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墓志铭
3761900000001

第1章 故事的开始

明朝末年,天灾不断,人祸迭起。满清鞑子蠢蠢欲动,四野乡民暴乱起义。而其中则涌现出一批批绿林好汉,英雄豪杰,李自成便是其中的翘楚。

李自成又名李鸿基,从小家境贫寒,母亲体弱多病。童年的他给地主放过羊,劈过柴。虽然没读过书,但是为人颇重礼信,年少时也有过许多奇遇。

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闯王”李自成少年时期的奇闻异事!

那年,陕西的冬天异常寒冷。只有十几岁的李自成赶着羊群在城外的平原游荡。看着山下这一片荒凉的冻土,李自成不由的摇了摇摇头。几番思索后,开始赶着羊群往山上走去。由于大雪太厚,羊群几乎是钻着雪堆前进。李自成穿着破烂的棉袄在后面吆喝,小脸冻得发紫,眼皮都在打颤。但是他却强打着十二分精神,不敢懈怠。山上不比平谷,积雪很厚,稍有不慎,羊群就不知道钻到积雪的哪里了。一旦走神,想要早再寻回来比登天还难。到时候没脸回家不说,又要被地主没收过冬的粮食,那赶这么多天羊算是白费了。

李自成握着短鞭,在积雪里挪步,提气大声吆喝,羊群也是有条不紊的往山上拱着。没过多久,他就赶着羊来到了半山腰的树林边。到了山腰,茂密的松树出现在眼前,积雪已经少了很多。羊群开始钻进林地里啃着地上的草皮。李自成抖了抖脚上的雪沫子,半蹲在一颗松树下面,尽管很疲惫但是他仍然目不转睛的盯着距离自己几丈外的羊群,生怕有什么闪失。

可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一旦停下来休息,他便顿时感觉浑身像是灌了铅一样,脑袋昏昏沉沉的。就这样上下眼皮打着架,没一会就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自成突然一个激灵,原来是树上掉下来的一片积雪砸到了脸上,把他从睡梦中惊醒。

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的他还没来得及喊疼,就一下子窜了起来,接着整颗心就凉了半截——羊群不见了!

李自成愣愣的看着四周空旷的草地,哪还有半点羊羔子的身影,看着天色,估计距离羊群失踪已经过了老长一段时间了。李自成顾不上懊恼,攥着短鞭就循着羊蹄子印向山林里跑去,在他看来羊群一定是啃光了地上的草皮往林子里去了,自己一路追过去一定能寻到。

就这样,他半跑半爬,走了好长时间,可是都没有发现羊群的身影,羊蹄印也在一处乱石堆里消失了。李自成现在已经急得满头是汗了。按理说羊群边走边吃应该跑不了多远才对,可是自己一路追来,都走了五六里地了愣是一根羊毛都没见着,难不成这群羊都插上翅膀?飞了?

李自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甩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此时太阳已经快下下山了。看着四周幽深的松树林,李自成不由打了个冷战。他也是头一次把羊赶到这么远地方,要不是因为大雪封了地,山下的草都给冻住了,他也不至于大老远把羊赶到这里来。事到如今,羊丢了,四周又无时无刻不透着一股阴气,让他心底直打颤。

他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实在没什么办法。现在看来只有等明个一大早,点上火把,叫上村里人一起来找,不然想自己这样没头没脑的乱折腾,到了夜里就更寻不到了。

李自成叹了口气,正想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声凄厉的叫声!李自成一愣,回头看向林地左面,随后又是一声叫声响起,空旷的树林里这种声音显得极其刺耳。

老雕!?

由于以前放羊时遇到过这东西的袭击,李自成一下子就听出了这声音的是雕的叫声。

李自成皱着眉头,心中思索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去看看。于是就顺着声音的方向向林地左面跑去,没过多久他就找到声音的正主,还有他那群走丢的羊。原来林地左面是一排土坡,土坡底下是一个干了的河塘,自己的那群羊正全部蜷缩在一起在那里打着哆嗦。而天上有大约六七只老雕低空盘旋着,是不是凄厉的叫几声,吓得那群羊躲在河塘底下一动不动。

“王八羔子,原来真是你们这群畜生搞的鬼!”

