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口才帮你结人缘
3784100000009

第9章 处世口才让你游刃有余(4)

虽然从对方的行为态度中可以辨别出他的心意,但是看透对方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让对方多说话,“言多必失”的另一种含义就是话多了就会暴露出他的真实想法。凡是善解人意的能手,都是借着相互间的交谈来透视对方。

想听取对方的意见,应该以轻松的态度来交谈,我们可从旁引导,让对方有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对方肯说出他的意见,我们就能根据他的意见,去分析透视他的心意。

无论是怎样的话题,都应该让对方尽量去发挥,无论内容是否真实,我们都可引来作为判断的资料,资料越多,我们的判断就越正确。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句话也不说,只默默地去听对方说话,因为过分的沉默,会使对方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我们的目的,在于要让对方痛痛快快地把话说出来,了解对方的心意,因此必要时,我们应想法把对方诱导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境地。但是,不要使对方因为你的话而不能接着说下去。

每一个人都喜欢叙述有关自己的事,都想美化自己,也都想让对方相信自己的叙述;另一方面,每一个人又想探知别人的秘密,并且都想及早转告别人。这种现象,也许可以说是人的本性。“一吐为快”的心理,有时候会受到某种因素的限制,对方不敢大胆地说。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想办法打破限制,这样,对方就会自动地说出心里话了,这就是所谓的“善解人意”。

真正巧妙地引导他人话题的方法,就是要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和趋向,然后像向导开路一般从多方面协助他,使他的谈话能够流畅,在他做结论时,你还可以向他表示赞同。

“对!”、“有道理”、“不错”……这类口头语,尽量少用。有时故意质问或做轻微的反驳,也可激起对方的兴趣,使他滔滔不绝地说下去。

真正会说话的人,在交谈中,不仅仅要求对方能畅所欲言,同时他自己在暗中还要担任着“领导”的角色;这也就是说,他一方面表示赞同,一方面适当地加以询问,然后把对方引导到预期的话题上来。而且他不会让对方发觉整个交谈过程都是由他操纵的。

有一位在新闻界很有名的记者,他的文章虽然不怎样,但是他的采访能力非常强,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他去采访,对方就不得不说出真话来。据这位记者表示:“这并没有什么秘诀,只要能够充分了解对方的立场,把握好提问的方法,并配合自己的精力和耐力,再难的对手,我也不怕。”有一次,他这样说:“老实说,我只是站在伴奏者的立场来演出,只要伴奏得法,不善于唱歌的人也能唱得很好。”

善于听话的人就是这样,总是在有意无意中把对方诱导到自己喜欢的话题上来。

9.既出力则要讨好

“出力不讨好”的情况,也会出现在谈话中。当然,这是不应该的,只要弄清情况,就不会这样了。既出力则要讨好。

在交谈中,有时因为辞不达意、停顿不当、省略过多,方言过频,甚至抢话头都可能引起别人的误解,结果“出力不讨好”,我们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

阿伟打算为新交的女友小兰买一件生日礼物。他们交往时间不长,小伙子经过仔细考虑,认为送一副手套最恰当不过了,既浪漫,又不显得过分亲昵。

下午,阿伟去商场给女友买了一副白色的手套,让女友的妹妹小丽带给她姐姐。小丽给自己买了一条内裤。回家的路上,小丽把两件物品弄颠倒了,结果送给小兰的礼物变成了内裤。

当晚,阿伟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小兰的电话:

“你为什么买这样的礼物送我?”

阿伟没有听出来对方的怒气,而且情绪很高,说起话来空前流利,根本容不得小兰插嘴:“小兰,我之所以选了这件礼物,是因为据我留心观察,你晚上和我出门时总是不用它,我没有给你买长的,因为我注意到,小丽用的是短的,很容易脱下来。它的色调非常浅,不过,卖它的女士让我看她用的同样的东西,她说已经三个星期没洗了,但一点都不脏。我还让她当场试了试你的,它看上去好看极了……”

“神经病!”

等待对方夸奖的阿伟猛然听到这三个字,当时就懵了,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是什么造成双方误会?粗心的小丽固然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双方交谈不明确恐怕是主要原因。在电话中,双方都以为自己话中的“礼物”非常明确,所以,都没有说出来,结果闹出了笑话。

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所组成的,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见解也不一样。在这众人聚集的场所里,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误解,甚至是摸不着头绪的纠纷。

有的人在表达信息,或者说明某些事情时,常常在言词上有所缺失,结果弄得只有自己明白,别人一点也搞不清真相,这种人就是缺乏“让对方明白”的意识,以致容易招来对方的误解。

有的人不管什么事,都顾虑重重,从不发表意见。因此,个人的存在感相当薄弱,变成容易受人误会的对象。这样的人总希望对方不必听太多说明就能明白,缺乏积极表达自己意见的魄力。对于这种类型的人而言,含蓄并不是美德,这一点要深刻反省。

有一种人头脑聪明,任何事都能办得妥当,但是却经常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即使着手一件新工作,也从不和别人照会一声,只管自作主张地干。这么一来,即使自己把工作圆满完成,上级及周围的人也不会表示欢迎。

总之,善于表达,勇于表达,将事情说明白,讲清楚,顾及四周就会消除误会,受人欢迎。

10.朋友之间常联系

感情这个东西很娇贵,很敏感,恒温只存在于常联系的朋友、熟人之间,如果你被人忘记或你忘记了别人或不常联系你,它就会生疏,你就会感到它多变了。

不要奢望会出现这种情况:从来不和别人联系,一旦出现困难时往日的朋友会像有感应似地飞到你的身边来。要知道,人情这东西是需要呵护的。

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做事的基础,但好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从一点一滴入手,依靠平日情感的积累。

古人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只有通过不断的构建和巩固,人际关系才能牢固。情感投资,聚沙成塔。有了“铁”关系垫底,何愁求助无门。

有位刚去美国的朋友来信说:“我们在那儿,没有什么社交生活,我们难得去看看朋友,这当然是因为我们初到异境,认识的朋友不多,但后来我听说,其他的人也一样……”

“我们每星期工作五天,星期六和礼拜天都去了郊外,这是一种家庭式的生活。就是说,要去郊外,就跟自己的家人去。”

“我们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为一到假期,谁都不在家,除非朋友患病在床……”

“这样,平时我们也不可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看朋友,因为交通太挤。”

“但我们常常和朋友通电话,这是我们惟一可以应酬朋友的方法,我们无事也打电话,哪怕是寒暄几句,或者讲些无关紧要的事。”

“但有事情来,我们会立刻聚在一起的,比方上星期鲍比(他的儿子)肚子痛,我急忙打电话给友人江医生,他马上驾汽车从70里外赶到,初步诊断,认定是盲肠炎,就用他的车子送鲍比进医院施手术……”

看了这封信,给人的最大的感触是,他懂得无事之时打电话找朋友,所以一有事时,朋友马上就来帮忙。

有事之时找朋友,人皆有之,无事之时找朋友,你可会有过?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有了困难,你认为某人可以帮你解决,你本想马上找他,但你后来想一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他的,结果你都没有去,现在有求于人就去找他,会不会太唐突了?甚至因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绝。

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后悔“闲时不烧香”了。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逐渐互相淡漠。这是很可惜的。大家珍惜人与人之间宝贵的缘分,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否则,“急时抱佛脚”,关键时刻用人帮忙不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