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夫子品评荀子
3608500000016

第16章 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荀子曰:“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语出《荀子·劝学》)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种东西,耳朵不能同时听清楚两种声音。

不管做什么事,没有坚定的信仰,朝三暮四,变化无常,其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徒劳无功。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

荀子曰:“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语出《荀子·劝学》

荀子曰:“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意思是说,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种东西,耳朵不能同时听清楚两种声音。

惟有聚精会神地专注于一件事情,专心致志地去努力,才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劝学》中,荀子分别从求学与做事的角度说明了这一点:

(1)求学需要专心致志

荀子曰:“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没有专心致志的思想,就不能洞明事理。

在荀子看来,求学需要专心致志,不能分心过多,否则再怎么勤奋学习也不可能学好。

然而,生活中就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今天学习书法,明天学习音乐,一会儿觉得哲学智慧高深,一会儿又觉得数学思路明晰。然而,在每一种学问上都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样样都知道一点,却又都知之不深。看似知识渊博,其实术业不专,学问不精,丝毫不值得恭维。

读书学习,追求博学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定要注意学一门要精一门,专心致志,才能探究到深刻精妙的境界。

(2)做事需要专心致志

荀子曰:“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就没有显赫的功绩。

在荀子看来,做事的道理与求学的道理相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专心致志。

然而,有些人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却关心着别人的成功,不量体裁衣,却人云亦云,今天做点儿这个,明天干点儿那个,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

荀子提醒我们,不必为自己没有超人的智慧和才华而烦恼,因为,你只要执著于一个目标,专心致志地前行,也一样会取得成功。

其实,世界上许多成大事者都是一些资质平平的人,而不是才智超群、多才多艺的人。因为,那些看似愚钝的人有一种顽强的毅力;有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如磐石的决心;有一种不受任何诱惑,不偏离自己既定目标的专注力。正是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使平庸者最终获得成功,而所谓的聪明人恰恰缺乏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而最终导致失败。

实际上,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资源有限,能力有限,想要样样都精,门门都通,决不可能办到。如果想在某一方面做出什么成就,就一定要牢记荀子的教诲——专心致志,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吃古通今

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年间,都城洛阳的人们争着买纸。原来有一个叫左思的青年人,写了著名的《三都赋》,人们被《三都赋》华美的词句,赋中所描写的迷人景物所打动,纷纷传抄。古代纸全是手工生产,数量十分有限,由于许多人抢着买纸抄赋,纸价飞涨,贩卖纸张的商人都发了财。成语“洛阳纸贵”就是这样来的。

左思并非生自名门显贵之家,母亲早亡,父亲左熹原来是一个小吏,以后升为太原相、弋阳太守,他非常期望儿子成人后能光宗耀祖,所以对左思着意培养。可是,左思幼年时不很聪明,学过书法、音乐和兵书,都没有什么成就。他父亲对他很失望,认为他没有什么出息了。一次,家中有客来访,父亲对客人说:“一代不如一代,我儿现在尚不如我年轻时,恐日后也难有作为。”这话对左思刺激很大,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埋头苦读,放弃杂念,时刻想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左思是临淄人,这里过去是齐国的都城,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齐都赋》,拿出来给亲友们看,大家都说好。初次的成功,使左思信心倍增,立志要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当时,西晋灭吴不久,邺、成都、建业是三国鼎立时魏、蜀、吴三国的都城,还遗留着当年的繁华与兴盛。左思受班固《两都赋》、张衡《西京赋》的启发,以邺、成都、建业为素材,创作出《三都赋》。

公元272年,晋武帝听说左思的妹妹左蔡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女才子,把她召进宫去封为修仪。左思在妹妹进宫后,也把家搬到京城洛阳。他决心写好《三都赋》,但又感到自己所见所闻不博,便向晋武帝提出,请求做一名管理图书和著作事务的秘书郎,晋武帝答应了。这样,凡是宫中收藏的有关这三个都城的图籍和资料,他都能尽情阅读。

左思一心想着如何写好《三都赋》,他不但趴在书案上想,吃饭喝茶时想,而且走路散步,甚至在梦中也想。他在饭桌、床头、厕所以及亭园楼台边,都放着笔墨纸砚。只要想出一个妙词好句,就赶紧记下来。吃饭时想到,把碗筷放下来改写;梦中想到,就起身点灯修改。这样,洋洋洒洒一万余言的《三都赋》,历经十个寒来暑往,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是由《蜀都赋》、《吴都赋》和《魏都赋》三篇独立而又相联结的赋组成。赋中有三个假设人物:东吴王孙、西蜀公子、魏国先生,通过他们三人之间的倾诉,写出三个名都的概况、历史、特产、风土人情和各自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概貌。全赋辞藻壮丽,文句优美,陈铺山水物产,皆富丽堂皇,堪称鸿篇巨制。

《三都赋》开始问世,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于是左思找到著名的学者皇甫谧去品题。皇甫谧阅读后击掌叫好,欣然作序。著作郎张载、中书郎刘逵分别为《三都赋》作了注解。这样一来,《三都赋》立即蜚声文坛。司空张华赞叹说:“此赋可以与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西京赋》相媲美,读之后余韵无穷,时间久了体会更新。”经张华这么一说,豪家贵室竞相传抄《三都赋》,于是洛阳纸贵。左思十年的辛苦创作,终于得到了承认。

老夫子点评:

朝三暮四,为了既得的眼前利益,盲目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跳来跳去,得到的只是一点蝇头小利,失去的却是做人的意志与尊严。左思十年终成名赋,正是他专心致志、不懈努力的结果。

链接共享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蛇无足而飞,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荀子·劝学》

没有专心致志的思想,就不能洞明事理;没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就没有显赫的功绩。徘徊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国君的人,不会被两个国君所容纳。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种东西,耳朵不能同时听清楚两种声音。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鼠有五种生存技能却陷入困窘。《诗经》说:“布谷鸟在桑树上筑巢,不停地哺育它的七只幼鸟。那些善人和君子呀,执义如一,处事公正。执义如一,处事公正,专心一致,坚定不移。”因此,君子的思想应做到专一。

荀子钓鱼

钓鱼需要专心致志,同样,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

荀子曰:“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专心致志的状态,就不能洞明事理;没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就没有显赫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