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亲密的敌人
3800200000014

第14章 重新把握自己的生活(1)

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阿米埃尔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阿米埃尔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内在之战源自于我们自己各个部分彼此的冲突。内部的分裂是所有纠结与痛苦的原因所在。我知道这场内在之战可能会是什么结果,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这种机械僵化的思维。对于精神世界的求索者来说,这场内在之战还牵涉到其他问题:内在自我之中一些正确元素会质疑这种内在冲突的必要性,希望最终获得平和的生活,而内在自我中的许多错误元素乐于保持冲突的状态,两者之间是对立相悖的。在宗教史中,见证过这种自我之战又真挚诚恳的人们比比皆是。正如圣保罗触动心扉的说法,“我不去做想要去做的好事;而偏偏去做不想去做的恶事。”

仔细看看自己,诚实地告诉自己并没有强大、权威的声音为我们指引方向。反而是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在为争夺权力而厮杀。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导致混乱和不幸的原因在于这些要求世界顺应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临时负责人”。这些内在的声音争吵不休,每一个都声嘶力竭地希望获得注意;每一个都无视他人,想要实现自己;每一个都坚持它自己才是真实的我们。由于我们被一个又一个的自我夹在中间,一个自我做出的决定可能很快就无法满足另一个自我提出的要求。我们内心的某一处绝望地看着这一切,明白所有的都不在控制之内。我们发誓要竭尽全力,直到有一天能够成为稳定、圆满的人。但很快,我们不知不觉又卷入另外一场为了某些虚幻目标进行的战争,把我们一切的心愿都忘得一干二净。

有什么办法可以从这场战斗中全身而退,重新赢回我们的生活吗?

是否可能让内在自我中正确的元素争得上风呢?一个强大、正确的声音能够震慑住所有其他元素吗?

是的!找到这种正确的内在权威之力是可能的。当我们完全看清自己的状况,然后又希望把自己从中剥离出来,置于其上时,转变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当这种正确的意念不断增强时,我们就能够发现一个实际上能够从心理上把我们从战争中剥离出来的神奇方法!

战地记者的惊人发现

在星期三晚上的一节课上,盖伊为我们讲述了有关自我转化的内容。那天晚上他讲了一个特别有深度的故事,故事与一位年轻的战地记者有关。

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仿佛回到了20世纪60年代,面对的是一位自告奋勇去越南采访战场男女的年轻记者。他的任务就是记录战场经历,让读者在家就能够对战争有很全面的了解。他一到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后,就发现自己已经身处真正的炼狱。所有问题中最让人感到头疼的是如何从遍布的敌人中识别朋友。这一切很快就有了定论,没有任何人可以信任。

有天晚上,年轻记者在当地一家餐厅吃饭时,他听见有人交头接耳议论正在北部丛林发生的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他想,这可能正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于是携带装备奔赴那边,希望能够以此赢得属于他的普利策奖。有那么一瞬间,他意识到自己利用这些悲惨的事情去获得荣耀是多么的自私,这让他感到一丝阴翳。这种自我启示困扰着他,但他把这种困扰丢在一边,跳上一辆卡车,这辆卡车带他走进一个超乎想象的故事。

到达目的地之后,有位年轻人向他致意,大声喊“欢迎来到疯狂营”。那天晚上证明了这个地方果然名副其实。夜幕刚一降临,天空就被火箭弹和迫击炮火照亮。震耳欲聋的爆炸让大地震颤,仿佛地震一般。惊惶失措的记者跑进一个巨大的地下掩体,掩体内有数百人在漫漫长夜中煎熬。置身于嘈杂纷乱的人群、噪声和闪烁的灯光之中,他感到自己如同身处地狱一般。“我在这里做什么?”他问自己。唯一的回答是另一个震耳欲聋的爆炸,震得临时搭建物的天花板上的灯摇曳不定。尽管神经紧张,但作为记者的本能依然活跃,他凝神仔细去听周围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听到的内容让他更加震撼。在一个角落,一组士兵正在密谋对付他们的长官。在左侧的桌边,人们互相争得面红耳赤,看上去就要拳脚上阵。恐惧和暴力充斥着整个房间。

