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长沙
3655600000029

第29章 兵家寻常事(4)

说到住,我们的干部也不看地上湿不湿,铺草薄不薄,房子卫生不卫生?将来到了南方蚊子多了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可以克服的。如铺草薄了,借些门板木板垫垫,蚊子多了设法熏熏。问题在于客观上能办到的不办。上级发给毯子不要,害怕战土累,这比在关外背大衣背大皮鞋还累吗?要知道累是小事,病了是大事,累是累不死人的,病就会病死人的。部队马上要发夹被子,下边又会有人提出来不要。不要也得要,不想背也要让他背着,不然的话,将来的蚊子会咬得受不了,还可能发生大批疟疾。有的战士为了动作快,睡觉不解绑腿,这是违反生理的,现在不是战斗行军,就没有这个必要。干部必须处处爱护战士的健康。各级干部都应该管,班长要管,连排长要管,营长、团才长也要管。不负责任的干部无论如何是不允许的。

正因为管理工作上存在许多问题,损失很大。这一次行军以来,病号加上开小差的数目,可以抵上天津一仗。这就是削弱了部队战斗力,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严重警惕。

下面再讲教育。(略)

管理和教育两个问题是分不开的。国民党单纯地强调管理,用打、押的强制方法,结果是越管越管不好。但是如果只强调教育,而放松管理,就会成一盘散沙。好像做木桶一样,必须把木板刨光刨平,但这还不行,外边还要加箍,要不然桶还是散的,仍然不能装水。这个“刨”就是教育,“箍”就是管理,两者密切结合,才能成为有组织的力量,从这两个问题,联系到爱兵问题。所谓爱兵问题,就是我们内部的官兵关系问题,这是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简单说来,管理教育就是爱兵的具体表现。有的排长买花生给战士吃,那算什么爱兵?人民军队的排长又有多少钱买花生呢?要算是爱兵,那也只是片面的爱兵。正确的爱兵,就是要从政治上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上,把他的衣食住行管好。我们爱兵要把每一个战士当作自己亲兄弟一样,在生活上关照得无微不至,干部查铺查哨,不是只走一走看一看,战士把被子蹬开了,就要认真地给他盖好。使得每个战士,把我们的干部看成如同自己的母亲。有的单位开小差的战士,跑出去好远了,因为舍不得班长排长连长,又自觉地回来了。这些干部就是爱兵的好干部。但是吊蛋的干部也不少,如在点名的时候,也不管战士怎样疲劳,一讲就是一两个钟头,他在前面讲,战士站在后边骂。这就是没有爱兵的思想。

或许有人会说,作为一个军长,讲的是不是太琐碎了些。我想,琐碎一点就琐碎一点吧,如果各级干部都能像黄永胜知道这么多的琐碎的事情,都能按他讲的那样去带兵.就不仅仅会使逃亡这种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的军队天底下还会有对手吗?

林彪点将也有不灵的时候

作为军一级的首长,对部队基层的情况了如指掌,作为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不知道是否也清楚?当然,所处的位置不同,任务的分工也不一样。林彪想得更多的应该是他麾下那些将军们,他们哪一个人在想什么、在于什么,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些都是他考虑的事情。不过,作为林彪,他也还是全国整个战场上的一个棋子。真正的棋手是毛泽东。所以,难免林彪点将也有不灵的时候。

7月2]日,林彪给尚留守东北的原“东野”参谋长、现为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一封电报:“亚楼同志并罗政委,1、军委已决定陈赓3个军、邓华2个军攻广东,四野以5个军攻广西。待广东作战基本结束后,陈赓3个军亦参加攻广西。2、我们为了改造湖南的起义部队,决定将肖劲光及其直属队留湖南兼省军区,不参加两广作战。

3、为了指挥广西作战,你和14兵团直属队均须南下。因此盼你不要去担任航空方面的工作,早日来武汉。”

