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快捷记忆法
3928100000041

第41章 快捷记忆的运用:记忆带来创造无限(4)

(3)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同于寻常的新念头的能力。当然,发散性思维产生的念头不一定都是新的,但它们的组合却可能是新的,这也属于独创性的范畴。

(4)精细性又叫详尽性,是指发散性思维在思考时能考虑到种种细微的特点。决不忽略一些看起来无足轻重的细微想法。它往往强调在某一发散方向上不遗漏可能的线索。

总之,发散性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考虑问题周全,能提出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及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一语惊人或完全出乎人们意料的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所以,发散性思维在创造中常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即让思维沿着与原先思路相反的方向推进,从相反的角度或方向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你在肯定什么的时候。不妨再从反面想想能否否定它;当你在否定什么的时候。不妨再从反而想想能否肯定它。

运用逆向思维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例如,在选择作文题的时候,对“人一走,茶就凉”这句话可以演化出《人未走,茶已凉》或《人已走,茶未凉》两个文题,颇能给人以新鲜之感。

又如,战国时期,有一位着名的军事家孙膑,他刚到魏国时,魏王想试一试他的才能。有一次,魏王坐在大殿上召见孙膑,对他说:“听说你很有才干,我现在要问问你,你有什么法子能让我离开座位走到殿下面去吗?”孙膑略微思索了一下,对魏王说:“我不能叫大王离开座位走下来,但我却能叫您从下面走上去。”魏王当然不信,想看看孙膑到底有什么法儿让自己从下面走上去。于是。魏王便离开殿上的座位走了下来。孙膑便说:“大王,您不是离开座位走下来了吗?”魏王这时才知道自己上了当。他不仅乖乖地离开座位走了下来,而且,从国君召见臣民的礼节来看,他也不好站在殿下跟孙膑说话,所以,还不得不从下面再走上去。在这里,孙膑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略施小计,便解决了魏王提出的难题。

数学上常用的逆推证明法就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科学上的许多创造发明都离不开逆向思维。如电转变成磁,磁能否转变成电?这就导致了发电机的诞生。要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就应该在思想上经常摆脱传统的习惯,多从一些反习惯、反传统、反常规的思路上考虑问题。

4、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指既不与一般思维方向相同也不是正好相反,而是从旁侧开拓出思路的一种思维。这种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与人眼睛的侧视能力相类似,故称为“侧向思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即为这种思维的写照。

例如,美国西部发现金矿,人们蜂拥而去淘金,小农夫亚默尔不去淘金而是找水卖给淘金者,结果大发其财,这就是侧向思维的运用。

又如,从前有一位商人,向一个财主借了一大笔款。到了年终,商人做生意亏了本,还不起债。财主许愿商人不必还债,也不受惩罚,只要商人肯把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他。商人与女儿十分恐惧。财主就建议,他在布袋里放一块黑石子和一块白石子,商人的女儿要从中抓出一块。如果她抓到白的,就可以取消其父的债务并且不用嫁给财主;如果她抓到黑的,就得嫁给财主来抵偿父亲的债务;如果她拒绝抓石子,商人就得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入狱。他们三人在石子路上停下,财主抓了两块石子迅速放进布袋里。少女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债主抓的两块石子都是黑的。怎么办呢?碰到这种情景,常规思维是拒绝抓,当面揭穿骗局或违心地抓一个。显然,这些选择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时,少女想出了一个办法;伸手从布袋里取出一块石子时,故意装着颤抖的样子,让那石子掉在地上和地面的乱石子混在一起无法辨认。然后她说:“呀!对不起,你只要看看袋子里剩下的那块石子,就知道我抓的是白石子还是黑石子了。”少女的侧向思维救了她父亲和她自己。

侧向思维往往是通过横向或纵向渗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最好的顺序是先用“横向转换”找出合适的线索,然后再采用“纵向进退”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一次选“香港小姐”的决赛中,为了测试参赛小姐的思维速度和应对技巧,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假如你必须在肖邦和希特勒两个人中间选择一个作为终身伴侣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其中有一位参赛小姐是这样回答的:“我会选择希特勒,如果嫁给希特勒的话,我相信我能够感化他,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了,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家破人亡。”这位小姐的巧妙回答赢得了人们的掌声。因为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如果回答“选择肖邦”,则答案没有特色,显得平淡;如果回答“选择希特勒”,则很难给予合理的解释。那位小姐从“横向”选择了出人意料的答案,然后从“纵向”追寻了合理而又充满正义的理由。

