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复旦学生成功学习法
3600600000013

第13章 复旦学子成功秘笈(13)

在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心理调节。首先,要注意克服总复习时出现的厌烦心理。随着总复习越来越深入,复习的东西越来越多,模拟考试不断,心理不免产生烦躁情绪。这时候你一定要明白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克服厌烦心理,下决心坚持下去。其次,总复习时要经受住挫折。在总复习阶段有各种各样的练习和考试,不可避免地有一两次没考好,没发挥出正常水平,这是总复习阶段的正常现象。偶尔没考好的因素很多,要经受住这样的挫折,总结经验教训。第三,在总复习时心理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随着越来越多的练习,似乎不会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其实,这是总复习当中必然会遇到的现象,这正说明你已找到各个环节中的漏洞了。在这时候你千万别打退堂鼓,以后再复习就感到比较自如了。

13.复习过程注重“五步曲”

①地毯式扫荡

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②融会贯通

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③知识的运用

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检“渣子”

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⑤“翻饼烙饼”

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高考复习的几大原则

一、及时复习省时间

如果我们能在学习的内容即将忘记时进行复习,那么复习的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这样的做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了人的记忆与遗忘规律。他用一些没有具体含义的无意义音节作材料,让实验对象学习七组(每组十三个)无意音节,直到能准确、全部记忆为止。然后分别在叨分钟、1小时、9小时、1天、2天、6天、31天后检查记忆的效果。在仅过了20分钟后,就已经忘记记忆内容的42%,1天后忘却量已达到了66%,到了第31天,忘却量高达79%。他根据实验结果,画成了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这条规律提示我们,一定要尽早、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以便在知识还在大脑内时就加深印记,否则大脑中已经没有痕迹了,只能再费精力重学。

二、复习时必须做到“四勤”

复习过程不仅仅是大脑活动的过程,而且是整个身心按照一定预期进行有规律的系统活动的过程。简而言之,复习过程是整个身心都在参与的过程,所以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做到“四勤”。

A.勤学好问

这是获取新知所应采取的最基本的态度。对一切新知在复习过程中力求以自己所获的知识为基础来获取,对自己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弄懂弄通的东西就要勤问。问谁呢?一问书本(包括教材、资料等),二问同学,三问老师。

B.勤动脑

复习过程中,思考靠脑,回忆靠脑,记忆靠脑,一切学习活动都离不了大脑。大脑只有越用越灵活,就像铁制的工具越用越不生锈一样。

C.勤动手

复习过程中,做笔记靠动手,书写或默写单词、公式、定理、定律都靠手。在很多情况下,手的活动能强化记忆。

D.勤用心

生理科学家们认为:心是与大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配合大脑进行思维的器官。脑、心一致时,能准确地记下所学的内容,当它们发生不一致时就会干扰大脑的思维活动,比如心理上发生障碍或心理得不到休息而形成心理垃圾时,就会影响大脑去准确、有效地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三、复习要“四到”

有些同学复习功课时总喜欢拿着书一遍一遍地看;还有些同学喜欢和别人一起说。其实复习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要只用一种方式,那样太单调,容易让人感到疲劳。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单凭听觉(即只用耳朵)每分钟可传递100个单词;而视觉(即用眼睛)的传递速度是听觉的两倍;视听同时,则传递的速度是听觉的10倍。由此可以看出,采用多通道协同记忆的方法,把视、听、读、写结合起来,眼睛、耳朵、手都用起来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若把复习看成是前次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那么,就歪曲了复习的基本意图。实际上复习不仅是前次学习内容的重复,更重要的是一种螺旋式升华。每次复习都必须是从寻找问题手的,发现问题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的一步。学生面对学习过的教科书,要善于发现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的则是关系到你升学高考成败的问题;有的是根据知识结构衔接需要,为你建造知识大厦而进入高年级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每逢复习要把思想集中到某个具体问题上,而不是泛泛地想问题。要从教材及有关资料中找出自己的遗漏与不足,查出问题所在,搜索在理解上的障碍、记忆上的重点、应用上的难点,阐明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方法与途径。只有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义、方法与途径。只有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而读书、听课、解题、复习,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要完成好这一升华过程,务必做到:

1.明确每一次复习的目的,树立合理的目标

每次复习的目的应该说是有所不同的,比如上完课后复习是以掌握刚上课所学内容为目的的;周复习是以掌握这一周以来所学内容为目的的;月复习是以掌握这一月所学内容为目的的;学期复习是以掌握这一学期所学内容为目的的,等等,依此类推下去。根据每次复习的不同目标订立合理的复习目标体系。

2.力求每次复习都能有所突破,有新的发现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运用能力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复习是把知识由生变熟的过程中所必备的基本手段,通过反复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自然会有所突破,有新的发现。反观其过程,有新的发现正是复习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3.复习过程是渐进式的往复过程

严格说来,每次复习都不是跳跃式的,而是一种渐进式的自下而上的循环往复过程。之所以说它不是跳跃式的,是因为知识之间、教材上的内容之间是彼此有联系的,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件。复习过程就是在这些复杂的知识点中寻找必要的关联,而且每一次复习都可以进行到比较高一级的阶段,这就要求学生不要把每一个复习过程看成是一个孤立的过程。

■复旦才子“超级学习法”

一、历史的复习方法

复旦学子们认为,要复习好历史,必须掌握教材知识。

1.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一”的史实。

如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是中国民主同盟(1999年高考第19题);促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1996年高考第14题)等。“筒车”这种提水灌溉工具,尽管教材叙述它时没有用“最早”的字眼,但1997年高考第3题考查它最早出现的朝代。这需要理解教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的表述。

