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6岁必读书:无产者如何成为有产者
3821900000006

第6章 财富第一方式 (4)

失败者的原因,有一例是因为合伙人捣鬼。他在粮食部分工作,辞职出来,与人合伙承包了粮食局的议价部门。他忙于业务和销售,账目就交合伙人管。谁能想到,年底算账,竟然亏损了四万元。他大为恼火,翻账本,才发现那是一堆糊涂账。把两万元老本都给赔了进去,只好关门。后来改做服装拉链,对服装市场有了深人的了解,转行到服装市场,获得巨大成功。

3.专门去学习:失败率为零的样本组

调查样本显示,确定了做什么之后,主动去学习的人并不多,我只得到12例,他们属于自觉运用财富规律的人。尽管只有12例,却非常值得重视,因为他们的失败率为零,是惟一一组成功率100%的样本。创业动机仍然在前面说的范畴之内,有的是为生活所迫,有的是为了个人理想。

“先从学习磨香油说起,当初为真正掌握磨香油的诀窍,曾义务给师傅打了半年工,是我的真诚感动了师傅,他把全套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

他是留学归来者,博士,在日本留学期间确定了财富方向,考虑到中国汽车业的前景,决定先去三菱商社海外部工作,专门学习日本的海外汽车贸易。回国后干起了汽车贸易,一举成功。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数下面这位创业者。

故事九

1992年,她在北京一所著名大学当老师,拥有一份好工作。学校接受了国务院的一个课题,“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她主动要求去做调研。于是,她带着十几个大学生,都比她年龄小不了多少,去了福建,用一个多月时间,走访了几十家服装厂和制鞋厂。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发现,那些几百万、几千万财富的创造者,几乎都不怎么识字,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而且还那么年轻!她受到强烈震撼,返回学校,写完调研报告,就辞职了。学校领导不明所以,父亲在电话那头流着老泪劝,她没有动摇。

她是农村的,考进北京,本是家乡和家人的骄傲,父母以她为荣。可是,现在,她竟然要去西单站服装柜台,当一名售货员,而且是主动放弃大学老师的:身份。那时她23岁。

她想创业的愿望其实很早就有了。考入北京的那年冬天,她和同学们去爬长城。青龙桥车站下车后,不舍得花钱,步行去八达岭。正好下雪,跌了好几次。有小轿车从身边驶过,她就想啊,什么时候能开上自己的小车上长城?那是对财富的朦胧愿望。留校当老师了,月工资300元,能干什么呢?

现在要去站柜台,她很坦然。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动力,有热情,有精神,有勇气。她在西单转悠了好长一段时间,发现有一个柜台服装卖得特别好,就找到老板,要帮他卖衣服,实际上是想知道他的生意为什么好,学习经营诀窍。老板很奇怪,说你一个名牌大学生,到我这里来卖服装,你到底要干什么噢?会卖吗?男顾客来了,你敢拉敢拽吗?她就说,行不行,试试就知道;行,让我留下,不行,就走人。老板又问,你凭什么能够卖得好?她说,来的时候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是关于纺织面料的,我可以跟顾客谈很多专业知识,她们知道吗?即使知道,有我说得好吗?

文化素质高,做事情就是不一样。一个星期下来,销售业绩很突出,就跟老板说,你能不能告诉我服装的底价,我自己来卖,不要工资,多余的钱归我?一个月下来,她赚了一万多元。

然后有了新主意。杂志上那些老外,身上的西装都是五颜六色的,款式多样,色彩明艳,这启发了她,跟老板说,能不能照样加工,老板却不敢做,怕没人要。她不想放弃,就说,我自己买面料,你帮我加工,收我加工费,我自己来卖,终于开始独自决策,独自承担所有的风险,迈出财富第一步。

不过,她还不能马上就开始。一是因为不知道在哪里能够买到彩色西装布料,二是本钱也不足。为了多积累一分钱,她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今天住这个同学家,明天住那个同学家,甚至到火车站过夜,到处乱蹭,就是为了省房租。类似的节俭抠门,我在每~个白手创业者身上都看到了。有一个人,为节省五毛钱车费,扛着他的大包裹,步行了两公里,才走到北京站。脚上的伤口破了,满脚是血。他的合伙人的妻子看见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沉默着,打来一盆热水,帮他擦洗,他还不好意思。

半年后,当她得知北京毛纺厂积压了一批格子面料和花呢面料,价格便宜,就全部买了过来。那时,中国市场还没有彩色西装,行不行得通,是个问题。也正因为此,老板不敢做。她却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中国男人会喜欢彩色西装,要与传统的灰、黑、蓝色西装比高低。

但是彩色西装上架之后,前三天无人问津。她就把那本杂志上的图片‘拿去放大,挂在商场门口。PoP(招贴广告)还是新东西,很多人来看,她就大声说,你们应该像外国人那样穿西装,心情一定不一样。听到她的宣传就:有人来试穿,销售势头就起来了。有一家商场只给了她一根杆,就一:米多长,她把西装挂在上头,一天能卖出80件。那年除夕夜,她收摊出来,找不到地方吃饭,只有两块剩下的面包,就当做年夜饭了。

