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茶具收藏艺术
3603800000009

第9章 明代茶具鉴赏(3)

陶泥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抱着金娃娃的宜兴人马上就摆脱了贫穷的如影随形,只是在陶泥用于紫砂壶的制作之后,人们致富的愿望才成为了现实。紫砂壶的诞生,也有个动人的传说。在宜兴的金沙寺中,曾住着一个和尚,其姓名早已湮没无闻,只知道他的性情“闲静有致”,经常与陶工们往来。当时,陶工们仅仅用陶土来制作缸、瓮之类的日常用品,而且陶土还需经过筛选,筛选后的土大都废弃不用,浪费很大,和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常常驻足于陶土堆前,耐心地再加陶洗,久而久之,积累了一些质地细腻、坚实的优质陶土。和尚试着将这些陶土手捏成胎,圆形中空,并安上底座、口、柄、盖,与陶工们制作的其它陶器一起放入窑中烧制,所成陶壶色泽乌紫,铿铿作声,显得十分精致。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仿制,紫砂壶遂流行开来,这位不知名的和尚也因而被誉为紫砂壶的始祖而受到人们永久的怀念。

真正使紫砂壶走上艺术化道路并发扬光大的人,是一位名叫供春的年轻人。他是学宪吴仕的家僮,当时正陪伴主人在金沙寺里读书,适逢和尚在制作紫砂壶,好奇心极强的供春在劳役之暇,看和尚制壶看得入了迷,于是就偷偷地学习和尚的技艺,也去淘选了一些细泥作坯,用茶匙按压内壁,手指压外壁,屡按屡压,反复不断,直压到壶坯非常紧密为止,可能是按压时手劲太大,以致在茶壶的腹部留下了清晰的指印,烧成后,质地相当出众。周高起评价道:“今传世者,栗色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此壶传开后,人们称为“供春壶”。供春因此也成一名点土成金的制壶宗师。

作为紫砂壶的知名创始人供春,也有称为“龚春”的。如周高起在《阳羡壶系》中说:“供春,人皆证为龚春。予于吴同卿家见大彬所仿,则刻供春二字,足折聚讼。”明人张岱的《陶庵梦忆》也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要弄清这桩悬案要从供春的身份说起。我们知道,供春是一个家僮,而这种人一般是没有姓的,“供”与“龚”同音,以讹传讹的可能性相当大,久而久之,供春就成了“龚春”;另一方面,他可能原本的确姓龚,由于做茶壶出了名,成为大师级人物,也就恢复了其自由人身份。据说江苏丹徒人谈允谦曾给供春写过传记,可惜如今已无法读到,所以这则公案尚无法判别,不过,窃以为以讹传讹的可能性要大些。

供春制壶究竟始于何时?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紫砂壶的起源。从《宜兴县志》中了解到,吴仕,字克学,号颐山,正德甲戌进士,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正德甲戌年正是公元1514年。供春制壶当在此之前,因为吴仕读书金沙寺,显然是未中进土前的事才符合逻辑,不然,出仕后的吴仕是绝对没有闲暇时光到金沙寺盘桓的。因此,供春制壶大致是发生在弘治年间(1488—1505)的事了,也就是说,紫砂壶的创制,当在明朝中期以后。

供春制作的茶壶,造型新颖精巧,色泽古朴,光洁可鉴,温雅大方兼而有之,质地薄而坚实,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当时就享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美誉。因年代久远,其传世作品近乎绝迹。现存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把供春款树瘿壶,据说就是供春模仿金沙寺内老银杏树瘿而制成的。此壶造型就象树瘿(即树上长的瘤)那样坑坑洼洼,壶色幽暗呈栗色,初入眼时好似古金铁铸就,古香古色。仔细一瞧,才觉得通体质朴典雅,别具雅趣盈然之美。在壶把下镌有“供春”两字篆书款识,壶身已缺盖。它的真实可靠性源自它曾经被清代著名收藏家吴大澂收藏,1928年,宜兴人储南强先生在苏州冷摊上发现了它,但已缺壶盖。储先生设法以五百元买下该壶,并请著名的紫砂艺人裴石民配制了壶盖。据李景康和张虹合著的《阳羡砂壶图考》记载:吴大澂藏有供春缺盖树瘿壶。可资证明此壶身份,但因没有同时代的其它器物作参照,此壶的真膺至今还是个谜,然而,其造型的精湛,仍是世所罕见的。

