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用诸葛亮智慧
3612700000073

第73章 退兵增灶 瞒天过海

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

——司马懿

诸葛亮气死曹真后,大败司马懿,打得司马懿只好龟缩在城中,不敢迎战。诸葛亮决心趁此良机集中优势兵力与司马懿展开决战,但是由于蜀军都尉苟安贪酒误事,致使他押送的粮草没有及时到达营中,影响了诸葛亮的计划。因此,诸葛亮大怒:“我们军中以粮草作为非常重要的大事,这件事如果谁耽误三天的话,就应该斩首,你现在却耽误了十天,你还有什么可以解释的呢?”因此决定杀掉苟安,但由于众人的劝阻,最后诸葛亮决定将苟安免去一死,但是却杖责他八十大棍以示惩罚。遭到惩处的苟安非常不满,十分痛恨诸葛亮,因此就连夜带领亲随五六个人,投奔司马懿去了。

司马懿一见苟安来投奔自己非常高兴,就安排他潜回蜀都,散布流言,说诸葛亮已经对刘禅心存不满,早晚诸葛亮会自己称帝,糊涂的刘禅信以为真,马上下旨让诸葛亮班师回朝。

由于圣命难违,诸葛亮虽然很不情愿,但是没有选择,他只好在形势非常有利于蜀军的情况下退兵。在退兵时,诸葛亮考虑到,蜀汉大军撤退之时,司马懿有可能会乘势追赶,为了避免被动,诸葛亮分兵五路,每一路军队在撤退时不断增加饭灶的数量,也就是如果有一千人,那就在第一天挖两千人的灶,第二天挖三千人的灶,以此类推……对于诸葛亮的安排,他的属下刚开始还有些不理解。因为他们听说过历史上孙膑战胜庞涓,用的是增兵减灶之法,即一方面增加兵力,一方面减少饭灶来迷惑敌人,使敌人产生麻痹轻敌的情绪,而眼下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之,是何原因。对此诸葛亮的解释是:司马懿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如果他知道诸葛亮退兵,一定会追赶,但是司马懿又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在追赶的过程中,也害怕诸葛亮会有埋伏,为了安全起见,司马懿一定会在追赶的过程中查看饭灶的数量,如果他看见诸葛亮每天都增加饭灶的数量,就会怀疑诸葛亮是否真的退兵,所以他就不敢追击,这样一来,诸葛亮的军队才能安全撤退而不会有任何损失。

事情与诸葛亮的预料如出一辙。司马懿见到孔明营中所留的饭灶愈来愈多,生怕会陷入埋伏,因而他就命令大军:“我猜想诸葛亮足智多谋,今天果然见到他营中饭灶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以这次他退兵其中一定有诈,我军要是追赶的话,很可能会落入诸葛亮的圈套,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最好先退兵,日后再做安排。”于是率领大军不再追赶。

诸葛亮正好趁此机会,不慌不忙、稳稳当当地带兵回到成都。当事后有人向司马懿汇报诸葛亮退兵增灶的事实后,司马懿不禁自叹弗如:“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

对于这件事,《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评价:“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

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常常会受到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比如司马懿在和诸葛亮的斗智过程中,他就是因为熟知孙膑用增兵减灶之法胜庞涓一事,所以就没有搞明白诸葛亮增灶的真实用意。而胜利者诸葛亮就是超过这个惯性思维,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因而获得胜利。

瑞士的一家钟表店门庭冷落,很不景气,不论商店贴出何种宣传本店产品的广告,经营都不见起色。有一天,店主忽发奇想,设计了这样一则广告:“本店的一批手表,走时不太精确,24小时慢24秒,望诸位当心。”没想到一做这样的宣传,该表店的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生意兴隆,就连库存的手表都销售一空。

一般说来,商品广告都是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经常以“尖端”等字眼进行夸张宣传,久而久之,人们对这样的宣传麻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家表店的广告则独出心裁,不掩盖自己的缺点,反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有两家经营酒的商店,一家号称“本店以信誉担保,出售的完全是陈年老酒,绝不掺水”,另一家的广告语则是“我店出售的酒加水一成,但皆是陈年老酒,有不愿加水者,请预先声明,但饮后醉倒者与本店无关”。承认“加水一成”的酒店比那家“绝不掺水”店的生意好得多。

可见,做事不拘泥于成见,反其道而行之,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