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着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记忆力超群,人们曾询问他的记忆经验,他回答:“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
复习是人们掌握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有这样两个大学生,甲的外语水平高乙一筹。毕业后,都被分配到中学工作。甲担任了行政领导,而乙担任了外语教师。三年过去了,一次,我无意中测验了他们一下,结果乙学业大进,口语能力很强。据他自己讲,正在翻译一部小说,而甲则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自己熟悉的单词已经所剩无几了。你看,由于乙在工作中多次复习了外语,而甲没有复习,在他们之间发生了多么显着的变化呀!
复习是记忆的朋友,是遗忘的大敌,这是人所共知的常理,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当您慨叹记忆力不佳的时候,您可曾想到及时复习?本篇中介绍了几种复习方法,可以帮助您有效地巩固记忆,战胜遗忘,真正掌握更多的知识。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复习深化跟遗忘作斗争
对于识记过的材料进行及时的,多次的重复,以加深在大脑中的印象,这种方法称为复习深化记忆法。
所谓记忆,是指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和巩固。这种暂时神经联系往往难以“一拍即合”,往往需要不断地强化,如果不及时地反复予以强化,则暂时神经联系就不能形成,即使形成了,也会渐趋消失。
心理学实验也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例如,在识记某材料之后,甲组无复习,乙组复习了,两组记忆程度便大有差别。结果是:第一天,甲组保持了77%,乙组为88%,第三天,甲组为66%,乙组为84%;一个月,甲为58%,乙为70%;两个月,甲为48%,乙为62%,六个月,甲为38%,乙为60%。由此可见,有无复习,效果大不一样。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复习呢?
有人认为,复习嘛,太简单了,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次又一次地记,只要功夫到了,就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其实,这种老和尚撞钟式的复习法是不科学的,单调的重复使人昏昏欲睡,机械的练习往往成为精神负担。只有合理地复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赞科夫认为,在复习中掺进一些新的成份,每次复习都从新的角度使旧的材料重现,比只要求简单的重复旧材料要有效得多。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怎样科学地进行复习。
1、及时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四十八小时之内遗忘率最高。所以,不能认为隔几个小时复习和隔几天复习是一码事,都是重复一遍,而要及时地抓紧复习。复习的时间根据每个人的年龄、知识量等有所区别,但一般不能超过两天。
2、分散复习。许多心理学实验表明,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例如,让两组学生背诵同一首诗,第一组一遍接一遍,直到会背为止,第二组则每天读两遍,也达到会背为止。结果,第一组平均需要读十八次,而第二组才用七次。从大脑的生理机制看也是这样,集中复习时,脑神经会感到负担过重,因而产生抑制,也就难以巩固联系,因此识记效率低。而分散重复则可以相当程度地消除抑制,减轻大脑疲劳,保持大脑神经的兴奋,同时,间隔的时间还能起到巩固的作用,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识记的效率。
3、计划复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这样,一定要有计划。计划主要包括两项:①时间的安排。首先是应该有个复习日程表,然后照章办事,当日事当日毕。其次是在两科之间要做间隔休息,散散步,伸伸腰,或者原地跑跑步,以便清醒大脑,消除疲劳。②内容的分配。首先要适量安排复习,每天的复习内容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拼一夜,玩两天。其次,要注意材料的性质。最好是文理相间,不要把相类似的学科,如政治、历史安排在一起复习,因为相近的材料会在记忆中产生相互抑制的作用。
4、变化复习。任何单凋的刺激反复作用于人脑,都会使脑神经细胞产生疲劳,很快从兴奋转入抑制,最后将进入到昏昏入睡的状态。所谓变化复习,就是用不同方式进行复习,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判断题、画图、制表、一题多解等多种形式。这样,既变单调为有趣,又变换了角度去理解,可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复习的效果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复习不仅能强化记忆,防止遗忘,还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理解了再记忆,当然好,但是在学习中,人们的理解总有个由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由不理解到逐步理解,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开始时,一般人的理解总是不全面、不深刻的,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在复习时就可以把同一学科学过的全部知识系统化了,当然理解就会加深了。
总而言之,运用复习深化记忆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地、多次地复习十分必要,行之有效,我们决不可以小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尝试回忆,集中你的心思
心理学实验表明,尝试回忆比单纯的反复识记好。例如,让两组受试者同时识记同样的课文,第一组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第二组则用全部时间反复阅读。结果,立刻测验和四小时后测验,第一组都比第二组效果好。那么,阅读和回忆的时间怎样掌握呢?实验表明,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
为什么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记忆成绩越好呢?
