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3826800000016

第16章 教育内容(3)

墨翟虽是实行家,但他在教学中从来没有放松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总结。他特别注意思辩。他教学的每一个科学问题,基本上都要进行概括、归纳、判断、分析、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一般到精深,引导弟子积极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如他对“力”的教学,概括为“形之所以奋”。这已完全脱离了感性形象的认识阶段,完全达到了高度的抽象境界。又如教学有关弹性力学的“均”的概念,同样是高度的抽象思维活动。特别是数学的教学,抽象思维的发展,显得更为突出。他教弟子变数理论、极限概念,阐明“穷”、“有穷”、“无穷”的道理;批判名家“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命题,启发弟子用数学分析方法,提出“前后取则端中也”而达到“无穷”的重要理论,这一切,都是高度的抽象思维的活动。墨翟的这些教学,无疑培养、发展了弟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它不仅促进了当时和后世科学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大大促进了人的自身的发展。墨翟的弟子显荣天下者不可胜数,不能不说与他们广博的知识水平和出众的能力有巨大的关系,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仍不失为良好的借鉴。

此外,墨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是与他和他所领导的墨家学派的社会地位、思想方法、生产劳动的教育实践乃至当时的社会实际等分不开的。就墨翟本人的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而论,还有其在教育史上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能与之比拟的自身的特点。首先,墨翟和他的弟子,绝大多数出身低微,都直接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特别是手工业劳动。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教学的实践中,必然会积累大量的科学知识,并能总结出系统的、上升到一定高度的理论。其次,墨翟教育弟子要“兴天下之利”,给人民大众谋福利,所以在教育和生产中必然会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或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培养具备新的能力和技能的人才,以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

所谓“利于民谓之巧”,反之则为“拙”。因此,墨翟当然会获得而且要传播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知识,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学派和教育事业。再次,墨翟及其弟子,对自然事物特别是科学知识的获得,应用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三表法”。第四,墨翟和他领导的墨家学派,建立了一套严密完整的形式逻辑体系。给他们感知、认识、分析、抽象、概括、归纳、推理、演绎、总结科学问题和进行教育,传授科学知识提供了最有力的工具。(后面两点,在下节详述。

由上可知,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和生活需要是自然科学产生的根源,推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多样,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源之一。它能使教育所培养的对象完全成为另一类型的人,必然能大大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教育以及人的认识的价值观念。墨翟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其意义和作用就在于此。但是,过去的治《墨》专家们,虽已逐步认识到墨翟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以及一定的历史地位,然而对其”革命的力量”,即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革命作用的认识,还是不足的。

我们也不否认,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墨家学派、墨翟的思想被湮没,它的革命作用也就同样被湮没了。这是特定的历史条件所造成,而不是墨翟和他的学派自身所致。此点,我们评价墨翟的科学教育思想,亦应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四)军事防御守备知识教育

墨翟从反侵略战争的伟大理想——“非攻”出发,教育弟子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战争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危害,懂得“非攻”的重大现实意义和作用,从而教育弟子学会守备防御战争的各种措施和制造各种器械的技术,一起从事实际的守备防御战术的研究,并亲自投入守备防御的战斗。墨翟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的教育,已为现今许多学者研究所公认。如任继愈先生说:“墨子书中还有一部分是讲关于战争攻守的机械制造的这些知识在当时是师生当面传授的,可能附有图解。”墨翟教育弟子必须懂得:无意义的攻伐是有悖于仁义的大坏事。

不仁义,当然是损害国家百姓的利益的。他说:“以攻伐无罪之国,入其沟境,刈其禾稼,斩其树木,残其城郭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牲此为不仁义。”这样的攻伐,将会造成“上不暇听治,士不暇治其官府,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皔,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不仅被攻者如此,攻伐者同样如此。他们把人民都卷入战祸,“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因为都去“以攻为事”

了。所以“繁为攻伐,此实为天下之巨害也。”墨翟为“兴利除害”,首先要坚决消弭战祸。为此,他设计了一个理想的“权威”——“天志”,企图用神权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美好的和平愿望。他教育弟子说:“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欲也。”既然是天的意志,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人都必须绝对服从,不得违抗,所以那些“大国”、“大家”、“强”、“贵”等,都必须规规矩矩,放弃征伐。“此必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即是说“非攻”对一切都会带来好处,实质上是要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天的意志,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的权威罢了。墨翟是道地的功利主义者,一切都是从人事出发,所以归结到底,他还是正视现实,他教育弟子说:

“今欲为仁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用最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事来说教,可以说更会有权威性。墨翟的这一说教,正好体现此点。

