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的上班族感到有工作压力,而这些压力大多来自你的上司。所以,和你的上司搞好关系永远是职场人必须熟记的生存守则。升职也好,加薪也罢,你的前途和命运有绝大部分握在上司的手里。同上司搞好关系不仅是关系到升职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
正确面对上司的批评
行为表现
有些人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这是一种情绪障碍,主要是由工作压力引起的,此外还在于个人自我心态的调节。他们总是怕在上司那里“碰钉子”,当上司反馈不佳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不安感,往往导致更不敢与他人接触。
生活案例
小刘,男,28岁,是一家医疗器材公司的销售员。最近几个月业绩不是很理想,为此没少挨上司的批评。他也想过去找公司的老同事讨教经验,但又怕面子落不下,怕同事笑话他没用,瞧不起他。他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说话,眼看一天天憔悴,彻夜难眠的他选择了上网解脱。每天晚上都要和一帮朋友QQ聊天到深夜,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心里的压力才能彻底减轻,才能找回自信。然而,白天的现实生活让他又不能正确面对,当看到同事和上司时,眼睛不敢与他们对视,匆匆躲过。终于,焦虑不安的他因为抑郁住进了医院。
心理诊治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在现代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感受到不少心理压力,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两性关系、家庭关系……种种烦恼时时刻刻困扰着我们。压力大、紧张度高、生活节奏快,使人们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而又得不到适当的调适,沉重的压力不知道怎么释放,有些人有“苦”却不愿找人倾诉,而是选择虚幻的网络。长此以往,身心过度疲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焦虑不安、抑郁症、精神障碍等心理问题和疾病随之而来。
都说世界变小了,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大了;信息灵通了,可相互间交流变少了。面对如此处境,很多人不是积极地改善人际关系,去主动与人交流,而是选择自我封闭,让压力堆积。但“火山终有一天要爆发”,在网络上的释放,正好说明了你的回避,它不是最终解决高压的措施,只会让你在虚幻的交流中得到暂时的满足,当面对现实时,一切不得不从头再来。
有人说,一个人过于迷恋网络的话,那就说明这个人的现实生活过得不好。确切地说,是在躲避着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在工作中,你必须做一个好员工;在生活中,你必须做一个称职的好丈夫或者好妻子,脑子里更多的是胡思乱想的充斥,很辛苦地去要求自己,去压迫自己,哪怕心中有个很微弱却很坚定的声音说“我想歇歇了”,也不能放慢自己继续为完美追逐的脚步。压力无处不在,而你有过与家人交流、与同事朋友倾诉吗?而在网络中,虽然你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芸芸众生中的哪一隅,但至少你是轻松的,同网友嬉笑怒骂对你来说是别样的风情,疯狂地灌水似乎像是在发泄那生活中躲闪不及的压力,还有发帖、写日记,那是你对自己心灵深处感悟的诠释。这就是一些人为什么对网络情有独钟,而在现实中却老死不相往来的根本心理原因。面对这些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安排好娱乐时间
许多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产生精疲力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进行工作之外的其他活动,如与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其实,当你承受着巨大压力时,不妨邀上家人或朋友去轻松轻松,哪怕是短短的几天也行,也许经过短暂的调整后,你会重新振奋起来。
2.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
很多压力是来自自己,而不是外界。例如,当你的目标定得过高时,你为了达到目的,拼命工作,无形中产生压力,结果可能是“欲速则不达”。因此,凡事要量力而行,不说做不到的话,不做做不到的事,争取言行一致。
3.积极运动
当运动成为你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时,不但能减少你面临的压力,同时也可使你消除精疲力竭的感觉。其实,每一天你都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来保持良好的状态。从现在开始,想象自己拥有宽阔的肩膀和挺直的腰杆,在你行走和活动的时候,就会十分自然地感到精力充沛。
4.不要离开支持你的人
这一点是最重要而又通常被人忽视的。一个支持你的人际网络,包括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不仅能帮助你寻觅到称心工作,还能缓解你精力不济的紧张心理。在这些人面前,你不需要伪装,可以敞开心扉,彻底地放松自己。你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们探讨,大胆地交流,肯定能够得到认真、严肃的回复。这些人不会因为你的地位发生改变而改变对你的态度。他们是你压力释放的最好管道,是你心灵的避风港,他们会让你回到现实中,是心与心真诚的交流和碰撞。
轻松一刻
巧治上司
一个开发公司的两名职员正发牢骚。甲说:“经理真的可恶,天天想办法整我们,今天他鼻青脸肿,一副狼狈相来上班,真是活该!”
乙说:“果然不出我所料,终于挨他老婆的整了。”
甲说:“你怎么知道他是挨了他老婆的整了呢?”
