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圈钱·圈套:上市公司内幕调查
3776200000016

第16章 调虎离山:“老鼠仓”迷局(1)

第一节 里应外合

2010年6月,静候“玫瑰”盛开的金马集团(股票代码000602.SZ),资产重组已快步跨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然而,没有人能够忘记2010年新年到来前的那3个交易日,金马集团盘面上演的一场买卖盘里应外合的“换血”大戏。

在外界纷纷质疑是机构“老鼠仓”在行动时,媒体历时多日调查发现,在这场大戏背后,操刀的不仅仅是“老鼠仓”里的外鬼,还有金马集团的内鬼——金马集团的10大股东在短短的3个月内纷纷改头换面。

这些潜伏的内鬼,到底又是如何演绎了这场大戏?而这些内鬼到底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2010年5月10日,金马集团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提示,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国家电网公司已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材料上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方案正在审核过程中。

这则受市场热捧的资产重组消息最早起于2009年年底。2009年11月25日,金马集团发布停牌公告称,因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公司股票自11月25日起开始停牌。

2010年2月9日晚间,金马集团宣布将自己持有的眉山启明星铝业公司40%的股权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两个月后,金马集团正式公布重大资产重组草案。

正是2月9日晚间的这则股权转让公告泄露了金马集团当天在盘面暗送红包的真实原因。

2月9日早盘,金马集团盘中突然出现异动,开盘不久,金马集团就拉出一波小幅上升,之后横盘整理。从上午9点54分开始,卖单开始出现,在短短1分钟内成交逾231手。之后,一笔总数超1000手的大单直接将股价从21.2元左右压到19元,瞬间跌幅超过2元,离当日跌停价仅差0.09元。而这一过程历时仅25秒。

随后,该股又被蜂拥而入的买单迅速拉起,一度拉至22.05元。当日金马集团报收21.90元,大涨4.24%,全天振幅高达16.05%。以19元接盘价计算,一天的浮盈比例就高达15%。如果按10万股计算,当天的浮盈就达29万元。这在金马集团的历史交易中尚属首次。

盘后,根据交易所公布的龙虎榜,当日买入前五大席位均被机构占据,共计买入3923万元。其中排在买一席位的买入总额高达1308.07万元,排在第二位的机构也买入了1090.85万元,而卖出席位则主要为券商营业部。

一、10大股东换脸

机构成功接盘,到底是谁精准踩点将大单卖出呢?他们又是何时潜伏在金马集团之中的?

2010年4月29日,金马集团公告的一季报似乎可以解释2月9日的这场大戏——截至2010年2月28日,金马集团10大流通股东均为新增股东,而原来的10大流通股东皆已不在此列。

除原第一大、第二大流通股东山东鲁能矿业集团公司和山东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2010年2月10日将分别持有的16.66%和12.97%的股权转让给了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外,原有的8大流通股东分别为深圳海雅(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汇利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汇利远”)、北京华盛创威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创威”)、北京汇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投资”)、北京百利创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创建”)、北京物宝天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宝天华”)、北京瑞诺众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诺众益”)、陈燮阳。其中,深圳海雅(集团)有限公司、瑞诺众益和陈燮阳是在2009年第四季度第一次进入10大股东名单,而陈燮阳也同时进入10大流通股东名单。

中汇利远、华盛创威、汇丰投资、百利创建、物宝天华这5家公司则显得步调较为一致,于2008年第四季度悄然潜伏其中。这5家公司潜入的时点正是金马集团股价最低的一个季度——当时金马集团的股价曾低至每股3.37元,最高时也仅为每股6.58元,均价为每股4.82元,这5家公司可以说是精准抄底。

而深圳海雅(集团)有限公司、瑞诺众益和陈燮阳的潜入时间是在2009年第四季度。巧合的是,2009年11月25日,金马集团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二、逃顶撤离

这些潜伏者不仅踏准了进入的鼓点,在股价一路攀升的过程中,更是择准时机逃顶撤离,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神机妙算。以中汇利远、华盛创威、汇丰投资、百利创建、物宝天华这5家公司为例。他们坚定持有金马集团1年多,直到金马集团重组方案披露前一日才逃顶撤离,而金马集团的股价也从最低的3.37元飙至2月9日的收盘价21.90元,股价直翻逾6倍。

据金马集团2009年年报显示,这5家公司合计持有567.86万股,占金马集团总股本的3.77%。在2010年1月1日-2010年2月28日,金马集团的最低价为每股17.62元,最高价为每股24.69元,均价为每股21.16元。如果全部抛出,根据均价计算,他们的获利高达9200多万元。

另外3位潜伏者也同样赚得盆满钵满。以陈燮阳为例,这个和我国着名词人陈蝶衣之子、指挥家陈燮阳同名的人物,也是金马集团10大流通股东中唯一的自然人股东。他曾于2009年第四季度潜伏于金马集团,共计持有81.57万股,占总股本的0.55%。若按金马集团2009年第四季度每股均价为14.21元,2010年1月1日-2月28日的均价21.16元计算,陈燮阳将获利达566.91万元。

