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风暴
3751100000021

第21章 文化:“自大狂”集中营(1)

开发Macintosh期间,苹果的办公大楼上插过海盗旗,工作人员都穿着印有醒目海盗图案的T恤上班,黑板上也写有“让我们做海盗”的宣传口号。乔布斯疯狂地高喊:“当海盗比当海军强!”“热爱你的工作,每个星期奋斗90个小时吧!”

这种反常的行为恰恰反映了苹果特立独行的企业文化:叛逆、疯狂、自命不凡,总之就是与众不同,而这也正是苹果可以生产出时尚、令人疯狂的产品的根源所在。

第一节人人都是海盗

乔布斯曾是一个反叛的嬉皮士,他退学、张扬、反叛……正因为乔布斯的个人影响,苹果也存在着令外人惊异的“海盗文化”。

1980年,乔布斯开始接手Macintosh研发工作。当他来到Macintosh研发组后,发现这里只有不到20个研发人员,这与“丽莎”研发小组拥有接近200名研发人员大不相同。在这里,乔布斯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车库时代。就像他和沃兹尼亚克研发AppleⅠ和AppleⅡ时一样,这里的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与创新精神,他们都像当初的他一样相信自己能创造辉煌。

经历了“丽莎”的失败,乔布斯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而在这里,他又找到了当初创业时的激情与勇气。即便他的暴躁个性不受到欢迎,但拥有权力的乔布斯已经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了。

乔布斯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了Macintosh的研发中,他希望能够永远保持Macintosh研发团队的激情。所以,他总是用传教士的煽动口吻鼓舞人心,并疯狂地高喊:“热爱你的工作,每个星期奋斗90个小时吧!”他甚至给Macintosh研发团队取名为“海盗团队”,并在黑板上写下了疯狂的口号:“让我们做海盗吧!”

乔布斯说,“当海盗比做海军强”,因为海盗比海军更有激情和富于冒险精神,而且也更自由,内部不存在像海军一样严格的等级制度与纪律。在这个“海盗团队”中,乔布斯充分尊重每个人,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任何官僚作风,谁都可以无拘无束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为了彰显Macintosh研发团队的与众不同,乔布斯甚至给每个队员都发了一件印有醒目海盗图案的T恤,还在公司大楼上挂起了海盗旗。这个黑色的骷髅旗一直在楼顶飘扬了一年多。在别人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示威或者挑衅。

Macintosh研发团队的工作人员大多是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很容易受到乔布斯的鼓动,因为他们有着像乔布斯一样的伟大梦想,所以他们能做到每周工作90个小时。即便是在休息日,他们大部分人也会选择来公司工作。晚上11点以后还在开会更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是强迫他们做的,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在这种“海盗文化”里,他们甘愿像奴隶一样卖命工作,就像一位参与研发Macintosh的工程师后来回忆起那段时光时所说的:“乔布斯身上有一种迷人的光环,这种光环能让你忍受他的暴躁、多变,让你凝聚在他的周围,像奴隶般为他工作,并且,他总能让你激情四射。”

乔布斯偏爱海盗,不仅仅因为海盗的疯狂、激情与叛逆,当然还包括可以像海盗那样抢夺和偷窃。对于海盗来讲,这是他们的工作,而与道德或者法律无关。这或许才是一向反叛传统与规则的乔布斯最看重的。

乔布斯是整个“海盗团队”的头目,而他获得Macintosh项目的方式也是像海盗一样“掠夺”而来的。事实上,Macintosh项目一开始的负责人是杰夫·拉斯金,他是一名计算机天才。1979年加入苹果。在一次董事会上,拉斯金介绍了他的Macintosh项目。当拉斯金提出Macintosh项目后,乔布斯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因为那时乔布斯正领导着“丽莎”的研发组,他害怕Macintosh项目会影响到“丽莎”项目。但最终,Macintosh项目还是被董事会批准了。

就在拉斯金领导他的团队一步一步研发Macintosh时,被“丽莎”研发组踢出局的乔布斯盯上了Macintosh。他发现了Macintosh的很多优点,他又开始到处为Macintosh说好话。他甚至对拉斯金兴奋地说:“Macintosh可能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AppleⅡ,这真是一项极其出色的设计,Macintosh指引了未来电脑的发展方向。”对于乔布斯的赞美,拉斯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可是,理解乔布斯的人都会明白,他这种“伎俩”的真正用意,只不过是想博取拉斯金的好感,加入他的团队。就像一名苹果的工程师所描述的:“只要看一下乔布斯眼里流露出的目光就知道,对杰夫·拉斯金来说,大事不妙的日子不远了——乔布斯要把拉斯金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了。”