供春壶问世后,紫砂壶的制作得到长足的发展,艺人们殚精绝虑,纷纷徜徉于壶中天地。明朝万历年间,又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一说作袁锡)、时朋四大制壶高手,号称“四名家”。他们或以工巧著称,或以古拙闻名,所谓制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诸多壶式,就出自他们手中。随后,又有“壶家妙手称三大”的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的崛起,及欧正春、蒋时英、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光甫等人的渐入佳境,而使明朝紫砂壶的制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后继有人的喜人景象。

与“四名家”同时的还有一个叫李茂林的人,也值得一提。据《阳羡茗壶系》记载,李茂林制壶以小圆式为主,他的一大突出贡献是在烧造时“另作瓦囊,闭入陶穴,故前此名壶,不免沾缸坛油泪”。瓦囊也就是匣钵。紫砂壶坯放在匣钵里,因受到保护,就不会沾染灰泪,烧造出来的壶表现光洁干净,没有油泪釉斑。而且,炉窑内温度通过匣钵传给壶坯,比较均匀,壶身颜色也因此均匀一致。因为紫砂壶一般都和缸坛等日常用陶同窑而烧,而先前没有匣钵的保护,造成受火不一致,壶身颜色也很容易斑驳陆离,大大影响了其美感。李茂林的这一发明,很快就被采纳,并沿用至今。

紫砂壶在明代甫一问世,就被珍同拱壁,贵如珠玉。周高起说:“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盛矣。”张岱也颇有感慨:“宜兴罐,以龚春为上,……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其风光如此,是与它自身所具备的无与伦比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紫砂壶优越的实用功能,是其它质地茶壶所无法比拟的。紫砂壶属于炻器类,素胎无釉,胎质细腻,含铁量高达9%,作为茶具,它有七大优点:一、用来泡茶,不失原味,并能保持“色香味皆蕴”,没有熟汤气,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沁”;二、茶壶能有效吸收茶汁,使用时间长了,壶壁上积有“茶锈”,即使是空壶,用沸水注入,也有茶香散发出来;三、茶叶不易霉馊变质,有益于人体健康;四、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即使在冬天注入沸水,也不会冷炸,用文火炖烧,不易爆裂;五、传热缓慢,使用时,提壶不会烫手;六、经久耐用,经茶水浸泡、手掌摩娑后,不但光泽不损,反而会更加美观;七、壶的式样繁多,造型古朴别致,实用性与欣赏性俱佳。

正因为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明代紫砂壶在茶具中的地位可谓蒸蒸日上,锋芒直逼老牌正统瓷茶具,许多人都以拥有一把宜兴紫砂壶为荣,象明代著名的诗人、书画家徐渭就曾作《某伯子惠虎丘谢之》诗表明了自己的这种急迫心情:“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透过徐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步入明代中晚期后,紫砂壶的制作与发展也走到了成熟期,士大夫阶层饮茶用紫砂壶已蔚为风尚,这对紫砂壶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宜兴紫砂壶,溶技术与艺术于一体,集实用与审美于一身。人们在饮茶品茗的时候,不仅能够深刻体验到味觉之美,而且还能通过视觉感受到茶具的艺术之美,使味觉的品尝凭添了几分审美的情趣。这一切,既得益于它自身无与伦比的先天条件,也受惠千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造型。据了解,由于紫砂泥的特殊性能和紫砂壶的特殊成型工艺,使得其造型范围极为广阔,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款式,至少在千种以上,明代紫砂茶具的造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几何形体的造型,这是紫砂壶中最为常见的样式。是根据圆、椭圆、方、锥等几何形态变化而来的,统称“光货”。各类方形壶、圆形壶、直筒壶、双梭形壶等,就属于这一范畴;二、自然形象的变形。是根据自然界中瓜果花木、虫鱼鸟兽,或生活中常见器物的形状,结合实用予以变形,统称“花货”。如竹形壶、梅花壶、柚子壶、葵花壶等等,就属于这一类;三、筋纹型。是将花朵或果实的形态,加以图案化、规则化,再组织变化成型的。象时大彬制作的壶,就是这一类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