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3783000000036

第36章 把握进退之道(2)

(2)巴菲特认为当某只股价出现上涨时,投资者切不可盲目投资,投资者要知道,曾经有不计其数的人就是因为在遇到股价高涨时,太过乐观而一败涂地的。道理很简单,股价高涨是因为在一段时间以内,某只股票被严重高估了,甚至是远远超出这只股票的实际价值,而市场的非理性就是罪魁祸首,但按照价格永远围绕价值波动的原理,终有一天价格会向价值靠拢,到那时,股价就会出现下跌。如果投资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是由于利欲熏心的驱使而握在手中不放,那么他很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对于深刻了解这一点的巴菲特来说,当他所持有的股票被严重高估时,他会不失时机的将股票果断售出,以此来避免可能会发生的危险。

(3)巴菲特根据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的理论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就是,当发现某种股票的价格远远低于它的实际价值时,此时大量买进,然后就耐心等待它升值的那一刻,一旦发现它的价格开始回涨,就要果断脱手。

(4)在巴菲特看来,如果发现自己的投资策略出现失误时,就要及时退出,以防引火烧身。对于这一点巴菲特可谓是感触颇深。虽然在众多的投资者眼里,巴菲特已经被完全神化了,但巴菲特从不否认他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巴菲特曾在1962年买入了一家主要生产农用工具的企业,事实上这个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而巴菲特之所以要将它买入其实是基于它低廉的股票价格。巴菲特本以为可以在买入之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整就可以使这家公司步入正轨,但事实证明巴菲特的这个想法难免有些天方夜谭。这时认识到错误的巴菲特选择了马上退出。事实证明他是明智的,他没有因为犹豫不决、迟迟不放而遭受重大的损失。

(5)还有一种退出时机是当投资者所持有公司股票的本益比超过40倍甚至50倍时,就应该将股票卖出,即便是长期核心持股。因为即便是再好的公司,也不可能长期维持50倍的本益比。巴菲特在1998年的投资就是很好的说明。巴菲特选择以伯克希尔股票并购股价净值比很低,且净值中含有大量债券的通用再保险公司,即以高于伯克希尔公司真实价值的股票来换取持有大量债券的再保险公司股票,这时伯克希尔公司在市场上的本益比在40倍以上。

(6)对于那些对于投资股票有些生疏的投资者来说,利用技术性指标作为制定退出策略的根据,也是一种较为妥当的选择。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如果能做到以上六点,那么就相当于给自己的投资买了保险,可以充分确保自己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4.把握卖出时机才能稳赚不赔卖

大多数取得投资成功的投资者认为,知道什么时候将手里的股票卖出的投资者才是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巴菲特总是能够恰当的把握卖出时机,在他看来要想取得投资成功,关键在于你什么时候卖,而不是什么时候买,或是买什么股票。任何一种成功的投资策略中,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对“抛出时机”的把握。

自从有了股票市场一来,千千万万的投资者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就是何时将股票卖出的问题。同样这个问题在学术理论界也是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大致看来,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被称为“华尔街教父”的格雷厄姆认为恰当的卖出时机是在某个股票的价格已经接近或达到它的实际价值的时候。他对此给出了一个假设,当某投资者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买入一支实际价值为50美元的股票,当这支股票的价格达到40美元时,此时就是最好的卖出时机。

在他看来如果以低于某股票实际价值的价格买进该股票,那么它的回报率会和投资者的持有时间成反比变化,也就是时间越长,回报率越低。格雷厄姆对此做出了解释,假设某投资者以每股30美元买进某只实质价值为40美元的股票,那么在第一年时,它的复利回报率可能为40%,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复利回报率在日后的年份中就会逐年下降,可能到了第二年时已经下降到了35%,第三年时降到了30%。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意味他很有可能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同时由于他的资金被套牢,他也就无法考虑进行其他投资,如此算来他的损失将是很大的。为此格雷厄姆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那就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要找到一个安全底线,而且这个安全底线可以在确保投资本金安全的同时,还能够从中获利。

这个安全底线的提出其实是考虑到投资者可能会买入某只实质价值很难在短时间内反应出来的股票,这个底线的确定要视投资者对价格反应的价值所需的时间而定。虽然格雷厄姆的这个观点看起来无懈可击,但是仔细捉摸,似乎也有不妥之处。他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股票价格也许永远也不会向它的内在价值靠拢。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对于投资者来说可就要倒霉了。遥遥无期的等待,最终只能换来一个令人失望的结局。

菲利普·费雪认为格雷厄目的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对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难题不是无法解决的。在他看来,既然投资者无法判断股票价格最终能否反应它的实质价值,那么投资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转而关注企业的自身价值呢?在他看来这可是万全之策。如果投资者投资了一家企业,而这家企业又具备了作为一个优秀企业所具有的所有特质,例如持续的市场竞争力、良好的运营能力、高额的股东回报率、高素质的企业管理层等等,那么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已经成功了一半,他将不必再去担心何时卖出的问题,因为他可以长期持有这些股票,这样一来,投资者不仅避开了要考虑卖出的问题,而且还达到了坐收渔利的效果。

巴菲特十分赞同菲力普?费雪的观点,为此他抛弃了恩师的理论。他认为股票价格根本不能成为是否买进股票的标准,股票价格是一个十分难以把握的概念,不具有超能力的人们是无法预测它的行踪的。而投资者能够做的是他可以去对投资企业进行全面的考察作为,最终他会意识到企业的整体经营本质才是决定他是否进行投资者的关键性因素。尽管如此,事实上巴菲特在很多时候也不得不面对将股票卖出的情况,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他慢慢学会了如何把握卖出时机,从而不仅可以避免损失,还可以从中获利。

