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3599400000012

第12章 教育之考(2)

托改革开放的福,近30年不少牛人敢为天下先,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确靠天才想象力作出了丰功伟绩,但不幸的是,当代中国体制转型进入深水区,公权力对微观经济干预加重,权贵资本主义阴霾浓重,利益集团固化加剧,成为扼杀创新文化的痼疾。

我没有刻意得出当代中国想象力无用论的结论。

我的真实意图是:由于中国孩子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仅仅痛批中国教育是于事无补的。否则会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即使教育界有识之士如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忠于教育规律,尊重孩子天性,倡导创新思维,理解尊重培育其想象力,并助其意外成才,也难逃沦为替西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人才学前班的下场。目前,中国流失西方社会的中国精英已位列全球之冠——事实胜于雄辩,其中究竟可为镜鉴。

一个盛行的逻辑是:教育改革应首先从高考制度下手。事实上,首先应下手的是:整个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良,进而带动整个文化系统的彻底嬗变。

只要法治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人人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展开博弈,能力至上的评介体系得以回归,教育总是产生高分低能的废品,何以图存?顺利变革自不用赘述。

打扑克牌的胜负不仅取决于牌的好坏,更取决于出牌的顺序。

被应试教育扼杀的天才

毫无疑问,是的。连弱智的周舟都是天才的指挥。何况您四肢头脑健全的孩子呢。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孤品,但成长往往意味着被扭曲埋没,最终大多数活成一个样子。

真正健全的社会承认平凡的伟大,但必须为天才留下存活的空间。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让他成为世人崇拜的偶像,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却不敢恭维,他直到上了小学还是对基本的拼读感到吃力。在大学讲课也以杂乱无章着称。

莫里哀和伏尔泰都是失败的律师,但前者成了杰出的文学家,而后者成了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荷兰着名印象派画家凡·高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定义:“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不具有天赋。”。

北京奥运会连夺8块金牌的游泳天才菲尔普斯从小患有多动症,曾被母亲当成病人长期治疗,直到遇到他的启蒙教练。

我国台湾着名漫画家朱德庸,在上学时是个没有学校肯要的特差生。在十几年的学生时期,他一直认为自己非常笨。画画是唯一能让他感到松弛的事情。幸运的是,朱德庸的父母从不给他施加压力,一直任他自由发展,终于成就了一个漫画天才。

问题来了:假如这些真命天才活在祖国内地,下场该是什么?

我相当悲观,因为我真的找不到让他们存活的舞台,也许他们会在老师、家长、社会的共同教育下,耻辱地成为高考落榜生,带着满身伤痕彻底沉沦;或者靠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生活的渴望,过上自己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他人的生活。

自古英才多磨难。经过时光的淘洗,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封建岁月曾星光璀璨。进入全球化的现代文明社会,曾经阻碍天才诞生的客观屏障被逐步摧毁,科学大家钱学森的临终追问却呼啸而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中国最杰出的高校北大清华沦为美国常春藤大学的学前班?为什么有着如此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度,在本土举办的世博会上拿不出一项真正引领世界科技前进的原创性成果?

在整齐划一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们的个性和天赋已很难遇到伯乐。多数有自我意识的孩子往往被归为异类,甚至被无情地扫进时代的垃圾堆。

中国有强烈虐待狂倾向的教育家们甚至发明了奥数、钢琴十级以及三模三电,试图为应试披上素质的外衣,最终成为孩子身上难以摆脱的枷锁。

被功利主导的社会,可以产生人类最杰出的阴谋家和工程师,但没有希望缔造乔布斯那样的混蛋一般的创新奇才。

钱学森大师还有所不知:天才要想被承认,首先要有级别。也就是说,中国式的天才往往是领导。于是很多天才都改行了,去参加世界上最惨烈也最能改变命运的国考了。

根源在于文化。在这个封建思维根深蒂固、强调中庸之道的国度,先天屏蔽个性和异质思维。

这个时代最大的谎言就是无限度地夸大情商,其实无非是对人情社会和潜规则集体无意识的认同。各类强悍的机构更愿意你成为达成团队目标的超级机器,如果你想早日出人头地,就必须无条件媚上,用厚黑和隐忍默默地超越自己同辈,先实现财务自由,再找寻丢失的自我。恋爱也许成了唯一的调剂品,有时还得为私奔让路。

如果希望天才大量涌现,首先需要这个时代具有健全的人格。

其实药家鑫就是家庭、学校、社会病态教育理念的杰作,但他已经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他的塑造者依然在这个世界充满自信和热忱地活着。

按照人类成长自然规律,多数天才般的孩子都会在时光的淘洗中被埋没,生命终归于平凡。但不幸的是,殉葬品往往是真诚、信任、勇敢和利他。

一个连自由思想都排斥的时代,怎么可能允许别人与众不同?

