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3826800000025

第25章 《墨子》教育分类语录注读(4)

的例子反诘儒者,未免近于诡辩。(参看郭沫若着《十批判书》第一一八页[后记在教育方法上,墨子反对儒家所主张的“君子若锺,击之则鸣,弗击则不鸣”和“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叩之以小者则小鸣”的说法。

他以为“待问而后对”或“弗问不言”,都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墨子认为说话有三方面(言有三物):不叩不鸣,这仅是一方面;如果国家有患难,他人不知而我独知,则言必有利于国家,所以不叩必鸣;如果两国相争,彼此都有不利,我能进行说服与劝阻,对两方都有利,故不叩亦必鸣。因此,他认为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本着“为义”的精神进行“劝教”“说教”而不能“怠倦”,不独要有问必答,并须“不叩必鸣”。不过儒家所主张的“小叩小鸣,大叩大鸣”和“不叩不鸣”,是从教师鼓励学生自动学习和“自求自得”的情况下提出的,而墨子则专从一般的“上说下教”而说的,二者所指并不相同,我们决不能笼统地是此而非彼。

墨子在教育方法中特别强调“言行一致”,重视躬行实践的原则。他认为士虽有广博的学问,如果没有坚决的意志去实行,尽管话说得很多很漂亮,也决不能得到好的结果。一个人的好名誉,绝不可能从取巧中得到,只有君子“以身戴行”,“得一善言附于其身”,随时随地见诸实行,并做到“言行之合,犹合符节”,“无言而不能行”的地步,才能得到很好的名誉。这种重视言与行相结合的教法,与儒家所主张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说法相同,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墨子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言与行必相符合,主张君子要“以身戴行”,显然他是特别重视效果的。但是墨子对于动机的“志”(志愿)也并不忽视,并且要求把动机的“志”和行为效果的“功”统一起来,作为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所谓“合其志功而观焉”是也。鲁君问,两个太子谁好?墨子认为一个是好学,一个是好分人以财,当然都是好的,但必须看他们的动机如何以作定论,如果他们的动机是专为获得奖赏与名誉,则便成为虚伪,就难于决定了。必须把他们的动机的“志”与行为效果的“功”合起来看,才可以决定谁是好的。所以墨子以为在教育工作中,如果只知道动机而忽视效果,或者强调效果而不去考察行为,二者都是片面的看法。墨子这种“合其志功而观”

的说法,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墨子虽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的教法,但他对弟子的教育,常常因人因地的不同,而所用的教材也就各不相同。他在周游各国时,弟子问他,我们看到各方面人士之后,用那种道理去告诉他们呢?

墨子就说,凡入国之后,必须选择最适合他们的事情,从事宜传。譬如国家昏乱,则告之以“尚贤”“尚同”;国家贫穷,则告之以“节用”

“节葬”;国家昏淫,则告之以“非乐”“非命”;国家邪僻无礼,则告之以“尊天”“事鬼”;国家专事侵略,则告之以“兼爱”“非攻”。可知墨子的“上说下教”,所用的材料完全是因人因地而异的。

墨子对学生施教的时候,常常顾到他们性之所近和力之所及而教他们去专心学习。学生在求学时请求学射,墨子就认为不可而加以批评。他以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量力而行,国士学射尚且不可能成功,今子非国士,不可能同时学成学业又要学成射箭。所以他对能力不同的学生,就经常按其程度的高下,分别进行教学。他说的“深其深,浅其浅,益(增益)其益,尊(撙节)其尊”,就是说对学生程度深的要深一些,浅的要浅一些,同时并考察他们当增益的就增益一些,当撙节的就撙节一些。

墨子要使学生不但知所当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种教法也是应当重视的。

(五)关于认识论方面

1.构成认识的条件与过程

[原文](1)知,材也。(《墨子》《经上》第四十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知”是指知觉的本能。认识的开始,必须通过感觉器官;而知识的成立,就必须有赖于感官的本能,这个本能,就是材。故曰;“知,材也。”

“知材”,是承接《经》文]而解释]的。感官的本能,就是所以知物的工具,故曰:“知也者所以知也。”这种感官既有一定的本能,就必定能知物,故曰:“而必知。”例如目有视物本能的明,所以能见物,明即为目的本能,故曰:“若明。”这是说明认识的基本条件。

