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3719100000027

第27章 不能如期完成任务怎么办(1)

任务认领下来,不但要完成,而且要如期完成。

我们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一张时间表,没有时间表的计划都是空谈。

部属发现不能按计划如期完成任务,一定要及早报告给主管。主管也要实施“走动式管理”,及时督导。

事情进展不顺利,要想办法解决。想不想办法完全看人的决心。

遇到特殊情况,其实有很多解决方案,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之分。

新任务指派下去之后,还有一个是否能完成的问题。怎样督促部属完成任务的进度?怎样检查部属任务完成的状态?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又该怎么办呢?

任务不但要完成,还要如期完成

任务认领下来不但要完成,而且要如期完成。我们强调如期完成,是说时间超过一点都不行,这不是我们要求苛刻,因为时间是我们完成任务的重要内容。

采购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时间上的条件,就是供货方一定要如期送达采购者指定的地点。这是签订供货合同的条款之一,如果不能按期到达,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所以,供货方拖一点点,我们整个的生产都会受到影响。这边差一个小时,生产企业多少条生产线就停顿一个小时,而工厂最大的损失就是停工待料。

可见,如期、准时地供应材料是签订供货合同必须的条件。所以,我们在安排生产计划时,会把时间安排出来,任何任务一定有一个预期完成的时间,一定有、必须有。

我们希望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任何计划一定要有时间表,没有时间表的计划都是空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有一张时间表:十五岁有志向学习、三十岁确定目标、四十岁就不会疑惑……他把每个年龄段都计划好,把时间都搭配上去;任何的计划只要没有时间控制进度,那都是空谈。我们要求部属做一件事情时一定要问他,什么时候会做完、什么时候可以做好。部属告知你以后,你还要再问问他:“你有把握吗?现在不要给我回答,回去盘算盘算,做好具体计划,再来向我汇报。”

中国人从古代起就一直在告诫大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金钱”,不断地提醒我们时间的重要性。

大师名言

每个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时间表,没有时间表的计划都是空谈。

不要等到最后才发现

到最后才发现,主管有责任

我们要求部属完成任务,而且要如期完成——说好什么时间完成,就是说好了,就是约定死了。怎么执行才能保证如期完成呢?好像一切都说得好好的,但是到最后却不能兑现,你急也没用,杀他也没有用。

出现这种情况,主管和部属都有责任。主管怎么可以等到最后一分钟才验收?难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管都在睡觉?主管对完成任务有监督、考察、跟踪、催办的责任,不能完不成任务就骂部属没有信用、耽误大家的事情。

作为主管一定是有责任的。我们一直在讲,部属做不好,主管有责任;主管做不好,部属也有责任。作为部属,要去想主管最担心自己的是什么;主管也要清楚地知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最担心部属的是什么。

部属完不成工作,有不能、不为的情况。如果说部属没有能力做,一定要告诉主管,然后请别人做;企业内部没有人做,主管、经理可以外包。主管也不用怕部属不肯做,有的是办法解决。现在社会市场化,技术也市场化,除了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士之外,企业还有一些外部的专家——人才遍地都是,不一定要在公司里面。主管可以到外面去,占用一部分时间、用专案方式解决专业问题,人才、技术就为企业所用了。

对于部属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问题,过去我们一直有一种误解,总是怕他做不好、怕他不会做、怕他如何如何,说到底,我们是怕他把完成任务的计划时间耽误掉。部属尽早告诉主管不能如期完成任务,主管有的是办法;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告之,主管一点儿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技术可以买,买不到可以学;资金可以借,借不到还呵以用以股抵债的方式,比如说,投资或借钱给企业,企业将来给你分股。只有时间,它是永远不回头的。古往今来一切经验都告诉我们:耽误什么其实都可以不在乎,唯有时间,我们耽误不起,耽误时间是最不好的事情,因为没有人能让时间逆转。

如果你的部属拖到最后才告诉你:“没办法如期完成任务,我已经尽力了。”作为主管,你应该反省自己:平常在干什么?为什么没有察觉?

