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得到叫放弃
3697700000017

第17章 果敢离开这样的想法(2)

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我有个朋友,有一个小女孩叫月月,上幼儿园,老师有天让她拿了一份调查报表回家,月月的妈妈(我的朋友)在填到“爸爸”一栏时,粗心地把“职业”填上了“监狱”两字,老师一年,就对月月有了看法——认为她爸爸是劳改犯,平时不许小朋友和她玩,还大声呵斥。我的朋友知道后后悔莫及,我就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让月月的爸爸去接她。老师一看,呵,是个警察,原来是管劳改犯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色的眼镜会让我们产生一系列的“视觉误差”,导致不良后果,还是早早离开为好。

五、离开直来直去的表达

形容一个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就是说他不论做事也好,说话也罢,总喜欢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其实,直来直去也无可厚非,但有时却是行不通的,要不然,伤了人自己还蒙在鼓里呢。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应该是待人处世的一条准则,但这条准则已经有点过时,因为直炮筒子未必受欢迎。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很特殊,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表面上一套,实际上可能是“意在言外”。换句话说,就是嘴上说喜欢“直来直去”,内心深处却并不喜欢“直来直去”。当对方回答“不”的时候,未必真的是“不”,很可能只是碍于面子,第一次需要拒绝来拿拿架子,摆摆谱,或是客套的礼貌性回答。而第二次再恳求时,对方可能就同意了。反过来说,当对方说好的时候,也未必就表示同意,或许只是不愿当面给你难堪而已!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知道为什么在待人处世中,为什么许多事上司说’…‘研究研究”之后便没了下文;为什么对上司提意见“直来直去”的人,却不仅难以获得上司的满意,反而会因此而遭到打击报复。

有个单位,上司在会议上,提了一项改革计划。在上司的长篇大论之后,照例问问各级主管有没有意见。正当众人都静默无声的时候,却有一个不识相的家伙,立刻站起来,提出他的看法,并针对计划的弊病,说得口沫横飞,最后还提出了另一项改革计划。几天之后,他被调职了。不久,又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被上司连降三级,下放到一个最偏僻的仓库当了一名“超配”的副主任。

上司既然会在会议中先提出计划,就是摆明了要大家等一下表决时,全部没意见通过。表决当然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否则在计划公布之前,他自会先私下征询部属的意见。如果是公开要各级主管做评估时,可别当真,他只是给大家面子而已。换句话说,上司问大家有没有意见,实际上就是要告诉大家——不准有意见。

我们认为,要想获得做人的成功,必须懂得察颜观色,善加分辨,认清对方是真要你开口,抑或只是礼貌性的客套。最好在说话时巧妙地拐个弯儿,千万不要“乱放炮”。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尊,需要面子。直来直去,实际上就是“不给面子”,使对方心中不快,以至造成双方关系破裂,甚至反目成仇。事后想想,仅仅因为区区小事,非原则性问题而失去“头儿”的赏识,真是毫无意义,后悔晚矣!

朱元璋称帝后,要册封百官,可当他看完花名册时,心里又犯起了愁。因为功臣有数,但亲朋不少。封吧?无功受禄,群臣不服;不封?面子上过不去。军师刘伯温看出朱元璋的难处,又不敢直谏,一来怕得罪皇亲国戚,惹来麻烦,二来又怕朱元璋受不了,落下罪名。但想到国家大事,不能视而不见,最后,他想出一个方法,画了一幅人头像,人头上长着束束乱发,每束发上都顶着一顶乌纱帽,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接过画,细品其味,忽然哈哈大笑道:“军师画中有话,乃苦口良药。真可谓人不可无师,无师则愚;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

原来,刘伯温画的意思是,“官(冠)多法(发)乱!”刘伯温此举,不但未伤害到朱元璋的面子,不犯龙颜,还道出了谏言:官多法必乱,法乱国必倾,国倾君必亡。画中有话,柔中有刚,也算是待人处世高明的“说话会拐弯儿”,使听者懂得活外之音,达到预期的目的。

另外,说话会拐弯儿,还体现在巧妙劝说上司改正自己所做出的错误决定,让上司从你拐弯儿话中,自己悟出应该如何去做。

古语道,伴君如伴虎。一句不慎的话,都可能使臣民人头落地。因此,聪明的臣子总是直话不直说,说话会拐弯儿,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晏子如果直接向齐景公建议减轻刑罚,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很可能会引起齐景公的不悦,到头来事与愿违,后果也很难设想。

所以,日常生活中,直来直去的表达是行不通的,到头来还是自己吃亏。我们应该做到“头脑发达”,即使“四肢简单”又何妨?

六、离开眼前的蝇头小利

如果,从山上下来的猴子捡的是西瓜,丢的是芝麻,那么,就不会被人笑话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如果为了点眼前的蝇头小利就和人一争短长,相信就得不偿失了。我们应该学会“吃小亏,占大便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子》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是讲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对于追求名利地位这些东西,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受到屈辱,丧失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辩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也惹得一身闲气,而所想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当时也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作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中没有麦,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人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难以整治,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长久的损失。得与失应该如何舍取,宓子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这个人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得失和他没有关系了。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

