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风暴
3751100000019

第19章 管理:是天堂更是地狱(1)

苹果对人才的管理使用与微软不同,为员工提供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不是乔布斯关注的事情。在乔布斯看来,安逸是进步的大敌。所以,他用争吵和大吼来威胁和刺激员工,让他们时刻感到恐惧,进而激发他们的斗志。在苹果,员工称粗暴的乔布斯为“恐怖分子”或者“地狱老板”。乔布斯还曾被《财富》杂志评价为“美国最粗暴的老板”。可是,恰恰是这个暴躁、满嘴粗话、时刻威胁员工的家伙带领苹果成为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苹果员工对这位“性格”老板更是尊敬有加。“粗暴、咆哮”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领导力,iMac的半透明包装、iPod的滚动选歌方式、MacOS的完美界面,都是在乔布斯的咆哮下产生的。乔布斯到底是怎样“化粗暴为神力”的?苹果那些同样心高气傲、桀骜不驯的员工为什么甘愿忍受乔布斯的坏脾气?

第一节地狱老板

乔布斯回归苹果后,他看完苹果员工研发的MacOS,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下面的员工大吼道:“你们就是MacOS的设计人员吗?”当他们怯怯地点头后,乔布斯用他一贯盛气凌人的口气喊道:“真是一群饭桶!”接下来,他把MacOS批得一无是处。

这种情形在苹果的工作中随处可见,乔布斯的口头禅不离“笨蛋、饭桶、愚蠢、狗屎……”,就像苹果一位元老所描述的:“乔布斯像连珠炮一样骂个不停,说我们浪费公司的时间,只做了些无聊的玩意儿。”与很多公司的人性化管理不同,在苹果,乔布斯从来不会以赞扬的方式来鼓励员工,而是选择给员工施以高压,通过粗暴式管理让员工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很多在苹果工作过的员工都受过乔布斯的恐吓。他们对乔布斯都有一种恐惧感,甚至不敢和他同乘一部电梯,因为完全有可能没出电梯自己就已经被解雇了。而当他对某位员工不信任时,竟会去偷看员工的电子邮件和聊天记录。

员工称粗暴的乔布斯为“恐怖分子”或者“地狱老板”,当乔布斯被逐出苹果时,苹果员工甚至感到了解脱。苹果员工对他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希望他离开苹果;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尊敬他,担心没有了他,公司不知该怎么办。

在《乔布斯的秘密日记》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反映员工对乔布斯的矛盾看法,尽管作者采用了夸张的写法,但在苹果员工中,乔布斯确实是一面有着天使般笑容,一面又有着恶魔般“丑恶”的领导者。

我们一起开会,会议讨论的主要是关于将下一代iPod的长度减少半毫米的提议。我认为,减少半毫米会失去后续设计的余地,因此我建议减少1/4毫米。像往常一样,对于我的改进建议,拉斯(苹果的一名高级设计师)表现得非常认可。

“你知道,”他说,“我在皇家学院也算得上是一等水平了,但是对于您的设计能力,我总是自愧不如。真的是这样。”

然后,我们又研究了几个iPhone的FPP(仿造产品愿型)。这几个FPP将会在公司内部分发,并提供给我们的一些供货商,以便迷惑人们,使他们难以猜出实际产品将是什么样子。即便是仿造产品,我也要求采用最高标准。因此,我声色俱厉地对拉斯说:“这做得简直糟透了!”

