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夫子品评荀子
3608500000028

第28章 祸福相依

荀子曰:“祸与福相邻。”(语出《荀子·大略》)祸患往往与幸福相邻。

祸福相依。懂得这个道理的人,遇到灾祸不畏惧,镇定自若;遇到好事也不欣喜若狂,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

祸福相依

荀子曰:“敬戒无忌。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豫哉!”

——语出《荀子·大略》

荀子曰:“敬戒无忌。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

意思是说,要严肃谨慎毫不懈怠。有时庆贺的人还在堂上,吊丧的人已经在门前了,祸患往往与幸福相临,人们有时甚至还不知道祸福产生的原因。

福与祸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福也好,祸也罢,有时就发生在瞬间,福祸的对立和转化也往往是一念之差。人生在世如果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就会受到福祸的捉弄。

比如说,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常会变得扑朔迷离,让人茫然失措、诚惶诚恐或是迷失方向,而在很多时候又会出现峰回路转。当你正踌躇满志、洋洋得意时,却突然遭遇一盆冷水,浇得你失魂落魄;当你正在低迷徘徊或是沮丧消沉时,却突然柳暗花明意外获得成功,让你欣喜若狂。

福祸相依蕴涵了物极必反的哲理。物极必反是指事物发展到极至时,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1)从福到祸

人在得意忘形之际,往往看不见近身的灾难。的确,生活就是这样,当它一脸和气地对你时,你往往觉得事事都顺,一笔可观的款项揣进腰包的感觉,就像是喝了蜜一样,透心的甜。随之你可能就忘乎所以了,殊不知,张狂过后该是怎样的结局?!要知道“福”的负面就是“祸”,过于张狂了,“祸”也许就会随之而至,那时,你是否能够经得起这福去祸至的压力呢?

淡化利欲是应对不测的万全之策。凡事看淡些,看轻些,别贪一时之欢。好事降临时要记住居安思危的道理,淡泊利欲的诱惑才是处世的自然之理。要做到淡泊,睿智,以平常心待之,这样,当不幸降临时,你才能应对自如,才不会被突然降临的不幸压倒。

(2)从祸到福

常在河边走,怎会不湿鞋。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意外的打击或失败。考验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和能力,就是看他如何面对失意的日子。如果他放大不愉快,那么他将度日如年,举步维艰;如果他藐视困难,积极应对,则很快走出困境。

因此,面对祸最重要的是态度:摒弃对于造成“祸”之根源和责任的纠缠,直面祸患,积极应对,妥善处理,或许我们可以因“祸”得“福”,因为危机往往是危险在前,机遇随后。

荀子“福祸相依”的理论,包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

睿智的荀子是在提醒我们,在遭受祸患时,不为祸患所吓倒,要有战胜祸患的信心;在享受幸福时,也需小心谨慎,不为幸福所迷惑,始终如一地按照做人做事的准则去行事。

吃古通今

《淮南子·人间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有位老人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在放牧时走失了一匹。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然,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几个月后,那匹迷途的老马竟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道贺,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的骏马,使他们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便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塞翁的儿子因得意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摔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一年以后,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战况紧急,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兵了,结果十之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却因为跛腿,得以免服兵役,所以保全了性命。

老夫子点评: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说明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链接共享

敬戒无忌。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豫哉!万民望之。

——《荀子·大略》

要严肃谨慎毫不懈怠。有时庆贺的人还在堂上,吊丧的人已经在门前了,祸患往往与幸福相邻,人们有时甚至还不知道祸福产生的原因。要有预见啊!要有预见啊!千千万万的百姓仰望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