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3830200000014

第14章 道德教育(3)

但是,甚至连已经形成的概念也还不能作为判断道德意识的根据,已经形成的道德概念只能导致作出道德判断,是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判断中反映了个人对人们的举动、行为和态度的评价。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学生积极地运用已经形成的种种概念。同时,研究还证实一个事实:学生把道德判断首先用来评价别人的举动,然后才评价自己的举动,对自己举动的评价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进行。

这使得道德教育过程大为复杂化,并要求这个过程对每个人予以区别对待。

道德信念是在概念和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信念意味着对世界的合理态度、感受态度和现实态度的统一。道德信念不是单纯的关于道德准则的知识,也不是单纯的对道德知识的确切理解,而是经过体验、经过感受的东西,是已被证明并且成为行动指南的东西。

道德信念也就是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及学生对社会、对人们、对活动、对自己的态度的最完美的表现。

道德情感的教育人对以上这些态度的体验以及情感因素,不断加强这些态度形成的过程。A·H·拉季谢夫在一篇论述人的论文中写道,我们的任何信念很少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而常常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道德情感教育是一个十分细微的过程。根据道德情感的深刻程度和丰富程度,可以颇有把握地判断一个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如果一个人对道德行为表现冷淡而且缺乏感性,或者更糟,对人们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就暴露出这个人道德面貌的缺陷。

道德情感是随着个人的精神发展而发展和变化的。道德情感体现一个人的需求、评价、态度和目的性,而且道德情感需要不断地加以培养,否则就会淡薄。由于在道德教育体系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对以往漠不关心的事情就会表现出积极热情的态度(例如:怜悯他人的痛苦,为同志们的成就感到高兴)。这样,人的情感就适应正在发生的事件,就会随着环境和人们心情的变化而变化。情感上缺乏修养会使人变得厚颜无耻,缺乏羞耻感,这会通过与事件不相适应的反应表现出来,例如:当一个人看到别人痛苦时,他竟无动于衷;当剧演到最动人心弦之处时,他却若无其事地哈哈大笑等等。在培养道德情感的过程中,要同恐惧、虚荣、嫉妒等个人的消极感受作斗争;情感的培养有助于抑制自己一时的冲动,表现出忍耐和自制,这样,情感就会变得更深刻、更稳定、更有积极作用,就会成为道德行为的推动力(“凭着心灵的召唤”)和行为动机的基础。

但是,道德情感教育要同对学生的意识施加影响结合起来,这两者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道德行为教育在解决道德教育的任务时,关键在于使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则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举止中,归根到底是要使它们体现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中。

马卡连柯早就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儿童这些道德特征的话,那就应该把儿童置于他必须作出人道的、勇敢的、诚实的、正在的行为的环境之中。

B·A·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该尽可能地培养由崇高的愿望和个人对道德理想的向往而产生的道德行动--这是少年教育的金科玉律。”

我们学生的道德行为正是由表明学生对社会、对人们、对自己的态度的行动构成的,也是由形成学生固定的行为方式的道德习惯构成的。在道德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引起和激发儿童的道德行为,形成他们的道德习惯。正是在这方面需要做大量的教育组织工作,以便创造条件并组织儿童的生活和活动。创造能使道德行动得以表现的条件,激发儿童的道德行为,对他们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所有这一切都包括在道德教育的体系中。

行为的动机但是,某些个别的举动还谈不上是真正的道德行为。这种举动可能出自另一方面的动机:嫉妒、自私和利己主义。因而,道德行为教育的方针必须把培养正确的行为动机包括在内。

有一种人出于人道的动机去帮助同志,另一种人则把帮助同志看作维护集体荣誉的手段,而第三种人却力图借帮助同志这个举动突出自己,从而建立威信。有些人出于吝啬和发财致富的动机而从事劳动,另一些人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劳动,还有一些人则为了避免惩罚而劳动。动机有各种各样的类型,而且往往自相矛盾。各种动机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有社会价值的动机和真正合乎道德的动机的最后取胜,这是道德教育的胜利,是人征服自己的胜利。

