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3698300000045

第45章 唐朝征诏(2)

食物掉到地上,以前的人还会捡起来吃,因为他们没有卫生不卫生的价值判断,现在的人就不一样了。有位同修说她很注重卫生,例如有一次煮完饭,把锅盖打开,刚好人家打电话来,就约出去吃饭了,结果忘了盖回去。晚上回来发现旁边有蟑螂,于是便将那锅饭直接倒掉。这叫卫生?换作三十年前,会被诅咒天打雷劈!

在中东,水比汽油还贵。他们的水要用钱买,开车加油则免费,我们刚好相反,到加油站加油要钱,矿泉水免费赠送。社会的价值判断随着时间、地点而有所变化,但真理本身的存在,就只是“存在”而已。

惠能大师就谈这部分,明与无明是无二无别。奇怪耶,智慧就智慧,烦恼就烦恼,怎么会无二无别呢?他不是谈智慧与烦恼的相,就相而言当然有区别,但就本体来说,则无二无别。存在即是存在,体性就讲存在这个部分。所谓本体、体性,就是指存在的本来状况。一切事、一切万法的“本来状况”就是本体,其性质无二无别,无明如此,烦恼也是这样。佛法就是要我们去体会那个存在、那个本性的部分,而不是去分别物性,是要借着这个去了解、体会我们自己的本性亦无殊无异。

为何要静坐?静坐就是让人去感受那个存在的状况,本性、真如的存在,你假如有一点点的执著就无法证得。执著即价值判断,所以说“执著升起时,正见即消失”,原因在此。这部分大家必须好好去感受。东西摆在这里,只是存在,你以此来了解、来感受即可。

譬如,这个墙壁和那个墙壁当中有个东西存在,你能否感受到?假如你问在哪里?告诉你,你绝对感受不到在哪里。再冷静想想,这墙壁和墙壁间是否有个空间呀?这空间看似如此之小,但是否和宇宙空间连接在一起?它是否即整个宇宙空间的一部分?你只要感受那个“在”就好了,没必要把那个东西找出来看,找不到啦!去感受!看起来好像很微妙,但若能体会,真的很具体。

同学、朋友、情人、夫妻……之间有一层关系“在”,那是什么关系?牵手(闽南语,老婆的意思),是手抓着手这层关系吗?不是指那个相,而是夫妻间有种共识,要感受的是那部分。两个好朋友,怎样称得上好朋友?那层关系好像很抽象,为什么人家那么要好,说得出来吗?夫妻感情为何这般好?他无法表达那个“在”,但他能感受。其实那是很具体的。

上智大根者,对于这种真理的存在,绝对不会感觉茫然。我们呢?茫茫然,因为没有那种感受嘛!“我从来没有好朋友,也不知道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怎样,更没谈过恋爱……”那你就很难去体会。那两人来电了,来电本身就是一种“在”嘛,对不对?你从不来电,怎能感受那关系的存在呢?同样,对于自己的本性是否也有这种感受?这是很具体的,我们之所以感觉抽象,乃因平常训练不够,迷惑颠倒。所以惠能大师说,无二之性即是实性,那个存在是真实的,叫作实性。

“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这里讲得很清楚,存在就是存在,粪土、黄金皆然,无二无别。虽仍有烦恼,但烦恼只是存在。就禅定本身而言,也属存在。然而,凡愚比较会著相,无法掌握根本。当今社会亦然,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停留在感官事相上,故为凡愚;一个懂得深入的人,是不会轻易接受感官刺激的。

台北什么美食都有,上班族也多半都吃外食,但如果每天让你都吃同一家,不出两个星期,大概就受不了了。为什么?感官嘛!然而抛开这口味刺激,家里阿嬷或妈妈煮的菜,即使菜色老是重复,你却怎么也吃不腻,这就是深层因素了。阿嬷或妈妈炒菜时,加上了爱的味素、关怀的盐巴,所以吃在嘴里,感觉不一样。他们洗的衣服,和你送到洗衣店去洗,穿在身上感觉也不同。因为有一层关怀在嘛!我们可以感受这深层与表面的差异。

“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这是说明“道”体的部分。道本身的存在是永恒的,永恒就变“常”了,可是他说不常不断。为何不讲“常”而说“不常”呢?因为它随机缘相聚、因缘和合,相才会现前,而体的部分则永恒存在。我们在解释道、体、相之时,语言上也不免有些障碍。譬如说“道”是永恒存在,这没错,可是一说“永恒存在”时,就变“常见”了;若说道非永恒存在,又变“断见”,那也不对啊!“道”会在适当时机展现出来,这时又成了因缘和合而生,变成“有为法”而不是“无为法”了,这时要怎么解释啊?这当中其实就牵涉到真实义的部分了,亦即所谓“存在的本身”。