他们之所以鼓舞人心,就在于他们的心灵本质,他们不是出于吝啬,而是体现了某种创业精神。他们花不起那几块钱吗?为什么要那么艰苦?我们看着艰苦,他们却激情荡漾,满心欢喜,让人想起1980年代初,那时很多人都穷,中国大地却流传着一支歌:“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啊啊……”

我们看起来艰苦,其实是创业者的快乐。所有创业者都把当年的艰苦视为人生永远的幸福,并引以为自豪。或许你会说,那是因为他们成功了才那么说。是的,你说得很对。如果你因此而受到鼓舞,那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按道理说,她应该归入“意外地获得一个大机会”,由于是主动去打工学习,所以归入本组。如果不是因为帮别人卖了半年服装,她敢把全部积蓄拿去买那积压的面料吗?即使买下来,结果会怎样?水到渠成,是在有水有渠之后,莫要只看成果,不考虑付出。 他们为什么会失败 值得重视和深思的,是第一、第三两组。两组合并,成功率高得惊人,94.9%,有点令人不敢相信,却是我亲自调查来的,没有疑问。

本组总共只有20个失败者,其原因见下表。

从上面的失败分布情况看,各种原因的数量相差不大,似乎找不到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把九种原因综合起来,通盘考虑,似乎可以找到结论:独立创建并成功运作一个企业,需要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经营经验。本章的三种情况,“从精通的或熟知的业务开始”,“与卜下游密切相关的机会”“专门去学习”,惟有第两组,其特征是在工作、生活中,对该行业有所接触而已,因此表现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失败。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没有独立经营经验的人来说,隔行就是如隔山。

好在他们多少懂一些,财富方向没有问题,因此失败之后,总结经验,卷土重来,终于成功。好比一个人,双腿站立最为稳当,他们是一条腿站立,难免要摔交。一条腿也是可以站得稳当的,但要保证那条腿确实健康。摔了一次,下回注意,常常就不会再跌倒了,因此失败是他们成功之前的准备。

关于隔行如隔山,下面有一个很好的案例,你将发现,去做自己不懂的行业,风险有多大(这是下一章的主题)。

故事十

他19岁到北京来读大学。家里穷,每个月只能给他150元,吃饱饭都嫌紧。第一个寒假结束后,他开始考虑生计问题,怎么能够赚点钱。

他加入了一家广告公司,一条街一条街地扫荡,希望拉到一笔业务。渴了,找卫生间的水龙头,饿了,拣最便宜的填肚子,常常是一天只有早晚两顿饭。最痛苦的,却是一个又一个闭门羹。 第一天,零结果。 第两天,零结果。 到第六天上,一位客户愿意跟他谈谈,却让他在酒店大厅傻等了三个钟头。他也很倔,坚持着把客人邀来了,自己扬长而去。

第11天,他拉到了第一单业务,300元,提成20元。他笑着说:“很少,是不是?但那时很激动。只要每个月能拉到五六单,生活没有问题了。今天,100元算什么啊,那时却高兴得不得了,没见过钱。”

接下来的两年多,他就在中关村穿行,一边学习,一边解决温饱。他逐渐想到:“我能不能也出那么一份刊物?也就可以自己登广告了?”

1996年初,他与老乡聊天,谈到了自己的财富想法。~个月后,老乡把他叫过去,给他看了信息公司的营业执照,问:“你来当市场部经理,怎么样?”这样,到大三结束时,他也有两万元的身价了。“赚的当然还是很少。但是我学到很多东西,都是在学校学不到的,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暑假来临,他决定回趟老家,不是因为要还乡,而是想在暑假赚些钱。他的家乡盛产猕猴桃,北京的价格是家乡的两倍,“贩到北京来,岂不是要赚个对半?”想到“两万变四万”,他激动得睡不了觉。

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他跟随货车,把三吨猕猴桃从遥远的广西运到了北京。到了大钟寺水果批发市场之后,他傻眼了,什么证都没有,市场不准他批发,只允许零售。“我哪里有时间守摊啊,要上课,要上班。水果贩子当不了了,只好低价处理。两万元的货,一万元就给处理了,还不要说一一路辛苦。心痛得不得了。”

水果贩子宣告失败。失败之后的一大收获,就是他决定一心一意把广告业务做好。1997年,他因为与老乡意见不和,决定分道扬镳,他就借了三万元,加上自己的三万元,把公司盘了过来。几经努力,成就斐然,不仅在沈阳、济南设有分公司,还有自己的四色彩印厂。

他在水果摊上遭遇了失败。对一个瞳行的人来说,没有执照,一样可以批发。48%的人是在生意兴旺了好一段时间之后,才注册公司、申请执照的。批发业常用的一个办法是,自己无执照,就跟有照的人拼摊,给一点拼摊费。他不知道有那样的办法,除了知道价格差之外,他对水果行业一无所知。