在巴菲特看来,投资者之所以会被如何把握卖股票的时机弄得头昏脑胀,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自身所固有的弱点在潜移默化的起着作用。投资者时刻被贪婪和恐惧层层包围,该出手时犹豫不决,幻想股价能够一涨再涨;该停手时却又横冲直撞疯狂卖出,导致到手的利润白白溜走。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投资者就束手无策了呢?当然不是,在这里巴菲特向所有投资者提出了一些建议给投资者作为参考。

他认为投资者在做出卖出决策时应该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

(1)如果投资企业要进行重大调整时,比如重组或增加新的项目,这时投资者就要考虑将手里的股票卖出了。因为虽然表面上看来公司的重组和新上的投资项目将会如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给公司带来巨大利润,如果持有该企业的股票,那么结果一定会有利可图。但是事实上,从基本面的角度讲,当公司进行重大重组、准备新投资项目时,往往是经营前景不大乐观的时候。此时将公司重组或增加新项目往往是很多公司惯用的手段。令人不安的是,几乎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的肯定公司的这个举动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意味自己正在面临着风险。因此投资者一定要在这个时候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卖出决策,来躲避风险。

(2)当投资者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即将来临时,一定要毫不犹豫的将现有的股票脱手,然后买进可能会给你带来好运的股票。由于所有投资者的能力有限,他们任何人都无法对股价走势做出准确的判断,甚至有时候他们的判断会跟实际情况南辕北辙。每当面临这样的情况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就是继续持有,伺机等待机会的到来,一旦机会出现,就要果断出手,去买新的股票。

(3)当投资者要对自己的投资者组合进行调整时。这个时候,投资者就要注意自己的卖出时间也要随之做出调整。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股票投资成功主要是取决于如何分配他的资金比例,而不是买了什么股票。也就是说,采用组合投资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你可能决定把三分之一的资金投入网络股中,三分之一资金投入到钢铁企业中,还有三分之一投入到保险业或是银行业中。你需要定期对你的组合进行调整。比如,几个月后,由于网络股市值上升,已占到总比例的二分之一,这时,你就可能要减持网络股,把资金补充到其他的板块中去。

(4)当股票价格已经超过你原定的目标价位时,你就要考虑适时将股票卖出了,因为这时你已经踩在了安全边界上了,如果你有丝毫犹豫,那么就很可能会招致严重的后果。当然如果投资者在开始买进时并没有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价位,就无需考虑这一点了。但如果你已经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价位,一旦股价达到这一价位时,就要抛出。因为你在定目标价位时,你的理由是充分的并且说理智的,但是当股价开始出现上涨时,大多数投资者都会成为情绪的傀儡。这个时候也就是错误频发的时候,为了避免犯错,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抛掉。

虽然巴菲特给出的这四条建议无法确保投资者能够赶在最高价位将股票卖出,因为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些建议能够确保你以尽可能冷静的心态做出卖出决策,从而避免出现重大失误。正如巴菲特所说:“恰当的卖出时机将决定每一个投资者的命运,对于所有投资者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5.善于止损,降低损失

“股神”巴菲特认为,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说,懂得如何止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首先从投资者自身来讲,由于各方面能力的限制,导致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经常会出现主观上的判断失误。而导致投资者的主观上的失误的原因就是股票市场的巨大的不稳定性,当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里进行买卖交易的时候,股票市场就会变得的毫无规律可循,每一个投资者都在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决策,从而使得原本就变幻莫测的股票市场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要想做出正确的判断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投资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也就意味着投资者随时都有能面临巨大的损失。

其次就是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也是投资者在进行判断时的一个障碍。比如说由于公司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突发事件,从而导致公司的股票价格出现巨大波动;国家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考虑对政策进行的大幅调整;偶发的自然灾害;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动等等这些人们无法掌控的情况都会对股票市场造成重大影响,从而使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

所以巴菲特建议每一个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买卖之前,都必须制定好自己的止损计划,以便在一旦出现亏损危机时,能够及时脱险来确保自身的安全。

那么到底什么是止损呢?在巴菲特看来,止损就是指当投资者发现自己的投资将面临重大的亏损时,果断将手中的股票抛出以此来化解可能出现的危险。巴菲特曾经说过:“止损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使投资者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来获取尽可能大的利益。”巴菲特认为在进行股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可以通过止损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所以在战略高度上来讲,止损对于股票投资来说意义重大。所有投资者都必须承认,要想在风险丛生的股票市场上获得成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证本金的充分安全。而能够为本金安全提供保障的就是懂得如何止损。巴菲特认为这甚至可以上升到理念的高度。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和价格的波动性的双重影响使得投资者即使是设置了止损也总是起不到任何作用。

事实上,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说,在进行股票的交易过程中,对于止损的问题都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幸运者会止损成功,不幸者会止损失败。成功者也只会暗自窃喜而对于为何能够成功根本一无所知,失败者除了捶胸顿足之外更不会考虑自己错在了哪里。

这在巴菲特看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投资者对于止损的理解存在盲点。他认为只有投资者知道了自己的止损出现错误的原因,他才能够准确理解止损本质的是什么。他说:“如果在交易中你的止损都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你的每次交易都是正确的,而你的交易如果都是正确的,那又为什么要止损呢?所以对于错误的止损我们也应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