站在土坡上李自成瞬间怒火中烧,别看他年纪小,胆识和魄力比一般大人都强不少。要不然也不会单独跑到这山上放羊了。

李自成怒归怒,但还没有丧失理智,他也明白,自己现在上去拉不上来那些受惊的羊不说,还有可能给那些畜生袭击了,现在知道羊群在这里他的心也就放下一半了,可是看着太阳渐渐落山,他的心又开始七上八下了。

李自成先试着向河塘底的羊群吆喝着,想把羊群招呼上来,可是这群羊像是被吓破胆一样,无论用他什么方法,羊群愣是聚在一起一动不动,把他急的在原地直跺脚。

就这样过了半柱香的时间,那群老雕也只是这样在空中盘旋着并没有行动袭击他或是羊群,李自成不由纳闷起来,按理说那群羊都已经成瓮中之鳖了,那群老雕既然把羊群聚到这里,为什么不下来呢?就在李自成纳闷的时候,突然发现羊群中间有一个散发着幽幽绿光的东西,刚才是因为白天看不真切,现在天色暗了下来,那散发着绿光的东西十分扎眼。

李自成不在观望,果断的从土坡上面滑了下来,而那群老雕也没有俯冲下攻击的意思,相反,反而有些忌惮。李自成看天山那些老雕没有攻击,松了一口气后,大步流星的走到羊群中间,发现了那块发着绿光的东西,那是块段成两半石碑,石碑花纹有些古朴,上面刻着密密麻麻地文字,那些绿光正是这些文字发出来的。

李自成不识字,也看不懂上面写的什么,他好奇地摆弄了一会,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只感觉石碑上透出一股股阴凉的气息,然人不由得心悸。他把那截段在外面的石碑扶正,想去挖土里剩下的半截,可是费了半天劲都没有撼动那块石碑一下。于是只好作罢。

最后他把那半块石碑立了起来,天上的那几只老雕竟然飞离了空地上空,好像避之不及,对这块石碑很忌惮。

李自成一看有门,既然那些畜生害怕这东西,那说明这个东西对它们有一定的威胁,二话不说就把那断裂在外的石碑背在了背,取出短鞭绕了几圈,确定固定住石碑之后便不再停留,赶着羊就往坡上去。

那群山羊一看老雕飞走了,都陆陆续续的开始往坡上爬,最后,李自成就这样背着那块发光的残碑赶着山羊下山了……

——

——

“接下来呢?后来怎么样了?”我咽了一口唾沫,等着杜先生下文。东皮也是一脸兴奋地等着他的后话。可之后杜先生说了一句话差点没把我们俩气死。

杜先生抚了抚山羊胡子幽幽道:“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道来!”

“啥?没了!”我和东皮对视了一眼,失望道,“这算个啥,哪有讲故事只讲一半的?”

接着杜老先生慢慢的的站起身来,放下手中的折扇,自顾自得到了一杯花茶道:“现在村里像你们这样,喜欢听我这个老头子啰嗦的人不多喽!故事咱们先说一半,下次有机会老朽再讲给你们听。”

我俩不由的感觉有些扫兴,但杜先生的脾气我知道,他如果不想说,怎么软磨硬泡都没用。

我刚想让他再换一个故事,庭院外一阵咒骂声就响了起来。

“你们两个臭小子听着,我知道你们在里面,快点给老子出来,不然找上你们家让你们爹妈评评理!我要是不当着你家人面把你们的屁股拧开花,老子就不姓张!”

杜先生听着庭院外的叫骂声,回过头来略有深意的看着我们,语重心长道:“子灵,你个瓜娃子,又闯祸了?”

我和东皮尴尬的低下了头,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道:“是那张胖子得理不饶人,只不过顺手从他家枣园子里顺了几颗枣子,这没完没了的给我俩一通追,真小心眼!”

东皮也在一旁附和着,时不时的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我差点笑出声来。

“行啦,你看你们两个一唱一和的”杜先生叹道,“一闯祸就来我这避难,净给老头子我添麻烦。”

我立马正色道:“坚决不给组织添麻烦,但是我们如果被那张胖子揪回家,被我老爹关禁闭,以后谁听杜爷爷您说书啊。”

我俩哭丧着脸,说的眼泪汪汪的,揪着杜先生的袖子来回摆扯,甭提多赤城了。

“好,好,我替你们解围,在摆着,我这一把老骨头就被你们扯抖散了!”杜先生气笑道。

随后我们就躲进了屋里,杜先生打开了院门,我们隔着窗户纸张望着,也不知道杜先生跟那张胖子说道些什么,张胖子先是骂骂咧咧,又叹了一口气,最后竟然扑通一声给杜先生跪下了,杜先生又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这张胖子一个劲的点头哈腰跟个哈巴狗一样,最后千恩万谢的走出了庭院。

我和东皮好奇的问杜先生,杜先生故作神秘的笑了笑,也不说,搞的我心里痒痒的。之后我又在杜先生的院子里玩了一阵,杜先生则是躺在摇椅上,显得甚是悠闲。看样子我的好奇心,比起他给我讲故事的欲望大多了。

我知道耗不过这老头,既然留下来死缠烂打没用,我也不再浪费时间。临走的时候,我突然又想起来那个故事,不死心的问道:“那李自成最后怎么样了?”

杜先生捻了捻胡须笑道:“你呀。回去自己看史书去。”

我失望的耸拉着眼皮,也不追问,摸了摸有些发蒙的脑袋跟东皮出了庭院,走在小路上看着眼前着一片片大山,望着山脚下那座小村子。回想这蛋疼的一天,回家肯定少不了一顿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