当然这不是刘亚楼想“不要去”就可以不去,也不是林彪“盼”他“不要去”就可以不去,这事儿得中央说了才算。于是,林彪在3天后直接给中央去电:“中央:听说中央拟调刘亚楼担任航校工作,我们建议亚楼仍来前方指挥作战。因肖劲光须留湖南改造起义部队。邓华须去广东作战。程子华回山西。如亚楼留中央不来,则我们前线指挥甚感困难。”

尽管林彪亲自出面电请,而且申明的理由不能说不算理由,语气也不能说不够恳切,但是后来刘亚楼还是没有南下成。毕竟林彪这里是局部,毛泽东那里才是全局。以后刘亚楼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这是林彪追着要他南下时所没有想到的。至于肖劲光半年后也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海军司令员,更是林彪当初没有想到的了。

三、热 浪

5月27日,45军奉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命令,开始由黄冈、阳逻两渡口渡江,然后沿粤汉路东侧向长沙方向前进。6月2日,全军渡过长江进抵鄂城。经过一个月的休整,该军于7月6日从鄂城出发,经金中、通山,于7月18日翻过湘鄂赣边界的幕阜山,进入江西后沿修水、铜鼓向萍乡、醴陵一线逼近。

据7月27日四野司令部给军委的电报,至7月下旬四野主力部队的位置为:

(1)49军先头师,于7月23日解放澧县,歼敌“鄂保1旅”大部,毙俘副旅长以下两千余人,现已进至临澧至澧县一线。

(2)38军先头,已进至新安,沿途敌人均已西逃,与敌后尾有接触。

(3)39军已集结于沙市、江陵及以北地区,准备渡江南进。

(4)47军仍在宜昌,原拟25日渡江,因江水高涨受阻,拟水下后,即渡江南下。

(5)15兵团仍位于万载、宜春(43军)、分宜、新余(44军)、上高、高安(48军)一线休整。该兵团拟以48军于27日出发沿赣江向赣州前进。

(6)12兵团之40军,仍位浏阳以南地区,醴陵敌已于26日南撤,该军已派1个团进城。45军位于浏阳至铜鼓一线,该军之135师正向萍乡前进,萍乡、醴陵之间敌人已于23日撤走。46军位于平江南北地区,与长沙之敌对峙中。

(7)41军已进至咸宁及以北地区。

“饿不死也会热死”

部队进到长江流域后,困难越来越多,特别是6月份到了江南,各种矛盾。包括南下前能想得到的和出发前不可能想到的,部集中地表现了出来。

45军在7月份的行军总结中这么说:“正逢夏暑及雨季,山洪暴发,河水突涨,道路泥泞崎岖狭窄难行,人马普遍体力衰弱,面成菜色,减员空前严重。其中,全军发病总数为18427人,后送2926人,死亡58人,掉队256人,自杀14人,淹亡31人,逃亡1334人。马匹病亡144,摔死88。”“自杨柳青出发途中所暴露的对南方厌倦不满,及具体克服南方夏季炎热、山地河川道路难行等许多具体困难问题,未很好解决,以至在进入行军途中,怨言百出。更有像军直警卫营,大批的自由坐下不走,班、排长可带着队伍叫开老百姓的门,或做饭吃,或睡觉。”“团以下绝大部分是北方人,很多人讨厌南方,根本没下最大决心改造自己以适应南方的生活习惯与管教方法,从而领导战士生活与行军。”“部分干部苦与死的念头笼罩一切,总感到在南方会热死,翻山会累死,没粮食会饿死,过河会淹死,‘不死也要脱层皮’。401团某连有两个干部,在总结会上检讨说,有几次在病时就想自杀,认为反正是要死,不如自杀来得快。甚至还有营的干部这样说:‘知道南方这样,我早就不该来的。’还有的人说:‘要早知道这样,上级许给我三个大姑娘我也不来。’‘如果死不了,解放长沙后我就要求回家。”’