存在是什么?譬如这麦克风乃因缘和合而生,它的“相”是有为法,但麦克风的“存在”则属无为法。能否体会这一点呢?它摆在那里就是存在,此是无为法。这麦克风的相、这个物体乃因缘和合而生,加上你的价值判断后,它变成了麦克风。不管你的指称为何,它都只是一个东西的存在而已,那个存在本身即是无为法,“道”就指这个部分。

我们平常运用语言文字,经常在此产生障碍,用错了都不自知。这也是为何某些大德在表达时,往往话一收,突然不说了。为什么?没办法讲啊!再说下去,根本都不对嘛!不管任何东西,就存在本身而言,都属无为法;然而,这东西会随因缘的聚散而出现或消灭,这便是有为法了。而它既然产生了,它就是“存在”,就存在而言,乃是无为法,不管它完整无缺或已成碎片,你所看到的那个,它本身的存在即是真理。真理是指那个“在”的部分,而你能否感受到呢?

为何微小如蚂蚁者,都得尊重其生命?其实是尊重它的存在,而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灵性,将来会成佛。那是一种解释,蚂蚁能成佛,石头也能,“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嘛!谈这个,是要提醒大家尊重存在的价值,存在的那个本然状态,才是真正难以表达之处。我们必须突破既有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会一直认为它是什么……然后人就被框在那儿。其实,只要针对当下的情境了知,就是这样子,不必外加任何解释,种种解释都没有助益。这就是指“道”,存在本身“不断不常,不来不去”,它就在那儿,就是这样子“在”而已,既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

“不生不灭,性相如如”,这个“如”,即刚才所说的真理状态。性、相都符合真理的状态。“常住不迁,名之曰道。”东西本身虽然会坏掉,但那是东西本身的问题,而我们对于其现有的存在,不必妄加任何形容词,此即“道”的意义。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薛简质疑,大师你说不生不灭,这跟外道有何不同?佛法很多地方说不生不灭,这“不”是“无”的意思。“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是拿“灭”来止住“生”,以“生”来显示“灭”,如此解释,则灭还是跟不灭一样。“生说不生”,你只是这样说而已,并非真理。“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所以不同外道。”惠能所谓的不生不灭,则是指那个东西的存在;存在已然现前了,既已现前则无生。既是真理本来存在的状态,那就没有生、没有灭。现在只管存在而已,不谈产生,所以是无生无灭,存在那儿,即当下这一段,以后会毁灭,那是以后的事,已牵涉到有为法,而非道的本身。谈到这里比较深奥、比较玄了。刚才已经声明,这大概已属难以理解的百分之二十,若还不懂,就姑且听之罢。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现在你想了解心要,很简单,当你面对一切善恶时,不要戴有色眼镜,不要分别那是黄金白银或粪土大便,善恶皆莫思量。说来简单,但要做到就需要大功夫了。所谓三岁孩儿都会说,八十老翁做不得。只要你能善、恶皆不思量,自然就可入了。“清净心体”即本来存在的那个部分。“湛然常寂”,它没有什么,一切都是我们妄起是非呀!

谈到“清净心体,湛然常寂”,或许让人觉得佛法太没意思了,清清净净的,似乎没什么求生意志,没什么事业创发的意志力。人生旅途中,好像都只图清悠、闲适的生活。如果这么想,表示你尚未了解真实义,还未真正感受到,只是错解文字意而已。

譬如这个东西装了水,插了花以后,你大概也只会当花瓶用,还懂得其他用途吗?假设让一百个人来猜它做何用途,恐怕会冒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这就是“妙用恒沙”的意思。然而一旦你加以定义,便框死了,要再发挥其他作用,很难。

“清净心体,湛然常寂”,能够从这里产生作用,则称“妙用恒沙”,妙用极广。所以一个人清净无染,心念无欲的话,不必孜孜于创事业,即便要创也一定会成功,他生活很美,此即妙用之处。学佛有此作用,“进”能发展事业,不进而安守悠闲,人生美感也唯有自己能享受。

之前我到三义去请了一尊宾头卢尊者,老板对我说:“师父啊,楼上喝茶。”我一上去,发现别有洞天。他是清净心体的好例子,当然还不能说绝对啦,但至少他心已能静下来,事业经营虽然极繁忙,但楼上很幽静,足见他心能停留在那儿,不受事业干扰。一般人则往往会贪,事业一发展,执著性也跟着产生了。

