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茶具收藏艺术
3603800000006

第6章 宋代茶具鉴赏(3)

二是宽口、长圆腹。口宽便于观察汤,并能增强瓶内水面的压力,使汤力紧速,利于茶的发立。腹长能使执把远离火面,不会烫手,而且还能有效地控制汤的流量,使注汤准确无误。

目前出土的文物及墓葬壁画中,山西长治李家沟金墓壁画“茶具图”中的盘口削肩瓶、山西文水北峪口元墓“进茶图”中的长颈提梁瓶及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长颈黑釉瓶等均已确定为汤瓶,除此之外,在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吉州窑、广元窑等一批窑址中还出土了大批“瓦砂壶”,宽口、鼓腹、平底、短流,在与流成九十度角的腹壁还有筒形把手,这些都是用来作点茶注汤之用的汤瓶。可见汤瓶在宋代斗茶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地位。

(4)茶盏

茶盏在宋代茶具中最具特色,与以往产品相比,在造型和制作工艺上作了较大改进。

唐时以汤碧为贵,茶碗尚青,入宋以后,斗茶以纯白为贵,为了体现茶色,茶盏开始改施黑釉,建盏迅速取代了越碗的地位,独角戏足足唱了三百余载。

斗茶的评判标准,使得茶盏的造型也面目一新,唐时的敞口浅腹碗已经失去市场,代之以口微,腹必深,底微宽,足宜小,坯体微厚、质地粗松,便于茶盏保温,“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盏底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足小使茶盏亭亭玉立,美观大方。迎合了这些要求的茶盏颇受欢迎,建盏和吉州窑产品的如日中天就是明证。

宋代茶盏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即从茶盏内壁口沿以下三至四分起内收一阶,从而在口沿内壁形成一道较宽的凸边。这种设计与宋代的点茶道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家知道,宋人煎茶先须调膏,再煎水,再点茶。点茶时,要用茶筅在盏内环回击拂。由于击拂时要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这样做,势必会产生一种离心力,使茶汤外溢,茶面破损。因此,点注茶汤要适量有度,既不能过满,也不能太少,过满易使茶汤溢出,太少则茶色掩蔽,不易形成泡沫。针对这种不足,设计者特地在盏内口沿上做出一道宽凸边,把盏的容量分成四六比例,这样既能在点试击拂时准确注汤,使茶汤不致受离心力影响而溢出盏外,同时这道宽凸边又能起到标尺的作用,达到“一之,不过二钱,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的严格要求。

当然,在黑盏唱主角的在大气候下,其他釉色的茶盏如青花、白瓷茶盏,也在一定程度上行使了茶具的职能,丰富和充实了整个茶具家族。

(5)茶筅

茶筅其实就是竹帚,是点茶时的辅助工具,多用老竹制成,要求厚重,便于充分搅动茶汤,产生饽沫。

茶筅是宋人点茶道形式的发明,后流专到日本,经日本茶道的发扬光大,保持至今。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称之为“竺副师”,其文赞曰:“首阳饿夫,毅陈于兵,沸之时方金鼎扬汤,能探其沸者几?希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尔。”

茶筅实物至今尚未发现,但从一些宋代墓葬壁画中还可见到它的身影,可见它也是宋代点分茶时重要的工具。

四、五大名窑竟风流

宋代风行一时的斗茶活动,成就了一批精通点茶的茶艺专家,助长了奢糜之风的蔓延,夸豪斗富的社会风气,使得茶具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茶饮的神往则直接刺激了茶具的生产。全国各地的窑场林立,生产的茶具数量惊人,特别突出的是外销势头良好,近邻西夏、辽、金,海外的日本、朝鲜、荷兰及东南亚地区,成了中国茶及茶具的广阔市场。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促进了茶具制作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因政府的重视,后来享誉世界的瓷都景德镇,也不失时机地踏上了发展之路,烧造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而且掌握了多彩施釉和各种彩绘技术,只不过因为宋代尚黑釉的时尚流行,景瓷才未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尚处在承前启后的转型时期,至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则是明代以后的事了。