他的行为倒有一点普遍性。赚了一点钱,这山望着那山高,就去倒腾别的,结果遭到失败;回到本行来,老老实实地做,结果都还不差。

如果你选定了“上下游密切相关的机会”,如何避免创业失败?也许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你是否对它产生某种感觉。如经营旧车生意的那些人,当他处于那个伟大的“发现时刻”,好运就开始降临了。你是不是也期待着同样的“发现时刻”?也许,伟大的“发现时刻”会表现为,你一个劲儿地在心中喊: “肯定可以赚钱。肯定可以赚钱。”别人无法听到而已。有一半的人并不是因为“自己感兴趣”才去做的,而是源于对金钱——利润的热爱。你有必要搞清楚,利润究竟有多少?要确保得到的数字是真实的,而非一相情愿的主观计算。当整个行业利润变得越来越低,甚至很多人都在喊不好做了,你…定要注意,要想清楚,你究竟有什么优势,仍然可以去做?如果利润确实越来越薄,比较稳妥的办法是,继续观察、搜寻,直到发现有利可图的利润空间。行业的平均利润越来越薄,并不意味着那个行业不值得做:总有人能够异军突起,在局部创新方面有所发现,而获得新的利润机会。所谓“只有不赚钱的企业,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就表达了这个意思,重要的是你能否发现那个局部创新,尽管行业熟手容易产生盲点,但是,不是行业熟手,怕是难以做到的吧。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固然不错,但是,如何保证那是“不可失去的机会”?尽管接触过那个行业,毕竟不是精通者,说那话就显得冒失。当然,在财富路上,我们接受任何人的任何形式的成功,只要成功,都是好路子,都是高招。

如果立志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那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确实很重要。世界上任何一位在有生之年,靠白手起家,而荣登亿万富豪榜的人,一定是把握住了社会发展、变化的几个重要机会,错过任何一个,都难上榜。不过,本书的目标不是教大家成为亿万富豪,而是成为一个普通的富爸爸,因此,机会的重要性不在外界,而在心中。只要心中的财富梦想没有泯灭,你一直在努力,又遵循成功的规律,一定可以成为富爸爸的。

正因为此,你犯下错误并不是糟糕得不得了的事,不会就此要了性命。他们都在失败中重新站了起来,而且很多人站得很稳当。不要忘记了,他们处女创的成功率是77.8%,最终的成功率是100%,全都成功了。如果非要给出什么忠告的话,也许只有两点:1.大胆做去,失败之后就是成功;2.谨慎初战,先求不败。

“从精通的或熟知的业务开始”和“专门去学习”两种财富方式,比较好地解决了“全面知道”的问题,是双腿站立,所以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尽管数据都来自我的亲手调查,但我仍然抱着一种奇怪的心理,希望在“专门去学习”样本上找到失败案例,哪怕一例也行,但至今没有得到。话又说回来,得到一例又能怎么样呢,能推翻这个事实吗——“从自己精通的或熟知的业务开始”和“专门去学习”两种方式,处女创的成功率极高?

尽管“专门去学习”的失败率为零,也应该注意,既然学,就要学到家,不做半罐水响叮当。多花半年一年时光是值得的,会回报到你的企业中去。好在年轻人惟一的优势就是时间,可惜的是不敢去犯错误,不敢去追求财富,为一点小利益而拴住手脚。

还要提醒你注意。有一种通过做报刊宣传,声称什么什么赚钱技术,当心那是骗人的把戏。好些年以前,我还在家乡的时候,有邻居根据广告,迢迢千里去学习人造蛋技术。广告怎么蛊惑人心,我并不知道,只亲眼看到他兴冲冲回来,造出蛋来了,味道却不好,硬着头皮去卖,铩羽而归。他在院子里唠叨:“我看他们做得挺好的啊,不像是骗人的啊。我也尝过,挺好吃的啊。”好几次想动身去问明白,终究没有去。

“从精通的或者熟知的业务开始”成功率高,道理也许在这里,经过几年打工学习,他们懂得了经营的诀窍,企业本身在当他们的教练,教他们做生意。创业是一门实践的课程,跟开车相似。开车因为有教练,所以绝大多数人都能学会开车,并通过考试,拿到驾本。白手创业却没有教练,所以总会出问题。白手创业有没有教练呢?有,它就是企业本身,它在无声地教你,你要做的就是多长一只耳朵,多睁一只眼,认真观察,仔细倾听。遗感的是,主动这么做的人,似乎并不多。知道了,最后有条件、有勇气做的人,似乎就更少。因为,人们对经济失败的担忧,要远甚于对能力不足的忧虑。

本书不能告诉你做什么容易,做什么不容易,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每一个行业都在变化,今天的规律明天就不管用了。本书只告诉你怎么做更容易成功。就像是一本教人自学开车的书,很少有人能看着书就学会了开车,追求财富就必须到企业中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