战争是残酷的,金戈铁马,钢刀利矢,很大程度上是不依墨翟“天志”的意愿为转移的。对于芸芸众生,即使是强力从事的筋骨,也只不过是砧俎上的瓜菜鱼肉。田园房舍,铁蹄之下,也只能是可怜焦土。所以他除了从理论上进行“非攻”的深刻说教外,更为重要的是,他认为必须有一套强有力的能够真正进行反战的防御措施和先进的守备器械。于是,墨翟便以他高深的军事守备知识和精湛的手工技艺,教育弟子,致使数百人都能成为坚强而懂得防御理论,且能制造各种守备器械的反战“非攻”的战士,一个个都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对此,墨翟是这样教育弟子的。首先,他针对充当守备防御一方,教育弟子说:“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面对兼并战乱的现实,守备是一个国家防止侵略而得以立足的最重要的事业之一。

如何才能完成守备?其中最根本的一项,就是要建设坚固的城郭。

墨翟在生产劳动中,教育弟子筑墙,无疑是指筑城而言。具体要求,城应“厚以高,壕池深以广。”此外必须做到:“守器具,樵粟足”,“薪食足以支三月以上。”就是要作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不仅如此,墨翟特别强调了人的因素。反战守备,一切都要由人来进行。所以他教育弟子在守备中一定要“上下相亲”,“人众以选,吏民和。”就是要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团结是胜利的根本保证。还要积极争取外援,“得四邻诸侯之救。”更为重要的是择将用人部署。墨翟要求:“尉必取有重厚忠信可任事者。”“四面四门之将,必选择之有功劳之臣,及死事之后重者,从卒各百人,门将并守他门,他门之上,必夹为高楼,使善射者居焉。”人员部署停当,一切行动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都必须恪守一定的“信符”。墨翟对弟子说:“大将必以为信符,大将使人行,守操信符,信不合,及号不相应者,伯长以上辄止之,以闻大将,当止不止,及从吏卒纵之,皆斩。”目的是号令严明,行动一致,“赏明可信,而罚严足畏。”其次,对于充当攻者的一方,应该如何对付并将其战胜,墨翟教育弟子,决不能处于消极的防备状态,应该积极主动进攻。他认为,对侵略者的反抗是“有义”征“无义”,是天经地义的正义行为。所以在防卫过程中,他要求弟于对那些“无义”的征伐者决不能心慈手软,而是要尽可能地主动消灭敌人。他说:“凡守城者,以亟伤敌为上。”就是说,战争中守备防卫,只有消灭敌人,才能保全自己,才能守住阵地城池,才是真正的“有义”,对国家百姓才是真正的有利。

墨翟所教育的守备防御知识和器械制造,从《墨子》书中的《备城门》以下至《杂守》共十一篇。据记录都是弟子当面请教而墨翟回答教诲的内容,构成一套全面完整的军事防御守备学说。其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了城池建设要求,守备设施安排,物质装备,兵力部署,将卒选用,群众动员等均全面无差;器械制造都有精密的设计尺寸,武器使用亦各有其法;破除云梯,防备地道皆得其要;土埋水淹,积石发矢方法精当;排兵布阵有度,号令指挥有序;烽火信符准确无误,旗帜布局合理鲜明。这些宝贵的东西,虽然未经墨翟一人之手而是由他的弟子亦或后学整理补充才得以完整的,但最基本的东西仍是墨翟当时教育弟子的主要内容,这是无可置疑的。这些知识被他的弟子深刻领会,普遍地应用到当时的反侵略战争的实践中去,收到了普遍的社会效果。亦如任继愈先生说:“墨家所以被当时各国诸侯重视,和他们这一套专门技术是很有关系的。”而且也被后世普遍公认,被认为是了不起的军事着作。也可以说,是军事教育的了不起的教材。

墨翟从事军事防御守备的教育,很明显,目的在于反战而不是攻伐。体现了他“兼爱”、“非攻”、“兴利除害”的政治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停止征伐,实现和平,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这个主张无疑是进步的,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同样是进步的,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墨翟教育反抗掠夺战争,热爱和平、争取和平的理想以及这方面教育的实际行动,可以说是两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爱好和平的共同信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与工肆之人”的诚朴、善良、坚贞不屈、勇于牺牲的优良品质。

(五)逻辑知识教育

逻辑学论述关于真理的问题。“逻辑的规律和规则都是普遍性的和全人类性的东西,人们思维过程赖以实现的各种形式。”墨翟的逻辑思想当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