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茶具收藏艺术
3603800000008

第8章 明代茶具鉴赏(2)

明代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出现了“官民竞市”的欣欣向荣景况。除洪武初创办官窑“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御用瓷和对外贸易用瓷外,民营窑厂的规模也得到扩展,到嘉靖年间,“浮梁景德镇民以陶为业,聚佣至万余人”。官窑民窑并存,并互为影响,有利于制瓷工艺的改进,从制胎成形,挂釉施彩,到窑场改制,烧造火候,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于是,“南北名窑,唐宋佳作,无不汇粹于此”。

景德镇的近千座民窑,是其瓷业生产的主流。从其烧造的产品来看,面向普通大众的青花碗盏占了很大比重。由于官窑采用“钦限”御器在民窑中烧造的办法,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营窑场烧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至嘉靖、隆庆以后,民窑青花产品质量几乎已与官窑水平相近。特别是到了明代中叶,随着制瓷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民营窑场激增,制瓷工匠的集中和瓷商的汇集,景德镇瓷业更加兴盛繁荣,成为一个“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的瓷业都市,使得民窑的生产量相当大,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元年(1436),浮梁县民陆子顺一次就向朝廷进贡了瓷器五万余件。

民窑除生产一般民用产品外,还能烧造颇为高档的精品瓷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明人王宗沐在《江西大志·陶书》记载:“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镇。”

高度发达的民营窑场,造就了一批享有盛名的制瓷名师。当时的杰出艺人有“崔公窑”的崔国懋,以制青花及彩瓷茶酒盏见长;“周公窑”的周丹泉,以制白瓷印章得名;“壶公窑”的吴为,所造脱胎茶酒器,薄如鸡蛋幕布,莹白透明,称为“卵幕杯”。此外,著名艺人陈仲美和吴明官等人,也都享有盛名。

由于官府对彩釉瓷器的使用规定甚严,对原材料也严加控制,故民营窑场大多以烧造白瓷与青花瓷器为主,流行于全国各地的青花瓷器中,多数是景德镇民窑制品,这也正是景德镇明代瓷业的一大特征。

与民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官窑的生产就占据了许多得天独存的条件。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朝廷在景德镇珠山开办御窑,并派遣督陶官来管理窑务,监督烧造,运至京城,以满足宫廷用瓷的需要。这是朝廷首次在景德镇设置生产御用瓷器的专门机构。

由于所处地位的差异,得到朝廷重视的官窑,占据了上等窑场和优质原料,汇聚了各地的名工巧匠,而且分工细腻,各有专职,在制作上只求精工,不计成本,因此,官窑产品无论就胎质、造型、釉彩等方面都精益求精,堪称工艺史上的杰出代表作。

据文献记载,官窑在明初建立时有窑20座,到宣德年间增为58座,设有六种不同类型的风火窑、色窑、大小窑,大龙缸窑、匣窑和青窑,各类型窑场严格按分工生产不同的产品,如青窑烧小件器,色窑专烧颜色釉。据程廷济《浮梁县志》记载,御器厂内的分工有23作,即:“大碗作、酒钟作、碟作、盘作、钟作、印作、锥龙作、画作、写字作、色作、匣作、泥水作、大木作、小木作、船木作、铁作、竹作、漆作、索作、桶作、染作、东碓作、西碓作。”“陶工、匣工、土工之有其局,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制,各不相紊”。(引自蒋祈:《陶记略》)这种严谨的分工协作,使生产专业化程度大为提高,对提高瓷器的质量和产量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茶事、祭祀、赏赐及日常生活的需要,宫廷用瓷的烧造数量惊人,仅宣德八年(1433),官窑就一次性地烧造龙凤瓷器443500件。以后到嘉靖、万历年间,每年烧造的御用瓷器也不下十万件。其中隆庆五年(1571),烧造的里外鲜红碗、盅、瓯、瓶并大小龙缸方盒共十万五千余件,官窑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景德镇瓷器在明代的突破性进展,主要反映在施釉技术上,除传统的青花瓷更上一层楼外,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备受中外赞誉。按制瓷工艺分,景瓷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和颜色釉四大类别。

釉下彩指青花和釉里红瓷。

釉上彩是因彩绘在釉上勾绘而得名。工艺上是指在已经高温烧成的瓷器上再进行彩绘,然后再以700℃——900℃的低温烘烤,使彩色不致脱落。它包括釉上单彩和釉上多彩。

斗彩指的是釉下彩和釉上彩拼逗而成的画面,所以又称为逗彩。

颜色釉是指各种色泽的高温釉和低温釉,可分成一种色泽的单色釉,以及多种色泽施于一器的杂色釉。

明朝各代中,以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和万历年间的成就最为非凡。

永乐时期,青花瓷的制作是官窑瓷器生产的主流,胎质洁白细腻,釉汁晶莹肥厚,青花色泽浓艳是其主要特点。这一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在带走了大量瓷器的同时,还给瓷业生产引进了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使得烧造的产品呈色浓艳,带有宝石蓝的光泽,十分逗人喜爱。