首先,在尝试回忆时,大脑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人们主动地去探求,往往是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回忆的活动中。再说,回忆又锻炼了自己的语言概括能力,通过自己再创造的表述,能够有效地巩固记忆。
其次,尝试回忆是对时间与精力的合理安排。单纯的重复识记是平均使用力量,不管记住没记住,就象大河奔流,泥沙俱下。而通过尝试回忆则可以发现自己还没有记住的地方,从而集中精力,专攻难点,记忆效率当然就提高了。
学过的知识,看完的书报,究竟记住没有?记住了多少?不经过测验,谁也无法说清。常听人们互相问:你记住了几千英语单词?一般很难确切回答,即使回答了,也只是个大概数而已,只能说明学过那么多。每天学到的大量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就会逐步地忘却,尽管您以为学过了,但翻开书一看——似曾相识,合上书一想——无从寻觅。真是不忆不知道,一忆吓一跳。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苏联“沙塔洛夫教学法”的原理揭示说:“已经记住的材料经过九小时后,大部分都会忘掉,只能保留30%。”就是说,识记后九小时内,如果不抓紧复习,那么有70%就要前功尽弃了。所以必须抓紧“尝试回忆”,如果超过了这段时间,尝试回忆也将失去了很多的“使用价值”。
尝试回忆的具体做法:就是在阅读或朗读到一定程度以后,合上书试背,凡模糊的地方立即与原文核对,也可以在读书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试着回忆出应该记住的具体内容。这时,试忆者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兴趣盎然。同时,经过校对核实,试忆者会感觉到自己更充实了,也就对记住更加坚定了自信心。
三、我考我,自我测验记忆
在学习中,通过自己测验自己来增强记忆的方法叫自我测验记忆法。
大家都参加过考试,有些人有怯场的毛病,一进考场就紧张,心跳加快,额头沁汗,手都拿不好笔,哆哆嗦嗦,写的字都变了形,严重的甚至出现眩晕、休克现象。这都是因为“心没底”造成的。如果平时多进行自我测验法,不但心有底,而且很可能是游刃有余的。
美国一位心理学工作者认为:反复阅读教科书或笔记,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他提倡多用自我测验法。
大家知道,记忆并不是最后目的,而是手段。为的是储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任何一门学科学得如何,记住多少,都不是通过一两次考试所能测定量准的,在学校,老师只能组织几次有限的考试。那么,欲知记忆正确与否就应该采取自我测验法。
经常运用自我测验法是大有益处的。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切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结果如何。《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记忆程度,才能够有把握地去考试,去干工作。通过经常性的自我测验,我们就能知道还有哪些知识自己没有学好、没记住,哪些地方容易混淆、有误差,也就能马上核实校正,免得一误再误,以讹传讹了。其次,还可以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考试中,考题往往变换了角度,与原来学习时的大不一样,在工作中,也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非常棘手的具体问题,如果我们只是纸上谈兵,照搬条款,就无法答好考卷,干好工作。但如果经常运用自我测验法,对所学知识从多方面理解消化,那必然是胸有成竹,临阵不慌,即使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问题,因为平时训练有素,也会得到很好的处理。
那么,如何运用自我测验法呢?下面向您介绍几种。
1、定期测验法。对于自己所学习的课程要定个自测计划,从时间上可分为当日测、周日测两种。①当日测:晚上上床前,应该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如条件不允许,默写提纲或默想也行。②周日测: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变换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欠。从课程内容上可分单元测和全书测。①单元测:一个单元学完了,可问问自己这个单元学了些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学完有什么收获,从而进行及时消化。②全书测:一本书学完后,可翻开目录,逐次回忆内容,有单元测的基础,全书测就问题不大了。如果没时间,可挑选那些重要内容先进行。
2、随时测验法。即指随时随地测验自己,这种方法用来学外语是行之有效的。先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上五个外语单词,背面写上五个相应的汉语单词。揣在兜里便可随时自测了。自测的方法有两种,①朗读法,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您可以看外语念汉语,看汉语念外语,实在想不出时,可以翻过来看一看,再认一下。②书写法:因为英语有些字母不发音,如不书写很难记住,再有不能光练口译,笔译能力也须相应提高。但是,场合不允许四平八稳坐着写怎么办呢?建议您试一试下面的方法:在礼堂听报告、开大会前,在影院等电影,在候车室等火车取坐姿时,可以用手指在裤子上写;在公共汽车站,在商店排队取站姿时,可用手指朝下在空中写。这样既利用点点滴滴时间,又会收到分散复习的好效果。
