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新国志
3596900000104

第104章 宜昌

五月二十五日

小丁提着行李从船上下来,走过栈桥,踏上宽阔整齐的石级,登上码头便是宜昌了。

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街道,掩盖在繁花盛开的树下,那玻璃幕墙的高楼,那一面面闪亮的窗子,好象无数张喜悦的笑脸。

那小径的某一处,还有没有他认识的女孩呢?从前从家乡来这里上重点高中,多少充满理想的日子!而今去了哪里呢?

他低头走路,双肩自有一种沉着郁伤的气质,虽自感风华绝代,外表却是疲惫苍老,挎个破包,与街边打工仔无二。

他在路边找了家旅馆住下。

不知不觉来到母校门前,心脏艰难抽动血液,旧楼翻新,几乎认不出来了。旧时老师,是否还健在呢?要建立一个新国的心,却这样情怯,丝丝酸软,将他归于尘土。

忽然想起这个城市有一个人,不知他还在不在?走进一家设计院,沿宽阔楼梯朝上,在三楼,一位身材单薄的年青人走出来,手里拿几张图纸,匆匆正要走到另一间屋子。

“小华。”

听到这个小小喊声,那年青人不经意回头,戴一副精致眼镜,目光宁静温和,忽然,他咧开大嘴,奔过来一拳打在小丁肩膀:“哈,小丁,你终于回来了!”

“你今天刚到宜昌?几年不见人影,都问你怎么回事?这一下又冒出来,我对你可够了解,你写的小说我也没保管好。”

小华大笑起来,还象当年那种乐观豪爽,他热情地引小丁进办公室,给他让座倒茶。

小丁显得生涩,千言万语,一下涌到喉头,他说不出话来,只好看看窗外。

“大学毕业后,你一直在这里?八年不见了。”

“我去新加坡三年,刚刚回来,你不知道吗?”

“你去新加坡了?”

“时间完了,就回了。”

“我辞掉工作,跑到南方打二年工,今天刚下火车。”

“哈,小丁,你一点没变。”

小华又大笑起来,流露理解,小丁顿时全身温暖。

“你还去吗?”

“不去了,没意思。”

“做过什么呢?”

“都是下苦力的活。”

……

“想回宜昌发展吗?只要人回来就好,在外面锻炼一下也是好事,别犯愁,真的。”

“不知道,我本打算到SH去的,结果莫名其妙又回了,也许在家呆几天,然后到SH去。”

“SH不一定好,好好休息几天吧,开始我都没认出你来。”

中午,小华领小丁到食堂吃饭。讲起新加坡之行,谈到热带植物和海洋生物,小华眼中放出光来,小丁听得有趣,可他实在太疲倦。五月宜昌,静静阳光照耀城市和山岗,常青藤绿满了墙。

“我信教了,信了耶酥,成他子民。”

小丁觉得不可思议。

“我真信了,真的,在新加坡。起初也不信,别人一提起我便走开,过一年多,主终于使我感动。”

“那天我无意中到教堂去,里面人很多,都是受过教育的工程师,法官,律师之类中产阶级。当牧师问一句,‘你们都信了吗?’答‘都信了’时,我忽然非常感动,流下泪来,平生没流过那么多眼泪,擦也擦不完,心中却特别喜悦宁静,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反而有一种放下来的感觉。”

“把肩上担子放下,完全把自己交给主,一身轻松,生命就活泼泼,象孩子,那场眼泪让我洗尽了身上污垢,沐浴生命阳光,归依到主怀抱。”

“自从信主之后,一切前后判若两人,和人相处也融洽,工作也轻捷,思维也流畅。真的,大家都这样说我,我有了很多朋友,信主也是我最好东西,我要把他送给你。”

小丁望着他,一时说不出话,好久,他才说道:“不想信,没这感觉。”

“我不骗你,信主真的很好,把身上担子交给主,全身就有一种非常轻松美好的感觉,这对我们是件好事。”

“国外大科学家都信主的,你也许从此能走出一番新天地,把担子扛在肩上,不觉得累吗?因为那本不是你所能扛得动的,不急,让你信教有一个过程,我有信心。”

最后一句说得小丁害怕起来,他低头一想,笑着说:“坚持你的信心吧,也许我真会信,谁知道呢?”

“把心敞开,不再关闭自己,闭门造车没用的,还是要相信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信主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心中痛苦全倒出来,我就这样,倒出来之后,全身轻多了,整个象换了个人,思想会进入到一个新层次,不会老揪住过去的事情不放,相信主,他会关爱你,照顾你,只要你信他。”

在小华宿舍里,他长久望着小丁,等待小丁对主的召唤的回应。

这是初夏时光,屋里阴暗,小丁觉得从来没遇到过象今天这样危险的局面,他虚弱的身心实在受不了了,内心发生了动摇。

他不得不想一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便沉下心来开始想,可没想出什么。

“你带回什么好书没?”

“带回八纸箱书,还有一本《金瓶梅》。”

小丁大喜,两人一起动手,把八个纸箱全部搬出来,大部分是印刷精美的专业书,小丁终于找到那本《金瓶梅》,打开看,有点失望,原来竖排繁体,有删节。

小华找出一本黑皮书,念其中章节给小丁听: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扬,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小华又念几段,小丁不能听进去,躺沙发上睡着了。

屋里黑沉沉,远远能听见闹市车声,江边涛声,屋里寒气弥漫,如高山冰雪。

不知睡多久,小丁在虚弱中睁开眼,小华也醒了,揉揉眼,从床上坐起来。

“天黑了,吃饭去吧。”

两人走出屋,穿过几条街,黄昏的道路还有寒气,灰尘依然在空中张扬,跨进路边的小餐馆,油气明亮,热光腾腾。

吃完分别,小华送他一本《圣经》。