永乐瓷的突出成就还体现在单色釉的突破上,这一时期的单色釉,一改元朝和明初青白呆滞的色泽,创烧出极负盛名的甜白、青白、翠青、冬青、红釉、蓝釉等新品种。

永乐甜白釉产品,釉汁洁白,温润如王,肥厚如脂,给人以一种甜的感觉,故有“甜白”之称。另外,这种白瓷还可以填上各种彩色烧制成彩瓷,因此,又称“填白”瓷。甜白瓷有厚薄之分,薄胎器可以薄到半脱胎的程度,因此,甜白釉瓷有“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磐,明如镜”的美誉,代表了白瓷的最高成就,成为划时代的珍品。

永乐甜白瓷常见“永乐年制”的篆体款识,由于身价极高,后世多有仿制,尤以清代康熙、雍正朝的仿制品最多。

永乐红釉也极负盛名,影响远在元明诸多红釉之上。其胎质更趋精细,施釉匀净,还原气氛恰到好处,发色呈鲜艳的红色,因此又称“鲜红”釉,或称“宝石红”、“霁红”、“积红”,由于这类瓷器常用作祭器,因此又叫做“祭红”。

关于“祭红”,民间还有个美丽而凄婉的传说:有个窑工接到官府命令,限期烧造一批产品,由于要求极高,釉料又缺乏,眼看无法完成任务,可怜的窑工愁眉苦脸,只有闭目等死。这时,窑工美丽的女儿为了救父,毅然只身跳进窑池,用自己的鲜血浇灌,终于烧造成了一窑鲜红欲滴的瓷器。为了纪念这位舍身救父的姑娘,人们就把这种红釉产品称为“祭红”。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一件艺术品,都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的确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果说永乐是明代瓷器的开创和发展阶段,那么,宣德则是其鼎盛时期。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载称:“宣窑,宣德间厂窑。所烧土赤埴壤,质骨如殊砂,诸料悉精,青花最贵。色尚淡,彩尚深厚。以甜白、棕眼为常,以鲜红为宝,器皆腻实,不易茅蔑。”

同永乐一样,宣德朝也是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代,而且宣德青花更趋精致,达到了中国古代青花瓷的巅峰。

宣德青花瓷具有如下特点:①大部分有“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款识;②色料一般采用进口“苏麻离青”和国产钴料;③惯用小枝笔着彩,器物显现深淡的笔触痕,且不见整片一笔涂抹的画法;④大部分底部施釉;⑤器物以矮圈足为多。这些大致是区分永乐和宣德青花瓷的主要依据。

宣德青花碗器形较多,但胎壁大多厚重,是深受茶人喜爱的茶具。

另外,宣德的釉里红和高温铜红釉瓷器的烧造技术也有大幅提高,令人赏心悦目的各式彩瓷茶具,构成了茶具生产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近三十年的禁烧变故后,成化朝瓷器的风格大变,与永乐、宣德瓷的雄健豪放不同,成化瓷器的造型玲珑秀丽,胎釉细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画面淡雅幽婉,轻盈秀丽的风格独步一时。特别是斗彩质量空前绝后,颇具盛名。青花瓷的着色也采用了双勾线条,一笔涂抹的上色法,层次感不太明显。白釉器也更加精益求精,甜白器一般为半脱胎,制作规整,碗、杯、盘的器形较多。

正德朝瓷器也堪称承上启下,器形朝多样化发展,生产的茶具主要有碗、瓶、罐与执壶等。彩瓷方面以素三彩最为突出,以黄、绿、蓝、紫为主,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器物瓷坯上刻出纹饰,高温烧成素瓷,再满施各种色釉,然后在剔出纹样部位,填以所需各种色彩,以低温第二次烧成。

嘉靖时期,由于对外交流和经贸的扩展,瓷器大量外销,促使产量和品种迅速增加。烧制的品种主要有青花、颜色釉和彩瓷,民窑彩瓷的生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而五彩瓷的出现,开创了彩瓷烧造的新局面,为中国陶瓷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嘉靖的官窑青花瓷,改用源自西域的回青料,又称“青金蓝”或“佛头青”,色泽更为浓翠艳丽,构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彩瓷的生产更是盛况空前,釉上三彩、五彩,青花五彩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茶具生产以茶碗、茶壶居多。

万历一朝,正值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宫廷用瓷激增和对外贸易发达,使得景德镇的制瓷业更加繁荣,官窑青花五彩器的烧制成绩显赫,无论数量与质量,都达到了顶峰,而民窑在仿制古代名窑瓷器方面也十分成功。茶具生产常见的有茶碗、茶杯和提梁壶。稍后,景德镇的官窑生产逐渐从顶峰跌落下来,走向衰退,但天启年间尚能见到活跃的瓷器外销,在日本发现一批天启青花瓷,有茶具、香盒等器具,都是按日本的风格设计制作的外销瓷。