乔布斯开始向董事会申请加入Macintosh的研发团队,当拉斯金知道这个消息后,他表示强烈反对,就像他所说的:“乔布斯什么事都想掺和。不管你在做什么,他都要沾上点边。苹果没人想让他参与他们的项目。我已组建了Macintosh团队,我想也不需要他。”但是,拉斯金的反对并没有阻止乔布斯加入他的团队。

从一开始,拉斯金和乔布斯之间的合作就是一相情愿的,拉斯金讨厌乔布斯,他不想让乔布斯掺和自己的事情。Macintosh是拉斯金的所有梦想,他想亲手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但是,乔布斯却要处处插手,什么都要管。这让拉斯金忍无可忍。他们在所有问题上都要争吵。

有一天,傲慢的乔布斯又来挑衅同样自负的拉斯金,他对拉斯金说:“我接管软件,你可以做技术文档。”拉斯金却说:“不,你也可以做技术文档,我辞职。”于是,拉斯金和乔布斯之间的矛盾开始公开化。“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苹果的董事会主席乔布斯赢了,Macintosh项目最初的缔造者拉斯金离开了苹果,乔布斯成为了Macintosh项目名正言顺的领导者。

乔布斯就是以这样无理“掠夺”的方式占有了Macintosh。同时,为了能尽快研发出Macintosh,乔布斯还利用自己的权力,疯狂从“丽莎”研发组那里挖人,袭一切对Macintosh有利的技术。就像一位Macintosh研发人员所说的:“我们寻找能够讨要、借或者偷代码的地方。”更有设计师直白地说:“许多人认为我们从施乐公司获得了技术,而实际上,我们是从‘丽莎’项目中获得的。”

在乔布斯的授意下,Macintosh团队像海盗一样疯狂地掠夺着属于他人的成果,也在像海盗一样卖命工作着。正是因为这种正邪不分的“海盗文化”,使苹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了完美、颠覆所有人想象的Macintosh。

乔布斯一手创造的这种“海盗文化”,也只有在他做船长时,才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使“海盗团员”拼命工作。但是,当乔布斯离开苹果后,他所创造的“海盗文化”成为了新船长斯卡利的负担与累赘,他无法忍受这帮崇尚自由、叛逆、无法无天的天才,而他又不具备乔布斯的激情、反叛与挑战一切的个性,这就注定他不可能真正融入苹果。而当苹果陷入困境后,真正能解救它的,也只有当初亲手建立了苹果的乔布斯。因为只有他能够驾驭他一手培养起来的“海盗团员”。

第二节以下犯上

作为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曾被自己所一手创办的公司踢出家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苹果“以下犯上”文化的最好体现。

1983年,为了改善苹果的营销和管理,乔布斯请来了百事可乐公司副总裁约翰·斯卡利担任苹果总裁兼CEO。开始那段时间,斯卡利工作进展顺利,他和乔布斯俨然已经成为亲密无间的最佳拍档。但乔布斯和斯卡利的伙伴关系没有维持多久。

1985年,苹果宣布历史上首次出现季度亏损,并被迫裁员1/5。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管理层意识到很多问题都来自乔布斯,甚至有人说,乔布斯在苹果的负面作用多于正面作用。而斯卡利此时也意识到,要想重振苹果,必须对乔布斯有所行动。

乔布斯在苹果已经众叛亲离。首先是斯卡利和乔布斯的矛盾日益尖锐。斯卡利才是公司的总裁,可是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乔布斯的手里。本来很多需要向斯卡利汇报的工作,都会到乔布斯那里汇报,乔布斯成为了苹果的真正主管。初来乍到的斯卡利,容忍了乔布斯的一意孤行。可是,斯卡利不会长期容忍乔布斯的一意孤行和飞扬跋扈。

当苹果出现亏损时,斯卡利认为这正是赶乔布斯下台的最佳时机。他不再听从乔布斯的“呼来喝去”,而是公开指责乔布斯的一次次决策失误。斯卡利指责乔布斯在Machintosh的研发过程中,不顾一切地追求完美,从而错过了Machintosh面市的最佳时机,而研发成本过高导致的高昂价格,则是Machintosh在市场上受到冷落的最主要愿因。而后,在Machintosh的销售上,乔布斯又做了过于乐观的估计,他提出一年销售50万台Machintosh的计划,这在别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而当有人试图纠正乔布斯的错误时,他却利索地让那些人从苹果“滚蛋”了。为了扭转败局,他又不惜重金在电视上做起了那个着名的失败商业广告《旅鼠》。