深圳海雅(集团)有限公司、瑞诺众益同样在2009年第四季度介入金马集团。两家公司共计持有206.65万股,占总股本的1.39%。若按照陈燮阳获利的计算方法,这两家公司即可获利1436.21万元。

资本点睛:

从底点潜伏到逃顶出列,这8家公司究竟又有何许能耐把这样一出资产重组之前的换血大戏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

在出逃的8家流通股东中有6家为投资类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这类公司信息灵敏,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提前获知了金马集团重组的消息而提前进入,然后择机出逃。

那么,这8家公司又是何方人物?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三、神秘人物陈燮阳

陈燮阳是金马集团10大流通股东中唯一的自然人股东,此人从2009年底潜伏到2010年重组预案公布前成功出逃,其行动低调而神秘。

通过查找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名单,媒体发现陈燮阳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太龙药业(股票代码600222.SH)和领先科技(2013年5月更名为金鸿能源,股票代码000669.SZ)的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之中。更为蹊跷的是,和陈燮阳同时潜入金马集团的瑞诺众益也和陈燮阳步调高度一致地进入到了太龙药业和领先科技的股东名单中。

陈燮阳是在太龙药业2007年年报中首次出现在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的。据太龙药业该年年报显示,陈燮阳持有太龙药业146万股,占总股本的0.51%,瑞诺众益以421万股位居太龙药业第三大流通股股东,占总股本的1.46%。

在太龙药业2008年的半年报中,陈燮阳和瑞诺众益则同步减仓:陈燮阳持有太龙药业114.61万股,位列10大流通股股东之第四,而瑞诺众益持有99.41万股,位列第五。

在2008年的年报中,瑞诺众益小幅加仓,持有103.39万股,继续位列第五大股东。然而,到2009年年报和2010年一季报,陈燮阳和瑞诺众益则双双退出了太龙药业前10大流通股股东之列。

在领先科技中,陈燮阳和瑞诺众益也是步调一致。据领先科技2008年半年报显示,陈燮阳以48.15万股首次位列领先科技第八大股东。在2008年年报中,陈燮阳小幅减仓后共计持有领先科技45万股,位列第七大股东,而瑞诺众益则以40.57万股成为领先科技第九大股东。到了2009年年报,陈燮阳和瑞诺众益则再次双双退出了领先科技的前10大股东之列。

媒体通过查询公开资料获悉,瑞诺众益成立于2007年9月6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杨华军,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投资咨询、计算机系统服务等。通过进一步查询,媒体发现,陈燮阳正是瑞诺众益的第二大股东。瑞诺众益自2007年成立时由杨华军出资500万元、陈燮阳出资400万元、郑州北华商务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设立。2009年5月5日,郑州北华商务有限公司将出资的100万元转让给了自然人刘晓琰。

至于陈燮阳本人则甚为隐秘,除了在金马集团、太龙药业、领先科技的股东名单里出现外,外界对其了解甚少。

四、亲密的5家公司

除了神秘的陈燮阳和瑞诺众益外,另外5家公司也显得尤为“团结一致”:他们持有的股数均在108万~117万股之间,持股比例在0.73%~0.79%之间。2009年底潜入金马集团之日起,它们位列第四到第八股东之列。

蹊跷的是,媒体通过北京市工商局查询得知,这5家公司总共只有3位法定代表人,其中陈洋为中汇利远法定代表人,刘欢为华盛创威与物宝天华的法定代表人,而陈赞伟则是汇丰投资与百利创建的法定代表人。这5家公司中有4家的注册地址毗邻,皆是在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2号中盛大厦25层,只是房间号不同。而物宝天华虽然是在北京门头沟注册的,但同样也在北蜂窝2号中盛大厦25层2501-1成立了北京物宝天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咨询分公司,其法定代表人为倪娜。

媒体在北京市工商局以陈洋、刘欢和陈赞伟作为法定代表人为关键词查询到,三人名下曾成立过诸多公司,而且很多都在成立一年后就因未年检等原因被吊销执照或被注销。

媒体在深入调查时还发现,这5家公司不仅是在同层楼办公,其实际出资人都是陈赞伟和倪娜。其中,汇丰投资是在2000年4月由陈赞伟、倪娜、北京帕皮特影视制作分别出资888万元、300万元和12万元设立。2001年3月6日,北京帕皮特影视制作将其出资的12万元转让给了陈赞伟。物宝天华于2002年设立,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成立之初的法定代表人为倪娜,后变更为刘欢。中汇利远、华盛创威均在2008年6月由汇丰投资和物宝天华各出资5万元设立,而百利创建在2008年5月由汇丰投资和物宝天华各出资200万元和800万元设立。

“从这5家公司的股东关系和其在金马集团中的表现来看,这里面有可能存在内幕交易的嫌疑。”有市场人士认为。步调如此一致,低买高卖,“很有可能就是获得了内幕消息后的一致行动”。

五、“诡秘”的奉安投资

除了上述公司之外,金马集团的另外一家股东——深圳市奉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奉安投资”)更是为金马集团的重组增添几分诡秘的色彩。

