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一叶小舟迎风破浪,自潭西村驶向西山岛。
西山岛南北宽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面积80公里,是太湖第一大岛,周围有横山、阴山、大干山、小于山、绍山、庭山、叶山、老鼠山、大山、小大山、香兰山、笠帽山、杵山、大沙山、东南湖、西南湖、疃里湖、杨公庄、龙床、石蟹、柱石山等22个岛屿。
太湖有峰七十二,西山为最大而尊峙于中央,群峰环拱,远近参差,若圭若璧,湖光三万六千顷,澄碧如镜。
清朝王维德的《林屋民风》曰:“山之在面者,其景最佳,若夫以七十二峰之苍翠矗立于三万六千顷波涛,其胜遍行天下,唯是有之。”袁宏道的《洞庭山记》说西山有七胜:山之胜、石之胜、居之胜、花果之胜、幽隐之胜、仙迹之胜和山水相得之胜。
而姚冠群的老家居于西山岛的缥缈峰下。
缥缈峰海拔高达336.6米,作放射形,延伸绵亘,气势磅礴。
太湖七十二峰在它身旁就有四十余峰。
土生土长的姚冠群对四周的地形了如指掌。
他自拉起队伍后,连一向狂妄的山本太郎也不敢小觑。
为了站稳脚跟,与虎视眈眈的日寇周旋,他曾与枫桥白马涧的土匪头目孔文龙、重庆政府苏州特工站站长金维汉撮土为香,结成异姓兄弟,立下了“有福共享,有难同当”的誓言。
可不久,枫桥白马涧的孔文龙率领部下三十多人投靠了日寇,走马上任枫桥伪警所队长之职。
还没有等孔文龙去西山岛告诉姚冠群“有福共享”,就被新四军游击队以汉奸惩处,枪决了。
金维汉原是国民政府军中的一个团副,******西撤去重庆,他与十多个弟兄奉命潜伏下来,在穹窿山、渔洋山一带活动。
自从孔文龙叛国投敌被处死刑后,他心里紧张了一阵子。
日寇也曾几次前去与金维汉联系,要他改弦易辙,他总是托辞不见。
他有意把姚冠群拉为重庆政府的武装,自以为凭着弟兄情谊,准会马到成功,不想遭到姚冠群婉言拒绝:“世事动荡,多事之秋,还是各自为尊。”最近金维汉干脆在姚冠群那里住了下来,旁敲侧击,要姚看在异姓结义的份上,为死去的孔文龙讨个‘公道’……”也遭到姚冠群的断然拒绝:“孔兄不与我等商量,贸然投靠东洋鬼子,这是不明事理,自作自受。”尽管这样,姚冠群还是与金维汉兄弟相称,十分热络。
今天一早,姚冠群与金维汉几人在林屋洞一旁的包山禅寺品茶谈天,此时姚部手下的弟兄鲍铁来报:新四军太湖游击队司令薛永辉求见。
姚冠群知道今天薛永辉要来这里与自己会面,但没有告诉金维汉,至于为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不见,不见。”金维汉喧宾夺主,“你去说,姚司令不在。”鲍铁正欲返身而出,被姚冠群喝住,返身对金维汉道:“来的都是客,何必这么死板呢?”尔后令鲍铁,“有请薛司令。”鲍铁拔步一走,金维汉轰地站起了身:“既然你与共产党游击队司令有事相商,兄弟在这里诸多不便,”欲退去后屋。
姚冠群道:“你我是弟兄,何必躲避,再说我与新四军游击队司令相谈抗日,光明正大,你在一旁听听,有何不妨?”金维汉想想也对,又复而坐了下来……可再一想,还是觉得不妥,重新站起,对姚冠群拱拱手,步进了内屋。
一会儿,薛永辉与秦子刚、林晓红跨进屋来,见姚冠群一人在品茶,两旁站了八个熊腰虎背、袒胸露体的汉子,四仙桌上一只茶杯,还在冒着袅袅热气,知道刚才有人在这里与姚一起品茶,刚走不久。
“好久不见了,薛司令还是这么壮健。”姚冠群一见薛永辉等人前来,放下茶杯,迎了上去,伸出手来紧紧攥住他的手,寒暄起来,“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一别半年了,近日可好?不瞒薛司令说,上次你们来西山岛,离开我山寨,遭到日寇袭击,为弟真为你们担心……可吉人自有天相,哈哈……”接着令手下倒水沏茶。
薛永辉道:“我一直想来西山岛作客,几时你老兄也到我们那里去坐坐,这叫礼尚往来嘛。”尔后对身后的两人一一介绍给姚冠群:“这位壮小伙子,我就不介绍了,叫秦子刚,上一次不是与你喝过酒,乘着酒兴,你们还扳手腕,虽然是将遇良材,一个平手,想必你总有印象?”姚冠群一拍脑袋说:“这怎会忘记,我哪是这位莽小伙的对手,其实是他谦让,不至于叫我在众人面前献丑罢了。
以后,他带领几名游击队,一起伏击岩限,将一百余名日伪军打得大败而归,我姚某怎会忘记他哩!”说完,又与秦子刚热烈握手,仿佛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当薛永辉将林晓红介绍给姚冠群时,姚冠群看到这个姑娘一身戎装,精神抖擞,脸呈惊讶之色:“古有花木兰,今有娘子兵,好一派英姿飒爽!”他觉得这姑娘好生面熟,咕噜了一句,“好像在那里见过,怪我记性实在太差。”“你如今是鼎鼎大名的风云人物,贵人多忘事。”林晓红主动伸出手来与姚冠群握手,“你可以忘了我,可你总不会忘了曾经相助过你的人,那人正是我的阿爸。”“你阿爸是谁?”姚冠群努力回忆着。
可当林晓红一经说出,一个七尺男子汉竟涕流满脸,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