学佛的妙用在此。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事业虽然得发展,但不必太执著,心愈清净,福报愈增,事业也愈顺利。很多人学佛,始终有一种想法:“等这事情办好再来学佛。”结果,那段时间一定一直往后延,因为他没福报嘛!事业始终汲汲营营却又经营不善,学佛的事一年变二年,二年变三年,最后棺材等在旁边,自己来不及念佛,最后只好请人家来助念。心若不够清净,不会明白“妙用恒沙”的力量有多大。当然,我们这样说似乎有点不对,好像以此利益来引诱学佛。你若被利益吸引而来学佛的话,心仍旧不得清净。

【智慧金言】

学佛不问为什么,好好学就对了,这点不同于社会的功利主义。社会功利主义讲究的是投资报酬率。佛法不谈这些,但报酬却真的是无限大。你一锁定某种利益,愈是执著,报酬率愈小,一旦毫不执著,报酬率反而无限大。境界幡然不同呀!所以学佛不要误解经文含义,我们尚未证入境界,且不谈深入,即使只是浅尝法味,也都会让人放下一切世间法了。然而我们连浅尝也没有,始终在文字上想象、打转,所以看“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这十六个字,一眼就带过去了,完全体会、感受不到,相当可惜。

3.佛法摄受众生

【原文】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释讲】

薛简获得惠能大师的指示后,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阙”是天阙,意指朝廷,也就是回朝廷向圣上表陈。“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薛简是元宵就来到曹溪,好像待了颇长一段时间,回到长安休息个几天,再拟报告,然后皇帝再下圣旨给惠能。九月三日,圣旨到了。

圣旨内容大略是说:你虽辞掉我的邀请,但为我修道,乃国家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这文章写得真好),你像维摩诘一样假托生病,仍然在毗耶城,“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可见中宗、则天等对《维摩诘经》有相当深入的了解,绝非佛学泛泛。)薛简回来,将你所指授的如来知见转述给我。“朕积善余庆”,这是中国话,“宿种善根”,这是佛家话,都并在一起讲了,身为皇帝,他也不忘往自己头上戴高帽子。“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有没有悟不管,反正他自己都说悟了。

“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可见这皇帝,不管对佛教或惠能大师都非常尊重,故说“顶戴无已”。“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水晶在当时是珍贵之物,中国本身最上乘的水晶产自海南岛,位处边地的海南岛经常向皇宫内庭进贡水晶原矿,皇帝就把原矿加工制成水晶钵,嘉赏那些得道高僧。如金碧峰禅师,皇帝送他一只水晶钵,他非常高兴,连人定都忘不了这只水晶钵。

“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皇帝还命令韶州刺史把寺院好好整修一番。既是敕令兴建,当然就可在大雄宝殿前面题“敕建某某寺”。很多庙宇往往都是皇帝下令盖的,这便是敕建。“赐师旧居为国恩寺”,将大师以前的住所改为国恩寺。至于花多少银子,都由国库提拨,寺院本身就无需化缘了。古代要靠大家发心盖庙其实很难,由此我们也获得一点启示:只管好好修行!哪天官员来一谈,哇!一切事成。

【活学活用】

若不取此途,另有方法,即以修行的智慧成就,端坐在那儿不动,以智慧折服那些大德、社会贤达、大企业家、银行家等等,多收几个像王永庆、张荣发那种徒弟,由他们去发心,寺院自然可成。这是一种方法,但此法不能执著,否则绝对得不到。这其实是释迦牟尼佛遗留给我们的福报,只要你好好修行,它自然会显现。若无修行,光凭嘴皮子行骗,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大德们社会历练丰富、见多识广,岂能轻易被一个穷和尚的三寸不烂之舌给骗倒。

【智慧金言】

你要折服、摄受这些人,就必须有真参实修的底子才行。言谈之间,机锋之敏锐,要能开发其智慧宝矿,如此才能令其完全信服。必须要有这种信心啊!若无此成就,怎么折服人?碰到人家来谈佛法,一开口就被牵着鼻子走了。人家的人生阅历比你丰富,你还能谈什么?佛教界强调“生活化”,结果反都被人“同化”了。要生活化,就要能摄受他们,由生活中将其导引入佛法大海,洗涤、焠炼、提升、升华他们,令其进入更高层的境界,这才叫以佛法摄受众生嘛!但这需要高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