据金马集团2005-2008年年报显示,奉安投资早在2005年就参加了金马集团股改,在此后3年内均持有136.50万股,占金马集团总股本的0.91%。然而,颇具戏剧性的是,媒体在深圳市工商局查询时发现,奉安投资早在2005年就因未年检已被吊销,并于2005年2月1日在《深圳晚报》上被依法公告吊销。

“3年前就已被吊销,而在近3年中奉安投资仍位列金马集团前10大股东之列,这简直太滑稽了。”一名不愿具名的律师向媒体表示,“这不仅仅是金马集团信息披露的问题,其背后可能还有其他目的。”

媒体进一步调查发现,奉安投资的法定代表人为雷承梧,注册资本1000万元,办公地点在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81号西丽大酒店2206室,由深圳市中财投资发展公司、经纬国债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奉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出资370万元、380万元和250万元成立。

深圳市中财投资发展公司下辖开办了9家公司,目前有4家已被吊销或注销,5家开业;深圳市奉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办的3家公司中,也有2家被吊销,1家开业;而经纬国债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开办的2家公司中,1家已注销,1家被吊销。

资本点睛:

在金马集团的重组过程中,在短短3个月时间,10大流通股股东纷纷退出,换成新的面孔。然而,正是这一进一出,演绎了金马集团重组方案出台前一日内鬼抄底逃顶、外鬼成功接盘的一幕。

精准踩点、内幕消息泄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具体内幕消息从何处传出来?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让这8家股东获知的?其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这肯定需要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事实上,在监管部门正式发布了《操纵证券市场和内幕交易的立案追诉标准》之后,《人民日报》连发5文痛批内幕交易。至此,一直被视为国内资本市场“顽症”的内幕交易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就在内幕交易严打的风口浪尖,一批批公司,诸如宏达股权、宗申动力、通化集团等相继被质疑涉嫌内幕交易。

第二节 惊天逆转

“如果尾盘再拉上涨停,蓉胜超微(股票代码002141.SZ)可以说是世界第九大奇迹了。”就在蓉胜超微于2010年6月25日演绎完从开盘涨停到迅速跌停的惊天大逆转之后,一位小股东在股吧里惊呼。

这样的惊天逆转及全天23%的换手率让刚刚发布重组预案的蓉胜超微猝不及防。是该预案遭到了市场“用脚投票”,还是另有隐情?“从16.47元到13.51元,知道的是下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除权。”2010年6月25日蓉胜超微的盘面走势,着实让摸不着头脑的小股东们惊出了一身冷汗。

复牌后的蓉胜超微大幅震荡,在以接近涨停的价格开盘后,迅速跳水,拉出了一根长阴线。之后,更是一路狂泻,不到一小时,主力即出逃约102万元,跌幅达6.61%。在午后一小时内,蓉胜超微的盘面开始出现大幅震荡,跌幅超7.14%,振幅接近19.96%,换手率也已攀至15.95%。截至当天收盘,蓉胜超微跌至13.51元,跌幅偏离值为9.87%,换手率达到了23.18%。据大智慧软件监测,全天主力资金出逃近762.7万元,净流出额2010年6月25日蓉胜超微K线图为402.5万元。

在开盘时就拉涨停,对于这种小盘股来说,很有可能就是主力自己在操作。据市场分析,相对于接近涨停的16.47元的开盘价,主力肯定是想借机出货。该股开盘后一路下跌,而且换手率很高,究其原因,据市场分析,一方面有可能是主力自己在挂单后自买自卖,以尽可能出货,也有可能是一部分散户还犹存希望,认为“该股还存在上涨空间”,于是选择接盘。

同样,从集合竞价时7293手的巨量撮合交易来看,基本上是主力或者“老鼠仓”的筹码选择在这个时候跑路,而这笔巨量撮合成交价格是16.47元,比涨停价仅仅低一分钱,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散户跑掉,以便主力筹码实现完全控盘。

一、扔掉“烫手的山芋”

为什么在停牌两个多月后的复牌首日,蓉胜超微就上演了如此惊天大逆转?主力又缘何如此匆忙出逃?而接盘者又是谁?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当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蓉胜超微以日价格跌幅偏离值达-9.87%和日价格振幅达22.18%登上了榜单。据此公告,蓉胜超微当日的成交量达1276万股,成交金额达17952万元,位列买入和卖出前5名均为券商营业部。

其中,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分别是中国建银投资证券常州晋陵中路营业部、华泰证券徐州中山南路营业部、国信证券珠海翠香路营业部、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营业部、南京证券南京中山北路营业部。在上述5大买入营业部中,除南京证券南京中山北路营业部单向买入1409978元外,其他4家营业部均有买有卖。

而在卖出金额最大的前5名中,排第一位的正是“敢死队”中国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卖出金额为12931931.94元,但其买入金额也高达1322274元。另外4家也同样有大笔买入资金。

“从买入或卖出的名单来看,基本都是游资在炒作。”市场分析认为,“不论是买入还是卖出的营业部,都分别有买有卖。也就是说,既有可能是主力在自买自卖,也有可能是散户意见出现了分歧。如果是主力在自买自卖,那肯定是和今天爆出的涉嫌内幕交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