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张秉贵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3728700000017

第17章 标兵

张秉贵站在天安门前的东红台上,心情振奋,神采飞扬。胸前缎带上的国徽闪着金光,一排金字标出“1949一1958”。他作为北京市的劳动模范代表,头一次参加国庆节观礼。

红台上站满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和各个少数民族的人士,但他几乎都不认识。向南望去,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耸立,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庞大的军乐队已经作好了准备,受检阅的部队和游行的群众齐集在东三座门外。广场洒过清水,洁净无尘,更显得平坦开阔。往年,他是在游行队伍中进入广场的,自然看不到这个场面。今年,他站在台上观礼,不禁浮想联翩。

礼炮响了,军乐奏起激昂的国歌。张乘贵感到心发颤、眼发酸、忍不住流下欢乐的眼泪。阅兵之后,群众游行开始了。红旗鲜花织成一片锦绣,浩浩荡荡的人群高呼着口号大踏步涌向天安门前。他引领仰望,天安门上站着敬爱的毛主席正微笑着向游行群众招手。他几乎忘记了是在观礼,而竟然觉得自己又走在游行队伍中去了。多少年来,我们的人民正是在党和毛主席的指引下,且战且走,且走且战,经历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进行着移山倒海的伟大建设,从黑夜走到天明,从灾难走到幸福,一直走到今天,走向胜利,踏上更为广阔的前程。

北京解放十年了。自己由被奴役的店员成长为劳动模范,走进了党的队伍,确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现在面对着天安门上的领导人,观礼台上的代表和广场上游行的群众,从上到下都是在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在奋进,他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工作,眼光落在金水桥南面笔直站立的一排排标兵身上。

这些标兵,忠实地站在各自的岗位上,一丝不动。不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城楼、看台上沸腾起来的时刻,庄严的阅兵式通过天安门的时刻,还是欢腾的游行人流涌来的时刻,他们始终一个劲,发挥着标杆和准绳的作用。

标兵,这个名词进入张录贵的生活不过半年多,但他所理解的内涵却是与众不同的。

一九五八年二月,北京市天桥百货商场提出了改进商业工作的倡议,以优良的服务态度受到广泛的赞誉。在“学天桥、赶天桥”的热潮中,天桥商场的五大服务标兵便成为一时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张秉贵是市劳动模范,具有丰富的柜台经验,但他没有丝毫自满,而是主动地、虚心地去天桥商场学习,精心研究五大标兵的不同特色和优点。他每周轮休回家路经天桥,总要用半天甚至更多些时间在天桥商场观摩。他由整体观察到具体地剖析每一个售货动作,从仪容表情、柜台语言到售货技巧,处处精心琢磨,不仅博采众长充实自己原有的经验,而且发现自己做得不够而又习焉不察的细节。果然是旁观者清,他把天桥标兵看做他山之石。

百货大楼树立了四十七名标兵,当中有张秉贵和他的第一个徒弟席满林。学标兵与当标兵自然不一样,张秉贵对标兵的含义又有了新的理解。

他问席满林:“你知道什么是标兵吗?”“标兵就是榜样。”“为什么树标兵呢?”徒弟一时没有回答上来。他又问:“标兵该怎么当呢?”“好好干呗?”“如果不被树为标兵不也得好好干吗?”徒弟又答不上来了。

张秉贵沉思片刻,才说:“依我看,领导树标兵是为了推动全面工作的。你和我都当标兵,肩上的担子加重了一你知道吗?”他向徒弟讲了自己学天桥的经验,他说:“天桥的五大标兵固然各有不同的特长和优点,但他们不是孤立的,他们共同的作用是带动全场售货员。上级号召学天桥,天桥商场就是全国商业、服务行业的标兵。咱们百货大楼是首都最大的百货商店,在这里当个名副其实的标兵,更应该时刻想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对推动全市以至全国的文明经商起什么作用啊?”

张秉贵这样带徒弟,更这样要求自己。今天,他站在观礼台上,注视着成排的标兵,有了更深的体会。正想回店告诉同志们,恰好一位记者来采访,请他谈谈观礼感想。

张秉贵兴奋地说:“我的感想很多,就谈两点吧?第一,我是代表售货员来观礼的。有人说售货员低人一等,请你转告我的同行:售货员同样是受到党的重视和群众的尊敬的。第二,我是百货大楼的一名服务标兵,当标兵必须保证始终一个劲。我们全店正在开展‘为什么服务态度忽冷忽热’的大讨论,看来这种‘一个劲’的精神太可贵了,我要把今天观礼的体会带回去?”

百货大楼开展的这次大讨论是从三月底开始的,已经持续半年多了。这是个老大难问题。在理论上,大家都认为应该始终保持热情,但在实践上,售货员们却列举了各种理由说明始终如一是很难办到的。一种说法是“人不是机器”,从早到晚那么多顾客,售货员不出柜台一天要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要讲成千句话,上午还好,下午太累了就难免差一些。第二种说法是“人是有感情的”,心情不好就难免差一些。第三种说法是“礼尚往来”,顾客客气,我就热情接待;如果顾客没好气,我也热不起来。这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仅仅讲道理固然解决不了,单纯示范也收效不大。怎么办呢?张秉贵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此刻,张秉贵忽然想到前几天对鞋帽部一位售货员说过的话,觉得自己对标兵的理解还太肤浅。

那位售货员一连几天多次出现在张秉贵的柜台前,上午、中午、下午,都在那里站一会儿。先是在侧面看,后来到正面看,距离越来越近,张秉贵终于主动向他打招呼:“谢谢您观察我售货,请您把看到的缺点指给我,我一定努力改进。”那位同志说:“您别多心,我没有别的意思。大家都说您的热情劲从早到晚一个样,我不大相信,看了几天果然不错。我比您年轻力壮,可是站柜台的精神劲下午总不如上午。上次没评上标兵,大家鼓励我努力赶上您。我就纳闷,您的劲头是哪儿来的?”张秉贵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是简单地说:“学天桥嘛?”对方笑笑走了。这样的回答,人家自然不会满意,而当时他也实在讲不出更多的道理。他很遗憾,人家找上门来寻求帮助,自己却把良好的契机失掉了。

今天,他从天安门前的标兵身上受到启发:这些标兵的劲头哪儿来的?来自他们上岗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于是,他觉得不但有责任把今天的体会告诉全店同志,而且决心从早到晚保持“一个劲”,并为自己订下坚持热情服务的三条守则:一是进入柜台就是进入战斗岗位,必须全神贯注,眼、耳、口、手、脚和脑六部机器同时开动,任何原因不得懈怠;二是不把个人的麻烦事和不愉快情绪带进柜台;三是以热对冷,化冷为热。

张秉贵的两点观礼感想和三条守则向百货大楼的领导和群众汇报之后,受到广泛重视。他还特地找到鞋帽部那位同志,谈了自己的新体会。对方感激地说: “我懂了,我一定要向您学习,争取作一名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