在斯卡利看来,由于乔布斯在Machintosh研发战略上的失败,才使苹果出现危机。所以,斯卡利认为,乔布斯不能再继续担任Machintosh项目组的研发负责人,他希望乔布斯能够离开Machintosh研发组。此时,董事会站在了斯卡利的一方,他们认为乔布斯在Machintosh研发组是多余的,他应该为Machintosh的失败负责,就像公司的一位副总裁麦克·默里在发给苹果高层的一份备忘录中所言:“公司出现的重大决策问题应该归咎于乔布斯的公司发展战略的失败他的发展战略明显是以公司的生存为代价的。”乔布斯被赶出了Machintosh研发组。

当乔布斯知道自己被踢出Machintosh研发组后,非常气愤。他想赶斯卡利下台,并且在秘密行动着,但斯卡利很快就知道了乔布斯的“阴谋”。他在紧急会议上对乔布斯吼道:“是我在管理苹果,乔布斯,我要你马上从这里消失。就是现在。”面对斯卡利的失控,乔布斯用刻薄的口气回击说:“我认为你对苹果没有什么好处,让你经营这家公司是个错误。”紧急会议因为乔布斯和斯卡利的互相攻击而难以进行,乔布斯对董事会成员说:“现在应该考虑一下斯卡利的问题,他该离开苹果了,他不知道每天在做什么,我不能再忍受和他共事。”而斯卡利也不能再忍受乔布斯的一意孤行了,他也对董事会成员说:“我给乔布斯的权力比他曾经拥有的权力都大,我已培养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之后,斯卡利继续向董事会施压:如果乔布斯留在苹果,他就会选择离开。在这个关键时刻,董事会选择了斯卡利。此时乔布斯似乎找不到任何他可以容身的地方了。乔布斯在苹果已经是众叛亲离。很多苹果的员工都难以忍受他性格上的缺陷——冷酷、孤僻、暴躁、傲慢、一意孤行、自以为是他的专制和粗暴、不近人情被广为传播。他的个性使他最终失去了在苹果“力挽狂澜”的机会。

在苹果的季度会议上,斯卡利强硬地说:“在公司里,已经没有史蒂夫·乔布斯发挥作用的部门了,不论现在还是将来。”

几天之后的1985年9月17日,乔布斯向苹果递上了辞呈,他选择了离开。随后,乔布斯陆续卖掉了他在苹果的股票,只保留了一股,声称是为了要得到苹果的年度财务报告。他在描述自己的退出时,煽情地说:“我的心会一直留在那儿,苹果就像我的初恋情人一样,就像所有的男人都会想念他们第一个深爱过的女人一样,我会永远眷恋着苹果。我会感到我的根还在苹果。”

就这样,一手创办苹果的乔布斯被他亲自请来的斯卡利赶出了公司。而乔布斯被自己所创办的公司赶出家门的事件本身,正说明了乔布斯已经把苹果打造成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企业。在这里,并不是有资历、有股份、有权力就可以为所欲为,也不是没有资历、没有权利就要甘愿受指使。在苹果,员工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提自己想提的建议。这种自由的文化当然也可以接纳与乔布斯截然不同的斯卡利。

这种事情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它们的创始人会牢牢把握着权力之杖,比如盛大的陈天桥,巨人的史玉柱,阿里巴巴的马云尽管通过招揽职业经理人的方式,他们正在试图出自己所创办公司的具体运营与管理,但是,他们仍然是公司“背后的真正管理者”,公司的所有重大决策仍然要经过他们的“首肯”才能执行。而当执行官和创始人出现矛盾的时候,在中国,走的永远是外来者,而不是公司的创始人。这同样与我们的企业文化有关。至于国美电器黄光裕与陈晓之争,不论结果如何,实在是近年出现的一个特例。

苹果这种自由、平等的企业文化同样与乔布斯的本性有关。乔布斯是一个嬉皮士,不愿意受到任何束缚,他讨厌规则,追求绝对的自由与平等。正因为这种性格特征,他才可以做到放权,让自己和所有人一样平等。在苹果,员工之间的竞争是平等的,不存在等级制度,也没有官僚作风。对公司贡献越大的人,越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而这与是否是创始人无关。同时,如果决策出现问题,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受到相应处罚,这当然也包括乔布斯自己。乔布斯打造了一个平等的工作环境,也正是他所一手打造的这种自由文化最终将他赶出了苹果。

但是,被赶出苹果后,乔布斯并不认为他为苹果建立的自由氛围是错误的。在他看来,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创意,真正创造出伟大的产品。这就像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一样,如果对艺术家进行思想上的束缚,他们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所以,在他被赶出苹果,买下Pixar后,他仍然为Pixar建立了平等、无拘无束的企业文化。在Pixar可以看到各种我行我素、稀奇古怪的员工,随时随地提出各种古怪的创意,乔布斯不仅没有禁止这种活动,反而认为这正是Pixar的创意之源和与众不同之处,就像Pixar的一位员工所描述的:“什么中层、部门、领导,我们统统没有,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