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心理叫理解
3606300000043

第43章 为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颍州当长官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有一次,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路过这里,便到他家中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著一同待客。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现实中,人与人的交往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到种种环境的影响。谈到这一问题,我们自然会想起西晋思想家傅玄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说,靠着朱砂的物品会逐渐变红,靠着墨物品会逐渐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学好,可以见贤思齐;而接近坏人则很容易使人变坏。

为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心理学上分析,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相互影响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在个体浑然不觉的情形下将某种观念渗透进入个体的思想中,并使其内化为个体的行动意识。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华生曾经说过:“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领袖,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这段话被人们认为是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表述。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教育学巨著《爱弥儿》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子曾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己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意思是说:在青色的染水中染煮,丝变成青色;在黄色的染水中染煮,丝就会变成黄色。染煮的水变了,丝的颜色就会改变。所以染丝时不可不慎重。墨子由染丝提出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命题,其意不在染丝,而是以染丝譬喻环境对人的浸染。如果结交品德高尚的朋友,受他们所感,就会成功顺利;如果与佞人为友,受佞人所染,就会身败名裂。战国时期的另一个思想家荀子也曾十分明确地提出了环境对思想品德的决定作用。他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偕黑。”这里,荀子强调了人应在环境的积渐习染中选择积极的因素,避免消极的影响,以防邪僻而追求恰当、正确的东西。

菜根谭有言:“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佳禾矣。”

就是说,教育子弟是要很慎重的,好象是调养闺女一般,更要注意她所交的朋友,如果让他们交上不良的坏人,就像是清净的肥沃土壤里,埋下邪恶的种子,以致于使得好的优良品德,无法生长。

又云:“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一香一臭,不可忽视。

生活的环境如同一个大染缸,会将形形色色的人同化于其中。一个人处在修心重德、正气的环境中,他会受到身边人们的言行教化,自觉的约束自己,使自己不断的长進;相反,一个人处在道德颓废、弄虚作假的环境中,他也会受到身边消极观念的影响,使其正邪不分,随波逐流。古时孟母三迁,正是由于深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链状效应”的道理。

解放前,一位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写了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轰动了文坛。但是当他到了十里洋场之后,受到那种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来,这可谓是对“链状效应”最好的诠释了。

出淤泥而不染者几个能够?在污浊的环境中,即使是平素行为端正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譬如,当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仍未完全刹住,有些人受世俗的影响,堕入污泥浊水之中。本身不黑的人也就慢慢变黑起来。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刚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是善良的,人们的性情也很相近,但是因为习染不同就会变得相差的很远。

在世风日下的现代人类社会中,为了不使自己误交损友、沾染不好的习惯,交友与择邻也应懂得“链状效应”的道理。

假如脚上的一只袜子臭了,另一只袜子没有理由不臭的啊。假如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即使你的行为不怎么好,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因为在你的朋友潜移默化下,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也会变得高尚的;假如和许多行为、举止十分卑鄙的人在一块,不用说,不过多久,你做事和说话就会和那一帮人相似。这说明环境,它能改变人的一切。因此在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会明辨是非,尽量做到“交益友而不交损友”。

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

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为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怯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创造一个和谐、优良的育人氛围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

环境的育人作用是潜在的、无形的,不具有强制性,它通过“链状效应”,对群体中每一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受教育者感到自然、愉快、轻松。不伴随任何外来的精神压力,他们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样,他们在满足兴趣、爱好的同时,思想得到净化和启迪,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道德教育中自主、自悟、自我完善的主体性品质与校园文化的浸润式育人方式是相适应的。

心理学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人们潜意识里有一种倾向——努力维护自己的“自主”地位,不受别人的干涉或控制。这种倾向排斥来自外部、与主体内在观念相左的思维。而德育的目的恰恰是要将人性中自私、狭隘的不利因素去除,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和谐。

如果不能克服人性潜意识中自我保护的“盾牌”,所有的教育都是空谈。反观环境教育,它具有平等性、愉悦性、无对抗性、渗透性等特点,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主体,消解主体的“自我保护”倾向,从而使主体的道德水平进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