当他继续环顾四周时,似乎开始注意到有什么看上去不太一样。他感觉某些东西似乎与这里的狂野格格不入。他来来回回扫视这个房间,最终发现了究竟。在远处的一个角落,有个人在安静地坐着,仿佛对周遭的混乱充耳不闻。他看上去就好像坐在风暴之眼内一样,似乎毫无烦恼。记者仔细观察着这个家伙,看看是不是嗑药了,但他脸上的表情显然表明并非如此。记者怀疑他也许已经发现这个疯狂营中的真切故事。

年轻记者走到这个安静的士兵旁边,看到他在向自己诚挚的微笑。寒暄几句之后,记者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你这儿还好吧?”他问。“大家都充满焦虑和仇恨,可是你看上去很平静,甚至还很开心,这是怎么回事?”

这名士兵微笑着看着他。“这没什么奇怪的,”他解释说,“几个星期前我申请调动,早上我已经得到消息,我要被派回去了。”

现在记者才明白为什么这个人与别人的差别怎么会这么大了。他已经不是这里的一分子了,所以他没有感到害怕。他不再牵涉其中了,他已经实现转化。

向新的生活转化

精神生活就是发现自己的需求,并实现生活的转化。就是要明白我们现在的心理世界实际上只是毫无意义的秘密战场。我们尝试着通过偏袒一方让战争变得有意义。这样做唯一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深地卷入这场战争之中,比如说,当我们已经拥有的价值观(可能会实现成功)与热望的想法(只是为了好玩而已)发生冲突时。野心勃勃的那部分就会批评并试图控制懒惰的那部分,导致这个人对工作感到厌倦,但玩的时候又会感到内疚。每次自我批评都等同于一次火箭袭击。每个自哀自怜的想法都是一次迫击炮的轰击。由于这些“临时负责人”以眼花缭乱的速度不断相互取代,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难逃不快。我们希望通过支持正确的一方,最终获得一片安宁的地方,但不管我们在哪儿,我们都还是会发现自己处于自我战争之中,被不自觉的对手反复蹂躏。除非我们开始去观察一下它的真相,否则似乎无法逃出这种内在状况。然后胜利才能成为可能。套用惠海法师所说的话,自由最终会降临到那些已经达到把对手视为空若无物那种心灵状态的人身上。换句话说,这个背景下,只有一个“临时负责人”、一个自我形象进行战斗。而只有一个解脱的方法,就是看透这些情况的真相,这与寻求调走的士兵是一样的。

按盖伊的解释,我们应当生活在一种转化的恒定状态。这种思想可以用基督的话来描述:我们注定要存在这个世界上,但它不是。然而,我们不是享受这种超越的生活,而是生活在一个我们自己的想法创造的敌意世界上,然后承受着不断的攻击和反击的折磨,这些都是不幸的自然结果。没有必要延续这种生活。当我们看到进攻来到时,我们有能力进行转化。当我们把注意力从争斗的想法转移出来,离开战场,并将整个事情交给某些更高层次的东西时,就发生了这种特殊的精神转化。我们知道只要去关注那种声嘶力竭的念头,并且试图安抚它们,那么就只会带来更多的战斗。当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冲突的双方时,我们怎么能够在敌意的双方之间促成停火呢?当发起攻击时,我们感觉到爆炸的威力,我们总是在我们自己思想的天地中找一些安全的角落躲避,但根本不会找到。我们只有通过认识到争斗的世界毫无意义,于是进行转移转化,才能够获得安全。在那一刻,我们看到所有努力都是徒劳,并撤出战场,这样才能让层次高于争斗的某些真理走进我们的生活。

让你的烦恼尘归尘土归土

当我们到了不顾一切追求内心平和的程度时,我们就可以开始实现转化的第一个步骤,当我们深陷沙坑,忍受着内心争斗的折磨,胆战心惊地等待着下一波炸弹轰炸时,我们知道自己还没有达到自由生活的状态。当我们看到自己一直在不断伤害自己时,为什么不采取行动争取自己最佳的利益呢?我们为什么不逃离呢?在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许多错误的态度,让我们无法实现转化。就一件事而言,我们仍然希望从中获得某种利益,就像记者希望能够获得普利策奖一样。然后,我们继续相信自己有可能赢得战争。如果没有胜利的话,当纷飞的炮火和我们对它的仇恨让我们获得强烈的自我感——我们称之为“活着”的炽热感受时,至少我们还体会到一种奇怪的满足感。当暂时被这些强大的情绪所填充时,我们内心的某些部分实际上是在享受着战斗的狂暴。它让我们完全兴奋,获得一种重要感。但我们不愿意转化还有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是在暗暗担心没有地方可以收容接纳我们。