45军当时总结出四条关于部队大量非战斗减员的客观原因:1、营养太差,体力未恢复,粮食供应不上。135师数日一天只吃两顿稀饭。134师只吃麦糊糊。蔬菜太贵,菜金不够。马匹多无料吃。在鄂城休息一个月中,每匹马平均一天不到一斤料,行军中更无料吃。2、在总的战役意图下,不避风雨,不择道路,天气炎热,日晒夜露,趟水淋雨,有时还为了弥补气候及道路之耽误,又赶路较急,加上部队携带太重(少者每人45斤,多者55斤),还要在狭隘路段,代马匹扛运,人马体力均消耗过大。3、在炎热的天候下翻山,由于物资准备不足,没有带上开水,喝生水者较多。4、干部缺乏南方特点的管理常识。

当然,困难不只出在45军。43军军长李作鹏等6月4日给林彪等人的电报中说:

江南半月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意见报告如下:

一、江南气候早晚多变莫测,半个月中有三分之二是阴雨连绵,不下雨则很热。其次是道路较江北难行,公路主要桥梁被敌人破坏,离开公路行动困难,因有的道路能过人马不能过车辆,有的仅能过人不能过马匹。沿途河流湖泊较多,宽而深不能徒涉。赣西北人口稀少,农村破产不堪,粮草被敌搜刮,群众生活困苦,目前又为青黄不接时期。

二、由此产生以下几个问题。

1、计划行军部署作战,必须充分估计时间的可能性与道路可能遇到的阻碍。

2、确切进行兵要地理的调查,工兵必须随先头部队前进,修桥补路及控制渡口,搜集船只。

3、村庄稀少,一个师宿营往往40里长,车辆因不能离开公路,常在路上露营。粮草极困难,常有部队吃不上饭,马不能喂。

4、车辆行动极不方便,团、师、军各后梯队至今未全部归建。

5、道路泥泞,费草鞋、费力。没有雨具,行军遇雨全身湿透。

6、夜间行军看不见路,找不到向导。如夜间下雨则更难行。

7、人员中泻肚、生疥疮、被蛇咬中毒、摔伤、盲肠炎、脚气、眼病等为数甚大(如军警卫营半月来生病82人)。牲口吃不上草料,加之道路泥泞,石头多,马蹄温软,钉不上掌,马拐腿的多,生病与死亡率增大(据3个师统计两星期亡马18匹,据1个师统计10天病马104匹)。

8、武器装备、通信、卫生器材,因雨而损坏已发生。

三、根据南方特点及今后大规模攻坚战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应在干部战士中进行深刻政教,将各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交战士讨论,以求从思想上克服怕雨、怕热、怕走山路、怕过河、怕露营的心理。

2、在编制上作必要改变:营六O炮改为6门制,团的战防炮连取消,师的炮营改为三三制,增加驮马。不宜载的重炮取消,军炮团只留山炮,野榴拨归兵团或炮司。师、团及军直机关和山炮营的所有车辆全取消,改用驮马。减少预备弹药携带数目。轻装指挥机关干部行李,每人只须一床蚊帐、夹被、军装,军师的电线亦可减少,必要的办公用品均驮起来。团可设输送连,一个兽力排,两个人力排。师可设输送营,两个兽力连,一个人力连。军设输送营,用大车和汽车。各单位均须增设兽医;掌工,同时,因马匹死亡率大,骑兵通讯亦可减少,应加强步兵通讯及使用号音。加强工兵建设,团设工兵排(主要架桥),师设工兵连,军设工兵营为宜。因在非战斗背景下,病员无须向远后方转运,因此军担架营,除保留一个连外,其余拨入师团,加强第一线。在战术教育上,干部着重研究山地、丛林、河流几种情况下的作战法,战士着重练爬山、走小路,山地、丛林的前进与搜索,水田的通过及练习操舟游泳技术和生活习惯教育。