乙说:“因为每次他无端地指责我后,我就寄张女人照片给他老婆。”
推过来的责任别轻易接受
行为表现
在职场中,大家经常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任务完成得好,自然皆大欢喜,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上级推到下级身上,下级无处可推,只好默默承受。明枪暗箭一起来,让身在职场的人苦不堪言。
生活案例
被公司点名参加封闭开发的李华刚来的时候非常兴奋,能够参与这样重大的项目,不仅意味着丰厚的奖金,似乎还预示了灿烂的未来。所以,初来时的几天,李华都没有睡好。
不过好的心情很快就被太多的问题所破坏了。项目组12个人,就有四个大大小小的领导,剩下的八个人,谁也没有做过这种项目。大家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一个同类公司多年前委托别人开发的系统的源代码。项目组不大,四个领导各有各的做法。有强调纪律性的,要求大家必须统一休息、统一上班、统一吃饭;有注意工作成果的,要求大家必须每日写出一定数目的代码;有注意关系的,省级单位来的就放纵一点儿,市级单位来的就严格一点儿;还有每天除了吃喝打个电话什么也不管的——李华觉得这个领导最好了,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
八个月的开发周期过去了,整个项目组仍拿不出成型的产品模型。李华觉得这个项目是根本不可能完成了。大家还在讨论如何体现本公司的特点,另起炉灶开发全新的系统,李华却觉得这个项目能把别人的产品改进就很不错了。不过项目管理上的混乱也给了李华不少机会,李华加班加点修改别人系统的源代码,几个看不下去的同事也加入了这个私下的活动中。当还有一个月就要交付原型的时候,四位领导看到拿不出新的产品,开始相互推卸责任。在项目总结会上李华和几个人详详细细阐述利害关系,提议使用修改的系统作为原型。后来原型细节上有些问题,就有领导说是李华他们几个人不出力,甚至放暗箭。这件事情让李华心里很不痛快。
心理诊治
工作就像是一台大机器,员工就好比每个零件,只有各个零件凝聚成一股力量,这台机器才可能正常启动。这也是同事之间应该遵循的一种工作精神或职业操守。其实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因为内部人事斗争,不仅企业本身“伤了元气”,整个社会舆论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一名在职人员,尤其要加强个体和整体的协调统一。因为员工作为企业个体,一方面有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很好地融入集体,而这种协调和统一很大程度上建立于人的协调和统一。所以,无论自己处于什么职位,首先需要与同事多沟通,因为你个人的视野和经验毕竟有限,避免“独断独行”,况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这种沟通协调也是必须的。当然,同事之间有摩擦是难免的,即使是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想法,我们也应具有“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及时有效地调解这种关系。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此时也是你展现自我的好机会。用成绩说话,真正令同事刮目相看。即使有人对你有些非议,此时也会“偃旗息鼓”。当然,有了成绩也不应滋生骄傲的情绪,好像觉得“高人一等”。我们应该意识到:工作是一种团队合作精神,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顺便带一笔,如果你有了物质奖励,不妨拿出一部分和同事一起分享。
同事之间,如果不是期望通过吵架来存心贬低对方、使对方难堪,而是在某个具体的工作问题上各持己见,争执不下,那么这样的吵架不会造成当事人双方的敌对和仇视,反而有利于充分沟通和解决问题。一方的强硬态度会在第一时间充分引起另一方的重视和思量,避免了由于沉默和妥协造成的沟通失效,配合迟钝。同时,由于彼此平等的工作关系,方式上可以表现得激烈一些,但切不可触及对方身体,由“吵架”变成“打架”。
上下级之间并不是绝对服从的不平等关系。当员工和上司的意见产生分歧,或者认为遭遇了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可以适当地通过“吵架”来表达出自身强烈的主张或是不满,但是在言辞上要注意分寸,不要一味指责,而是要说明情况,探讨原因。这样其实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了解与配合。
小贴士
职场中不可深交的五种人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满腹牢骚是无济于事的,要抱有正面的态度,着眼于有益的事情。清楚你的人生目标、使命及长远计划,列出一份你个人的成绩及获得的利益,每当你怀疑的时候,便拿来作参考。与抱有正面理想的人为伍,要避免问那些“为什么”的问题,将焦点集中在工作上,学会心胸开阔。
1.交浅言深者不可深交
初到公司,可以透过闲谈而与同事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但是有一种人,刚认识你不久,便把自己的苦衷和委屈一股脑儿地向你倾诉。这类人乍看是令人感动的,但他们可能也同样地向任何人倾诉,你在他们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分量。
2.搬弄是非的“饶舌者”不可深交
一般来说,爱道人是非者必为是非人。这种人喜欢整天挖空心思探寻他人的隐私,抱怨这个同事不好、那个上司有外遇等。长舌之人可能会挑拨你和同事间的交情,当你和同事真的发生不愉快时,他们却隔岸观火、看热闹,甚至拍手称快。也可能怂恿你和上司争吵。他们让你去说上司的坏话,然而他们却添油加醋地把这些话传到上司的耳朵里,如果上司没有明察,届时你在公司的日子就难过了。
3.唯恐天下不乱者不宜深交
有些人过分活跃,爱传播小道消息,制造紧张气氛。“公司要裁员”、“某某人得到上司的赏识”、“这个月奖金要发多少”、“公司的债务庞大”等,弄得人心惶惶。如果有这种人对你说这些话,切记不可相信。当然也不要当头泼他们冷水,只需敷衍:“噢,是真的吗?”