实施“走动式管理”,不会发生意外

我们企业内部应该是一种动态的而且是互动的状态。当主管把工作指派下去时,一定要求部属不定期地向自己汇报;主管也不能坐在那里坐享其成,要跑来跑去:跑到这儿,就是要这个部属汇报,跑到那儿,就是要那个部属汇报,不汇报你就问他。这样就掌握了任务的进度,最后一分钟才报告的事情才不会发生。

这种管理方式叫做“走动式管理”。主管跑来跑去,他不是跑着玩的,也不是去观光的。到哪里就要问某件事情怎么样,部属汇报了,主管就知道了。有没有困难、什么时候完成、会不会延期等等。延期不行!主管的责任就是要跟踪、催办。部属一般不愿意主管跟催,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心态,最怕老板一天到晚催啊、逼啊,如果部属自己主动向主管报告,自然主管就不会再去跟催。

这里面有一个当领导的心态问题,老板需要了解情况,希望部属能直接向他汇报,但是很多部属不懂得领导的这个心态。所以,见到老板,你要抓住机会向他报告,他就高兴,就对你很满意,印象很好啊,以后有机会就会提拔你。抓住机会,就是要让老板放心。当然,这也就是部属应该做的事情。

这样一来一往互动,实行“走动式管理”,就保证任务不会被延期,保证任务如期完成。

大师名言

什么都可以耽误,就是不可能耽误时间。

发现进度有问题,要及早想办法解决

我们讲做计划要安排时间,指的就是任务的进度。如果说按照正常的程序或者说到了某个时间,任务应该完成到某种程度了,但是没有完成,这个时候作为主管要采取什么措施呢?

这种不能按时完成进度的情况,在一项工程里面最容易发生。

企业算一算工期,大约180天可以完成一项工程,这时候偏偏天天下雨,因为盖房子要看天气,一天到晚下雨没有办法做。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写计划时就要写明:180天指的是工作日,而不是自然天数(可以工作的日子才算天数,不能工作不算)。因为有很多意外情况,老天爷不帮忙嘛。但是,还有其他情况是可以克服的,比如说水泥,在北方那种寒冷天气下,和好的水泥不干就冻了,要盖棉被,水泥才会干。这就是要想办法,想了办法,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我常常觉得,有决心要完成任务,天下无难事;如果没有决心,那就一拖再拖,就把事情拖黄了。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人有无决心和决心的大小。

我向要做事情的人进一句忠言:要么不做事,要做事就把它当一回事来做。我还建议各位,把每件事都当做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来做,就没有不成功的。凡是不成功的,都是马马虎虎的:“我还有下次,我还有机会,这次先应付一下,下次我再改进。”自己都没有决心要做好一件事情,事情怎么能够做好?

另外一个造成大家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通病就是,我们常常会找很多理由为自己推脱责任。许多人是“理由专家”,这是不好的。我们在管理亡是毫无理由可言的——完全不能接受任何理由。对于主管来讲,要拒绝各种理由。部属讲什么理由你一概不听,他们就不敢在你面前制造理由。

一种理由:“哎呀,对不起,交通拥挤。”谁都知道交通拥挤,又不是今天才拥挤,这已经不是理由了。

又一种理由:“哎呀,忙。”谁不忙呢?就是大家都忙才要遵守时间。你一个人不遵守时间,就把所有人的时间都耽误了。你一个人不完成任务,后继生产就做不下去,因为生产本身有一个延续性。企业都有生产线,一个人没有做好,这个产品就是残次品;一个人没有做好,全体的功劳都被破坏了,大家都白做事了。

这些基本观念务必要向全体员工讲清楚,头脑里树立起这些基本观念,就不会耽误时间。

所以,作为主管来说,就要尽可能早一点发现这些情况,掌握生产进度、工程进度,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及时补救。

大师名言

把每件事都当做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来做,没有不成功的。

因人而异,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管理就是了解每个人的状况

我们在前面讲过的许多原则在管理过程中是一以贯之的。

作为主管,你必须了解你的部属;这个人平常是没有信用的,那个人是一个星期就当10天的。你一定要了解每个人的状况,这叫做管理。作为主管,一定要搞清楚,对不同的人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这叫“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