现代的研究使我们完全可以肯定,道德教育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儿童道德动机的培养。当我们从道德上对儿童进行培养的时候,我们要研究反映个性形成的实际过程的一系列动机。只有当学生行为(他的行动和习惯)中的道德因素成为他的需要时,我们才能确信,我们已经造就了一个真正具有道德的人。然而,只有在道德动机对儿童起作用的情况下,道德动机的形成过程才能加速进行。

因此,“根据行为表面的、有成效的一面对行为所作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形式主义的评价如果你仅作到使学生的行为方式在表面上和效果上符合德道准则,符合一定的行为规则,而不了解学生在某种情况下是根据什么动机来履行这些行为规则的,那么,实际上你对学生本人、对儿童的个性一无所知”。

学生个性的道德目的性行为的道德动机是与道德目的性这一个性的主要核心结合在一起的。这是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统一的基础。

目前,大部分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把目的性看成是个性的坚定的社会立场,这立场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上和占主导地位的行为动机上,而且它在不同的条件和情况下表现为个性的特点。人的信念、观点、利益、需求对目的性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一个集体主义者的道德目的性是以尽社会义务和为人们、为集体利益服务的动机为依据的。而个人主义者的目的性则不考虑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他的动机是求得个人福利和名誉地位。不同的目的性不仅说明了学生截然不同的道德修养水平,而且也反映出不同的班级集体截然不同的道德修养水平。

在这一方面,道德理想的作用极为重要,因为道德理想是一种独特的模式,这种模式具体体现了人们可以并且愿意遵循的社会道德准则。学生的实际经验总是以值得仿效的榜样为依据的,由于学生道德意识和经验的发展水平有所不同,这个榜样可能是非常近的,也可能是非常远的,但它总是具有吸引力的。道德理想使学生便于并能深入掌握社会道德准则。在道德理想中,道德准则的价值是可以感觉得到的,因而掌握道德准则的过程就比较容易。

道德习惯教育在道德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的是道德习惯,即有益于社会和集体的稳定的行为方式(行动方式)。这种行为方式逐渐成为人的需要,并在任何情况和条件下都能采用。

道德习惯不同于机械性的行为反应,它本身还包括一种进行相应行动的需要。就这个意义而言,道德习惯是伴随着人并使人的生活变得轻松愉快的一种复杂的形成物。

К·Д·乌申斯基认为道德习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他的说法,一个人有了良好的习惯,就能“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

乌申斯基认为,习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和耐心细致地进行工作。

不要急于一下子同时培养几种习惯,因为这需要消耗精力,需要自我监督;合乎理智的行动需要重复,开始重复得多些,以后少些,这样就不至于使神经系统过于疲劳;合乎理智的行动,其重复次数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重复得少些,另一些人则可能多些,这完全取决于已有的经验;根除坏习惯的过程是一个更长期、更艰巨的过程。这里,一方面应该消除产生坏习惯的原因,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来克服不良的习惯(以有礼貌的习惯替代粗鲁的习惯,以只说老实话的习惯替代说谎的习惯);同时,还必须力求使儿童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害处和良好习惯的益处。

К·Д·乌申斯基的所有这些宝贵建议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德习惯教育是道德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学校的教育工作体系遇到挫折或收效甚微,主要是由于对道德习惯教育不够重视,对组织这一过程缺乏耐心和持之以恒,缺少一些教育措施,以根除儿童道德经验中有时积聚得很多的坏习惯。此外,道德习惯教育往往被理解为不触及学生个性的内在动因,不触及他的情感和道德动机的一种单纯操练的过程。

由此而产生了我们可以在学生身上观察到的那种意识和行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明显脱节的现象。

在道德教育体系中,一系列良好习惯不断充实学生身上正在形成的各种道德品质。

在交往中,在学生对成人的态度中,在学生彼此之间,以及在他们对亲近的和不太熟悉的人的态度中,成为习惯的行为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例如,如果不培养文明行为的习惯(在说话、举止、姿势、表情以及与人们交往时的种种表现中讲究礼貌、殷勤周到、温文尔雅),就谈不上发展人道主义、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这样一些最宝贵的特征。

有许多道德习惯对于形成集体主义,对于培养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公民责任感这一高尚的情感、自觉纪律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道德习惯有以下这些:

