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你面对问题仔细思考后,可以马上做出反应,是运用智慧找出合理解决方案的人。你在接受对方的意见时态度非常谨慎,因此,面对对方的求婚或是向对方示爱,目前是最适当的时机。此外,你的财运也非常强盛,有致富的可能性。
D:你的内心似乎暗藏着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者是觉得非常疲倦,感觉做任何事都比较麻烦,缺乏尝试新事物的冲劲。现在的你正渴望依附在强人身上。
E:你是超级的自信家,能力突出,可以利落地处理事情。但是,面对讨厌的东西时,即使是上司或长辈的叮咛、命令也都充耳不闻,因为你认为自己才是最主要的。你似乎可以兼顾得很好。目前正是你放手一搏,尝试新事物的最好时机。
不要成了工作狂
症状表现
属于工作狂的人往往勤奋、刻苦,有上进心强,工作起来不知疲倦,而且往往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急于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他们会常常处于失控状态,强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现问题或差错便羞愧难当,焦虑万分,却又将他人的援助拒之门外。经常在工作时加班加点,甚至还把工作带到家庭生活中。失眠症状在这类人当中很常见。
案例再现
陈小姐,28岁,某咨询公司员工。陈小姐自述:我们公司人手比较少,公司又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领导比较器重我,让我做的事情比较多。因为我比较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上进心又强,所以工作起来特别投入,往往不惜付出不吃饭不睡觉的代价也要把工作做好。她一做事情就沉浸在其中,认为这是一种乐趣。陈小姐说这与她的性格有关,她从小就样样拔尖,做什么事都想做得最好。她对事情、事物远比对人更感兴趣。喜欢沉浸在事务中,做事情专注,一定要做完、做好才能放松。她说:“我做事情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在心理上追求最好,希望做得非常精心,得到领导的肯定。”身边的同事、朋友都说陈小姐是个工作狂。因为陈小姐常常想着工作上的事情,所以失眠经常困扰着她。
案例诊治
在我们周围往往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脑子里从来没有周末、节假日的概念;他们基本上也不会有上下班的界限,家只是一个有床的办公地点,而办公室则随时可以成为加班时躺倒睡觉的“家”;偶尔陪家人朋友散心逛街,他们也多半是人在心不在,脑子里念念不忘的还是工作……对于工作,他们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一种痴迷状态,一旦离开了工作,就会精神不振,他们就是“工作狂”。曾有人做过一项关于工作压力的调查,结果为:77.3%的员工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40个小时;19.6%的员工甚至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48个小时;86.6%的员工认为每天的工作忙而紧张;71.2%的员工下班后疲惫不堪。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一般人正常的工作时间应为每天8~10小时,属于人体健康负荷量,如果长期工作12小时以上,就会对人体产生压力。现代生活中,来自事业的压力对人的危害是最大的,长期超常的工作会给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当不堪忍受这种超负荷的精神压力时,人们就很容易患上轻度的抑郁症、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一系列疾病。由于超常工作对人体的危害是如此之大,心理学家就怎样才能阻止工作狂超常投入工作的问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学会放慢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享受生活瞬间的乐趣。研究表明,一个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期超负荷地劳心劳力,会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极容易“压”出各种疾病,使寿命缩短。而“新懒人主义”则主张忙里偷闲,闹中取静,鼓励人们放慢工作与生活节奏,让精神与心理放松。如将各种不必要的应酬免了;在工作时抽空伸个懒腰、打个哈欠,或站起来走动走动、喝上几口水;睡觉前、起床后在家中阳台上活动活动,饭后悠闲地散散步;上班与下班时提前下车走一两站路等,都能起到放松的作用。不要每天都把工作排得满满的,更不要每天都像冲锋打仗。
(2)调节自己的认知。有这样症状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所以,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值,不再把工作视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体现,注意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
(3)要有意识地减轻工作压力。自己不妨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先将自己现时的所有工作项目和工作时间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或至少暂时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订出新的工作日程表。
(4)要注意劳逸结合。培养一些与工作不搭界的业余爱好,在8小时之外给自己安排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能接受心理医生的科学治疗,情况会更好些。
(5)不要把工作带回家,家就是休息放松的地方。早晨起床后,丢下身后乱七八糟的被子不要管它,这样还会有利于及时杀灭螨虫。在家中生活也要随意自由些。衣服鞋子穿得随便些;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与朋友一块喝喝茶;家中不管老少,随便开开玩笑,享受天伦之乐;在假期时,全家外出游玩游玩。工作是永远干不完的,工作虽然重要,但是健康更重要。
小贴士
你是个工作狂吗
假如你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有一位年轻貌美的私人秘书,你有权规定她的上班服装,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比较符合你的想法?