所幸这一切正在改变。新的教育理念方式在探索,新的公民社会在路上,新的一代在成长——他们青春、独立、自信且正在经受残酷命运的历练。

社会开始为发现天才搭设更宽广的舞台。

秉承发现天赋、见证成长使命的《天生我才》栏目就是一个生动的缩影。这是CCTV综合频道对病态教育观念的一次珍贵的修正。至少,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在一些率先觉醒的家长的带领下,开始释放自己的童真、希望、快乐。

尽管出于电视表现力的需要,节目更多地选择了才艺卓越的孩子。但这次打捞个性和天赋的尝试还是点燃了全社会参与的热忱,并激发更多人去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未来主人翁?

趁孩子还小,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试着成为天才——至少可以成为自己。

一个如云麻雀总是灭掉孤独苍鹰的世界是缺乏魅力的。

教育异化的警醒与反思

郑渊洁是妇孺皆知的童话大王。出于对现行应试教育的忧虑与反抗,他营造了一个自己教育孩子的神话。

现在这个叫郑亚旗的孩子长势喜人,并被媒体当成“80后”楷模包装和追捧。

这首先得益于郑渊洁为他营造的优渥生活条件,在中国作家收入排行榜中,这个为孩子写书的人始终名列前茅,激励别的文学青年面对盗版缠绕、收入低下坚守阵地,而不投笔从商。当然,郑亚旗没有像不少“牛二代”那样毁掉,也与老爸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出色的育人能力息息相关。

但这是个难以复制的小概率事件。而多数家长只能按照当下教育的残酷法则,以牺牲童年的代价,让自己的孩子去默默承受超负荷的应试竞争。

老郑是个有责任感的公共知识分子,在培养自己儿子初见成效后,便有了兼济天下的冲动。他发布微博声称,小学生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并列举了三个特点: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

抨击相当给力,不过也有以偏概全之嫌。在部分拥趸欢呼之余,也招来巨大非议。

媒体最近刊发了一个小学班干部措辞恳切的反驳信。信中充满网络流行语:

“汉奸”是民族罪人、千夫所指您懂得有木有!

小学生班干部制度您真正了解有木有!

小学生班干部都是公开推选您知道有木有!

能被推选上的都是班上公认的好学生您知道有木有!

当过小学班干部的成为国家栋梁的大有人在您知道有木有!

小学生干部都在轮换着做,当选后都全力为同学服务您知道有木有!

您把小学生班干部制度说成是在培养“汉奸”,就是把我们说成是“汉奸”,刺痛了全国现在或曾经是小学生班干部的心,刺痛了小学生班干部家长的心,刺痛了祖国未来的心,您意识到有木有!

这些年,中国教育之积弊备受社会各界抨击,正在经历从应试到素质的痛苦转型,但由于深层理念、管理体制、资源失衡以及背后庞大利益链条的阻隔,变革进程显得步履维艰。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在应试教育阶段,“有教无类”的公平准则难以扞卫,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小学普遍异化为成绩至上,甚至进一步给孩子戴上奥数、三模三电、钢琴考级等沉重枷锁,搞得孩子家长经济精神负担无比沉重,以至于让孩子摆脱应试教育,享受童趣成为部分精英移民海外的首先理由。

在成绩决定命运的背景下,教书育人便被多数教师在实践中简化为教书,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情感甚至必需的公民教育、美育不是沦为点缀就是一片空白。从我上小学时,本来是培养孩子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的班干部一职,正常情况下会是成绩尖子生的专利,由老师直接任命。

近些年,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教育变革的提速,部分学校按照现代思维对班干部产生机制进行了创新,公开推选、轮流担任之类的新闻屡见报端。然而,由于整体教育体制的原地踏步,加上这些年经济发展迅速,而行政体制、社会管理的严重滞后,官本位思想回潮,这样的创新往往变成了拼爹的副产品——为了让孩子在学习重压下不伤自尊,部分家长开始对老师进行私下公关,不惜以贿赂的方式帮助孩子提前享受领导的风光。前段时间武汉爆出的官样十足的五道杠少年新闻便是典型明证。

必须承认,教育的异化首先是社会异化的一个缩影,只是成人世界的扭曲和不公过早侵袭孩子稚嫩的心智,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当然,不排除个别学校能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理念,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为培养拥有独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的未来祖国栋梁在进行不懈地努力,但更多却被病态的体制、僵化的理念以及凶猛的功利牢牢绑架,也就有了郑渊洁的不平则鸣。

