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太湖风云
3665700000038

第38章 枕戈待旦 一

深夜,月色朦胧,寒风萧瑟。

阳山山麓的小山村里,一户农家的厢房内烛火通亮。

周志敏、秦子刚、林晓红等八人坐在桌旁,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如何去通安桥伪警所营救董氏的工作。

大家先后提出了三个行动方案,都被周志敏一一否决。

他道:“据我们最近侦察,如今伪警所共有八十多人。

自从龚胜忠来了以后,苏州绥靖司令龚胜梁格外照顾自己的兄弟,添增了三挺轻机枪、两挺重机枪,加上原来武器精良,可谓如虎添翼了……孙子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首先要看到自己武器人员的不足,敌人兵力强盛这一点,应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攻其不备而歼之。”接着,以征求的目光望了下大家,最后落到了秦子刚的脸上。

“我来讲几句。”秦子刚为了让大家了解通安桥的地理位置,以及目前任务的紧迫性、重要性,拿出了一张自己草拟的地图,介绍了一下通安桥近几年来的概况。

他说:“通安桥位于苏州城的西北,是个水陆要冲,它南连善人桥、光福,西通东渚、金墅、西华,东接浒墅关,北达望亭,背倚阳山。

苏州至无锡的陆上交通公路纵贯南北,浒墅关抵光福的河道横越东西,而通安桥是必经之地。

苏州沦陷以后,日伪一直视通安桥为重镇,时而日军盘踞,时而伪军驻防。

为了打开苏西抗日斗争的局面,1941年8月,我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二团二营曾派部队奇袭这个镇,发起了震惊苏锡地区的‘火烧通安桥’战斗,用敌人的军毯蘸煤油烧毁了通安桥,使苏锡公路一度中断,迟滞了日伪对我新四军扫荡的军事行动。

1942年1月,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独立二团一部穿插苏西,与苏州、无锡的地方抗日游击队联合行动,又一举捣毁了通安桥伪军据点,一枪未发俘获了敌人一个排。

可是,据点两次被我们端掉以后,日伪军当局立即调兵遣将,重兵把守。”说完,坐下来征求大家的意见。

“我来说两句。”这时林晓红站了起来,“我有一个办法,不知中用不中用。”大家把眼光齐刷刷地盯着了林晓红。

“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拔掉这个据点,安全营救出董小娥。

大家仔细想想,我们加起来长短枪不过十几支,而据周志敏等同志侦察了解,敌人的枪支弹药充裕,一旦打起来,敌人可以凭借据点作掩护。

据点的大门口有站岗放哨的伪警,我们很难接近,更别说进伪警所营救董氏了。

通安桥距浒墅关、东渚、望亭、善人桥近在咫尺,只要枪声一响,不消一个小时,各据点的鬼子和伪军会赶来增援,这样,我们会造成打不死豺狼,反被豺狼咬上一口的被动局面。”听了林晓红姑娘这么一说,屋内顿时寂静无声。

林晓红看大家沉默不语,接着说:“这次新四军主力在茅山,远离苏西地区,而太湖游击队主力薛永辉司令在外围全力配合这次战斗,但不能直接参加。

他要我们独立作战,见机行事,千万不能蛮干硬撞,应以智取为好。”说完将目光移向秦子刚,最后落到了周志敏身上。

周志敏微微颔首:“大家说说,有什么样的方法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智取?”霎时,小屋内又像开水一样沸腾起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早晨进村时,我看到了有户人家在操办丧事,于是突发奇想……”林晓红侧着脑袋沉思了一下,接着将脸一仰,说,“我们大家也来办一次丧事,你们看行不行?”“……”大家听罢,先是一愣,不知道林晓红葫芦里要卖啥味子药。

“这丧事嘛,应该这么办……”林晓红压低嗓门,把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好!”大家一听,来了劲,齐声称赞是个好主意。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大家又你一言、我一语作了修改补充。

末了,根据方案,周志敏又一一向大家作了明确的分工布置,要求全体同志看清信号行事,务须稳扎稳打。

会议后,林晓红与游击队员、村里民兵备好了扁担、绳索、白布、山柴等物品,同时加强对伪警所的监视,专等行动的最佳时机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