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
在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好的结果。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
光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是不够的,“老黄牛”还得插上效率和效益的翅膀!没有效率的忙是“穷忙”、“瞎忙”!
你是否发现有这样的现象——领导安排同样性质的一件事情给两位员工去做。其中的一位每天提早上班,推迟下班,连星期六、星期天都不休息,弄得身心憔悴,愁眉苦脸。但是,由于他没有达到要求,领导对他总是很不满意,甚至对他还严加批评。另外一位员工,从不需加班加点,只是每天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每天领导得到的都是好的进度与消息,领导对他总是笑脸相迎,经常表扬,最后将他提拔。
这样的现象,在20年前可能不明显,甚至第一种员工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表扬,但是在当代社会,领导重视能出业绩的员工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
是老总偏心、不欣赏苦干的员工而只是欣赏“讨巧”的员工吗?不是这样。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那些光知道苦干、穷忙的人,越来越得不到认可。社会正越来越认可一个新的理念: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效率和效益!
不仅要努力做事,更要做成事!联想集团有个很有名的理念:“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这是写在《联想文化手册》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这个手册中,还明确记录道:这个理念,是联想公司成立半年之后,开始格外强调的。
联想为何在这一时期会如此强调这一理念呢?
我曾经与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先生一起参加一个电视节目。他讲了联想刚刚创业时期的一段经历,也许对我们有足够的启示。
柳传志沉重地告诉大家:联想刚刚成立时,只有几十万元,却由于过于轻信人,被人骗走了一大半。而且,骗他们的人,还不是一般人,而是某个部门的干部。这一来,使公司元气大伤,甚至逼得员工要去卖蔬菜来挽回损失。
毫无疑问,刚刚创业时候的联想,大家都有对事业拼命的干劲和热情,但是,光有干劲和热情,并不能保证财富增加与事业的成功。不仅如此,商场如战场,光有善良、热情、好心等品质,如果缺乏智慧和方法,完全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当时就那么一点点的资金,如果没有用好,公司就有可能夭折、破产!这时,只是强调繁忙、勤奋、卖命、辛苦等,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
经过了这一教训,联想后来做事不仅越来越冷静、踏实,而且特别重视策略、方法。联想自从成立以后,到如今已经20年。这20年,它已经从几个下海的知识分子组成的小公司,变为了一家享誉海内外的高科技公司。它之所以后来有这样大的发展,毫无疑问与这个核心理念密切相关。
以往我们经常听到某些人讲:“没有功劳有苦劳。”苦劳固然使人感动,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只有具备“结果思维”,不断创造功劳的人,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只受过很少的正规教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家报纸刊登评论,说福特是“无知的和平主义者”,福特得知后很生气,向法庭控告该报恶意诽谤。
开庭审理时,对方的律师向福特提出了许多对于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属于“常识性”的问题,如“英国在1776年派了多少军队来美国镇压反叛”、“美国宪法的第五条内容是什么”等等。对方想利用自己在书本知识上的优势,以此来证明福特确是一个“无知的人”。
福特开始还有礼貌地听着,但很快就不耐烦了,他气愤地对这位律师说:“请让我来提醒你,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排电钮,只要我按下某个电钮,就能把我所需要的助手招来,他能够回答我企业中的任何问题。至于我企业之外的问题,只要我想知道,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获得。既然我周围的人能够提供我所需要的任何知识,难道仅仅为了在法庭上能回答出你的提问,我就应该满脑子都塞满那些东西吗?”
福特这样做不是“摆谱”,而是他有着对效率、结果的高标准的要求。
发生在福特身上的另外一个小故事,也许会给你带来进一步的启示。
在刚刚创办福特汽车公司不久,福特向一家厂商订购了大批汽车零件。耐人寻味的是,他在严格要求零件品质的同时,也严格规定了装零件的木箱的有关尺寸、厚度等等。这样的要求,不要说厂商,连他的员工都认为有些过分。
货到以后,他又特别叮嘱要小心开箱,不要损坏木板。之后,他拿出一张新办公室的设计图,用这些木板来做办公室的地板,竟然相差无几!原来,他在进货的时候,就考虑到要把这些平时处理掉的木板用到办公室里来!
一举两得!你瞧瞧,这是一种何等可贵的充分利用资源的智慧啊!
工作一定要有更好的结果,工作一定要有更高的效率!福特是被誉为“把美国带到流水线上”的人,之所以对他有这样的赞誉,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他发明了现代流水线作业的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福特是一个酷爱效率的天才,曾经对人们浪费时间的各种恶习,进行了总结,并严加抨击。
下面是福特所总结的人们浪费时间的恶习,对照一下,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存在同样的毛病:
.打太多的电话。
.拜访太多的朋友,而且每次待的时间太久。
.写过长的信件,其实只要一到三句话的篇幅就可以把事情交代清楚。
.花太多的时间处理细枝末节,结果反而忽略了大事。
.所读的东西既没有提供任何信息,也没有提供任何的启发。
.花在玩乐上的时间太多,而且次数也过多。
.与对自己没有任何启发的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多。
.花在读广告传单上的时间太多。
.当应该着手进行下一项工作的时候,却往往停下来对别人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应该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夜校汲取知识,但在事实上,大多数的人都把晚上的时间用来看电影。
.上班的时候应该专心做好事先规划好的工作,但事实上,许多人都把时间用来做白日梦。
.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投注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在总结这些之后,福特痛心地说:“人们每天花在处理这样一些没有必要处理的事情上的时间,数量说起来是这样惊人。除非我们把自己从这些事情中解放出来,否则我们无法成为一个有成果的现代人!”
