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积极探索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总结了国外若干已取得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失去政权的深刻教训,总结了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特别是50多年执政的丰富经验,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
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历史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在共产党执政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和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必须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上,党要始终以“三个代表”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提高党的影响力。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党的建设上,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越是长期执政,越要加强党的建设,越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在新的形势下,党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要从治国方略上改善、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领导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不断加强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在党的纲领上,要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即要牢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时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没有止境,要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惟其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更好地推进我们的事业,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2.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我们党已经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迅猛前进。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将继续出现大量新问题和新现象,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社会发展由小康向更高目标迈进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刻总结了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征,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各方面条件具备时才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上,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成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就构成了当前我国社会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他们的利益就成为我们时时必须考虑的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发展特征上,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新的世纪,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并没有完结,也不可能终结。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只有随着实践的进展,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我们党才能不断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水平,领导人民群众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更大成绩。
3.要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更深层次的规律,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都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我们党要提高执政水平,领导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从根本上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着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决定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任何社会阶级和政治力量,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就难逃灭亡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根本上就在于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深邃、宽广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具时代意义和特征的深刻认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与动力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标志。人类社会历史表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活动,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与要求,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保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根本要求。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建设生态文明。20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空前恶化的世纪。人类不能忽视自然参入人类文明创造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历史过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发展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在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上,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上,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对此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并应当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做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免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认识也要随之而发展。我们已经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仍有大量不同层次的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趋向的规律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和认识。我们要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地进步,就要坚持不懈地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让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发挥威力,以加速社会的发展。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要使党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固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到“四个看到”,坚持“三个解放”,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开拓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从而在新世纪革命和建设的征程上,永远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节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在新的形势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之所以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一)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靠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就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斗争,就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斗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胜利实现。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开始作为突出的历史任务摆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是中国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在20多年里,我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始至终把发展摆在了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位置,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激烈变动的国际局势中掌握主动的根本原因。实践证明,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国历史的前进要靠发展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生长、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从低到高、从初级到高级的很长的发展过程。我国历史发展是跨越了资本主义的成熟阶段,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样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经阶段,是一个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阶段,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不断生长和成熟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心工作。只要把发展问题解决好了,社会主义才有可能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过渡,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解决当今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