[原文](2)虑,求也。(《墨子》《经上》第四十虑。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虑”是思虑。人虽有所以知物的本能,但必须有思虑,才有求知的动机,故曰:“虑,求也。”

人的思虑,仅有想利用本能以求得知物的动机,但所求知的物未必能与我的感官相接触,故所求未必一定可得,故曰:“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例如以目视物,仅匆匆掠过,正如走马看花,便不易知物的真相,故曰:“若睨。”“睨”,《说文]》云:“袤视”,犹言不正视也。这是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

[原文](3)知,接也。(《墨子》《经上》第四十知。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若见。(《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接”是接触之意。人既有求知的动机,必须通过感官与外界的物相接触而后心有所知,故曰:“知,接也。”

人的知觉的所以知,因为感官通过外物的接触,心中便能把外物的形色状貌,留了印象,故曰:“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

例如人具目之明,与外物相接触,便能见此物而知其形态,故曰:“若见。”这是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

[原文](4)恕,明也。(《墨子》《经上》第四十。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着。若明。

(《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古智字,“明审也。”旧本作“恕”,顾千里据《道藏》木经本校正,今从之。人的感官既与外物相接触而心有所知,但其所知必须正确详明,才得谓之智。故曰:“明也。”

人从感官与外物相接触所得的知识,欲求其明确,必须就所知的物,加以推论,则其所知的更为明显无遗。故曰:“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着。”例如目能以明视物,所见若能精确,始可谓明。明就是,故曰:“若明。”这是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三阶段。

2.获得知识的来源

[原文](5)知:闻,说,亲。名实合,为。(《墨子》《经上》第四十知:传授之,闻也。方不,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人的知识来源有三:一曰闻知,一曰说知,一曰亲知,故曰:

“知:闻,说,亲。”知识的实践,在名与实相符而成行为,故曰:“名实合,为。”

“闻知”,谓因传授而我承受之,则我所知的,是由闻而来,故曰:“传授之,闻也。”“”,《集韵》“障或作”,与障通。“说知”,谓由推论而得的知识,决非方域语言所可障,故曰:“方不,说也。”

“亲知”,谓由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而得的知识,故曰:“身观焉,亲也。”这都是说明知识的来源。凡事物必有名,有名则人有以谓之,无名则人无以谓之,名就是人之所以谓,故曰:“所以谓,名也。”有名必有实,有实而后人有所谓,无实则人无所谓,实就是人之所谓,故曰:“所谓,实也。”名必符合于实,实必符合于名,名实相当,才能相耦。故曰:“名实耦,合也。”志是为的动机,行是为的实践,志行前后一致,才成行为。故曰:“志行,为也。”这都是说明知识的实践。

[原文](6)闻:传,亲。(《墨子》《经上》第四十闻:或告之,传也。身观焉,亲也。(《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由闻而得的知识有二种:一曰传闻;一曰亲闻。故曰:“闻:

传,亲。”

“传闻”是由他人辗转相告而得知之,是从间接所得到的。故曰:“或告之,传也。”“亲闻”是由自己亲身直接所看到或听到的。故曰:“身观焉,亲也。”

[原文](7)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墨子》《经下》第四十一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五路智。久不当以目见,若以火见。(《墨子》《经说下》第四十三[注释]“五路”即指耳、目、口、鼻、肤的五官,荀子称谓“天官”。知形必以目,知声必以耳,知味必以口,知臭必以鼻,知刚柔必以肤,是说人的感觉必由五路而后得知。但有时也可根据已往长久时期的经验,不一定通过五路而知之。故曰:“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智”通“知”。人的见物,当然要靠目感官的本能,但必须有物存在而后可见。譬如见火,必须有火的实物而后目始可见火,则目是因火而见,无火则不见,故曰:“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但是尽管有火的存在,而不通过五官,则火的本身亦不能见。故曰:“而火不见,惟以五路智。”但有因时间很久从以往的经验而得的知识,不一定再从目见而知之。譬如火,我早已见过,则火之为物,自可推想而知。故曰:“久不当以目见,若以火见。”

