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夫子品评管子
3608900000024

第24章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管子曰:“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语出《管子·法法》)超过与达不到,都不正确。

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把握不好,超过或达不到这个度,都会给事物带来损害。

过犹不及

管子曰:“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

——语出《管子·法法》

人们常说,“过犹不及”,就是说事情办得过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管子》曰:“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所谓“正”,就是对事物发展的度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使事物的发展超过或达不到这个度,就会给事物带来损害。

《登徒子好色赋》中这样形容一个人的美貌:“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长得恰如其分,任何的修饰与改变都可能造成过或不及的效果。东家之子对美这个“度”的把握的确到了绝妙的境界。

度,历来为先贤圣人所重视,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度即合适、恰当,交谈时能令说者畅快愉悦,听者入胜而不厌;遭受挫折时,不迁怒于人,又不心灰意冷;春风得意时,既不自满忘形,又不故作自谦这些都是把握度的表现。

过和不及是无度、失度的主要表现,是事物的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说两种错误倾向,都是不可取的。譬如说,为人之道既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应自暴自弃;既要追求理想,又须面对现实。为政过严或太宽都不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凡事应有度,抑其过,引其不及。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人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应适当有度,超过了度的界限,事情就会变化,或者变质: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一样会使人感到不舒服;传播中过分的渲染与毫不声张一样会无甚收获;教育中过分的严格与放任自流一样会使孩子叛逆迷失;管理中过分的民主与个人专制一样会没有进步……

待人不卑不亢,接物不偏不倚,处世不慌不忙……过犹不及,所以欣赏宠辱不惊的态度,所以追求安宁的感觉。过犹不及,所以相信,愿意付出的和能够拥有的就在天平两端,不过分追求,不随意放弃……

总之,人生犹如熬一锅汤,要想把汤熬得香美,就必须掌握好佐料的量,加多少盐,加多少味精,加多少香料……这个量即是度。只有把握好了度,多一分则溢,少一分则亏,凡事做到恰如其分,才能把人生这锅汤熬得香美。

吃古通今

赵太后新执政,秦国便加紧进攻赵国。赵向齐求援。

齐国回话说:“一定要以长安君作为人质,军队才能派出来。”太后不答应,大臣们竭力劝谏。太后明确地对大臣们宣布:“有再说让长安君作人质的,我定不饶他!”

左师公触龙拜见太后。左师公说:“我那儿子舒祺,年纪最小,没什么出息。可我年纪大了,内心总疼爱他,希望您让他充当一名卫士,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向您禀告这件事。”

太后说:“好啊,年纪多大啦?”

触龙回答说:“15岁啦。虽说还小,我希望趁自己还没有死,便把他托付给您。”

太后问:“男人们都疼爱他们的小儿子吗?”

触龙回答说:“比女人还要疼爱。”

太后说:“女人爱得特别厉害啊。”

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爱燕后,超过了爱长安君。”

太后说:“你错了!我爱燕后远远比不上爱长安君。”

触龙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作长远打算。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紧跟在她身后哭泣,想起她远嫁异国就伤心,也确实够悲哀的了。她走了以后,您一直很想念她呀,祭祀时一定要为她祈祷。说:‘一定不要她回来。’这难道不是为她考虑,希望她的子孙相继当王吗?”

太后说:“是啊!”

触龙问:“从现在算起,三世以前一直上推到赵氏建成赵国的时候,赵王子孙封了侯的,还有继续存在的吗?”

太后说:“没有。”

触龙说:“不单是赵国,各诸侯国内还有继续存在的吗?”

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

触龙说:“这就是说他们之中近则自身便遭了祸,远则祸患便落到他们子孙身上了。难道说君王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不是。只不过由于他们地位很高却没有什么功勋,俸禄很丰厚却没有什么劳绩,却拥有很多贵重的东西罢了。如今您尊显长安君的地位,封给他富庶的土地,赐给他很多贵重的东西,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一旦太后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安身呢?老臣认为您替长安君打算得太短浅了,所以说您对他的爱不如对燕后的爱深。”

太后说:“好吧,任凭你怎么调派他吧!”

于是,左师公触龙给长安君准备了几百辆车子,让他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援兵很快就派出来了。

老夫子点评:

世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也许正因为此,无私付出的父母们总是陷入对子女的溺爱而浑然不知。溺爱,即是爱之过度。赵太后这种过度溺爱对长安君的成长来说,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这也说明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道理。

链接共享

管子对曰:“举国而一,则无赀;举国而十,则有百。然则吾将以徐疾御之,若左之授右,若右之授左,是以外内不蜷,终身无咎。”

——《管子·轻重丁》

举国上下物价一致,则无余利可图;举国的物价相差十倍,则可以从中获得百倍的利润。这样,我们将利用号令的缓急来操纵物价,好比左手转到右手,右手转到左手,左右逢源,内外舒展自如,终身没有束缚。

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安施?”管子对曰:“自理国?戏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其王者也。”

——《管子·轻重戊》

桓公问管子说:“轻重之术如何施行?”管仲回答说:“自从伏羲治国以来,没有不是以轻重之术来成就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