德·波诺是一位世界知名的思维训练专家,在《新的思维》这本书中,他用“挖井”作比喻,论述了“垂直思维”和“横向思维”两种不同方法的关系。

德·波诺说,垂直思维从单一的概念出发,并沿着这个概念一直推进,直到找出最佳的方案或办法;但是,万一那个作为起点的概念错了,以致找不到最佳方案的话,问题就麻烦了。这正像开挖一口水井,费了很大的力气,挖了很深,但仍不见出水,怎么办呢?对于大部人来说,放弃太可惜了,只有继续把这口井挖得更深更大。如果更深更大之后仍不见水,那么人们由于已经投入了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更加不愿意放弃,并且总是用这样的说法来鼓舞自己:“快了快了,马上就会出水现在放弃,岂不可惜,坚持下去就是胜利!”随着开挖工作的延续,人们一方面感觉到越来越失望,同时也感觉到希望越来越大。这就是典型的“垂直思维”。

而“横向思维”要求首先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思索问题,然后再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挖井”这个例子中,横向思维要求先要确定井的正确位置,一旦发现位置错了而不出水的话,应该果断放弃,另寻新址,不可贪恋那口尽管已挖了半截但位置错误的枯井。

侧向思维敏捷的人经常能表现出良好的“临场应急”的本领。这种本领在社交场合很有用处,它可以让人们摆脱尴尬的境地、或者反击某些人的恶意攻击。

有一次,英国的温莎公爵举行晚宴,招待一批印度土着首领。当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侍者给每位客人端来了一盆洗手水。印度客人看到小巧的银盆中盛着有香味的水,误以为是饮用的,于是他们纷纷端起盆来一饮而尽。面对这种意想不到的变故,主持宴会的温莎公爵迅速作出反应:只见他十分镇静地端起洗手盆,像印度客人那样,“自然而得休地”一饮而尽,从而使宴会得以完满结束,避免了一场尴尬和不愉快。

这些事例体现了侧向思维的两种基本方法,即“纵向进退”和“横向转换”相结合的原则。如果单纯使用一种方法,都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单纯“横向”,就会转来转去抓不住重点;如果单纯“纵向”,则思路不开阔,像德·波诺所预计的那样,费了很大的劲,只挖出一口枯井。

有人把侧向思维又叫做交叉思维,它与联想思维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创造活动中,侧向思维有时也表现在吸取、借用某一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成果,作为研究另一个研究对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手段,从而一举成功。例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文学家发现太阳上的热核反应产生了大量的太阳能,这却使物理学家们茅塞顿开——能否模仿太阳上的热核反应来获取能量呢?后来就发明了氢弹。

现在各种学科的发展都很迅速,各种学科之间的渗透也日趋频繁,出现了大量的交叉和学科边缘学科。因此,在现阶段,侧向思维对于创造就更显示出其特别突出的意义。

5、直觉思维

在与爱迪生合作的青年数学家阿普顿初到爱迪生的研究所时,爱迪生想考一考他的能力,于是给了他一只实验用的小灯泡,叫他计算一下灯泡的容积。过了一会,爱迪生回来检查,发现阿普顿正忙着测量计算,爱迪生说:“要是我,就往灯泡里灌满水,再将水直接倒入量杯,看一下刻度不就知道灯泡的容积了吗?”阿普顿的计算才能或者说逻辑思维能力无疑是令人钦佩的,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所缺少的恰恰是爱迪生那样的直觉思维能力。又如大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即表现出具有相当高的直觉思维能力,高斯的老师让全班同学计算1+2+3+…+100=?除了高斯,其他同学全部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加。这样加,即使是一个大学生也得几分钟,即使是用计算器也得敲一会。然而不到一分钟,高斯就把正确答案摆在老师的面前。原来,高斯发现不按顺序相加,而是数列两头相加,即:1+100=101、2十99=101、3+98=101、4+97=101……加下去有50个101,那么答案就是50X101=5050。

