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仙凡时代
3616800000024

第24章 廿四 少年梦魇今日重现 儿时欠账此刻补填

廿四 少年梦魇今日重现 儿时欠账此刻补填

“师弟懂得就好。”有安雯晴严肃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师弟既然已经拜爹娘为师,娘又将教导师弟用笔习字的功课交给了我,师姐自当负起监督、教导之责。如果师弟怠惰,作师姐的也不得不薄施惩戒。”

“不会吧!真要打手心???自己二十大几的人,被一个小女生打手心?”这时,小雨还晴早已经忘了自己在有安雯晴的眼中,不过是十六岁的孩子。

“师姐,您不是……教刚开蒙的小孩?……不用拿戒尺……对付我……您是太学先生……我都这么大了……您平时教的是官宦子弟,各地才子……他们也用戒尺吗?……你年龄也不大……”小雨还晴惊慌之下,开始语无伦次了起来。

“戒尺代表师者威权,太学岂可无戒尺,虽太学生皆虚心向学之士,戒尺往往备而不用,然极少顽劣之徒,无尺岂能为摄耶?”说到这里,有安雯晴面现红润,芳心之上忽然浮现某个“顽劣之徒”的样子来。

她静静心思,继续说道:“严师出高徒,别说师弟还小我一些,就是年长于我的太学监生,若有怠惰,师姐当年一样打得,你可听清楚了?”

“嗯。”小雨还晴大张的嘴巴可以吞得下拳头,却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这可不是尊重人权的二十一世纪,《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没颁布,就连教委都没有。相当于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的地方还统一叫做衙门,别说在这仙机峰上没地方找去,就是有,人家也是站在先生那边,而且学生胆敢去告老师,弄不好就不光是打手心的事情了。

“当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谓‘达者为师’,师弟将来若是青出于蓝,这戒尺自然便是无用的了。”

“自己写字的水平会青出于蓝?”小雨还晴摇了摇头,连做梦都不敢想。

“好了,师弟。”

好话说尽,有安雯晴也不再废话,直接摆出了先生的架势,正色说道:“今天我们就从正确的握笔姿势学起。普通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节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水平横向……”有安雯晴说的与当初凤婉秋说的没什么区别,小雨还晴的眼睛却频频溜过书案上的戒尺。上面还镌刻着一行小字——“扑作教刑 纵劣徒久琢亦必成”

“天啊!居然是黄花梨做的。用不用这么名贵啊!这要是拿到拍卖会上还不得好几万。”(收藏知识小常识:黄花梨属于硬木的一种,与紫檀并称。据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考证,紫檀与黄花梨均是在明中期——“隆庆开关”的时间传入我国,或者也有人说,昂贵的紫檀因为沉重,所以在明永乐年间,被下西洋的郑和选作压舱物而传入我国。但无论如何,在明朝之前我国是没有此类硬木家具的。所以说,一些穿越到唐、宋时期的穿越小说提到了这两种木材,不能不说是存在瑕疵的。而本文因为属于架空历史的小说题材,而作者对黄花梨之类的木材又有些“叶公好龙”,所以,在这里便出现了黄花梨戒尺。为免误导读者,特此注明。)

“雨师弟,请重复一遍我刚刚说了什么?”

“啊!什么……”

“雨师弟,请重复一遍我刚刚说了什么?”从有安雯晴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但小雨还晴看他已经把那把戒尺握在手里了。

不会吧!这么快就来了?小雨还晴咽了口唾液,平复了一下心情,才缓缓开口。

“哦!师姐说:‘握笔要用大拇指的第一节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水平横向。……而食指的一、二节两节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一节指甲末端紧贴着顶住笔杆,……与食指、中指形成平衡。小指只需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手心虚空,这样就形成了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

“算你说得出来,刚刚从你的眼神看就知道你已经神游太虚了,再有下次师姐就要罚了。”

小雨还晴轻吁了一口气,没想到平时温婉有礼的师姐会给人这么强的压迫感。刚刚确实没有集中精神,幸好自己的记忆力还不错,而师姐又与那天师娘教得大同小异,所以侥幸过关。

有安雯晴的右手像玉色蝴蝶一般,在书案上轻盈地飘过,以一种让人目眩神弛的优雅姿态,拈起了毛笔。然后说道:“现在就按我教你的方法拿起这支笔。”

然后……

然后,小雨还晴战战兢兢地拈起笔,试图摆出正确姿势时,毫无悬念地让笔倒到了地上。

“完了……”

看着小雨还晴慌张的表情,有安雯晴也不禁解颐一笑。

“天下之事,最重要的是有个正确的开始,否则便难免南辕北辙。所以,师弟首先要掌握好正确的握笔姿势,之后,才能事半功倍。”

说着,有安雯晴拾起毛笔,放到小雨还晴的手中,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帮助他摆出正确的姿势。小雨还晴的一生从未与任何一位书法老师如此配合过。

所以,当晚饭时,小雨还晴给凤婉秋展示自己一天的学习成果时,让她感到十分惊讶。

“晴儿,你是怎么做到的。小雨,你不是用正确的姿势一拿笔,笔就会掉吗?”

“……”小雨还晴一阵尴尬。

“怎么,突然间开窍了?” 有安居拂云插言问道。

“……哪里,主要是师姐教得好”小雨还晴慌乱起来,赶忙敷衍道。

“哦!你的意思是你师娘教得不好了?”

“不,不是……”

“娘,师弟天资聪颖,饱读诗书,比大多数太学里的举子甚至先生的学问都要好,所以学得很快。”有心回护的有安雯晴出言替小雨还晴缓颊,却不想在小雨还晴这里读书与写字从来是两码事儿,反而让小雨还晴更加尴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