6月12日,林彪等电报军委毛泽东等:

粮食问题现成为影响行动的根本问题。赣西北、鄂南传说原来就是产粮少、人口少的地区,加之国民党军队的征抢和地主将粮贱价出卖与分散,又正值青黄不接之时,而我地方工作人员尚未到达,因此粮食成为严重的困难。我40军在鄂南的部队,43军在南浔线上的部队,均连续来电叫苦,有的部队一天只吃一顿干饭,一顿稀饭,群众纷纷逃跑,并怨声载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有依靠河南湖北两地运粮到前方去。已于月初四野主力,停止于长江与襄河以北休整,以待粮食的筹集,准备在本月底和7月初再发动作战,并实施军委6月2闩连续作战的指示。

6月17日,军委电复林彪等:

12日电悉。粮食困难恐不但鄂南赣北如此,湘南赣南可能有同样情形。大军前进必须依靠铁路公路运输,行动时间如需推迟至7月上旬,可由你们按情酌定。并须估计到大军深入湘赣后,因等候后方运粮,行动速度可能颇慢,如何克服粮食困难,请你们用大力筹划。

7月23日,林彪等电报军委:

兹将最近部队病疾情形简报如下。

一、38军7天内发病3400名,其中疟疾占百分之五十。39军行军中,1天即中暑500余人,又在5天内仅疟疾病员即发生645人。

二、15兵团(主要43军)现有病员万余名,仅4日至13日的9天中,即减员4536名,其中热死25名。48军161师3天中发生病员800余。43军127师15天的行动中,非战斗减员为1839人。有不少连病送医院占二分之一。以上均系零星反映材料,实际不止此数。21日41军渡江南下,据称沿途皆是病员(多系中暑)。

三、4兵团此次行动以来,热病7000余人,马百余匹。

四、病员激增主要原因是盛暑行军,又加雨季,时晒时淋,再加装备较重,而此期作战为抓敌人,常急行军、强行军(近五六日来已改变了),北籍战士水土不服,致部队甚疲劳,其次是粮食供给不上,有的部队一日只吃一餐稀饭,战士体力消减,病后医药又不足,致造成严重的减员现象。

五、我们现在正从各方面克服疲劳现象,各部一律改成旅次行军,为购药品,运送粮食、油、盐,已加强筹粮队等。

7月26日,军委毛泽东复电林彪等:

23日电悉。盛暑行军病员大增,极为悬念。你们已改为旅次行军及三伏休整,将可使情况改善。

“湘女多情”与“糖衣炮弹”

过去流传于中原地带有两句不是格言的格言。头一句为:“能往南走一千,不往北挪一砖。”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中原人要比华北人喜爱南方得多。因为在中原人看来,热比冷总要好熬得多,大米总比杂粮好啊得多。还有一句是:“少不征南老不征北。”这句话和前一句有一点相同,说的还是南方比北方好。既然是说好,那为什么还说少不征南呢?这是指南方的女子太能,这个能字或许是指江南女子长得水灵,或许是说江南女子特别会勾男人的魂,信不信?有“湘女多情”之说为证,反正年少时到了南方,十有八九是会被南方女人的裤腰带给缠住,再也回不来了。至于老不征北,说的还是北方天冷。老年人到了北方,十有八九也别想回来了,非冻毁了不行。中原人这种看好南方的说法,与大军南下没有关系。且不说大米到底是好吃还是不好吃,问题是压根就没有大米吃。且不说江南女子水不水灵,多不多情,那也是“能看不能摸,摸了就有错”。因为共产党军队里有个“第7条”。

不过,纪律是死的,人是活的。这里有一份46军政治部,于1949年7月27日在湖南平江金井发给全军的通报:

兹将138师414团1营机枪连见习副指导员s(作者注:我觉得这里没有必要披露真名实姓),逃跑叛变的事件通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