本能的心理戒备防线。
这是由于陌生感而产生的心理“禁区”,必须尽快设法予以消除才行。否则的话,会影响你与同事的关系。
消除这个禁区的方法,就是取得大家的信任。
在与同事交往时,在人品上获得信任比在能力上获得信任更有效、更迅速、更持久。这是因为,信任是一切好感的基础,它会将美好的色彩洒在你的身上。
要想得到信任,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1)诚恳而不虚伪。
心理学家曾对500余人进行过测试,居前几位的优良品质是正直、坦率、忠诚、真实等等;而不良品质主要是不守信任、欺骗、奸诈等几种。
诚恳是待人处世中如金子一般的品质,诚恳的人对待竞争是公开的。竞争时是对手,而等到竞争的胜负确定以后仍然是朋友,这是应该大力提倡的现代人的优良品质。
与同事相处时,无论你是否与他存在事实上的竞争关系,一定都要做到坦诚陈述己见、以诚相待。
有些人认为,要想得到同事的好评与赞美,只有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委曲求全等才能做到。实际上,这是极为错误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培根有句名言:“成功与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把尺子,同时具备这两者的人,是幸福的。”
(2)随和而不固执。
人们爱将随和理解为讨好别人;将固执孤傲看作不同流合污,其实,这还是固执的体现。
随和与固执,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和态度,其所导致的结果也相反。
固执的人,是相信个人的内心体验,缺乏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概念,他们在自己与大众之间筑起了一道彼此隔离的屏障,其结果是把自己孤立于众人之外。
随和是为人亲和、宽容,是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的表现。随和的人,有人生的快乐,有众多的朋友,对同事和领导都不拘束不苟求,这样反而更容易让领导欣赏自己,让同事赞美自己。
(3)自信而不自卑。
自卑的浅层表现,是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自卑的人,并不一定真的能力差。例如,第一个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的科学家弗兰克林,在遇到权威挑战的国际会议上,竟然违心地承认自己的发现是错误的,将本应该由他获得的诺贝尔奖拱手让给了别人。
弗兰克林的悲剧在于,由于他缺乏应有的自信,致使良好的机遇迅速流产了。这实在令人感到痛心和惋惜。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相信自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最值得信赖的是自己的智慧和潜能,而不是别人。
因此,为了让别人信任你,就请你先相信自己吧!
假如你自己都无法做到相信自己的话,那么别人就更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你了。久而久之,只能导致这样的恶果:每一位同事都认为你是一个无用的庸才。
谁都不会愿意与一个庸才建立融洽亲密的关系,更不会赞美一个庸才。因为如果他这样做的话,他也会被别人认为是一个庸才。
(4)热情而不冷漠。
热情是一种可以使别人感觉愉快的美好情绪。在工作中,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二是热情地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同事。
勇于实现自我的人,工作对于他来说,不仅是实现自我的手段,也是心理和人生的美好追求,是欢乐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在工作中,你不仅要爱自己的工作,更要爱自己的每一位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