关心他人的习惯;判断情况的习惯(考虑到各种条件,理解别人的心情,使自己的行为适当地服从于某种情况--分享共同的欢乐,分担别人的忧愁,等等);自我克制的习惯(力图并善于克制自己,抑制自己过于激动的情绪,顾及他人,不以自己不好的情绪去影响集体的活动和交往);愿意完成集体的任务和个人的义务的习惯;参加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和遵守时间的习惯,以及一系列其他的习惯,它们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到道德行为的水平上,这些道德行为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端正一个人对待社会义务和公民职责的态度。

甚至还有许多涉及个人行为和个人卫生的习惯--衣着整洁、饮食卫生、神态端庄、自我管理,也都不仅有利于个人,而且有利于集体,有利于更多的人。是否还存在不良习惯,诸如咬手指甲,讲话声音过高,讲话挥舞双手,动作不协调等等,这也可以通过道德品质这面三棱镜折射出来,因为任何一种道德品质本身不仅包括道德动机,而且包括相应的行动方式,而这些行为方式恰恰是在行为的习惯形式中逐步形成、加强并得到巩固。

道德教育的途径

道德教育体系要求教师采用大量的方法。在论述一般的教育方法那一章中曾谈到过这些方法。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同样也需要采用这样一些方法,例如:组织学生的生活和活动的方法,其目的是形成道德关系的经验;旨在传授道德理论和总结道德行为经验的方法;促进或限制儿童某种行为的自然后果法。在这一节里,我们仅仅阐述道德教育所特有的并在道德教育体系中起着特殊作用的某些条件和方法。

保证道德教育过程效果的条件首先,我们研究一下保证学校道德教育过程取得成效的条件。

社会主义教育学在确定个性道德形成的有效条件时所依据的是教育的总任务和组织教育过程的基本原理,以及个性道德形成的任务和特点。

高水平的教学是保证道德教育过程取得效果的首要条件。要获得道德关系的经验,要形成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统一,就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学,它能使学生了解道德准则、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以及善和恶的标准。

高水平教学有助于形成关于有道德的人的理想概念,而且能培养道德评价、道德判断,从而树立起道德信念。

具有高度思想目的性的教学至少能使个性保持“中立”,它有助于形成个性目的性的世界观基础,使学生掌握大量有关社会规律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是学生的一项主要活动),形成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勤劳、对事业的忠诚,这些品质在今后生活中会决定一个人的劳动态度。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扬相互照顾、相互关怀、相互同情等道德品质。

高水平的教学能使教学过程的参加者--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并有助于巩固人道主义的个性特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尊重他人。

经过周密考虑的教学组织工作是培养道德习惯的基础。

保证道德教育过程取得效果的第二个重要条件是儿童集体和教师集体都得到最理想的发展。

人的道德形成的过程是有机地贯穿于这个人的社会生活、他的活动,以及他与其他人的交往之中的一个过程。因此,只有相当健全的集体生活,才能为每个人的道德形成创造有利的气氛。具有高度发展水平的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能促进学生了解社会的道德准则,能有目的地形成学生的共产主义方向。

道德国的性的形成,正是取决于集体是否认定了具有社会意义的目标,该集体的共同目标是否稳固,集体的成员是否要求参加旨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共同活动。

此外,贯彻道德教育体系的教师集体能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超过个别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分散作出的努力。如果整个教师集体的活动具有坚定的目的性,行动一致地解决复杂的道德教育任务,那就能使学生成为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整个道德教育体系中的积极参加者,从而使他们逐渐学会自我教育。

教育工作各个环节的计划性和协调性是保证道德教育过程取得效果的第三个条件。这个过程不应该是自发的,而必须按照有道德的人的最理想的模式来拟定计划和制定大纲。计划有助于明确对某个集体和某些学生开展工作的远景,有助于选择该集体培养道德目的性的主要环节。计划性还能保证道德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并能使道德教育的任务逐步复杂,使其内容随之加深。

但是,计划是学生道德形成的理想模式,它应该真正地体现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所有组织和人员,即班主任、少先队组织和共青团组织、家庭和学校、单科教师的相互配合的活动中。在培养行为的习惯形式和总结学生的道德经验时,需要保持衔接性,所有负责对某个集体和某些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人提出的要求应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