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玉儒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3722000000021

第21章 真正的英雄

蒙古族人善饮,牛玉儒是典型的蒙古族汉子。

“别人喝酒是表示一下,抿上一口,可牛书记是真喝。”李理说,他们曾不止一次地劝牛书记少喝点酒,但牛书记根本不听,“我能控制吗?人家外地客商来我们这里投资,就是要看当地是否有诚意,是否认真。我必须把蒙古人的真诚表现出来”。“他这个人就是老蒙古一根筋,从不知道兜圈子。”牛玉儒的老朋友、包头市政协副主席道尔吉说。

牛玉儒喝酒的故事还有很多。水务局副局长马文文记得这样的事:牛玉儒夜查工地,工人们正在喝酒御寒,酒是普通的二锅头。牛书记也顺手拿起缸子,“倒上,我也喝点。”牛玉儒在包头当市长时曾连续三年向园林职工敬酒。包头市八一公园书记尤惠忠对此感受颇深。“牛市长说,看到你们脸黑黑的,就非常感动。你们为城市美化做出贡献,我这个当市长的要每人敬你们一杯。”

“当时喝的是包头自产的金骆驼,39度,32人每人敬一杯,牛市长喝了有多少?牛市长什么没喝过啊?为什么非要喝包头产的酒,而且那么不见外,跟我们喝酒都是一杯一杯地喝。”

牛玉儒一般不发火,但发起火来很大,惹他生气的事情在旁人眼里看来只是一般的小事情。比如看到一个下水井没盖井盖,看到盲道上戳着一根电线杆,都会发很大的火,说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怎么能这么干呢!发火时眉毛立起来,嗓门很大,如果拿着电话,“恨不得把电话咬碎。”

牛玉儒注重仪表,一年四季扎着领带。他说,“我是市委书记,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但办公室的“形象”,牛玉儒却不太在乎:在包头当市长那会儿,他的办公室是水泥磨光地面,红色塑绒地毯。办公桌还是老式的“一头沉”,上头漆着“包头革委会几号几号”;坐的是普通的红旗车,空调不好,夏天热,烧机油,冒黑烟。

牛玉儒心硬。生病后,疼痛时刻折磨着他,他经常紧紧地咬着牙,间或发出“啊啊”的声音,但却从没说过一个“痛”字。嘴唇干裂得粘在一起,大家用棉签蘸水来帮他饮水,棉签常常被血染红。

“疼成那样他居然一声不吭。”呼市市委副书记王志平来看望牛玉儒,谈到最后,牛玉儒讲起了自己的病情,“放心,我能挺住。即使真得了不治之症,咱也不能当那软包蛋。”

对于牛玉儒,协和医院干部病区的护士长张景屹则只有一句评价:“是个好人!”

但牛玉儒显然不是个“好病人”。

8月6日一大早,牛玉儒叫来了李理,“小李,你今天无论如何要帮我完成一个任务,请医生们吃一次饭。”李理明白了,牛书记是想让他向医生求情,他想回呼和浩特市了。李理注意到,几天来,牛书记一直在一遍遍地改一篇讲稿:欲在8月10日自治区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发言,他说有很多新思路想在会上讲。看到李理面有难色,牛玉儒发火了:“你们应该和我一条心,去跟大夫做工作,而不是跟大夫一条心来对付我。”

医护人员们研究了牛玉儒的心理,大家分析,牛玉儒肯定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想最后回一次呼和浩特看看。医院同意了牛玉儒的要求。李理回到病房时,牛玉儒的爱人孩子都在,牛玉儒向李理使了个眼色,李理点了点头。牛玉儒看上去特别高兴,对谢莉说:“打开电视,我想看了。”

“他是真正蒙族英雄,”道尔吉说,他现在最喜欢听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曲:“风从草原走过,吹散了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

“这词写的多好啊,我觉得这就是为牛玉儒这样的人写的,他是真正的蒙族英雄,血液里流的都是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