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复旦学生成功学习法
3600600000014

第14章 复旦学子成功秘笈(14)

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复习时只是读一读书,背一背定义、定理、公式、然后再做点题目。复习时只限于做这些事是不行的,还必须要多动脑子,深入钻研,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如果像上面那样复习,只能是走一遍过场,结果还是“一看就懂、一放就忘、一做就错”。阅读时,先回忆一下:看看自己对概念,原理掌握如何?哪些还没掌握?原因是什么?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比较一下,找出异点,对各种原理的推导过程再认真思考一遍,搞清原理的适用范围,如果条件发生变化,这些原理还能不能成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对基础知识更不能漏掉和放过,要不断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

7.要化整为零

特别是在系统复习和大量复习过程中,容易使人产生畏惧感和困倦感。避免这些现象产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复习的内容化整为零,然后再进行分个解决、分段解决。及时解决。

8.要形式多样化

复习的方法、方式。技巧应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比如用“口诀法”、“图表法”、“卡片法”、“提纲法”、“化简法”、“死背硬记法”。“器官协同法”等相结合。这样复习既能增加兴趣,而且效果好、效率也高。

9.要善于询问和查资料

有的学生怕麻烦,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既不爱询问,也不爱去查资料。复习的目的就是要弄懂弄明问题,问题弄不懂就失去了复习的意义。因此,复习中遇到百思不解的问题时,一定要尽快去询问老师,同学或者查找资料,做到问题搞不明白不放过。

10.要找安静环境复习

复习不能像平时一般学习那样,必须要求大脑高度转动,思维高度集中。这就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尽量避开外界的干扰。好的学习环境是要靠自己去寻找和创造的。如果明明知道自己的学习环境不好,那就该当机立断,迅速离开这种环境,在这时犹豫不决或不动就意味着复习失败。

四、复旦才子“超级学习”复习法

“超级学习”复习法的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好四个书签,每天四个书签都要往前移动,进行学习或复习。

第一个书签是“开路先锋”,它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广泛地联想,并随时查阅有关的资料。认真学习完毕后,要将当页的所有学习内容,总结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不能遗漏),将之写在书上每页最上面的空白处,然后根据这些问题,—一提问自己一遍(不要看书),能回答卜来的,就算通过;回答不上来的,再回头认真阅读一遍,直至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准确。流畅地说出来。

第二个书签的任务,是要复习前一天所学的东西(也就是第一个书签所“扫描”过的内容)。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著名的遗忘曲线,人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因此如果能及时复习,也就是在自己对所学的材料还没有遗忘的情况下,用不多的时间把所学的东西及时巩固住。

然而有许多考生,对于所学的东西,没有能及时安排复习的时间,结果等到他们想复习的时候,学习的内容已经完全遗忘了。所以他们又得花原来同样甚至是几倍的时间重新学习(原本只需花很少的时间),这就很费时间而不经济了。

此外,从第二个书签开始复习时,一定要先看第一遍学习时所罗列出的问题,而不要直接看原文。对于所列的问题,必须进行尝试回忆,能完整、准确、顺畅回答出来的算通过,若不能,再去仔细看书,并在相应的问题上标明记号。

尝试回忆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过程。它要求大脑更积极地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的过程,使人可以集中精力掌握不能回忆的部分或改正回忆中的错误,因此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率的重要方法。回答问题时应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因为用自己的话来再现,会改善对材料的理解。理解不好的材料通常还停留在“别人的”语言形式上,而理解得好的材料,才容易翻译成“自己的语言”。

第三个书签离第二个书签的距离,要比第二个书签与第一个书签的距离远些。第三个书签所复习的内容,应是一个星期前自己所学的内容。除了完成与第二个书签完全相同的程序以外,在第三个书签的复习工作时,还应注意把第一阶段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一般说来,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识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前提是分析和综合、加深理解。编写提纲是一种词的逻辑记忆方式,因为它把“别人”的语言形式,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数学中三角函数部分的内容可整理为一二三四(一个推广。二类问题、三组公式、四个图象及性质)。

第四个书签与第三个书签相隔得更远,它是复习和检查一个月前学习的内容。一般来说,经过前三轮的学习与复习,绝大多数内容都应已熟练无误地掌握。如果此时还有不熟和错误的地方,要加倍警惕,认真补漏并作上记号,以备阶段复习和最后总复习时提醒自己格外注意。

以上就是超级学习复习法的主要内容,综上所述,它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稳扎稳打,令人有一种踏实感,有效感,避免产生急躁、焦虑、学不进去、不能专注等诸多不良的学习心理。

第二,省时高效,合理经济。此法安排学习复习间隔合理,大大少于一遍完成再来一遍的四轮复习的时间,却远远高于单独进行的四轮复习的效果。因为如前所述,一轮复习完成后,因与初次学习间隔时间过长,复刁往往又变成了重新学习。

第三,监督反馈,了然于心。通过提问题再尝试回忆的方法,可随时了解哪些部分是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了,哪些还不是,然后对不熟练的部分,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既节省了时间,又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记忆的策略

记忆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记忆中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实际上就是学习的不同阶段或不同方面。对记忆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记忆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促使人们识记快、保持牢,再认和回忆更准确。

■记忆及其重要性

一、什么是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过的事物、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过的问题、练习过的动作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经验在人脑中保留和恢复的过程就是记忆。

记忆是人的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以持续的根本保证,是经验积累或心理发展的前提。没有记忆,经验就不能对当前的心理有所影响,心理活动就无法进行,心理也只能永远停留在很低级的水平。所以说,记忆联结着人们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