考宋一代,除独领风骚的建窑外,全国最著名的窑口共有五处,即官窑、哥窑、定窑、汝窑和钧窑;这五大名窑生产的茶具,擎起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官窑位列五大名窑之首,是由官府置窑烧造瓷器而得名,宋代有北宋河南开封官窑和南宋浙江杭州官窑之别,此处所指的是南宋杭州官窑。南宋迁都临安后,分别在万松岭和乌龟山八卦田建造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专门烧造供宫廷和朝廷命官使用的艺术瓷及日用瓷。南宋官窑是世界碎纹艺术釉瓷的鼻祖,它继承和发展了唐代越窑青瓷茶具的优良传统,结合宋代艺术饮茶风行的现状,在“青”和“润”上大作文章,产品由原来的薄轴青瓷发展为厚釉青瓷,而且胎体绵薄,造型端庄,釉色晶莹,纹样雅丽。有的坯胎厚度仅为釉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在装饰上一改前朝在产品上刻花、印花或彩绘的烦琐格调,创造陛地运用“开片”和“紫口铁足”等艺术手段,独创了碎纹艺术釉,这一别开生面技术的运用,比国外足足早了六百多年。先进的技术酿就了先进的产品,独树一帜的官窑产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称羡,特别是“紫口铁足”瓷器,更是享有极高的声誉。但是,官窑的命运是与国家的衰微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蒙古铁骑南下,南宋王朝覆灭了,造诣甚高的南宋官窑窑场被毁,身怀绝技的工匠纷纷流离失所,烧造的技艺也随之失传。

解放后,各级政府相当重视对官窑瓷的研究,从1976年起,多次组织科研人员对南宋官窑的坯、釉组成和烧制技术进行反复的分析测定,精心探讨,终手突破了种种难关,恢复失传已七百余年的南宋官窑生产。

哥窑位于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是龙泉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宋时龙泉有造瓷匠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均善治瓷器”,较好地继承了越窑的传统,同时注意不断吸收官窑的先进技术,烧造的瓷器质量突飞猛进,在釉色和造型上都有极高的造诣,有“青瓷之花”的美称,因而窑以人名,分别被称为“哥窑”和“弟窑”,其中哥窑名列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哥窑创烧于五代,全盛于南宋,以专烧青瓷而闻名。产品胎薄质坚,坯胎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黑灰胎有“铁骨”之称;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及炒米黄等色,以灰青为主,粉青最为名贵。以纹片为装饰,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纹片形状多样,大小相间者,称为“文武片”;有细眼状者称“鱼子纹”;似冰裂状的称“白圾碎”。还有蟹爪纹、鳝鱼纹、牛毛纹等多种。这种因釉原料在烧造过程中收缩系数不同而形成的纹形,自然美观,深受人们的欢迎,因此成为一种别具风格的装饰艺术。哥窑瓷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享有“紫口铁脚”的美称。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评价哥窑产品:“哥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至于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弟窑瓷,也因造型优美,眙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洁而著称于世,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最佳,其“釉色如王”的上佳效果,至今世上尚无可匹敌者,这种无上的艺术境界,是众多瓷工艺人所终生追求的目标,弟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应占的地位,由此可略窥一二。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燕川村,因古代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兼烧黑、酱、绿釉等瓷器。定窑的发展,到北宋时达到极盛。据《格古要论》记载:“古定器,土脉细色白,宋宣和政和间最好曰北定,有紫定色紫,黑定色如漆,南渡后所烧曰南定,昌南(即今景德镇)仿造者曰粉定。……北定其质极薄,其体极轻。有光素、刻花、划花、印花诸种。……其研细处,几疑非人间所有。”

定窑采用一种特殊覆烧技术来烧造瓷器,这与全国各地通行的一个碗放在一个匣钵甲烧的办法有着天壤之别,随着宋都南迁,这种方法对江南地区特别是江西,有着深远的影响。定窑产品眙薄釉润,造型优美,花纹繁复,器皿装饰多用刻花、印花的手法。北宋后期,定窑还曾为官府烧造瓷器,器具底部常常刻有“官”或“新官”等款识。定窑产品以罐、瓶、盆者居多,到元朝初期,定窑全面停烧。

