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心学”教育思想与《传习录》选读
3827800000011

第11章 王守仁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王守仁从34岁开始授徒讲学,直至去世,先后从事教育和学术活动达23年之久,弟子门人遍布全国各地。他死后,弟子们为了纪念他,曾在各地兴学校,立书院,办讲会,相望于远近。他的学术思想不仅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远播海外。清代着名的考据学大师阎若璩认为,王学起了“烬程(二程)、漂朱(熹)”的作用。这都证明王学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应当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

其一,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学说,对于当时的学术思想界来说,如一服兴奋剂,大大鼓舞了人心,成为反传统、反教条和反对“记诵章句”的八股化理学的思想解放的动力。

后来它又发展到接近下层劳动人民思想的所谓形迹若狂的“左派王学”。这已经突破了原来所谓培养“圣人”的圈子,既非王守仁所能料及,也非他所可收拾的场面。正如东林学派首领顾宪成所说:

“阳明先生开发有余,收拾不足。当土人桎梏于训诂词章,骤而闻良知之说,一时心目俱醒,恍若拨云雾而见白日,岂不大快!”可见陆、王学派的思想比较解放,具有偏离和破坏儒家传统思想的因素。

我们若再考察一下受“良知”学说孕育过的李贽、黄宗羲、唐甄等人的思想,就会发现他们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渊源,均与“良知”

说有一定关系。就是近代有些革命的人物,如谭嗣同、章太炎等,也承认受过王学的影响。所以,王守仁及其门徒的学说,都有“荡涤礼法,蔑视伦常”的因素。

其二,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思想鼓舞了人们向上的心理和要求。

他认为不管作什么行业的人,都可以通过“为善去恶”的涵养教育工夫,达到最高水平的人范:“圣人”。这一“自尊无畏”的思想,是主体自我从事选择,突破了当时士大夫的观点。当时士大夫认为只能对上层人物及其子弟进行教育工作,而大多数人,特别是平民百姓,是只能遵纪守法的。他甚至认为,不读书也可以为圣为贤。这种思想,不但提高了一般人的价值,而且有扩大教育对象的意味。从他“致良知”说的理论出发,肯定了人人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其三,王守仁认为,人的天赋原是一样的这种天生平等论的观念,在客观上突破了传统的“天命”论的天生不平等的思想。他不同意朱熹尊卑贵贱是“天所命”的看法,认为天之所赋于人的,是人人相同的,而决定的因素是个人的努力,只要个人肯下工夫,奋勉前进,虽“卖柴人亦是做得圣人”的。个体的实在性,是确立在自身的心中的。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培养人们的意志和性情,教育人们根据自己固有的“良知”,即天赋的理性去行事,而不杂丝毫“私意”;由理智的思考,到意志的行动,作到“知行合一”,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范人了。

其四,他认为人生来就有道德的观念,这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思想实际上,他是把客观存在的封建道德规范,通过内在精神转化为个体的主观理性自觉,使自己的精神生命“纯净化”,他称为“良知”

并宣布为每个人行动的“自家准则”。然后,要求人们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去符合这种封建道德,作为不可违背的法则和纪律来遵守。在此基础上,让人们来尽力去实现自己可为“圣人”的信念。但他却不谈道德是从客观转化为主观,而只谈从主观到客观,要求人们把“良知”转化为行动。相反的,我们认为:“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而因为直到现在社会是在阶级对立中发展,所以道德总是阶级的道德。”因此,王守仁所提倡的德操仍不免是用封建的道德来统一信仰、统一行动的。所以他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赞许,追赠他为新建侯,谥文成,并钦准把他的神位请进文庙从祀。但他主张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良知”,只要勤奋向上均可为圣为贤,齐同于统治者。因而高汇旃曰:“满街都是圣人,是王新建之口过也。”《明史》作者说:王守仁“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可见,这是为统治者所十分忌讳的,所以他的学说当时被称为“伪学”,以后又被骂为“邪说”,被程、朱学派评为“流弊实然”。

但是,王守仁从“良知”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许多进步的和合理的教育主张,甚至客观上是符合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的。

如提倡教育要生动活泼,要启发诱导,要因材施教,对幼童教育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平等和协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平等性等等。这些见解,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都是识高意新的卓见。所以,郭沫若同志说:“王阳明对教育方面有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他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位重要的教育家,对于他的教育思想应该重视和研究,吸取其中民主和科学的精华,批判其封建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