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主动赢得一切
3730200000035

第35章 真诚搭建社交网络:储蓄你的人脉资源(4)

愈是自认难以对付的对手,愈该掌握时机先打招呼。否则,单就没打招呼一件事,就可以让你心情低落。想到自己不善应付的人在场时,虽然容易产生尽量不碰面的念头,但可以反过来将立即打招呼当作一种免罪符。

4.救助落魄之人

在受到众人冷落,连亲近的人也离开自己时,你若能接受对方,反而愈令人心存感激。在落魄时伸手援助自己的人,值得与之交往一生。在这种情形下建立的关系,不会因为少许挫折即告崩溃。更何况,当时失败的人,未必永远处于失败的处境。倘若希望在对方下回胜利时与其结成莫逆,就应该在其失败时即已伸出援手。

5.愈难亲近的人愈值得信任

难以亲近的人外表上看起来严肃,实则大多并无恶意。我们毋宁说,比起轻率即能接近的类型,难以亲近的类型中反而好人更多。他们本身虽然也希望自己平易近人,但是由于生性害羞,因此无法完美地表现出平易近人的气质。而且,由于外观看起来冷漠平淡,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为什么人家总是远远地躲开我呢?”他们总是怀抱着这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会使他们陷入愈来愈难亲近的处境。这是恶性循环的结果。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对象,你反而可以怀着大胆闯入的心情来接触。做人很难,但你如果大胆地主动与人接触,也许你会改变自己的现状。

掌握说服别人的技巧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水平,而85%则取决于他的社交能力。”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不和别人打交道,是成就不了大事的。要想成就不凡,你就一定要和周围的人多交往,赢得一个好的人缘。要经常锻炼你的口语表达能力,掌握说话技巧,懂得幽默,学会和难处的人相处,多与比你强的人交往。

名人视线

“心理共鸣”法

伽利略年轻时就立下雄心壮志,要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所成就,他希望得到父亲对他事业的支持和帮助。

一天,他对父亲说:“父亲,我想问您一件事,是什么促成了您同母亲的婚事?”

“没有,孩子。家里的人要我找一位富有的女士,可我只钟情你的母亲,她从前可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姑娘。”

伽利略又问:“您说得一点也没错,她现在依然风韵犹存,您不曾想过娶别的女人,因为您爱的是她。您知道,我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除了科学以外,我不可能选择别的职业,因为我喜爱的正是科学。科学是我唯一的需要,我对它的爱有如对一位美貌女子的倾慕。”

父亲说:“像倾慕女子那样?你怎么会这样说呢?”

伽利略说:“一点也没错,亲爱的父亲,我已经18岁了,别的学生,哪怕是穷的学生,都已想到自己的婚事,可是我从没想过那方面的事。我不曾与人相爱,我想今后也不会。别的人都想寻求一位标致姑娘作为终身伴侣,而我只愿与科学为伴。”

父亲一直没有说话。

伽利略继续说:“亲爱的父亲,为什么您不能支持我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的学者,获得教授身份。我能够以此为生,而且比别人生活得更好。”

父亲为难地说:“可我没有钱供你上学。”

“父亲,您听我说,很多穷学生都可以领取奖学金,我为什么不能去领一份奖学金呢?您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朋友,您和他们的交情都不错,他们一定会尽力帮助您的。”

父亲被说动了:“嘿,你说得有理,这是个好主意。”

伽利略抓住父亲的手,激动地说:“我求求您,父亲,求您想个法子,尽力而为。我向您表示感激之情的唯一方式,就是……就是保证刻苦钻研,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在谈话时,要想引起对方心理上的共鸣,这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一个人尝试说服他人、对另一个人有所求的时候,这样的论点也同样适用。最好先避开对方的忌讳,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不要太早暴露自己的意图,让对方一步步地赞同你的想法。当对方跟着你走完一段路程时,便会不自觉地认同你的观点。这个说服的方法叫“心理共鸣”法。伽利略在与父亲的交谈中采用的就是这种技巧。

一个人的说话技巧,可以显示他的智慧的能力。口才好的人,说话说得使人钦服,往往可以很顺利地赚到大钱,就是胸无半点常识的人,往往因为会说话,人家都以为他是企业有名的经营者。良好的口才在经济领域中,有时能改变企业的命运。