记忆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识记是识别、记住事物,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是防止遗忘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再现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知识经验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再现有再认和回忆两种类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使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自本世纪50年代起,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心理学家开始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记忆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信息进行输人、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对信息的输人和编码相当于识记。识记具有选择性,只有那些引起人注意的刺激,才可能被输人大脑并加以编码。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存贮,相当于保持,即已经编码的信息在头脑中巩固的过程。人通过保持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并为回忆和再认贮备资料。对已存贮的信息进行提取,使之恢复活动的过程相当于回忆和再认。存贮的信息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得到有效保持,在应用时不能提取的现象即遗忘。

记忆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记忆中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实际上就是学习的不同阶段或不同方面。对记忆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记忆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促使人们识记快、保持牢、再认和回忆容易且准确。

2.记忆的品质

记忆好坏的标志就是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品质表现在四个方面:广度、速度、持久性、准确性。

记忆的广度是指一次记忆的量。譬如一次呈现10个没有规律的数字“7658421521”,看完后马上进行复述,有的人能全部准确无误地说出来,有的人则只能说对三、五个数字,这种差异就缘于人们记忆广度的差别。

记忆的速度是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小时候看爷爷抄古文《东都赋》,爷爷刚抄完,他就背出全文,足见其记忆速度之快。

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痕迹的保持时间。不同的人记不同的事物时,其记忆的持久性也会不同。

记忆的准确性是指对原来记忆内容的性质的保持。如果记忆的差错太多,不仅记忆的东西失去价值,而且会有坏处。记忆的准确性对学习和工作十分重要。

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大,它能不断地接受新信息,把感知过、思考过、体验过的东西贮存起来,以便随时提取。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研究,如果一个人始终好学不倦,其一生中学习并储藏的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该图书馆藏书1000多万册,这就是说人的大脑可容纳5亿多册书的知识,这个数目是十分惊人的。

3.记忆的内容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把记忆划分为词语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四种类型。

词语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以事物的关系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善于运用词语记忆的人往往善于记忆词语材料、抽象概念和逻辑规则。词语记忆与人的抽象思维密切相关,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词语记忆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词语记忆是本篇讨论的重点。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形象,也可以是听觉或触觉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具体形象一般都记得快,保持牢。当回忆某一事物时,头脑中也会首先显现事物的形象。形象记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情绪记忆能力。人们对曾经唤起自己某种强烈情感的事物,以及这种情感体验本身往往能终生不忘。情绪记忆可能对个体行为产生动机作用,积极愉快的情绪记忆可以激励人的行动,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消极不愉快的情绪记忆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动作记忆是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以运动或操作所形成的动作表象为前提的。动作表象来源于对自己动作的知觉以及对别人动作和图画中动作姿式的知觉,也可以通过对已有动作表象的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的动作表象。动作形象能长期保持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记忆从内容上所做的这种分类并非绝对的。事实上,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上述四种记忆往往是紧密联系的。比如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时,既需要词语记忆,又需要形象记忆,如果再融人自己的情绪体验,往往会使记忆变得更深刻。此外,有的课程如物理、化学等在实验和操作仪器时还需要一定的动作记忆。

4.记忆的方式

根据记忆的方式,可将记忆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

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要好得多。艾宾浩斯曾做过实验,识记12个无意义的音节,平均需要复习16.5次;识记36个无意义的音节,平均需要复习54次,而识记含有480个音节的6首诗,平均只需复习8次。还有位心理学家用背诵一首诗来做比较,他让甲组学生单纯运用机械记忆背诵,而对乙组学生则先给他们详细分析全诗的思想内容和构思方法,再让他们背诵。隔一段时间进行测验,结果乙组学生平均记住80.3%,而甲组平均只记住47.2%。

在此,我们不妨做个小实验,下面是泰国首都曼谷的全称,共41个字,请你记下来,看看要用多长时间。

共台甫马哈那坤奔他哇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改劝珠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

再请你背一首杜甫的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清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或许你早已读过甚至已能背诵。其实即便初学也很容易记忆。因为你眼前会浮现出杜甫登高赏秋的情景,你能体会杜甫漂泊他乡的孤愁。尽管这首诗要比曼谷全称字数多三分之一,但由于理解发挥的巨大作用,我们记下前者要比后者快得多。

理解记忆之所以比机械记忆效果好,是因为它使识记材料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知识结构越丰富、越系统的人,记忆往往更全面、更迅速、更牢固。识记材料与识记者的知识结构越接近,理解得就越深刻,记忆效果也越好。比如说,画家善于记形象和色彩,音乐家善于记音符和旋律,但如果让画家去识记乐谱,音乐家去识记画卷,效果就不如各自识记本专业的内容。这就是它们各自知识结构不同的缘故。所以说,一个人理解能力的强弱,关键还是取决于其知识量和知识结构。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就好像一张渔网,这张网越细密宽大,捕到的鱼就越多;若是漏洞无数,那么就会漏掉很多鱼。

当然,强调理解记忆的高效性,并不是完全否定机械记忆的作用。在某些时候,我们尚无法理解某些材料但又必须把它记下来,我们就要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机械记忆的方法。比如学古文,很难一下子全部理解,往往采取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相结合的方法,一边背一边琢磨,背熟了便于理解,理解后记得更牢。

5.有意义材料的记忆和无意义材料的记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记忆的材料有些是有意义的,有些是没有意义的。学生学习的材料大多数是有意义的,但也有少量是没有意义的,如历史年代、化学元素符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