这就是为什么通过自我观察的方法随时去发现我们斗争的真相是如此的重要。当我们开始充分认识到我们内心这个敌意世界是多么阴暗时,我们就无论如何都不会愿意再保持这个状态。令人高兴的是,我们逃脱的努力必定会成功。这是因为:这个我们想要逃离的敌意世界只是虚假自我塑造出来的而已,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从这种生活观念中觉醒,在这个时候转化到一个没有战争的新世界就等同于胜利。清醒和撤出是同一个行动:在当下跨越到完全意识清醒的状态。在这个地方没有“战争”,没有处在危险中的“我”,有的只是现实的安全和宁静。把注意力从内心之战中转移出去,我们就能够开始聆听到那些与内心的狂乱没有任何关系的更高层次的声音。我们需要的所有帮助都存在于这个时刻。

我们必须在任何时候都努力实现转化,但是当内在和外在的一切都在力图让我们保持原样时,我们怎么做下去呢?好消息是,只要我们始终努力保持自己的清醒,身边随时都会出现提醒。每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我们就要明白痛苦正是某个“临时负责人”在他自己炮制的战场上厮杀的结果。我们要知道自己是被迫在这个战场上厮杀征战。现在我们懂得了没必要承认这个感觉自己受到攻击的虚假自我。这就是转化所代表的含义——我们不再想受制于这个虚假自我。我们不再需要这种只会将我们带回到痛苦过去的无休无止的思考和感受。我们已经受够了这种整天防御和突袭的日子。我们需要把自己转换出来。

可以确定无疑的是,我们对这场没有胜利的战斗了解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尽快脱身。当这个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习以为常时,它就会越频繁地把我们带回到现实之中。我们不但要在痛苦的时候铭记转化的意愿,就算是心情愉悦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切快乐之源都不是来源于战场,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无论我们在哪里,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我们都希望过上远离战场的美好生活,这就会提醒我们自己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实现转化。

在我们继续每日奔波劳碌的时候,若要逐渐意识到困扰所塑造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就要有意识地认识另一个更高层次的世界,这才是我们真实的家园。我们在这儿是学习这种生活课程,而不是不自觉地被拖入一场战争。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接触这种高于所有战争的真实世界。每当我们发出意识清醒的请求时,我们就获得了这样的机会,“请让我实现转化。”如果在我们发出请求之后这种转化没有实现,我们就必须检讨自己,看看是不是因为虚假的自我不愿意就这样离开。这没关系。正确的意愿最终必定会胜出。我们只需要简单地重新开始,再次提出要求。我们或许会失去等待的耐性,但只要记住目的是为了脱离战场,我们就不会再受到战斗的伤害。

更高层次的视角会让你更快乐

实现转化并不意味着我们去逃避这个世界上自然而然产生的各种挑战。与此相反,用我最喜欢的盖伊一首诗中的句子为读者释疑:

让我们投入战斗,而不是退缩逃避。敌人就在我们面前,我们清楚自己的使命。

把我们从困扰和麻烦中转化出来就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利用他们,而不是被他们利用。我们寻找并发现从自己当下的心理氛围中解脱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我们仍然会遇到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和麻烦,但因为不再以相同的方式看待他们,所以在遇到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再受到他们负面的影响。盖伊用另一个有趣的故事为我们解释这个道理,这个故事与“全能公羊迈克尔”有关。

全能公羊迈克尔是羊群中的一只,和许多母羊生活在一个非常荒凉贫瘠的山坡上。大多数羊生活得都很凄惨,如果你亲眼目睹他们每天的生活,那么就更有理由相信这一点。每天下午稍晚的时候,成群的螫蝇就会出来折磨羊群,让他们一个一个在痛苦中相互斗殴。每天一早,美洲狮就开始在羊群周围徘徊,让羊群从黎明就开始恐惧紧张,夜不能寐。不变的是,他们还是会在恐惧中相互折磨,在绝望中你推我搡,都想找一片安全的地方落脚,最终他们只是让彼此更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