2.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意义的史实。

如我国的氏族社会始于山顶洞人(1997年高考第1题)。但有些似乎熟知的史实,如果读书不细容易弄错。如春秋时期私田的大量开垦导致井田制的破坏,但私田的出现是在春秋之前;北宋时兴起的是私人讲学的书院,而私人讲学则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开始兴办了。

3.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史实。

教材对很多重大史实都用“标志”作出评价,如“总理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这是高考试题的重要考查方面。但有一些重大史实教材没有明确标示,需要我们分析试题得出结论。如美国侵略越南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其标志是派地面部队到南方参战(1996年高考第28题)。

4.具有转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

如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99年高考第17题);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可变的属性(1999年高考第31题)。

5.具有特点、特征的史实。

特点是指和同类历史事物或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一般从本质上去揭示,或在较大的词范围反映历史发展趋势钧固有特焦,往往称为特征。例如古代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有因秦的暴政仓促而起的特点,黄巾起义的特点则是有组织有准备,近代社会条件不同了,1999年高考第9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新的时代特点: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1998年高考第28题则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征概括为相互对峙、互有攻防、争夺世界霸权。

6.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经济、文化建设成就。

7.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所作的结论、评价。

如教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我们复习时还应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得出新的结论:洋务运动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使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是仅停留在宇面上。

二、数理化的复习方法

1.化学的复习方法

要学好化学我们应从心理上藐视它,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它。因为化学不同于数学、物理的学习。化学有严格的知识结构板块,它的知识点彼此交联,单纯的题海战术无法奏效。这就对我们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怎样的努力才是有效的呢?一、抓住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点,零碎的知识点是整个学科的基础,只有将每一个知识踩实,学科大厦才能立稳;二、将知识有机钩联,没有经过钩联的知识点只是块块散砖,只有经过钩联,才会有一个完整的化学体系;三、注意总结和循序渐进,“只有善于总结的人,才能驾驭知识”,化学更是如此,所以说,及时总结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所在,循序渐进则有助于提高总结能力。

另外,学好化学还有两点十分重要,就是课外阅读和实验。多读一些课外资料是大有婢益的。这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还使我们对现有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化学又是一门实验学科。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考试中,实验都有着相当的地位。最好从原理——操作——现象三个方面掌握,并练习一些实验综合强化题,既巩固了知识,又特别培养自己的联想思维,提高了解题能力。

2.数学的复习方法

首先,要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只有心中有了追求,才能使自己不因一时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气馁怠懈。有了奋斗目标,学习时才不致于放松。

然后就是培养兴趣。兴趣从何而来?是在平时的练习中积累来的。要做一些略高于自己水平的题目,因为太简单或者大难的题目都会使兴趣削弱,只有那些需要自己思考一段时间才能解答出的题目才能带给你一种解题后的充实成就感,才能使你兴趣倍增,成绩也有所提高。

重视解题方法也极为重要。“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数学学习中习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做题得到结果并不是目的,关键是你是否掌握了某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是否能举一反三,是否能在脑中建立起一个各种题型题目的题库,有了这个题库,不但思路变得简洁,提高了速度,而且由之进而建立起一个数学的知识体系。

3.物理的复习方法

第一是概念以及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中最主要的内容。高中物理中有许多相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物理概念,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通过掌握它们的定义与本质特征属性,并了解其内涵外延,了解实际的应用,才能真正深刻理解概念的意义。

第二要掌握好物理模型的应用。物理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常要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理解经常使用的物理模型,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三是分析复杂过程的能力。很多物理难题难就难在物理过程上。所谓复杂,一是繁琐,二是结果需要归纳、比较、讨论等。若是繁琐,需要我们由表及里,一步步仔细分析,需要常练以熟能生巧。后者就稍为棘手,因此在学习、练习时尤要加强讨论题型目的训练,灵活多面考虑,更应记忆一些易引起讨论的因素,到了考试时,才能下笔自如。

三、十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复习是提高记忆之父,是加深理解之母。学生要想牢固的掌握知识与记忆知识,唯一的方法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但在复习过程一定要遵守以下十大原则。

1.复习要有计划性

特别是中学生在中学学习阶段,要复习的科目多、内容多、知识面广、范围大。这就必须要求学生有计划的复习,在什么时间复习什么学科和内容,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方式和策略?要达到哪些目的要求?要强化哪些弱科与弱项?只有先明确这些,复习时自己对全局才能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性。

2.要及时复习

根据大脑“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复习时间要尽早尽快的安排,最好赶在遗忘之前复习,起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如果遗忘了再去复习,光加“温”就需要不少时间。及时复习的好处一是避免遗忘过多,二是节省时间效果好。

3.要提前准备

复习内容一旦确定,要抓紧用平时的零散时间把与复习内容有关的书、本、资料和用具一一找出来,统一放在一块。这样可以使自己随时进入复习状态,避免事前不准备,到复习时东翻西找,浪费时间。

4.要有针对性

复习一般要针对三种情况:一是要根据时间灵活安排,不能机械的把复习时间非安排在某时间内;二是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参考资料,要让资料辅助自己突出重点,突破疑点,消除难点,提高效率与效果;三是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弱科与弱项多用些时间,强科强项少用些时间。

5.要专题复习

有些学生复习像看小说,把书本按章节阅读,重复着学习的老路。应明白,章节安排顺序,是编教材时考虑到学生初次学习的接受能力和过程而安排的。在学完一遍之后,进行复习时就再不能走这条老路了。如果复习时还按章节阅读,最多只能起到再熟悉一遍的作用,而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特别是系统复习,就不能再走老路,应按照章节加以归类,然后再围绕专题阅读有关章节,这样复习效果才会更好。

6.要不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