患得患失的人是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其实人生百年,贪欲再多,官位权势再大,钱财再多,也一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巧取豪夺,难道就是人生的目的?这样的人生难道就完善,就幸福吗?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一旦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便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例如:南朝梁人张率,12岁时就能做文章。天监年间,担任司徒的职务,他喜欢喝酒。在亲安的时候,他曾派家中的仆人运30阗石米回家,等运到家里,米已经耗去了大半。张率问其原因,仆人们回答说:“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张率笑着说:“好大的鼠雀!”后来始终不再追究。张率不把财产的损失放在心上,是他的为人有气度,同时也看出来他的作风。粮食不可能被鼠雀吞掉那么多,只能是仆人所为,但追究起来,主仆之间关系僵化,粮食还能收得回来吗?粮食已难收回,又造成主仆关系的恶化,这不是失的更多、更大吗?同样,唐朝柳公权,他家里的东西总是被奴婢们偷走。他曾经收藏了一筐银杯,虽然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可其中的杯子却不见了,那些奴婢反而说不知道。柳公权笑着说:“银杯都化成仙了。”从此不再追问。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历代先哲把这个问题已阐述得如此明白清楚,我们仍是一味追求蝇头小利而不知钓大鱼。那就真是有负他们的教导了。

对于任何问题,我们应观其本质,不要被它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七、离开僵硬的思维

墙头草的生存智慧,也不是并无一处可取,最起码,它教会我们要审时度势,“良禽择木而栖”,离开僵硬的,不会加以变通的思维。有时候,我们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去做一些违背我们本意的事,但也情非得已,如果一个人连生存的机会都丧失了,那么就算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必将是一无是处了。

要想在复杂的社会上求得生存,就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懂得应变的道理。善于权变,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古来许多成功者的成就都足以说明,不懂变通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俗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要想在复杂的社会上求得生存,就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懂得应变的道理。善于权变,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古来许多成功者的成就都足以说明,不懂变通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成就。

一提到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大家很容易联想到墙上草,迎风无力,任意东西,左右摇摆不定,风吹向哪里,便倒向哪边。不用说,很多人都喜欢那种迎风挺立的傲松,认为没有定性的小草不好。换个角度来说,大家都承认的一个原则就是:为人应有一种骨气。诚然,为人处世缺不得骨气,并且,我们这里所说的相机而动,也绝非是要人们学墙上之草,随风任意摇摆,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任何事物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正如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墙头之草固然是左右摇摆,但这也并不失为一种求存之道。

试想几尺高墙之上生有一草已属不易,寸土之上,瓦砾之间,独出新芽,婀娜于天地之间,岂非奇事?墙头草自知身单力薄,生性柔弱,便避免与这强风劲吹分庭抗礼。相风而动,因风而摇。都说它错了,它却能保存自己,挺立于墙头之上。

海中礁石固是傲然挺立,敢与海浪争锋。排浪滔天,礁石却迎风顶浪,屹然不动,终落得千沟万痕,伤痕斑斑,坑坑点点。都说礁石好,却落得面目模糊,断肢残骸。

因此,我们不能说墙上草就无可取之处,墙上草随风倒正是为了求存。试想,如果连自身都保不住,还要谈什么宏伟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创什么宏图大业。有这么一个传说故事:

据说,在燕王征北时,来到一条大河边,河水滔滔,波浪翻滚,湍流如箭,没有舟桥,无法过河。当时又值九月,离河水封冻尚早。燕王在河边率兵马无计可施,军心浮动,士气不高。燕王心急,便派一人出去观看河水是否封冻,那人跑到河边一看,河水滚滚,毫无冻冰之象,便跑回来报:“回燕王,河水毫无冰冻之迹象。”

燕王听罢,大怒,一挥手:“拉下去,杀了!”

令下之后,那人被推出去砍了头。

燕王又派一人出去察看,那人来到河边。河水汹涌,依旧奔腾不息,浪花翻卷,哪里有半点封冻征兆,那人回来如实回报:“燕王,河水的确没有冻冰之迹象。”

燕王问也不问,拍案大喝:“推出去,杀!”

第二人又被斩头。

燕王又派第三个人去探看,那人到河边观望,河水奔流如故,他并不比前两个人多看到什么,但他回来后,没有如实报告,而是随机应变说:“恭贺燕王,河水已经封冻,冰层厚盈几尺,如钢浇铁铸,大兵即可渡河。”

燕王大喜。说:“重重赏他,传令三军,今晚渡河。”

第三人非但活命,而且得了重赏。当夜晚间燕王率兵踏水而过,顺利渡河。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有的人为了使故事自圆其说,就说当时燕于过河时,水中有好多乌龟在水下浮着,托着那些士兵过了河。

我们且不去论故事本身是真是假,但其中的道理却是让人深思。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都如实回答,遭到的却是灭顶之灾。第三个人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却领了重赏。燕王让看河水冻结与否的目的在于稳定军心,而绝非河水本身。前两个人,思想僵守,不懂应变,杀身之祸在劫难逃。第三人善于思变,巧妙回答,点中了燕王的心事,得到了燕王的赏识。你从中是否能得到一些启示呢?

八、离开你的聪明之处

我们所说的“离开聪明之处”,不是要你既使聪明,也要离开,而是希望你如何隐藏你的聪明,收敛你的锋芒,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事事都表现得强人一等,有句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猪壮了就得被宰杀,人出名了很容易招人忌。

每个人都喜欢别人认为自己聪明,有才华能干,因此,很多人言谈举止之间,总是有意无意显示一下自己某方面的优势。如果是同事,朋友之间这样做,应无大碍,若是在领导面前蓄意显能,往往会给自己带来霉运。因为你太聪明了,什么事都瞒不过你的眼睛,他就会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早晚要铲除掉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