他耸了耸肩,挤出一丝他惯有的苦笑,似乎在向我说:“乔布斯,我从未见过你这样苛刻的老板。但我还是不可救药地爱戴你,因为只有你才能激发出我真正的水平。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哪天我看到你孤身一人躺在床上睡着了,我还是会下手捅了你。”

其实,乔布斯的粗暴式管理源于他对人性的把握。他深知,如果让他们处于安逸状态,就会不思进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如果通过“咆哮、威胁、高压”的方式,就会让他们时刻有一种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恰恰是让他们发挥最大能量的催化剂。乔布斯在谈到团队的管理时说道:“我的工作不是对人表现得和蔼可亲。我的工作就是把我们手下这些‘牛人’召集起来,然后督促他们,让他们做得好上加好。对付‘牛人’有什么招数呢?只能采取更为极端的思路和手段。”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种“咆哮、威胁、高压”的管理方式,乔布斯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在面试的时候总是会注意考察面试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面试的时候,他会故意让面试者感到心烦意乱。他会批评面试者之前做的工作是浪费时间,他所做的产品一无是处,还会以轻蔑的口吻故意问:“那真是一个没用的产品,你为什么还要从事那项工作呢?”乔布斯这样做只是想看看他们在面对压力时的表现。如果面试者认同乔布斯的说法,没有任何回应的话,他不会录用他。而如果面试者没有屈服,对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持有坚定的信念、信仰和自豪感,这样的人心理上就会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通过面试在苹果工作后,乔布斯会给他们种种不合理的压力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面对那些不能完成的任务时,如果员工说这是不可能的,他不可能做到,乔布斯会说:“要是你做不到,我会找其他人。”在乔布斯的眼里,没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他会毫无顾忌地提出种种苛刻条件。对此,乔布斯的朋友曾分析说:“乔布斯做事情从来不像我们一样有顾虑,这与他的出身背景和早期的成功经历有关。他不愿受任何东西的束缚,他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做他想要做的事情。”乔布斯这样毫无顾虑的做法会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员工离职;另一种是他达到目的。而对于离职的员工,乔布斯当然可以说那并不是他需要的员工。

同时,乔布斯的咆哮、粗暴并不是简单的辱骂或者人格上的侮辱,事实上,在咆哮的过程中,他会针对每个细节对员工进行粗暴的拷问,比如在辱骂MacOS的设计人员时,乔布斯提到了MacOS中他讨厌的所有元素,包括打开窗口和文件夹时使用的不同路径,至少有8种窗口,他会说“窗口太多,要想办法简化”。他甚至会注意到界面上的滚动条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开始会有“必然被开除”的决心,可是,当他一边骂着一边说出问题所在时,他们就会觉得不会被开除,因为乔布斯正在试图让他们把产品做得更好,负责设计MacOS的一位负责人说道:“我认为他不会开除我们,因为要是他想的话早就开除了。”

乔布斯辱骂、粗暴的出发点并不是开除某个人,或者跟某个人过不去,他这样做完全是要把产品做得更好。当MacOS的设计人员研发出新款界面时,乔布斯看到后非常高兴,并对经过的人员兴奋地说:“你们一定要来看看这个。”

MacOS设计人员尽管遭到了乔布斯的“侮辱”,但是,在这样的“侮辱”中,他们设计出了以后大卖的MacOSX,让每个人都更有成就感。

毫无疑问,乔布斯总是有办法让他们坚信自己在做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作。所以,在这样坚定的目标之下,就算乔布斯再咆哮、粗暴,他们也会选择忍受。因为一个真正的人才是不可能总是容忍自己处于恐怖统治之下的,他们都希望从“笨蛋”变成“英雄”,就像苹果公司的一位员工所说的:“你盼望自己成为英雄的日子,并努力度过你是笨蛋的艰难日子。”那些具有坚定意志的人,会为了成为“英雄”,而更加勤恳、任劳任怨地工作,与获得金钱和物质奖励相比,他们更想证明自己并不是“笨蛋”,想亲耳听到乔布斯一句表扬。就像斯卡利所描述的,乔布斯会称员工的报告为“一堆狗屎”,他会大骂员工的愚蠢。但是,在骂完之后,员工会回到自己的电脑前,重新写相关报告,“因为他们知道,再次向乔布斯展示自己的研发成果时,可能还要工作两百多个小时。为了得到乔布斯的几句肯定,他们愿意工作到筋疲力尽”。因为对于那些从小生活在人们赞叹声中的人才们,面子问题事关重大。