小学生干部愤怒的反击也在提醒公众人物:在发表任何意见之前,应该本着客观全面的态度,通过科学调研积累的数据说话,而不应为仅仅为了博取眼球,而授人以柄乃至引火烧身。

我不知道这个愤怒的孩子是否背后受人指使,果如此,则是更大的悲剧——有那功夫,不如请郑渊洁带着其家庭教育的成果郑亚旗去学校做个讲座,或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收费从幼儿园宰起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万千家长怀揣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宏图壮志,将沉重的期许压在亲生骨肉的身上,以牺牲童真为代表,汇入抢占优质教育资源的拥挤人流。

目前,在一些都市,血拼不仅出现在小学的择校,甚至已蔓延至牙牙学语的新生儿,而围绕进入优质幼儿园的战斗则越演越烈。

在教育投入总体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的背景下,这场战斗便逐渐演化成家长比拼财力和关系的较量。幼儿园乱收费便自然转化成百姓沉重的负担,家长们一边积极托关系往心仪的幼儿园送银子,一边天天诉苦、告状。

最近,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严禁幼儿园以任何名义向入园幼儿家长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对于违反规定的幼儿园,政府将不再核发收费许可证。

《办法》无疑为乱收费的各类幼儿园敲响了警钟,结合去年有关部门发出“三年内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之声音,化解公众入园难、入园贵难似乎显露出可喜的曙光。

但要使《办法》真正落实到位,尚需要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真正执行到位。很多时候,解决中国社会转型遇到的疑难杂症,需要的不是想法和口号,而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长期以来,中国幼儿园便分官办和民办两种,前者相对含有较强福利性质,收费较低,但对于体制外的孩子,想进入却需要过硬的门路和足够的银子。体制外也分两种:一类是面向富裕阶层的贵族幼儿园,软硬件设施都相当优越,但老百姓却掏不起入园的钱;另一类低端民营幼儿园,收费虽然低廉,但师资力量、管理水平乃至校园安全却往往不敢恭维。

于是,这些性质不同的幼儿园在收费方面便各自为战,百姓为此全面买单。

在没有统一收费标准的前提下,怎样治理乱收费现象便成了一个尖利的考题。有专家指出,首先需要“公私同价”。不过质疑者声称,让私立园与公立园的收费一样低,那是值得期待的,可如果是让公立园的收费与私立园一样高呢?而且公立园属于政府兴办,政府自然在定价上有主导权,私立的却属于市场行为,横加干预似有越权之嫌。即使“对民办幼儿园给予扶持和资助”,也会遇到如下困境:该将私立园按行政手段管理呢还是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处理不好又变成补贴拿到手,价格没下来。

加之择园现象的频现,为各类乱收费大开方便之门。而要遏制这样的行为,对政府监管能力和水平是个严峻考验,虽说教育部门是主体,但往往又缺少有强制约束力的处罚手段,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日常监管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除非出现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故,实现有效监管的难度极大。

另外,尽管《办法》要求幼儿园通过设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形式,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招生简章要写明幼儿园性质、办园条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等内容,如果不完善监管体制和提升监管水平,并为社会监督开辟更广阔的渠道,这些规定能否执行到位着实令人忧虑。

根本破解之策还在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彻底改革和教育资源公平化的真正实现。

而这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也就是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大家长还会遇到择园难、收费高的困扰。目前最现实的一个治理方案是将幼教彻底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这首先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这个问题上,我们目前缺的或许不是钱,而是将钱花在教育的决心。

将幼教纳入义务教育,将保证其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从行政前进到了法治,每个孩子受教育的起点公平才修筑起更坚固的防火墙。

在中国,孩子一生下来就老了——金钱和关系成了其面对的人生第一课。站在这样的起跑线上的孩子没有赢家。

国外“野鸡”大学何以横行中国

野鸡很冤。又名雉鸡、山鸡,系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对人类贡献颇大。

因不像明智的家鸡那样对人类驯服——无怨无悔地牺牲自己,和后代——蛋都自觉沦为人类的美味,便有些万劫不复,不仅被猎被吃还被恨。

中国部分人惯常党同伐异,对持不同意见者如无确凿把柄,擅长手段就是毁坏清誉,进而批倒搞臭。因此野鸡经常被用来形容暗妓私娼——尤指沿街拉客的。一旦被今日警察尤其是深圳警察擒获,还会按古时优良传统游街示众。这也说明,假如你在不在天上人间混,就可能会丢祖宗八辈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