所谓直觉思维,就是人们不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顿悟的一种跃进式思维。从上述爱迪生的实例可以知道。直觉思维是宏观地把注意力放在事物的整体上的一种思维,它与逻辑思维的微观地把注意力放在事物的各个部分上是很不相同的。

直觉思维有利于人们从一些偶然的整体事件上抓住问题的实质。例如:浮力定律的发现得益于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沐浴时看到的情景。从哲学上说,偶然的现象是难以预料的,因而也是难以用逻辑思维来解释与判断的。但是,直觉思维却可以发挥作用,其结果往往会产生突破,形成飞跃,直至导致创造。

直觉思维对应于人类的第一信号系统,是建立在人类直观感觉上的,通过人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等)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而逻辑思维对应于人类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建立在人类理性认识(如概念、判断及推理等)上的思维。直觉思维虽然利用了人们的感性认识(如感觉、知觉、表象等),但绝不是停留在这一步上的,而是处在超越逻辑思维形式的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思维。这相当于人类认识的过程:感性——理性——感性,而且是反复认识中的后一感性阶段。所以,直觉思维的结果虽然仍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实际上它已经在头脑中进行了逻辑程序的高度简缩,而且迅速地越过了“理性阶段”,只是整个思维过程难以用语言来表述而已。因此,直觉思维来源于感性认识,但又高于感性认识,绝不是与第一信号系统简单地对应。

由此可见,直觉思维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虽然能在创造中起很大作用,但由于它是一种跃进式思维,其整个思维过程只是在极快的时间内完成的,以致难以用逻辑思维的语言来逐步加以分析与表述。因此,直觉思维就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虚拟性,由此也经常导致一些错误的结论,诸如主观臆断等。

6、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属于一种形象思维。就是人们通过一种事情的触发而迁移(想)到另一些事情的思维。表象是联想的基本单位,是单一的,它相当于抽象思维的概念;联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象的联结,它相当于抽象思维的判断。联想思维就是通过表象的联结来进行的。联想能够克服两个表象在意义上的差距,并在另一种意义上把它们联结起来,由此可以产生一些新颖的创造性想像。它相当于抽象思维的推理。科学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产生于人脑的联想。

当人的思想受到某种刺激,或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通过回忆。可以产生三种类型的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及接近联想。

(1)相似联想。是指人脑中出现同某一刺激物或环境相似的经验、事物的联想,即联想物与刺激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性质或特征。例如,看到鸟想到飞机,其共同特征是都能飞。

(2)对比联想。是指人脑中出现与某一刺激物或环境相反性质的事物的联想。例如,看到白色物体便自然想到黑色物体,看到小的物体便想到大的物体。

(3)接近联想。是指头脑中出现同某一刺激物或环境有关联的事物的联想。这里,联想物与刺激物之间只是有关联。并没有什么共同特征。例如,看到学生,可联想到教室、实验室、读书声及课本、书桌、笔记本、钢笔等。

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更加提倡的是思想奔放、毫无拘束的自由联想。这样的自由联想,可以通过相似、对比及接近联想的多次重复交叉而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网(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及触类旁通等),来产生大量的创造性设想。它实际上也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

联想能力的大小首先决定于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和经验丰富的程度。一般说来,知识越多、见识越广的人联想的可能性也越大。其次,联想能力的大小还与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关,即与一个人是否肯“开动脑筋”有关。有的人虽然见多识广,然而却整天无所事事,不肯多动脑筋,因而也不善于联想。因此,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是培养联想能力、提高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

7、幻想思维

幻想属于想像思维的一种形式。所谓幻想,一般是指与某种愿望相结合并且指向未来的一种想像。由于幻想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创造学允许并且鼓励人们对事物进行各种各样的幻想。前苏联就专门为学生开设“幻想课”,其目的就是引导、培养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幻想,以增加学生的创造才能。

幻想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脱离现实性”。它是从人们美好的目的“希望点”出发而进行的与现实性相脱离的一种想像。有人说,幻想虽然是必要的,但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脱离实际”。但在科学史上,过去被认为纯粹“脱离实际”、“毫无科学根据的幻想——飞机”却恰恰成了当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