如此来看,乔布斯的粗暴与咆哮并不是简单的发泄,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领导力。

第二节留下精英,解雇笨蛋

乔布斯自命不凡,他坚信自己是一个天才。他也深知,只有找到最优秀的人才才会创造最大的价值。正因如此,苹果公司内部有着浓郁的精英主义观念。乔布斯说过:“人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笨蛋。”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为苹果留住精英,开除笨蛋。

乔布斯不懂电脑技术,沃兹尼亚克是电脑天才,是他创造出了苹果最初的产品AppleⅠ和AppleⅡ。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分享了苹果最初的成功;乔布斯不懂零售,他请来业内公认的零售大师罗恩·约翰逊,带领苹果进入零售行业;乔布斯不懂营销,他请来百事可乐的营销副总裁约翰·斯卡利负责苹果的营销工作;乔布斯不懂电脑动,没关系,他有“拉赛特、卡特穆尔、阿尔韦”这样的好莱坞黄金组合团队;乔布斯不懂音乐,没关系,他可以同索尼等业内知名唱片公司合作;乔布斯不懂设计,当然也没关系,他只要知道什么是完美的设计,自然会有人完成相关设计;乔布斯不懂广告,他会请最优秀的广告公司为苹果设计广告。

乔布斯在苹果成立了A级工作组,这个工作组人员很少,都是特别精选的设计师、程序员和管理人员。他们负责苹果最重要的产品的研发工作。乔布斯认为,小型的A级工作组要比大量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加有效。在选用最出色人才的同时,乔布斯还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开除他所认为的“笨蛋”,毫不留情。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当你发现有些员工并非最优秀的人才而不得不开除他们时,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这就是我的工作:开除一些不合格的人,我一直都非常讨厌以仁慈的方式做这件事情。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一定要做,尽管从来都不有趣。”

乔布斯这样做的背后逻辑是,“糟糕的出租车司机与优秀的出租车司机之间并没有大的区别,糟糕的酒店厨师与优秀的酒店厨师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在工业设计或者编写程序方面,优秀与糟糕之间的区别却非常大。好的设计师要比糟糕的设计师好上100倍甚至200倍。在编写程序方面,优秀程序员与普通程序员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苹果,不管做什么,都要找到业内最优秀的人才,然后组织他们一起工作。而他所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将他们聚集到一起。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我一直认为,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保持我所在组织的员工的高水平。这是我认为我个人可以为之贡献的少数事情之一——为组织慢慢灌输其拥有‘A级’参与者的目标。在寻求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方面,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值得的。”

乔布斯在苹果从来不从事具体的工作,他不负责设计电路,也不会亲自制作动电影,当然更不会自己拍广告。他在团队建立好后,会给他们充足的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乔布斯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把关人”,他会对他所不满意的一切说不,然后通过威胁、逼迫等手段让他们进行修改、完善。约翰·斯卡利说过:“乔布斯并没有真正创造什么实体产品,但他却创造了一切。”

乔布斯的真正过人之处就在于,他永远可以把自己脑子里的一个想法变成现实的产品,他会找到最优秀的人才来实现他的想法。可是,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那些同样古怪、自命不凡的精英们甘愿受乔布斯的虐待?乔布斯拉拢人心的做法又是什么?

第三节员工使命

乔布斯在营销苹果产品的时候,从来没把它们只是当成产品来营销,他为苹果产品赋予了很多人为的内,比如他认为苹果产品代表一种人人向往的生活方式,是有品位人士的必备品。苹果产品甚至担当起了道德选择的物品,如果你选择苹果产品,就意味着你在反抗微软的邪恶垄断。正因为乔布斯赋予苹果产品的这些内,人们才会疯狂追逐着苹果的产品。同样,在对苹果员工的管理上,乔布斯也从来没有只是把他们当成员工,也没有让他们认为在苹果所做的仅仅是一项工作而已。在苹果内部,乔布斯也像传教士一样整天宣扬着他对世界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