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夫子品评管子
3608900000035

第35章 做事必须选择正确的时机

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孰知之哉?”(语出《管子·四时》)发布政令要讲时节。不讲时节便违反了天道。必须视察天时的由来,才能顺应天时。对日、星、岁、辰、月茫然无知,对阴、阳、春、夏、秋、冬糊里糊涂,怎能了解客观世界。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即是说,做事应考虑结果,即使是做好事,行动也要选择正确的时机。

令有时。

——《管子·四时》

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孰知之哉?”

——语出《管子·四时》

做事要抓住时机,应时而动。人是在一个既定的环境下开始个人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与人事随时都在变化之中。如果与客观环境相违背,逆时而动,事情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管子在《四时》中说,不了解四时,就将失去立国的根本;不知五谷的生长规律,国家就会衰败。

管子认为,东方为星,它的时令是春。它的气是风,风生木和骨。它的德性是喜欢生长,于是万物按时节出生。这个季节应该做的事情便是:发布政令修理、清扫神位,修治堤防,耕田植树,修筑桥梁渡口,疏通渠道,整修屋顶以便行水,解仇怨,赦罪人,修睦四方邻国。这样和风甘雨就会到来。而如果在春天实行冬天的政令,就将草木凋零;实行秋天的政令,就将出现霜冻;实行夏天的政令,就会出现旱热。

除春季外,管子还对夏、秋、冬各季统治者应实行的政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管子这种应时而动、顺应天道的主张在古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都有相关的论述。

管子关于四季应时而动、应时而变的论述告诉我们,做事要顺其自然,把握正确的时机,而不可逆时而动。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其对时势、机遇的把握。无机会时顺应大局,依势而为;有机会时迅速出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顺应时势,该动则动,该止则止,这样做事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按照某种主观愿望来干扰或违背客观规律,则只会适得其反,自取其败。

为人处世亦是如此。与人共处于世,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要顺应时势,按照实际情况灵活应变。这样才能明智审慎,使自己成为社交场上最精明的操控者。把握时机,顺应时势,是最为实用的处世艺术,更是真正的处世智谋。

吃古通今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位,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昏庸残暴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

雇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的时候,连绵的阴雨把他们阻隔在这里,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按照秦法规定,误了期限就要全部被处死。

押送他们的两个军尉非常凶暴,陈胜和吴广就借机把军尉杀掉,接着对大家说:“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误期,误期要被处斩。即使不杀我们,而戍边死的也有十之六七。何况壮士不死则已,如果死,就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他们的话激励了戍卒的斗志。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为了扩大影响,他们夜晚在驻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声,被民间传为神话。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大泽乡、攻下蕲县,很快攻占了五六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为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起义军乘胜前进,分三路攻秦。这时起义军已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有兵车千辆。起义军的一路人马由周文率领的农民军很快进抵关中的戏地,逼近咸阳。农民军的另一路人马由武臣率领占领了旧赵都城邯郸后,在混进起义军队伍的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张耳、陈余怂恿下自立为赵王。

后来,农民起义军终因实力悬殊,作战经验欠缺,以及内讧等原因而遭致失败。但这支起义军的残余力量后来与项羽、刘邦等人领导的起义军会合,继续同秦军战斗。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灭亡了。

老夫子点评:

陈胜、吴广面对危机,不但顺应时势,挺身而出,而且主动营造有利于自己的时机,终成为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们这种顺势而动的果断使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他们在关键时刻对时机的正确把握,至今仍给我们以启迪。

链接共享

是故春凋秋荣,冬雷夏有霜雪,此皆气之贼也。刑德易节失次,则贼气速至,贼气速至则国多菑殃。是故圣王务时而寄政焉,作教而寄武焉,作祀而寄德焉。此三者圣王所以合于天地之行也。

——《管子·四时》

因此,春天草木凋零,秋天草木繁荣,冬天打雷,夏天霜雪,这些都是反常之气。刑罚和德政违背了时节,失去次序,反常气象马上就会出现。反常气象骤然而至,国家就多祸殃。所以圣王顺时颁行政令,根据教化推行武事,安排祭祀显示德行。这三项都是圣王为配合天地的规律而采取的措施。

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阴生火与气,其德施舍修乐。其事:号令赏赐赋爵,受禄顺乡,谨修神祀,量功赏贤,以动阳气。九暑乃至,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此谓曰德。

——《管子·四时》

南方为日,它的时合为夏,它的气是阳,阳生火和气。它的德性是施舍和修乐。这个季节的事情是:发布命令顺时行赏,封爵授禄,祭祀神灵,量功赏贤,以助阳气。于是大暑就将到来,时雨就会下降,五谷百果就会丰收,这叫做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