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兼综百家”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一辑·第九卷)
3830700000016

第16章 议论(1)

(一)论世界本原

春秋战国时期,关于世界万物的本原或构成问题,成为人们注意和探讨的对象,它也是稷下学者议论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宋、尹文发展了老子的道论,把老子作为世界本原的“道”解释为“气”或“精气”,认为“气”或“道”具有客观性、无限性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他们还提出“天或维之,地或载之”的说法,认为在天地之外,还有先天地而存在并作用于天地的东西。同属稷下道家学派的季真、接予有“莫为”、“或使”之议。“莫为”是季真的主张,认为万物是自然生出来的,不是什么东西作用的结果;“或使”是接予的主张,认为可能有种东西使万物生出来。在起源问题上,作为儒家的荀子则认为天地是“生之本”“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但又说:“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对天的造化功能采取不予深究的态度。

关于阴阳家邹衍,司马迁说:“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推而远之,至于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可见邹衍也以自己的方式探讨过世界本原问题。在保存了稷下学者大量思想资料的《管子》书中,探讨上述问题的还有《水地》、《枢言》等篇。《水地篇》认为土地和水是“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枢言篇》则说:“凡万物,阴阳两生(性)而参视。”“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阴阳两种性质的气相互结合而生。其说近于宋、尹而有所发展。

宋尹文[原文精也看,气之精者也。

(《管子·内业篇》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也涉及万物本原问题,但这种理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发展观,故作为另一论题辑入本编。

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

(同上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同上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同上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

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不远而难极也”。虚之与人也无间,唯圣人得虚道,故曰“并处而难得”。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低;无所低,故遍流万物而不变。“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

(《管子·心术上》

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

(《管子·内业篇》

天或维之,地或载之。天莫之维,则天以坠矣;地莫之载,则地以沈矣。夫天不坠、地不沈,夫或维而载之也夫(《管子·白心篇》

季真接予[原文少知曰: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

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议,孰正于其情,孰偏于其理?

(《庄子·则阳篇》

[注释少知:此篇所设人名。

恶(wū)起:怎么开始的。此节专门探讨万物起源问题,故季真、接子的“莫为”“或使”之议由此而引出。

莫为、或使:冯友兰有释:“季真主张‘莫为’,就是认为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地生出来的,不是由于什么力量的作为。接子主张‘或使’,就是认为总有个什么东西,使万物生出来。宋尹学派提出‘天或维之,地或载之’的理论,这似乎就是‘或使’一类的说法。”(《论庄子》,载《人民日报》一九六一年二月二十六日。该文又收入《庄子哲学讨论集》

荀况[原文天地者,生之本也。无天地,恶生?

(《旬子·礼论》

[注释生:指产生万物。本:本源。

恶(wū):怎么。

[原文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同上[注释阴阳:本就日光之向背而言,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以阴阳借喻为物质世界中对立的两个方面。这里指其借义。

性:本性。伪:人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对这种本性加以改造就是“伪”。改造人类的礼法也就是“伪”。“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性是伪的根据,伪是性的归宿,故曰“性伪合而天下治”。

辨:治理。

待圣人然后分:只有依靠圣人,才能各得其守。

[原文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荀子·天论》

[注释职:功能。

随旋:相随运转。

炤:同“照”。递炤:交替照耀。

四时代御: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运行。

阴阳大化:彼此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

其:指天职,即天生育万物的功能。上述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的运行,也是由于得到这种功效所致。

事:指生育万物的具体做法。功:指生育万物的功效。

不求知天:不去追究天功的奥秘。

邹衍[原文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附《管子》语[原文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

(《水地篇》

[注释菀:通“苑”。苑囿。

[原文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韪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集于草木,根得其度,华得其数,实得其量。鸟兽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理明着。万物莫不尽其几、反其常者,水之内度适也。故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同上[注释准:水平。万物取平以水为准,故曰“水者,万物之准”。

淡:味薄。五味以淡为始。万物生长以水为始,故曰水为诸生之淡。

韪:是。今本作“违”,据丁士涵校改。

华:同“花”。

几:通“机”。精微。反:同“返”。

[原文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故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

(《枢言篇》

凡万物,阴阳两生而参视。

(同上[注释生:性。参:同“三”,此指阴阳二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第三者,即万物。视:活。

(二)论天与人

天与人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探讨的重大课题。在稷下学者中讨论天人问题较多的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承袭了西周以来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提出心、性、命(天命相统一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这就是人的本性;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故心性可与天命相通。实现二者之间统一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仁、义、礼、智四端的作用,达到与天理合一的最高境界。凡如此者,即可上知天命,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凡以此而推己及人者,即可获得最大的社会功效。同天人合一思想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君位由天、民合授的观点。孟子的上述理论削弱了天的宗教色彩和世界主宰者的地位,突出了人的自身作用,它同春秋时期在人、神问题上通过降低神鬼的作用与地位而表现出来的无神论倾向,是一脉相承的。所谓君位由天民合授实为君位民授的观点,还散发出一种唯物主义的民主气息。

