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3608700000028

第2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韩非子曰:“人主之过,在已任在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语出《韩非子·南面》)君主的过错,在于已经任用了臣子,又一定要和没有被任用的人一起去防备他。

领导者应该充分信任自己的下属,通过观察之后把任务交予下属,就应充分放权,不干涉他,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韩非子曰:“人主之过,在已任在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此其说必与其所任者为雠,而主反制于其所不任者。”

——语出《韩非子·南面》

韩非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大小事务如果都由君主一个人去做的话,君主即使有三头六臂也无可奈何。贤明的君主,懂得运用下属的智慧去建功立业。因此,君主就必须要把一部分任务和责任交予下属去完成,这就涉及到一个信任的问题。

韩非子说:“君主的过错,在于已经任用了臣子,又一定要和没有被任用的人一起去防备他。”

韩非子主张,用人不疑。也就是说,君主一旦把一项任务交给下属,就不要疑神疑鬼,更不要偷偷地派人到下属身边做“监工”。因为,一旦下属知道后,就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反感,就不会再信任君主,自然也就不会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务。

韩非子所说的用人不疑,应该是所有领导者用人的准则。

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把任务交给下属后,依然喜欢事无巨细地干涉和盘问,使得下属处于非常为难的境地,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更有甚者,暗中派人监督,搞得人心惶惶,使下属无法安心工作。

而有的领导则在提出办事的原则后,对具体操作不加干涉,而是完全交给下属去完成。在做的过程中,与下属保持适当的沟通,通过沟通与下属的汇报来了解工作的进展。

对比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很显然,第二种要高明得多。它可以促进上级与下级之间形成一种和谐信任的关系,也充分调动了下属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检验一个人的能力。

那些不信任下属的领导,无异于在下属的腿上拴了一条绳子,看他们走偏一点,就把绳子收的紧紧的,把他们拉回来,长久如此,下属自然不敢再走路,从而就把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抹杀了。试想,做领导的对下属这点信任都不给,下属又怎能信任这个领导呢?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者应充分信任下属的能力,否则,纵然累死也难有大的发展。

因此,领导者只应决定事情的大概,其他细节和过程就交给下属去处理,其实,往往下属在细节方面比领导了解得多。

但是,韩非子讲用人不疑,并不是指胡乱用人,而是必须以疑人不用为前提。也就是说,在用人之前要对所用之人进行考核,看其道德品质,以及能力是否能胜任这件事情等。所以,领导者不能把一项重任交给未通过“信任度”考验的下属。如果领导者将任务交给可信之人,就不要再有什么疑虑了。

吃古通今

有一个生产服装的小企业,原是美国某著名品牌的代理商,后见市场很大,遂投资建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工厂。厂长、人事经理、生产部主管、采购主管等都是由当年一同打天下的亲戚朋友担任。但工厂运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亏损严重,老板左思右想,觉得还是人才方面的问题,于是,决定在人才市场上进行招聘。

果然,企业很快地就走出了低谷。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老板顶不住那些亲戚朋友的压力,并没有把原班人马全撤换掉。面对新老两帮人马,老板竟想出这样的办法,利用“老人”监视“新人”,又利用“新人”监视“老人”。于是新老两帮人马为了争取老板的信任,都充当老板的“警察”。老板沾沾自喜,以为所有的人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但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老板人心尽失,企业陷入瘫痪的绝境。

老夫子点评:

一个明智的领导者一旦把一个任务交给下属后,就不会再疑神疑鬼。倘若领导有时间,则可以光明正大地到他们中间去走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困难,他们也就会乐意把工作的情况和进展向领导汇报。

链接共享

人主之过,在已任在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此其说必与其所任者为雠,而主反制于其所不任者。今所与备人者,且曩之所备也。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人主释法而以臣备臣,则相爱者比周而相誉,相憎者朋党而相非。

——《韩非子·南面》

君主的过错,在于已经任用了臣子,又一定要和没被任用的人一起去防备他。这样,没被任用的人的意见必定和已被任用的人的意见相反,而君主反受制于没有被他任用的人。现在和君主一起防备别人的人,正是君主从前所要防备的人。君主不能昭明法令,以法令来控制大臣的权威,更没有办法得到普通百姓的信任了。君主放弃法治而用臣子去防备臣子,关系密切的大臣就加紧勾结,互相吹捧;彼此有仇恨的大臣就各结私党,互相诽谤。

韩非子与荀子探讨治国之道

韩非子曰:“上君用人之智,中君用己之智,下君用己之力。”

韩非子认为,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善于运用臣下的智慧。而在用人时,则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即要能知人善任,给人以充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