A.任其自由穿着
B.保守的套装裙,长过膝才显得庄重
C.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其他职员一样穿工作服。
D.突显身材的窄裙,不但可以带出去应酬,自己也赏心悦目
答案解析:
A:你是个奇才型的人物,比较擅长策划性的工作,如果认真起来,做事一丝不苟;但是如果你根本没兴趣,你就会搪塞过去,不大理会。所以你是不是工作狂,完全视工作性质而定。
B:你是个平常看起来很散漫,实际上只要投入工作便一本正经的人。认真是你一贯的做事方式,而且勇于负责,丝毫不马虎,你最痛恨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所以,你是个十足的工作狂。
C:你是个公私分明的人,虽然谈不上是个工作狂,但是只要办公事时,你不喜欢涉及私人的事情,基本上你也算工作狂型的人物。
D:你很聪明机灵,懂得在该努力的时候努力工作,能偷懒的时候也不放过休息的机会。所以你在工作时精神特别好,还很注意工作环境的情调,你只能说是看起来像个工作狂。
怎么打发退休后的漫长岁月
症状表现
刚退休的人最容易陷入精神上的“空窗期”,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心理活动较为剧烈,容易产生焦虑感、失落感、衰老感。没有了足够的社会支持和信息,很容易心理失衡,影响情绪进而影响健康。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多愁善感,产生忧郁心态,时间长了会出现抑郁、伤感、头晕、失眠等症状。
案例再现
张女士,56岁,退休后,与老伴两人一起生活。刚从工作岗位上下来的那段日子,是张女士最难熬的时光,不仅生活节奏发生变化,而且感觉自己的社会价值正在丧失,产生了很强烈的失落感。对于张女士情绪上的变化,粗心的子女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不久前,一直情绪低落的张女士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每天睡觉不足2小时,出现了背脊抽紧酸痛等症状。这时,她的家人才跟着着急起来。
案例诊治人一旦从工作了数十年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后,其原有人际关系疏远淡薄,经济收入有所下降,活动空间不如以往,乃至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渐渐成为不争的事实。退休后的漫长岁月怎么打发?这恐怕是今天的退休老人和明天、后天退休的老人们共同要面对的一道难题。许多老年人在刚刚离退休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在心理上似乎总感到缺少了点什么,他们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志们,好似大雁离群,总有一种没着没落、怅然若失和有一种遭受冷漠的感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离退休后老年人出现这种情绪并不奇怪,关键是老年人自己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因此,在离退休后产生了失落感的老年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1)老年人要正确认识离退休,要理解新老交替、新陈代谢是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实行离退休制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老年人要合理地设计离退休后的生活。一般说来,离退休后的生活规律、生活习惯变化比较大,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兴趣爱好,尽量创造条件,为自己尽快地找到适当的“新岗位”,并且主动地参与社会发展,在外界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中,不断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激励自己乐观、健康、有所作为地欢度晚年。老年人自己要防止和克服离退休后那种不服老、不服气的脱离实际的想法,或追求安逸,无所事事的想法,鼓励自己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向往和追求,树立人生第二青春的奋斗目标,树立对美好生活的新的信念,以保持继续进取的动力,战胜晚年生活中的困难与曲折。激励自己不断增强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要量力而行地尽自己能力,不当消极悲观的落伍者。4.丰富生活内容,培养生活情趣。离退休后应该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如种花、养鱼、集邮、欣赏音乐、书法绘画、弈棋、学电脑、旅游等。由于过去工作忙而无暇顾及自身的爱好,离退休后,有了充足闲暇的时间,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以丰富自己晚年的精神和文化生活。5.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青年朋友。离退休后虽然离开了工作单位,但是还应该积极关心原单位的发展,要经常参加原单位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积极参加社区内包括街道、里弄组织的各种工作,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这样不仅学习新知识,而且还扩大了接触社会面,融入新的集体中,结交新的朋友。提倡老年人广交青年朋友,建立“忘年交”,对于老年人来说,“忘年交”的可贵之处是使自己在与青年人交往中又能够找回失去了的“童心”,增添“
第二人生”的欢乐。
此外,老年人还应该坚持健身体育活动,作息有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序,有节奏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保持离退休后的生活具有稳定良好的情绪。
小贴士
中老年人健康长寿七要点
德国一位医学专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证明,中老年人若想健康长寿,务必做好“睡、保、调、活、听、转、参”这7个字。
“睡”即保持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学会科学有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保证一天有8小时(老人10小时)的睡眠时间。
“保”即保持大脑的活力。用进废退,中老年人要坚持读书看报,绘画下棋,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一个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不亚于一个35岁不爱动脑的青年人。
“调”即科学饮食。做到粗细搭配,平衡膳食,多吃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红枣、牛奶、豆浆、蛋黄、芝麻、胡桃仁、百合以及蔬菜水果,少吃动物脂肪和含糖类多的食物。
“听”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可增加大脑的活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活”是指活动手指。双手与大脑有着亲密的关系。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健身操,可刺激大脑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衰老之作用。
“转”即转换不同性质的活动。较长时间的单调工作、读书或写作后,应及时转换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不过分疲劳,保持最佳状态。而散步、做体操等则是比较好的转换活动方式。
“参”即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活动。广交年轻朋友,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可消除疲劳,使心情愉快,还能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