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论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3721200000001

第1章 经病提纲

【学习要求】

掌握六经病的主症、主脉及基本病机。

1.太阳病提纲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名词解释)

头项强痛:头痛且颈项拘急,转动不柔顺。

(辨证提要)

太阳病的早期症状是恶寒,头项强痛,或伴发热,脉浮。病机是风寒束表,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太阳病的治疗大法是汗法。

(背诵要诀)

太阳受邪头项痛,卫阳遏阻恶风寒。

正气抗邪发热起,表证脉浮汗法参。

2.阳明病提纲

(原文)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名词解释)

胃家实:指病邪,主要是实热病邪侵犯阳明经、胃肠等,导致津伤燥化、阳明热实的证候。

(辨证提要)

阳明热实证的主症是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病邪结聚肠胃者,并见腹胀痛、便秘等症。病机是实热病邪侵犯阳明,津伤燥化,正邪相争激烈。阳明病的治疗大法是清法和下法。

(背诵要诀)

阳明受邪胃家实,津伤燥化邪热炽。

更有肠胃实邪结,正邪相争争斗激。

清法下法辨证用,邪去正安治法奇。

3.少阳病提纲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辨证提要)

少阳病胆火上炎,灼伤津液,可见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如枢机不利,正邪分争,则可见96条所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等症,故少阳病主症当两条合参。主脉是弦细。病机是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或上炎,枢机不利,正邪分争。少阳病的治疗大法是和解法。

(背诵要诀)

少阳受邪胆火炎,口苦咽干目又眩。

正邪分争亦可见,和解少阳法可参。

4.太阴病提纲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名词解释)

胸下结硬:指胃脘部痞结胀硬。

(辨证提要)

太阴病的主症是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下利,脉弱。病机是脾胃阳虚,寒湿中阻。

太阴病的治法是温中散寒。

(背诵要诀)

太阴中虚寒湿阻,腹满而吐时腹痛。

自利益甚食不下,治宜温散不可攻。

5.少阴病提纲

(原文)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名词解释)

但欲寐:精神委靡,似睡非睡的状态。

(辨证提要)

少阴病的主症是无热恶寒,精神委靡,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病机是阳气虚衰,阴寒内盛。少阴病的治疗大法是温法。

(背诵要诀)

少阴阳衰阴寒盛,脉象微细但欲寐。

更见下利肢厥冷,温阳救逆阳气回。

6.厥阴病提纲

(原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名词解释)

(1)消渴:指口渴欲饮水的症状,乃胃热津伤所致。

(2)气上撞心:即病人自觉有气上冲心胸至剑突部位。

(3)心中疼热:指自觉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的症状。

(辨证提要)

厥阴病的主症可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病机主要是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厥阴病的治疗大法是温清并用。

(背诵要诀)

厥阴为病证夹杂,胃热津伤消渴发。

气上撞心脘疼热,下之则利虚脾家。

饥不欲食食吐蛔,寒热交错温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