你发现这些福特总结的现象在你身上体现得明显吗?福特的总结,能给你大的触动吗?
有一位著名的商界精英,工作效率奇高,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在每个工作日开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天要做的事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所有能够带来新生意、增加营业额的工作;
第二类是为了维持现有状态,或使现有状态能够持续下去的一切工作;
第三类则包括所有必须去做但对企业和利润没有任何价值的工作。
在完成所有第一类工作之前,他绝不会开始第二类工作。在完成第二类工作之前,也绝不会着手进行任何第三类的工作。
他还要求自己:“必须坚持养成一种习惯:每件事都必须有一个期限,规定好的几分钟、一天或一个星期内完成。如果坚持这么做,就会努力赶上期限,而不是无休止地拖下去。”
这位商界精英通过现身说法,讲述了分秒必争、期限紧缩的真正价值。
在我们这个时代,多的是“忙人”。他们每天在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可到月底一盘算,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他们往往以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却没有想到,这种忙,只能是“穷忙”和“瞎忙”,没有给自己和单位带来效益。
做一个凡事讲究结果和功劳的人吧,这样,你才会赢得最快速度的发展,并得到最大的认可与回报。
一切以结果为导向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最近,动物庄园里一派繁荣景象,动物们兴起了一轮房地产热,牛猴子鸡鸭都搞起了房地产,房地产峰会、明星对话论坛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话说动物庄园里有一只理想主义的猴子和一只结果导向的猴子,兄弟俩不甘人后,也搞起了房地产。他们各自组建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分别培养了一支理想主义和结果导向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有一天,他们作了一个约定:比赛谁的企业做得大,赚的钱最多。
理想主义的猴子做事一向追求完美。他想,企业做大,首先必须有一套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但动物庄园作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优秀的庄园企业在他人眼中只算得上“小企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于是他花了一笔钱,请来山姆家的麦卡管理咨询顾问,引进了一套先进的绩效管理体系,有了一个宏伟的百年战略规划。每年年终,他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奖励那些做事规范、工作完美的理想主义的猴子。
理想主义的猴子雄心勃勃地设想,有了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只要能够有效管理和合理评估每只理想主义的猴子的工作,在一个完善的管理团队中,所有这些理想主义的猴子各司其职,就可以推动企业方阵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结果导向的猴子做事一向实际。他想,企业最终必须靠业绩说话,而良好的业绩首先必须有良好的销售。于是他也花了一笔钱,买了一套销售和客户管理软件。通过分析客户需求建造并且销售房子,又通过销售结果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化。他也设立了一套激励制度,重奖当月为销售做出重大贡献的结果导向的猴子,如果房子的销售总量高于上月,那么所有结果导向的猴子都将即时受到分量不一的奖励。
一年过去了,双方比较比赛的结果,理想主义的猴子的销售量不如结果导向的猴子的一半。理想主义的猴子大惑不解,花了这么多钱设立的管理体系怎么会不管用?
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到企业中去调查,发现所有理想主义的猴子都在努力工作,早上唱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去上班,晚上还自觉主动地加班,费了惊人的时间和精力将每一件事情都打磨完美。在管理体系之下,所有的工作都受到层级严密的控制,同时所有工作也都依从上级的安排和指令。但由于出现一些投入巨大但产出不大、意义不大乃至错误的事情,不少理想主义的猴子备受打击,觉得挫折和沮丧。与此同时,在一个等级森严的体系中,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跟其他部门进行沟通,部门之间充斥着一股相互抱怨的语气……
他又到结果导向的猴子的企业中进行考察和交流,发现他们企业制度虽然不尽完善,但个个目的明确,行动迅速,应变灵活,人员少于理想主义的猴子,但开发楼盘比自己还多。产品不算最好,但销量很好……
为什么理想主义的猴子失败了?原因就是没有采用结果导向的管理体系。理想主人的猴子的管理过程可以说是非常完善,但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没有结果,过程自然就失去了意义。
一般来说,企业老板都很了解什么是结果导向,这主要是因为老板每到月底都要发工资,这就是结果导向。这个任务是死的,既然公司请了一帮人干活,到了月底,不管经营好坏,工资都要按时发,这就是结果导向。
结果导向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老板到了月底要发工资,所以他不得不强调结果导向。
结果导向首先要强调的一个要素就是站在结果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结果导向的核心。
只有先考虑了结果的要求,才能做到以结果为导向,否则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