3.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的标准

[原文](8)“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请惑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墨子》《明鬼下》第三十一[注释]“亡”,古无字。“仪”是标准。谓欲察知鬼神之有无,必以众人之实际经验为标准。

“请”读若“诚”。“惑”与“或”通。“莫”作不解。言诚或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不闻不见,则必以为无。

[原文](9)子墨子曰:“(言)必立仪,言而无仪,譬如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者。”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第三十五[注释]“仪”同上。“运”谓运转。“钧”谓陶人作瓦器所用的轮模,可以圆转活动。“立朝夕”谓立木作表以测东西,如在运钧之上,转动无定,必不可立表以测东西。

“表”与“仪”“法”同一意义。

“有本之者”,谓考查其本始;有原之者,谓追原其事故;“有用之者”,谓应用于实际。

“废”读为发,古时“废”“发”二字通用。

[原文](10)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征以先王之书;用之奈何?发而为刑,此言之三法也。(《墨子》《非命中》第三十六[注释]“三法”犹言“三表”。全文]意义同前。

[原文](11)是故言有三法。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之?

察众之耳目之请(情);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之,此谓三法也。”(《墨子》《非命下》第三十七[注释]“恶”读乌,“恶乎”犹言何以。

“请”与“情”通,犹言实情。

[后记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是由客观事物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认识而获得的。他在《墨经》

中开始便提出“知,材也,”是以人的感官本能,作为知识成立的基本条件;继又提出“虑,求也”,是以人的思维中有求知的动机,作为知识成立的第一阶段;又提出“知,接也”,是以人的感官与外物相接触,作为知识成立的第二阶段;最后提出“明也”,是以人所获得的知识,必须推论详明,方得正确,作为知识成立的第三阶段。他把感官、感觉、思维和推论,作为构成认识上几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他的认识方法基本上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不过他并没有把理性知识付诸实践,他还不知道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墨子又把知识构成的来源,分为三个类型。他在《经上》说“知:

闻,说,亲。”他说的“闻知”,是由他人传授而得的知识;“说知”,是由推论明说而得的知识;“亲知”,是由亲身经历而得的知识。又说:

“名实合,为。”是说名实相合而成为行为。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认为知识的来源,不完全着重在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把“闻知”“说知”与“亲知”的经验看得很重。所以他又说:“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这是说人类获得知识的概念,有时可不通过五官的摄取外界事物,而亦可从长久时期所得到的经验而成为概念。可知他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面,有严重的经验主义的倾向;不过他主张的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亲自动手,在这方面,基本上还是正确的。

墨子对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提出有名的“三表”或“三法”。他在《非命上》先提出“言有三表”,而在《非命中》和《非命下》又提出“言有三法”,三者内容大同小异。兹就“三表”来加以分析。

他的“三表”中第一表是:“有本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于圣王之事。”墨子认为判断事物的是非,需要论证有据,因之,他要把古人或历史所记载的间接经验,作为有力的证明。第二表是:“有原之者”,“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这是说判断事物的是非,仅凭古人间接的经验来证明是不够的,必须以考察广大群众耳目所接触的直接经验作为标准。这二表都以客观事物作为根据来论证事物的是非,是具有唯物主义观点的。但他的认识论方法,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感觉经验,忽略了理性认识的重要阶段,所以仅能把过去和现在的间接和直接经验,作为衡量事物是非的标准,显然是科学性不够完整的。同时,他还常常利用第一表以历史事例来证明有意志的天,说鬼神实有其事为宗教迷信服务,这由于他的世界观是属于唯心主义所致。

至第三表是:“有用之者”,“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是说判断事物的是非,仅凭古人的和现在的间接或直接的经验,还是不够的,必须把理想施之于政治上,看国家与人民是否有利,这是墨子认识论中最主要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它完全从国家人民利益出发,确有人民性进步的因素。不过,他当时把王公大人与庶民等同起来看待,因之,他的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时常发生矛盾,结果对统治阶级反而有利,而人民反得不到什么利益。

总之,墨子以“三表”的思想方法,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基本上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是非,为了避免主观,防止武断,要用古人的间接经验和现在的直接经验以及客观事实的效果去衡量,所以总的精神是唯物主义的而不是唯心主义的。不过由于他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因而有时把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应用到唯心主义的立埸方面去,这是他很大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