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亲密的敌人
3800200000023

第23章 帮助你实现自我救助的深刻解答(2)

第三章 综述

负面状态就像在潜意识情况下侵入我们心灵的搭车精神一样。一旦这些异类力量侵入,由于它们带给我们强烈的自我意识,于是我们就会接受它们,并且会潜意识地维持它们的存在。我们用自己的注意力为它们赋予生命力量,为它们找到存在下去的理由。我们痛恨和恐惧的不是某些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是把某种境况解释为糟糕状态的这种观念——它是我们自己的心灵塑造出来的敌人!我们能够放下对这种搭车精神的迷恋,当它们出现时关注它们。我们不需要和它们战斗,也不需要屈从于它们,我们只要在它们出现时头脑清醒,保持沉默就行。这样一来,我们即不会赋予它们生命能量,也不会再被我们自己塑造出来的敌人围剿。

问:这封信的开头叙述了写信者如何因为受两个人欺骗而在生意上损失大笔钱财。我对这件事羞于启齿,但我即愤怒又怨恨——我过去一直觉得在这两种情绪方面做得挺好。现在仍然难以相信我会栽在这么明显的骗局里,那两个被我视为朋友的人窃取了那笔本来要当遗产留给孩子们的钱。我现在内心充满愤怒和内疚,对孩子们的以后忧心忡忡。我知道这简直要了我的命。你要是处在我的位置,你会怎么做?

答:哲理的言辞并不能抚慰你在信中对我所说的那种内心煎熬,所以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你问我如果我在你的位置,我会怎么“处理”这种情况。首先,我会鼓起我自己所有的勇气,不论如何,我都不会自哀自怜。

然后我都将从头开始,不管情况如何,或者不管我沦落到什么地步。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的意志和行动。

接着,我不会陷入对自己损失的绝望,我会深深地思忖究竟是内心中的什么东西让我感觉自己最有价值的就是金钱,或者是任何我已经失去的东西,然后我将忙碌起来,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称为自我的那个本性上面。

对任何人或事的怨恨都会毁掉充满怨恨的那个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心灵法则——因为认识到那样做无非是把本来可以用在努力进取的精力浪费在怒火万丈上面,所以我将竭尽所能放下怨恨。

最后,我会认真思考,不是去考虑那些我无法留给孩子们的东西,而是我现在用怎样的态度面对他们,怎样为他们做出榜样。那么,尽管做起来可能很难很难,我还是会通过我的行动清楚明白地让他们知道,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所拥有的财产,而在于他心态。因为选择心态是可能的,你一开始就可以拒绝黑暗精神的掌控,这就意味着你在选择真正对你有益的、真实的东西,只要需要,你可以反复这样去做。

问:好像每当我就要取得突破的时候,就会有负面情绪左右我,让我感到特别恼火,无法再像从前那样面对任何事情。举个例子,我有那么几天确实感觉很好,但然后接下来就会有好几天精神抑郁。我无法战胜自己,甚至整天抱着一本书。这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有希望,还是根本不去改变自己反而会更好。

答:首先让我告诉你,就像是由很多有益的力量在竭力帮助我们获得心灵自由一样,同样也存在着那些阻止我们获得内心胜利的力量。那些低层次的力量必定会阻挡我们向前迈进,因为一旦被我们发现端倪,它们抗拒心灵的能力就会不复存在。

因此不要在意那些阻挡你前进的东西,或者尽量不要去在意。我知道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你可以做到让自己只去看那些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要受那些不好的力量摆布,去专注那些它们想要你专注的东西。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时,所感受到的消极力量就是黑暗势力在试图让我们掉头转向。我知道一定能够做到战胜亲密的敌人。只要坚持下去,你就会成功了。阻挡我们的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所有真实存在的东西都希望我们获得成功。

始终要铭记以下几点:所有负面感觉都只是能量的幻影,其中并没有真正的能量。但是,认识能够让我们获得自由这个秘密、这个真理的唯一途径,就是用我们对他们真实本性新的、更高层次的理解去战胜这种状态。

问:我的小孩快把我逼疯了!我怎么都管不了他。我像专家所说的那样尝试用爱温暖他,但这么长时间我能做的只是忍受他。他总会做出什么让我忍无可忍的事儿来,然后我就会暴跳如雷,接下来就是深深的自责。他学校的老师总是给我写信说他的问题,但是似乎不管他们怎么做,他都不会改正。他只要不再去和其他孩子打架斗殴,他们就谢天谢地了,而一到周末,他就完全无法无天了。我一直在读这方面的书,但有的书告诉你要宽容(我知道没用),有的书让你要严厉(这会让我感到内疚自责)。我现在已经是束手无策。这个问题有真正解决的办法吗?

答:你的问题真正的答案就是,我们不可能给别人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大多数所谓老师会用他们对付自己神经质行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就是说,他们自己对于如何这种负面状态也束手无策。所以,他们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认识不到他们是憎恨小时候被对待的方式,唯一能做的就是什么手段对他们自己不管用,那就用相反的手段好了。相反的手段也没办法把它对立面所引发的问题解决掉。

所有的孩子都要管束。但并不是说就要用盯着成年人自己负面状态的方式去惩罚。温和地去管教、严厉地去纠正、坚持不懈地去引导,这也是一种方式。我们做不到恰如其分地对待孩子,让他们成长,并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我们自己在应该成长为一个完善的人时,身上依然会有挥之不去的缺点;比如愤怒、恐惧和怨恨。你应该知道这个意思。我们不是面对自己的缺点,而是承认孩子存在缺点,并希望他们能够变好,我们会说正是用让他们走上正路的方式去“爱”他们。不要误解我说的意思。承认孩子存在缺点是必要的,但绝对不能让孩子承认或接受负面状态,或者让他们觉得有必要承认或接受这种状态。如果我们就这样对待他们,那他们还能成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