3、默写自测法。一般人的记忆特点都是形象记忆能力强。汉字也好,外文也好,都是各有其形的,默写出形的记忆比只看不写的记忆要效果显着。因为默写时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大脑思维的积极活动,和眼、手、口(默念)等多渠道的密切配合,必然使记忆得到很好的巩固。笔者从默写自测法中受益非浅,因为有了默写的基础,所以在考试答卷时就如轻车熟路,往往连某字某词某句话在默写过的纸上的具体位置也能历历在目。
4、设问自答法。“假如我是老师,我将怎样出题考学生呢?我希望学生掌握哪些问题呢?”如果自己给自己提些问题,以多种角度设问自答,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大学毕业前准备毕业论文时,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准备好后,又根据自己的论文设想出三个题外的问题,结果在正式答辩时,后拟定的三个题中被提问了两个。因为早有准备,我脱口而出,受到监考老师的好评。设问自答能使人进一步明确目的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而这些都是增进记忆的有利因素。
5、互问互答法。自我测验法并不尽限于自己,如果找个要好的同学互相提问互相回答,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首先,互问互答能激起各自的竞争心理,人都是不甘落后的嘛。其次,互问互答又能互相受到启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嘛。再次,互问互答还能培养兴趣,互为勉励。同时,互问互答还可以帮您提高表达能力。现在,有些城市掀起“外语热”,晚上好学的青年聚集在一起进行外语会话,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
有人认为自我测验法是“自讨苦吃”,“自找麻烦”,这是懒汉思想,如果他受益之后,就会激发起兴趣来的。
朋友,为了巩固记忆,为了战胜遗忘,请您也经常进行自我测验吧!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相长记忆技法
“教学相长”,这是大家熟知的一个常识,利用教别人知识以巩固自己的记忆。
经常假设自己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可以促使您掌握更多的知识。
某学院有个讲师在给学生上美术课时放幻灯片,对于每张作品都一一做以介绍,他对画家的名字,所属哪一画派,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个国家的,都记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正是因为他要教学生,而且放幻灯时屋里光线暗,所以他必须强化自己的记忆。
有个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担任了家庭教师,教两个学生学音乐,由于他需要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别人,还要把这两个学生培养到能考取大学的水平,所以他认真学习,强化记忆,反复练习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留在学校任教,他教的两个学生也先后考上了音乐学院。
没有机会当教师的同学怎样应用这个方法呢?
苏联莫斯科州斯维尔德洛夫村的娜佳·玛赫娃是个学生,她常常假设自己是老师,并准备了教学笔记,在上面写上学生名单,还自己扮演学生回答问题,对每个回答都打分数。就这样,开始成绩时高时低,几天后,娜佳发现:“从前地理课对我来说就象苦役一样。而现在,当我从学校里一回来,就想立刻把功课做完,好去读地理。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就想,我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所以我就有了兴趣……为了使对地理的兴趣不减弱,我要坚持做一年的教学笔记。”
我也应用过这种方法。刚学日语时,我假设有个学生没有时间去听课,需要我学完后讲给他,这样就迫使自己把当天学到的知识认真地复习几遍,达到熟练的程度,还考虑怎样讲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就大大强化了记忆,几乎每次日语考试都是满分。
教学为什么能增强记忆呢?原因有三点:
1、要当先生,先做学生。要给人一杯,自己就该有一桶。在准备给别人讲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弄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准备讲的过程正是运用这种积极的思维的过程。要讲给别人听,多数情况下要用自己的语言,而不能鹦鹉学舌似地背。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全面、熟练地掌握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再创造,而自己创造的东西是难以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