但是,孟子理论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的,这不仅因为他仍然保留了天作为人格神的宗教外壳,而且在心性问题上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从而使他的上述观点杂糅着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的特征。

在天人问题上,荀子吸取了宋、尹学派的本体论的合理成分和儒家注重人事的进取精神,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这种理论一方面强调天作为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不能“与天争职”;一方面又要求“制天命而用之”,从而使他的学说具有唯物主义的战斗气质。但荀子也没有完全摆脱天作为人格神的传统影响,所以他关于天的论述,有时不免掺杂着世界主宰者的色彩。

在《管子》书中,讨论天人问题的主要有《形势》、《霸言》、《五辅》、《度地》诸篇。其中,《形势》(包括《形势解》)仍然存在天作为人格神的明显烙痕;其它各篇所说的天或天道,则具有自然的属性。

《度地篇》还提出,只要能根治“五害”(即水、旱、虫、厉〔疠〕、风雾雹霜等自然灾害),就可以做到“人君(统治)天地”。这种认识同样达到了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高度。

孟轲[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上》

[注释心:指内心的仁、义、礼、智四端。《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同书《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这两段话可以作为“尽心”一语的注脚。所谓“尽其心”,就是充分扩张自己内心的仁义礼智四端。

性:指人的本性。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内心都具有仁义礼智四端的缘故。

天:指天道、天命。孟子的“天”,宗教色彩较弱。在他看来,人之四端,原本于天,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属性。所以说:“知其性,则知天矣。”

事:对待。

立:倚,依靠,依顺。立命:顺从天命。

[原文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

(同上[注释正:指“正命”,即下文“尽其道”。

岩墙:指快要倒塌的危墙。

道:天道,即以仁义礼智为内容的天理。尽道而死:即为了实行和维护仁义礼智的原则而死。

[原文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同上[注释求在我者:指个人方面的品德修养,即上文所说的“存心养性”。

求在外者:指功名利禄。

[原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同上[注释此句就人的认识能力而言。孟子认为,人的心性既然能与天道为一,所以人的认识和天道一样,可以收容万物。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近世说孟者多把这句话当做孟子的宇宙本体说,以为孟子把自身作为宇宙万物之本源,这样讲不合原意。

反身:即返求诸己,即前章所谓“存心养性”。诚:以已对天而言,指心性与天理不贰,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强:坚决。恕:指恕道。儒家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

[原文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孟子·尽心下》

[注释臭(xiù)气味,此指香味。

此节“性”字的具体涵义前后有别。前句中的“性”,指耳目之欲,即人的生理需求。后句中的“性”,指人内心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人的道德天性。孟子把后者看成是人的真正本性。全节大意为:口向往美味,目向往美色,耳向往佳音,鼻向往香味,四肢向往安逸,这是一种生理之性,能否满足取决于天命,所以君子不把这种生理之性看成人的真正本性而追求它。施仁于父子之间,施义于君臣之间,施礼于宾主之间,施知(知人善任)于贤者,使圣者行天道于天下,这是符合天命的,能不能实现取决于人的本性发挥得如何,所以君子不把它委之于天命而不去实现它。(此节文字不易通解,诂者多未达,此为试译。

[原文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注释小德:指德行不高的人。役:“役于”之省文。此有服从的意思。

小德役大德:德行不高的人服从德行高尚的人。下各“役”字同。

二者:指“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时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原文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予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下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孟子·万章上》

[注释万章:孟子的学生。

谆(zhūn)谆然:教人不倦的样子。谆谆然命之乎:反复叮咛地说授予君位吗?

以行与事示之:通过一定的行为和事情来表示自己的意愿。

与之诸侯:给他诸侯的职位。

暴:显露。暴之于民:公开地把他作为君位继承人向民众推荐。

主事:主持国事。

三年丧:即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服丧三年。此为儒家所倡,秦以前从未实行过。

南河:古指黄河自潼关以下由西向东的一段河水,流经豫西。

中国:指国都。古帝王建都于统治区的中部,故称中国。

《太誓》:指古本《太誓》。今本《太誓》为晋人梅赜伪作。下引二句古本《太誓》文亦为今本所采。二句是说天以民的视听为视听,即天从人愿的意思。

[原文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

(同上[注释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告城镇。

益:相传为禹的辅臣。箕山:今河南登封县东南。

启:禹之子。

丹朱:尧之子。

继世:指君位父子相承。

荀况[原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背道而妄行1,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12,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13,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14。

(《荀子·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