4.顺手牵羊爱占小便宜者不宜深交
有的人喜欢贪小便宜,以为“顺手牵羊不算偷”,就随手拿走公司的财物,比如订书机、纸张、各类文具等小东西,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上司绝不会姑息养奸。这种占小便宜还包括利用公司的时间、资源做私事或兼差,总认为公司给的薪水太少,不利用公司的资源捞些外快,心里就不舒服。这种占小便宜看起来问题不严重,但公司一旦有较严重的事件发生,上司就可能怀疑到这种人头上。
5.被上司列入黑名单者不宜深交
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上司将哪些人视为眼中钉,如果与“不得志”者走得太近,可能会受到牵连,或许你会认为这太趋炎附势。但有什么办法,难道你不担心自己会受牵连而影响到晋升吗?不过,你纵然不与之深交,也用不着落井下石。
怎样面对追求完美的上司
行为表现
有些上司太追求完美,他们的座右铭是:永不停歇,不断成功。他们永远不知道什么叫知足常乐。可是,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可能仅仅是上司的事,他们需要很多人的支持。这时,他们的完美主义就不仅仅是针对他们个人的,同时也是针对下属的。他们会把对自己的那些要求,诸如精力充沛、追求细节、不计报酬、不断付出等,强加在下属的身上,有时往往不能审时度势,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给下属带来压力。
生活案例
小陈,今年32岁,是某外企公司的业务主管,性格开朗,风趣幽默,和同事相处很融洽,也很受领导赏识。每次他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都显得既信心百倍,又不失轻松自在,无论多么难缠的客户,多大的业务项目,一到他手里,总能举重若轻,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可是,自从去年由上海调来的唐经理上任后,小陈就陷入了苦恼之中。
原来,新上司是一个做起事来一丝不苟的人,中规中矩,对于完美简直是一种苛求。就拿与客户谈生意来说吧,唐经理不仅要求小陈在每次会谈之前,写出详细的业务计划和预算,还要求他写出具体的时间,每一会谈阶段的安排以及具体的会谈内容、目的及实施方法等……可是,小陈平时并不是这样工作的,他是一个聪明而且善于应变的人,很多时候全凭灵光乍现,取胜常在出其不意之间。
这样一个苛求完美和细节的上司,使小陈深感压力倍增,工作起来束手束脚,无法施展。不仅如此,小陈的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书写工作前的各种计划、预算以及工作后的汇报、整理和总结上。最终,他选择了一走了之,去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心理诊治
作为主管,也不应将下属的牢骚和异议当作对自身权威的挑战,而应当给予他们“说话”的机会和权利,在他们释放自己的过程中学会聆听和重新分析。同时语言上要注意留有余地和空间,不要一言独断,要听听下属的解释和辩驳。中国人讲求凡事“一团和气”,即使是看不顺眼,也不会轻易发生正面冲突。长久以来,“吵架”一直被认为是下下策,很多人面对上司不敢吵架;面对同事不愿吵架;面对下属不屑吵架。职场氛围在这种过分的自我压制和人工合成的太平盛世中逐渐开始失真。与其过分压抑自己,造成沟通上的堵塞和彼此之间的不信任,还不如学会真诚而率性地“吵架”。在不恶意攻击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前提下,适当而直接地表达出对他人意见的异议,或者是对他人做法的批评,这样的“吵架”是可以被理解的,是光明磊落的。
当下属完成了上司所交代的任务,他们会觉得理所应当,还应加倍努力,锦上添花,不懂得赞美和欣赏下属以鼓舞士气;如果下属失手,他们会怨天尤人,甚至比下属还要沮丧,不能理解下属,使他们重振雄风。这种消极看待问题的思维使下属失去了追求成功的动力。于是下属对工作产生了消极态度,反正努力也得不到赞赏,谁还愿意去努力呢?同时,消极的思维模式带来了负性的情绪体验,令下属感到的是无奈、沮丧、不知所措,还有深深的被束缚感和逃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