汝窑窑址在今河南宝车境内,原系烧制印花、刻花青瓷的民窑,到了北宋晚期,朝廷令汝窑烧制供御青瓷,史称“官窑汝瓷”,在河南临汝民间烧制印花青瓷,则称“临汝窑”。汝民窑的烧造历史相对较短,所以传世器物不多。另一方面,官汝窑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它的造型规整,大不盈尺,以不加装饰纹样为重,却以釉色釉质见长,其釉色呈淡天青色,被瓷界称为“葱绿色”。

钧窑是北宋至金时著名的瓷窑,窑址在今河南禹县西乡神垕镇,因为古属钧州,故名。钧窑起步时间较短,但发展步伐却较快。作为北宋晚期的青瓷窑场,在烧造技术上能独辟蹊径,利用氧化铜、氧化铁呈色各异的原理,烧成了蓝中带红或蓝中带紫的色釉,改变了单色瓷的历史,这是陶瓷史上的一个大突破。其釉色细润,胎骨灰色,以色彩斑澜的釉色代替了原先的花纹装饰,是青釉瓷器的别格。《格古要论》形容其釉彩说:“钧窑有朱砂红,葱翠青(又名鹦哥绿),荔皮紫者,红如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钧瓷器皿底部刻有数目字者为宫廷内府专用。钧瓷最主要的特征是在釉面常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称为“蚯蚓走泥纹”。这种别具一格的装饰花纹,使钧瓷产品常为茶人所爱不释手。除禹县外,邻近的临沂、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鹤壁等地区窑场,受钧窑影响颇深,大都仿烧钧窑瓷器,由此而形成一个钧窑体系。

钧窑在元代又有进一步发展,不仅产量增大,而且声名也有所提高,名窑如景德镇者都出产过仿制品。据《饮流斋说瓷》记载:“元代钧窑,作天蓝色者与宋钧大致相同,然亦有别也。元瓷之釉厚而垂,宋钧釉厚而匀;元瓷之紫成物形,宋钧之紫弥漫全体;元瓷之釉浓处或起条文,浅处仍现水浪纹,宋钧则浓淡深浅皆浑然一律。”从文物标本分析,元代钧窑产品能有意识地使蓝紫两种釉料分别聚散成形,在掌握釉料变化及烧造技术方面,较前代已有所提高。

除上述五大名窑外,宋代的窑口还有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耀州窑、吉州窑、磁州窑和董窑。从分布的区域看,南方较北方为多,且在烧造技术、施釉手段等方面,南方窑也要明显优于北方,特别是自南宋以来,这种情形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方面:一、从历史渊源看,南方的科学技术水平较北方更为发达,窑场的烧造历史比北方要长得多,在技术和经验方面更有优势;二、北方名窑烧造瓷器以白釉为主,而自唐代始,茶神陆羽推崇的却是青釉瓷,遂而成风,这对主产白瓷的北方各窑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三、茶饮发源于南方,虽然很快普及推广到全国各地,但艺术饮茶的中心还是南方,这一点可确定无疑,从这个角度讲,南方地区风俗民情对窑场茶具生产的影响无疑要深远得多,这正是北方窑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四、宋都南迁后,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也随之南移,较好地吸引了大批瓷业人才,同时,北方窑场由于战乱等原因,大多被毁,很多具有丰富经验的窑工来到南方,带来了北方的技术和经验及风土习惯,充实了窑工队伍,无疑这对南方窑场揉合北方技术,全方位地考虑生产品种有较大帮助。据陶瓷专业工作者分析,当时南方的各大窑场受北方定窑、钧窑影响颇深,甚至一度烧造了大批仿制品。由此可见,北方名窑对南宋时的南方窑场的日益兴盛是作出了一定贡献的,只有经历了这种大融合,南方名窑才能风格各异、缤纷多姿,从而在中国陶瓷界涂抹上浓重的一笔。

宋代五大名窑的产品,虽说没象建盏及金银盏那样风光无限、炙手可热,但正因为有它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才使宋代的陶瓷业出现了色彩缤纷、争奇斗妍的喜人景象。在经过元朝不到百年的级慢复苏与发展进程后,瓷茶具在明代达到了其发展顶峰,景德镇瓷器的异军突起,宜兴紫砂陶的初露锋芒,铸造了一段辉煌成就,续写了一篇不灭的神话,从此,茶具艺术走上了“景瓷宜陶”互与争锋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