为什么有的经营者讲话别人不爱听?为什么有的人商业谈判常常失利?为什么好的商品不被市场所认识和接纳?主要原因是口才不好,表达不清,影响了沟通和交流。

说话是人的天赋本能,但良好的谈吐要靠后天的习练。说话,对于经营者来说,是一门艺术。每个经营者,都应有自己的至理名言。经营者也是明星,是企业明星;经营者的口才语言,也是明星语言。对于经营者说,演讲、交谈、谈判和辩论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言谈是人生重要的一种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善于说话,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虽然每个人都用知识说话,但话说得好的人却不多,说并不见得比写文章容易,文章写好了可以修改,而一句话说出来了,要想修改是比较困难的。人们也常感觉到,即使是同一个意思,甚至同一句话,会说话的人,能叫你眉飞色舞;不会说话的人,则叫你头昏脑涨。由此可知言语是一种技能,必须多学习才能增进技能;更必须多多练习才能成功。

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诀窍,一个人必须掌握这种巧妙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就。在说话的时候要认清对方,顾虑别人的反感,坦白直率,细心谨慎。宜常常谈话,但每次不可太长,说话的时候不可唯我独尊。

成功维他命

说服别人的有效策略

1.以情感人。人是十分珍视感情的,在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中,感情的作用就十分重要。在说服人的时候,首先要创造一种平和、温暖或是热情、诚恳的气氛。

2.以退为进。心理学有个“名片效应”,是说与人接触,先要向人家介绍自己的情况,让人家了解自己,取得信任。

3.引起共鸣。这即是如何引起对方注意、善于提出问题。实际上,无论在心理上、感情上,还是在理性上,我们都可以找到双方的共鸣之处,即沟通点。

4.归纳分析。这是一种提供多种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对立情绪的人,采用只提出事实,不给结论的方法,容易被接受。

5.对比说服。摆出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判断是非曲直,或让他们跟着我们一起判断对错。

6.就事论事。在具体问题上发生分歧,把问题停留在具体问题上,事情往往不好解决。如果把这个问题挪到相关的,如目标、理想,这样的高层次上,我们就容易找到共同点。自然,有共同点,又是大共同点,统一认识、看法,也就好办了。

7.以事喻理。道理的“理”性愈强,愈要注意让事实讲话、佐证,否则就会因教育对象缺乏感生体验,影响对“理”的理解、消化和吸引。用事实充实大道理,还可以避免说大话、空话,联系实际把道理讲实。现在一些大道理所以让人听不进,就在于讲得虚。

8.以小见大。思想是有差别、有层次的,讲道理也应有层次。缺少层次,一下子跨越几个台阶,会让人感到道理离得很远,接受不了。讲者应擅长于小事情中讲蕴涵着的大道理,于浅事情中挖掘可触摸的深道理。

9.迂回引导。正面一时讲不通,不妨搞些“旁敲侧击”。讲好大道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剥茧抽丝,逐步引导,层层深入,最后“图穷匕见”,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和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有时也可借题发挥。讲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道理。这样可以避免把讲道理变成简单的演绎论证,使教育对象易于接受。

10理在情中。有时讲大道理,教育对象并非对道理本身不接受,而是与讲道理的人感情上合不来。这时讲道理的人要善于联络感情,要注意反省自己有无令对方反感的地方,及时克服和纠正。尤其当对方抵触反感情绪较大时,首先要以诚相待,要在理解、尊重、关心的原则基础上,再讲道理。

11.谈心渗透。“大锅饭不觉香”,讲大道理仅靠在课堂上和公共场合讲,受当时环境气氛的影响,有些朋友可能听不进。出现这种现象,有时就要开“小灶”,选择一个恰当的场合,与对方真诚、平等地谈心交流。

12.点到为止。话讲得啰唆就让人厌烦,听不进。有些人生怕人家听不懂,翻来覆去地讲一个道理,结果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应该视情况因人出发,针对实际把握要讲的内容,该讲的一定要“点到”,同时又要注意留下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对方去领悟、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