综上所述,明代景德镇的瓷业生产是相当繁荣的,在原有青白瓷的基础上,广大瓷工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纷纷出现,用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后,使得造型小巧,胎质细腻,色彩艳丽的茶具,成了珍贵之极的艺术品。明人刘侗、于奕正著的《帝京景物略》就有“成杯一双,值十万钱”的记载,另外,数量庞大,涉及面极广的外销瓷,不仅传播了中华文明,而且还成了联系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名噪天下的景德镇瓷器,为中国博得了“瓷器王国”的美誉。随着明王朝内忧外患的不断,景德镇的瓷器生产逐渐陷于停顿,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至清代,景瓷生产才有了复苏和进一步的发展,在“景瓷宜陶”的天平上顽强地争得了平衡,这是后语。

三、初露锋芒宜兴壶

明代茶具艺术的突出成就,除表现在景德瓷器生产的辉煌灿烂外,最值得赞美的便是宜兴紫砂茶具的异军突起,陶壶与陶盏的创制与普及,最为后人称道,使得茶饮活动升华到了修心养性、淡雅处世的最高境界,欣赏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造就了一代紫砂精品的风光无限及日后的成就非凡。

宜兴产陶,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当地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原始陶器的生产。据考古普查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并从中发掘出了堆积丰富的陶器残片,证明宜兴的陶器生产至少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秦汉时在宜兴丁蜀与南山一带已形成一个制陶中心,已有釉陶和灰陶的烧制,而且很快过渡到了青瓷的烧制,并且风靡了数百年。

进入宋代,社会饮茶之盛况刺激了茶具的生产,宜兴的陶瓷生产无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著名的紫砂陶就是在此时得以创制出来的,而且很快受到文人学士的褒扬,著名诗人梅尧臣在《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夸赞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在《和梅公仪尝茶诗》中也有这样的感叹:“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有人据此认定,宜兴紫砂壶的生产,至迟在北宋就已开始。而且,一九七六年的考古发现,似乎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宜兴市红旗陶瓷厂在丁蜀镇新建隧道窑,施工时在羊角山附近发掘出了一座古窑和大量紫砂陶器的残片堆积,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的专家鉴定,认为其年代起始于北宋中期而盛于南宋。但有人也不同意这种推论,原因大致有两条:一是茶壶的出现,始于明代。在此之前的茶壶,其实只是煮茶煮水用的壶,即审安老人说的“汤提点”,二,宋代的饮茶方式,决定了茶具的功用。斗茶要求使用饼茶,碾罗后再在茶盏中点分,真正意义上的茶壶,只能在散茶的直接冲泡状态下才有用武之地。因此,梅尧臣诗中的“紫泥新品”同“兔毫紫瓯”一样,指的还是当时风光之极的茶盏——建盏,因为,建盏的胎泥也是紫褐色的。

业内人士的这种分歧,孰对孰错,自不必过多考虑,大量的陶器残片出土,至少能说明宜兴陶器和紫砂日用陶在宋代的规模空前,这为明代紫砂壶的大量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代品茶艺术的回归,为紫砂壶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不管是何种方式的品饮,首先追求的还是茶的色、香、味的享受,明代散茶的直接冲泡法,相对于唐宋的煎水煮茶来说,不太容易瀹出茶香,这对清心赏会带来一些缺憾,紫砂陶壶体小壁厚,保温性能好,有助于瀹发与保持茶香,自然就受到了茶人的欢迎。正如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说的那样:“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陶曷取诸?取诸其东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一语以蔽之,紫砂壶的实用效果,引发了其应运而生乃至迅速的风行天下。

制造紫砂壶,首先需要的材料是泥,宜兴紫砂出于丁蜀镇,也是因为只有那里的泥才适宜制造紫砂器。那里的陶土质地细腻、含铁量高,享有“岩中岩”、“泥中泥”的美称。它的发现,还伴随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有一个云游四方的“异僧”途经宜兴,每天都在村巷高呼:“卖富贵!”穷苦的居民听了觉得好笑之极,天下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唯独富贵买不到,于是大家都嘲笑他,认为他是个疯子。和尚无可奈何,只好拉住村中一个老头,对他说:“贵你们不想买,那么买富怎么样呢?”就把老头带到山中产陶土的地方,指给老头看,然后扬长而去,再也不见踪影。老头十分奇怪,就决定试试运气,用锹挖开土层一看,顿时惊呆了,只见里面的土五色俱全,“灿若披锦”。这就是紫砂陶土的来历。

当然,传说毕竟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紫砂陶土的发现,是与广大陶工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分不开的,陶泥孰优孰劣,何种材料适合做何种器具,在陶工们心中是有一杆秤的。把一种事物的出现附植地传说,只不过是人们为了给该事物增添点神秘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